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涵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量外来文化不断侵入,文化发展出现多元化势头。青少年一代受到“欧美”“日韩流”等文化冲击,民族文化认同与传统文化自信方面呈现出弱化趋势,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冲击。加之我国新时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现代互联网“主流”文化给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影响,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陷入困境。
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软实力,中小学教育又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基础路径。因此,中小学舞蹈教育不仅具备肢体开发训练的功能,更担负着整个国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使命。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性
当下,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将追捧外来文化或者“现代”主流文化视作一种潮流,但对中国传统文化恰恰缺乏认知与兴趣。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作出了多次论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多次发表了有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重要讲话。由此,这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与相关政策明显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教育培养这一重要路径的殷切希望。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教育的深化改革,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发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其中,美育在中小学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动力作用。显然,中小学舞蹈教育也在美育的持续推进下成为了全面發展、文化育人的重要路径。
舞蹈是一种非语言艺术,它以自身独特的肢体表达言说着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内涵。舞蹈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在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中发挥着自身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它不仅要能够协调锻炼人的肢体,更要让人们能够获得心灵的感动、审美的享受,从而担任起传承与发展文化的使命。诚然,中小学舞蹈教育作为舞蹈教育的基础阶段,其目的就不仅停留于肢体的训练,而是要通过其特有的文字、语言所不能具备的功能潜移默化地使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心中,从而体现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品质,最终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就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倘若失去传统文化作为支撑,中小学舞蹈教育则是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反之,中小学舞蹈教育有了传统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为此注入了新鲜血液,提供了新的思路,其舞蹈教学资源也将得到补充,舞蹈教学效果与教育意义也会有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增加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为中国“把握自我”、保持“文化自觉”明晰了方向。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的现状
(一)功利性较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学堂歌舞盛行开始,舞蹈教育被纳入到学校课程内容之中,至此成为了中国现代舞蹈美育教育的开端。当前,美育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主题,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建设环节。而中小学舞蹈教育也正是美育教育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下中小学舞蹈教育中,教学大多数以校舞蹈队、舞蹈社团班、舞蹈选修课等形式展开。校外则以舞蹈考级、舞蹈培训班以及一些媒体网络等宣传的形式进行舞蹈普及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舞蹈教育在中小学范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其总体功利性较强,忽视了其背后关键的文化传承。例如,学校舞蹈教育大多数是为了参加比赛达到获取奖项的目的而进行排练,亦或是为了不同节日或者活动,使其丰富表演内容而进行训练,这些课程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普及大多都是走马观花、流于表面,对其传承的有效途径与实质意义缺乏深层思考。校外的少儿舞蹈培训更是陷入了“证书至上”“技巧至上”的误区。家长认可考级证书、观众追捧其高超的难度技巧,而对其背后的传统文化全然不知。因此,中小学舞蹈教育的注意力局限在了“肢体”上,而非“文化”上。
但其中也不乏少数学校和群体意识到了其舞蹈教育的真正意义,将传统文化与舞蹈教学相互融合,使其舞蹈教育真正产生了更为深刻的价值。例如,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学校对于龙舞文化的守正创新,在于它没有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而是真正地将传承方式落地,该校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了龙舞文化教育,其中包括课程特色的普及、主题讲座的宣传、校园环境的熏陶等。但目前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总体还是缺乏深度思考,大多数是更偏向于舞蹈肢体的训练或者趋于某种功利性目的而行之。
(二)模式单一化
中国舞蹈教育由于早期受到苏联专业型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其培养重心实际更侧重于动作表演的标准规范,“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一直存在于舞蹈教育当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也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舞蹈教学与文化教学呈现相对分离的状态,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化。
