黄妤颖
问题驱动强调通过问题推动学习流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很难参与进来,大多数是教师进行知识讲解,学生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学生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然而,在问题驱动下让小学数学进行深度学习的策略将完全改变这种形式,通常教师会采取适宜性讲解,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数学题目的答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本文对问题驱动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问题驱动与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意义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在问题驱动下让小学数学实现深度学习,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具有应用价值的。利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将死板的基础知识转换为问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挖掘到数学问题的本质,寻找到解题最便捷的方法。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探索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比起过去的教学方法,学生更倾向于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因为这种方法更加具有趣味性,能够让学生足够自由的探索知识。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通常教师在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会将教材中的知识设立相应的悬念,让学生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地养成探索的习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得到答案,将数学知识真正地挖掘出来,这样学生也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实现知识教学与素质培养的双重教育。
二、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现状分析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课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依旧比较单一,一线教学工作相对繁重,许多教师过度注重教学效率而忽略了教材教学方法的选择,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认知有所不足,教师无法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也难以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很难实现真正的改革,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节课堂上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则需要耗费课堂大量的时间,因此教师更注重于知识的讲解,不愿意通过数学深度学习去浪费时间,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很难真正地实现,也无法让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到提升。相比于普通的教学课程,深度学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虽然在这种学习中,学生能够掌握更深的知识,但是学习进度较慢,这让许多教师并不喜爱这种教学形式,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以及学习难度的增加,这种方式的优势也逐渐显露出来。
三、问题驱动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悬念性问题的设計
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首先应当从设立疑问开始教学,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设立具有悬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学习过的知识探寻问题的答案。教师也可以由此引入新的课程,在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后尝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找对正确的思考方向,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教学课堂中以生活中的各类现象为实例,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比如在《认识负数》这一课中,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现象设立疑问,让学生发现疑问中的特殊性,让他们拥有更浓厚的兴趣进行深入思考。比如在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说:一只娃娃的身高是-5厘米。学生都知道正常的物体是无法测出负数的,那么娃娃的数据一定不是准确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因此也会思考出结果:-5厘米的结果是通过与其他的物品对比而得到的数据。当学生真正得到答案,可以让他们拥有荣誉感。教师也应当教导学生,对所学过的问题进行举一反三,让他们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在更多教学内容上。
(二)层次性问题的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开始,需要学生在前期学会一些基础知识,这样才能进行问题的深度探索。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学会循序渐进地设置问题,将问题设置为不同层次,由浅入深地进行提问。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用数字进行提问,让学生对数字有一个准确的概念,然后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带入到数字当中让学生进行计算,最后再将各类公式反转,让学生通过复杂的应用题解出真正的答案。让学生通过探索简单的问题学会知识,解决更加高难度的问题,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真正内涵,掌握好学习的真正方法。
(三)逆向性问题的设计
除了普通问题设置疑问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也可以设计逆向性的问题,通过逆向性的问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避免学生走入思维的误区。比如在教学中最常见的公式可以用来进行反转,让学生进行解析。通常如果直接将反转后的公式教导给学生,学生很难理解公式的真正含义,因此教师可以设立与公式相关的应用题的疑问,让学生在解决的同时了解到题目的真正价值,同时也不能忘记探讨问题的中心思想。在学生完全学会初始的公式后,教师应当对公式进行适度变形,并且以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教授给学生。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尝试将两种题目连接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关联,然后对二者之间的关联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逆向性问题与普通问题的差别,这样在未来的学习任务中,学生就可以利用各类变形公式解决问题。
(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对于小学生而言,过度严肃的教学环境会让他们对所要学习的学科产生畏难心理,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尽量保持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学习,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对数学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不设限制地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解答,让学生之间也能够互相交流,了解开放性问题的意义。在学生答出答案后,教师应当对他们的答案进行讲解与评判,让师生交流更加和谐,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合生活现象设计问题
数学在许多学生的眼里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他们所讲解的算式与生活很难联系起来。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科,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数学生活化的特点,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任何教学方法中都可以进行应用,教师可以在设计与数学相关的问题的过程中,将生活元素融入进问题当中,在问题中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只要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便可以通过自身的理解解答问题,通过生活化的情景创设,能够让学生快速了解到数学的本质内容,让他们能够对数学产生熟悉的感觉,也能让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比如在讲解长度单位的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并且让他们计算出自己的身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多少米。在学生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便学会了长度单位的知识。学生在计算这些与生活相关的信息的同时,也不会产生厌烦心理,反而会觉得这种课程与他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以最直接的方式教导学生专业的知识,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索并发现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形式也能保留住课程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进一步提高,真正地展现出数学教学的价值,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深度的学习状态。
(六)引发问题冲突,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为了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在合适的时机引发问题的冲突性,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才能保留住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问题上的冲突,推动课程的进展。当学生各持己见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辩论,让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讲解问题的答案;对于学生所面临的错误观点,教师应当进行适度的指导,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問题的存在,让他们进行再次的计算。学生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也能够实现学习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更加深刻。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辩论状态,倾听学生在辩论中的观点,这样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全面的调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解读,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闪光点,也能发现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发现在考试中他们可能会出现的错误,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出更加完善的教学计划,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通过辩论也能够主动发现自身的问题,这样也能够加深他们对自身缺陷的了解,有助于帮助他们找到学习方向,通过讨论让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学生也能够具有更强的探索欲望,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七)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深度迁移
数学课程并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成绩的提升而开设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课程开设的目的除了是为学生打好稳固的基础外,还是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真正的运用在生活当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育人的真正价值。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应当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应用能力培养。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利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开发学生的各项能力。创设问题情景能够让问题呈现一个十分明显的框架,学生在框架中进行学习,能够将知识进行深度的迁移,利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数学知识真正的具现化,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实践能力,实现数学教学的真正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在此之前可以让学生尝试解答几种应用题,在应用题完成后,可以将应用题中的内容进行现实化建设,让学生动手感受应用题的数学本质,通过具现化的问题情境,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问题情境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好稳固的基础。
(八)直观想象,数学建模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会利用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建立完善的数学模型,并且利用数学模型,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看到数学知识的本质,解决实际中现实中的数学难题,因此在进行教学目标设定时,教师可以以数学模型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数学模型的建立提高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数学模型的建设能够更加精准地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够快速抓住数学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实现解题效率的提升。数学模型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加深度的探索,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解决各种问题,数学模型能够将各种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让学生挖掘的数学知识的本质,快速得出解题思路。通过直观的想象,能够让数学建模发挥最大的价值,让学生的数学学解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许多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与我国整体的教育状态不符。通过问题驱动让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深度学习,能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引发问题冲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将教堂中所讲解的知识作为切入点设计问题环节,让学生学会在思考中学习,在思考中得到进步。创建深度学习的优质环境,在问题驱动的引导下,提高课堂整体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