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波
分层教学已成为素质教学背景下的重要手段,因为分层教学可以实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但是分层教学不单单是将学生分层,然后开展不一样的教学活动,而是进行针对性教学、针对性评价。考虑到生物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教师需要将分层教学的应用重视起来,并采用相关手段增强分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特点、问题、策略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分层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分层教学的特点概述
1. 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符
教学的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建设祖国提供保障。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遵循一定规律,倘若违背这一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将会对教学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而分层教学之所以成为课堂教学的“常客”,是因为其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对每个层级的学生进行分析,了解其个性特点,并基于此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与课程优化理念相符
课程优化理念最早由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提出,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并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而分层教学的教育理念为:因材施教,通过运用分层教学,可以使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被照顾到,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获得相关体验和感受,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也就是说,分层教学与课程优化理念相符。
3. 与因材施教理念相符
因材施教才可以做到个性化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到知识、形成相应的能力。而分层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且使每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實际情况进行知识学习和探究,所以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分层教学的教育理念为因材施教,所以其与因材施教理念相符,可以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地。
4. 与素质教育思想相符
素质教育简单来说就是教学活动围绕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进行,而不是只对理论知识进行教授,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与不足,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教育。而分层教学恰好做到了这一点。具体而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将他们分成三个小组,一组名为学优组,一组名为中等组,一组名为学困组,并根据不同的小组的情况提出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也就是说,分层教学可以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所以,分层教学与素质教育思想相符。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
1. 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而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需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分层教学的优势与意义,采用有效手段开展分层教学。而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数教师并未形成相应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仍旧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并将高考内容当作重点。由于这样的教学活动存在问题,将“讲”当作重点,将教师作为主体,所以学生的参与感不强,教学效率不高。
2. 教学方式较为落后
良好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而通过调查发现,高中生物教学中仍旧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虽然灌输式教学法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相较于先进的教学手段而言,其存在枯燥、乏味、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无法实现高效教学。比如,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不得不硬着头皮听教师讲的各种内容,并通过勾画、背诵记忆知识,通过做题学会解答,从而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但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只是一种无用功,根本无法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学质量较低
教学质量可直接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而就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而言,教学质量较低,与理想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未将教学目标搞清楚,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教学,虽然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使教学氛围变得异常活跃,但教学效果与理想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成正比例,所以,高中生物教学的难度得到了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生物知识太难,导致教学质量受到直接影响。高中生物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试图通过详细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这种教学方式会使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学校虽然会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培训工作、讲座,但是其无法发挥出效用,导致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偏低。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策略
1. 对备课进行分层
备课环节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其效果可对教学活动造成直接影响。具体而言,教师进行了精心备课,便可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便可将教学效率有效提高;教师备课不够努力,便会使教学活动受到影响。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将备课环节重视起来。
首先,教师需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进行备课分层。首先,教师需明确,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的学习需求是不一样的,只有考虑到每个层级的学生的情况,才可做到精心备课,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针对学困生,教师在备课时需将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当做重点;针对中等生,教师在备课时需将思维能力当作重点;针对学优生,教师在备课时需将拓展延伸当作重点。
例如在进行“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相关知识的教授时,教师就可先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解,并基于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分层。就这部分知识而言,教育部门设计的教学目标为:①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②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③让学生了解叶绿素的分离原理、提取原理。而考虑到不同层级的学生的情况,教师需要将学习目标进行分层。即:学困生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等生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掌握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学优生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掌握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了解叶绿素的分离原理、提取原理。这样一来,教学活动就会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便可达成教学目标,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 对学生进行分层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分层教学应势而生。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分层,确保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可以得到提高。
就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知识而言,其存在知识点众多、难度较大的问题。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分层而直接进行知识教授,会使教学活动受到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分层,使教学目标得到提高。通常情况下,学生分层为三组,一为学优组,二为中等组,三为学困组。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这样一来,才可使分层教学落到实处,才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到知识、形成相应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 对课堂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的适用范围较广,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的应用。比如,教师可以对课堂进行分层,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呈现出主动、积极的状态,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但在对课堂进行分层时,教师需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需做到由浅至深。此外,教师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例如在教学“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对课堂进行分层,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知识进行探究,从而使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得到增强。就这部分知识而言,蛋白质代谢具有较大难度,学生无法快速理解和掌握,教学活动实效性因此受到了影响。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围绕教学内容提出问题,使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逐渐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这样的问题:你们知道动物细胞内氨基酸的来源吗?新的氨基酸可以在组织细胞中转化成什么物质?氨基酸是怎么转化成尿素的?这三个问题具有层层递进的特点,所以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思考、探究。而学生的入手点存在不同,所以得出的答案也不同,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之所以选择小组这种形式,是因为学生之间的关系较好,而且即便说错了也不会有紧迫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也就是说,通过对课堂进行分层,可以使学生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取长补短。
4. 对辅导进行分层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和引导者,且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的成长与发展,而仅靠教学活动,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通常需要单独给予学生辅导。而想要使辅导发挥出效用,教师就需要对辅导进行分层。
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结合学生的层级给予辅导。而在给予学生辅导时,教师需要尽可能采用学生能听懂的话语,并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在学习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此外,教师还需给予学生相应评价,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自信,使学生愿意参与到高中生物学习中。也就是说,对辅导进行分层,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潜力,有利于使学生树立自信,从而为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奠定良好基础。
分层教学的教育理念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因为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即便身处于同样的生长环境、继承了同样基因的双胞胎也會呈现出较大差异。而教学面向大众,需要使每个人都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需要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所以,教师需要将分层教学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对备课进行分层,使教学目标变得清晰明了,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使学生的差异得到尊重,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可以对课堂进行分层,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对辅导进行分层,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辅导下得到针对性提高,并对教学活动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