一方面,大多数舞蹈教师由于成长于艺术生涯的缘故,普遍对舞蹈动作、韵律、技术较为重视,导致自身具有专注技能训练、文化积累较为薄弱的特点,从而在教学工作中出现了舞蹈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意识不高、串联意识不强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小学的舞蹈教育至今都没有单独设立独立的课程,舞蹈只是作为欣赏和拓展的形式归入音乐课中,课程缺少系统性管理,或者大多是通过舞蹈兴趣班、课外社团班的形式来进行教授。学校并没有将舞蹈纳入必修课,而兴趣班、社团课大多又是以学生自愿报名为主,普及性与辐射面积较为局限。再加之舞蹈教学还处于学校领导、教师自定教学内容的情况,教学缺乏成熟的校本教材,仅有的一些教材也大多照搬于专业舞蹈教材,这些教材大多针对专业型学生或专业型舞者,中小学生难以理解这些高度专业化、科学化、规律化的样态。以上种种特征都是中小学舞蹈教育状态不够稳定、课程设置不够健全的表现。
因此,中小学舞蹈课堂大部分为填充模式的教学,其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更加少之又少。教师对舞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的了解不够全面,对其知识点多为直接罗列、堆砌、灌输的方式。例如,众多中小学的舞蹈课堂存在着被结果形式所牵倒的现象。教师直接将动作示范给学生,没有精心设计文化知识层面的导入,也没有将动作的内涵意蕴进行详细阐释,专注力集中于如何让学生将舞蹈动作完成得精彩,课堂教学仅仅为了结果的呈现而展开,学生对于舞蹈传统文化认知的提升受到忽视。最后,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若要使舞蹈教育事业在未来持续繁荣发展下去,首先中小学舞蹈教育就应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替代性,要主动探究舞蹈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实时更新舞蹈教育思想与理念,积极创新教育路径。如此,才能为高等舞蹈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的路径探索
(一)校本教材的特色开发
近年来,在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下,已有多所中小学将舞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且开设了与之相应的课程。例如,最具代表性的现象莫属“非遗”传统舞蹈进校园热潮的掀起。目前, “非遗”传统舞蹈的保护工作已经进入许多中小学,并且成为了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工作重点。许多中小学都利用本地区的“非遗”舞蹈作为传统舞蹈教学的资源,使学生树立起尊重和保护传统舞蹈文化的基本观念。然而,这一类型的教育活动大部分还是处在“重其表,忽其里”的状态。学校为了响应号召而开设课程,为了教学而教学。因此,想要使课程效果最佳化、系统化,使传统文化真正内化于学生内心,校本教材的特色开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路径。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舞蹈的规范教学必然离不开教材的支撑。但总体来看,目前中小学专门为舞蹈课程建设的教材较少,所以将舞蹈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教材更加是屈指可数,大多数都是根据教师自身的想法和喜好来选定教学内容,教材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整合与规范。因此,必须开发出具有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具体化的实践性教材,且有规范的统一教学,从而才能更好地开设适合传统文化类相关的舞蹈课程。
学校可以根据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来开发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具备灵活性、多样性的舞蹈教材。通过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质,深入挖掘舞蹈与当地特色传统文化相关联的动作特点,编排出符合各年龄阶段学生的舞蹈动作,列出相应的教材大纲。例如,广东省的传统民间舞蹈英歌迄今为止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其蕴含着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意蕴,具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因而可以尝试将英歌舞蹈的概述、基本方法与技术、音乐伴奏、教学原则、教学的阶段与步骤等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特色的校本教材。随后,在低年级开展英歌文化基础知识的传授;在中年级开展全员参与英歌棒的实操实践;而高年级则开展全员参与英歌舞蹈的实践与训练。如此一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相结合的教育得到了系统和规范,同时又填补了相应教材的空白,使传统文化在舞蹈教育中实现了创新传承的落地。
(二)授课模式的设计转化
过去传统的舞蹈教育多为单纯的动作技能教学,此种课堂模式难以使学生形成全面的、多维度的、立体的知识认知,这对舞蹈与中国传统文化两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而,舞蹈教育的授课模式需要进行创新设计与转化。
首先,教师的教学思想需要进行更新和转化。舞蹈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舞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重视舞蹈教学里的文化渲染,同时要针对不同教学对象设计思考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化动作教学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同时注重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地追求知识。例如,在学习相关传统文化舞蹈作品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查找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有大致了解。上课时,教师再对学生查找的知识材料进行提炼、补充和解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可以在有一定深度的文化背景下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审美、情感与内涵,从而使舞蹈动作由“表技”转化为“表情”和“表意”,使舞蹈教学由单一的“技能课”转化为双轨并进的“文化+技能课”。
其次,舞蹈课程模式应该多元化、创新化。舞蹈教育要注意其自身的文化性质,充分利用政策导向与支持,积极创新、深入实践,开发出独树一帜的新型舞蹈课程模式。例如北京市的“高参小”舞蹈美育活动,就是其课程模式转型的积极案例。高校联合北京市教委在多所学校开设舞蹈美育课程,而此课程区别于传统的专业舞蹈教育,其教学目标并非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而是全面开发学生的基本艺术知觉。因此,课程教材多以游戏、生活为主,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同时还加入了许多传统艺术知识,在舞目的选择中,主要以语文课本的经典必背古诗词为素材,如《春晓》《望庐山瀑布》等,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同时,也通过舞蹈进一步巩固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诗词的认识,以此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归属感。
因此,授课模式的创新设计与创造转换需要相关人员摒弃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结合当下的实事变化转而开发出耳目一新的课程项目。例如,可以借助现有的舞蹈社群和互联网信息资源平台,与线下有关部门和组织进行长期合作,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有机融合,并且凭借相关学校、机构等平台的社会影响力,整合区域内外的舞蹈文化资源,使其综合创意价值获得社会认同,最终实现舞蹈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共赢。
(三)校园环境的渲染陶冶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内生动力,环境是学校重要的隐性课程。聚焦其根本问题,其实是校园环境文化如何育人的问题。具体可以理解为三种:第一,校园环境建设缺失文化内涵的问题。首先是缺失教育性,校园仅仅是为教育提供的“场所”,如同“容器”,师生普遍缺乏对环境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其次是缺失育人理念,导致建设缺失系统性和逻辑性;最后是缺失課程的视野和思维。第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缺失特色的问题。建设层面,校园环境文化缺失育人特色。校园基本是现代建筑风格,传统中式景观的校园少之又少。第三,校园环境投入与产出失衡的问题。校园环境投入使用后,普遍重视使用维护,缺失作为育人资源、教育课程、进入课堂等实践性操作。
因此,传统文化若要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更好地发展与转化,其创新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路径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校园文化理念设计可以结合舞蹈类别的特色,以中小学生的兴趣喜好、审美心理和活动需求为导向,设计全面详尽的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等;其次,以传统文化理念结合舞蹈艺术统筹户外环境设计与装备配置,合理规划设计室内环境,将设计感与教育性完美融合,让校园环境充分发挥其隐性教育作用,使其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审美性和趣味性;最后,根据学校现状和实际需求,通过精准提炼学校的校风、校训文化内涵,与舞蹈教育相融合,让校园文化落地生根,实现环境氛围的渲染与情操的陶冶。例如,广东省推进的“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中,三灶鹤舞在中小学的传承与发展,可以将三灶鹤舞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在校园环境主题中浸透三灶鹤舞文化。运用立体化校园媒体宣传三灶鹤舞、利用校园节庆活动营造非遗传统舞蹈的氛围。如将鹤造型植物矗立在校园大门旁,在体艺馆中将三灶鹤舞的图片粘贴展览、在文化墙上将学生绘画的三灶鹤舞贴画进行展示等。
(四)跨界融合的“出圈”呈现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舞蹈当今有了更加多元的发展空间和传播渠道,汲取中国元素、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舞蹈作品以跨界融合的形式如雨后春笋般走向大众视野,并且产生了“出圈”的良好效果。例如,2021年河南广播电视台备受关注的《舞千年》等节目让大众眼前一亮。舞蹈艺术在科技助力下,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文化力影响着全国,这种现象不仅让大众感受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它将舞蹈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隐性地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意义。跨界融合的“出圈”方式能有如此非同凡响的效果,原因在于:一方面,舞蹈是一种无国界的艺术语言,舞蹈本身就具有出圈特质。如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都包含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另一方面,科技为舞蹈“出圈”赋能。有了技术手段的加持,舞蹈的视觉效果得到强化,舞蹈的原有时空也被打破,舞蹈在经典与流行、传统与现代中找到了平衡点与契合点,从而使大众更加地亲近了中国舞蹈,读懂了中国故事,从而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舞蹈教育正处于互联网生态下,其创新模式可以参照其他平台跨界融合的特点,将舞蹈进行媒介转换,使其更加贴合中小学生的兴趣喜好,以此引发学生的感性注意,推动其用全新的呈现方式进入校园,进入课堂。进入中小学校园的舞蹈作品可以具有“奇观的视觉效果”“视觉服务于内容”“科技赋能文化”三个特点。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舞蹈教学内容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固定舞台的动态化转变,全方位拓展教学内容的时间、空间和层次,从而实现学生全感观沉浸的效果,最终让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扎根在学生心中。同时,还可以借助学生国际交流的项目,使具有“中国名片”的舞蹈作品通过这样一种新的路径,重新让世界认识中国,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中小学舞蹈教育中的跨界融合首先需要开放、创新的“青春态度”,从优秀丰沛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其次是时代、前瞻、探索的“青春视野”定位。舞蹈教育的跨界融合既要开发特色,又要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最后是鲜活、科技、时尚的“青春表达”。采用新科技的拍摄手法,将舞蹈放入情景交融的环境之中,为舞蹈作品的呈现提供更多可能,实现舞蹈从传统舞台到跨界呈现的转换。这样一种跨界融合的形式在顺应时代的前提下,不仅赋予了舞蹈当代文化活力,同时也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吸引了中小学学生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也在此種形式中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它的教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