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2022-05-30 10:48:04汤蕾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问题小学语文

汤蕾

摘  要:阅读在小学语文中占有的比例非常高,为了在长期教育上得到更好的成绩,必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体系上不断地健全。阅读教学是比较灵活的内容,对小学生的指导和参考,要尊重小学生的内心想法,坚持在教学的综合态度上不断地调整,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应尽量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完成,配合先进的教育技术创新,要坚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体验上不断改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口语交际的能力还是利用文字进行表达自己的思想,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说语文的学习是建立在阅读之上的学习。字词的学习是阅读的基础,而阅读的过程不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智力、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锻炼思维、丰富思想情感、陶冶性情的过程。阅读教学还可以培育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具备优良的文学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与小学生的沟通、交流比较少,在课堂互动方面表现薄弱。语文阅读的指导、沟通,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潜力,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要求有更好的提升。但是,很多教师对小学生的调查、研究较少,没有从小学生群体中得到较多的反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塑造上,并没有采取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方面,没有采取科学的方式融入,给小学生提供的知識体验并不好,未能对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更好地提升,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矛盾不断增加,必须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更好地应对。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根据内容创新阅读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新知的理解、内化,思维能力的提升,无法依靠单一的方式来实现,往往需要多种引导模式支持。特别是学生个性化发展较为明显的今天,阅读环境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出现变动,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创新阅读方式。在原有掌握词语、语段、理解核心思想的基础上,设置自主探究、开放阅读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可以主动在阅读中了解新鲜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爱好,联系学生的生活,以问题为诱导,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入阅读知识,让学生以浓厚的兴趣更深层次地探究阅读,充实个人的语文思维认知。以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首先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爱好和以往的认知经验,在阅读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安徒生的经典童话,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多小学生自小阅读童话故事,建立了基础的阅读感知,那么在这种回顾下学生可以找到共鸣,建立阅读自信心。在强烈的阅读动力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带着自己的情感去阅读,体会小女孩悲惨的处境。

(二)基于教材丰富阅读路径,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有效的阅读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将多种信息进行整合,以此对内容建立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阅读知识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一方面指导学生主动搜集与之相关的信息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多角度地思考;另一方面在阅读主题、作者或者语言风格的启发下,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接受多样的语文知识,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以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内容为例,作为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它不仅表现了牛郎和织女诚实、善良的品格,更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设置自主探究任务,即引导学生搜集相关材料,主动了解牛郎织女相关的内容,比如观看一些影视剧,为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性格特征奠定基础。同时,在这一内容引导下,让学生去阅读其他的民间故事,以了解这一类体裁的语言风格,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

(三)以写促读,读书与摘抄写作结合

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摘抄,二是作文。摘抄的习惯对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很大的帮助。摘抄是将读写能力结合起来的方式。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如果学生对所摘抄的内容有自己的理解、感悟或者困惑,都可以附加在摘抄的内容后面,闲来翻阅时可以反复回味和思考。学生在摘抄的过程中,一来扩大了词汇量,掌握了某些生词的写法和用法,二来加深了对所阅读材料的印象,培养了语感,顺便也练了字,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是分不开的,读得多、读得透,往往会从写作能力的提高上反映出来。学生自己练习作文,可以通过仿写、改写自己觉得有趣的文体,也可以续写自己感兴趣的故事。除了练习作文,学生还可以通过写信、写日记、周记、灵感便签等方式来锻炼自己遣词造句的能力。在用文字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过程中,学生调动了全部的人生经验和知识储备,阅读的积累在其中自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养成了摘抄和练笔的习惯后,自然更加热爱阅读。当学生能够自发阅读时,阅读教学的效率必然跟着提高。

(四)教师进行适当的参与和引导

在以往的小学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一般都是带领学生将一篇文章分层次,然后对每个层次进行逐一讲解,最后再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内容。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并没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而且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按照教师的理解思路可能无法深入领悟文章的内容。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独立理解,其记忆才能够更加深刻,对于文章脉络的掌握也才能够更加清晰,并且理解能力也能够有所提升。因此,把合作学习策略融入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去交流和讨论自己对于文章的见解以及看法,对于文章进行深入思考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在小组合作探究策略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撒手不管。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可能有些难点内容靠集体的智慧也无法得出答案,无法对文章进行全面的、深入的、透彻的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参与和引导,教师要时刻关注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在一些小组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指点学生的思路。教师应该用平等的身份去给予帮助,适度、适量地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当中去,适当地参与也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想法、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在开展《枫桥夜泊》一课合作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的秋天之景,理解诗句里面的每一个词语,并且感受作者孤寂和忧愁的思想感情。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在讨论的时候可能不知道从哪些词语着手,不知道从哪些情感着手去把握诗句。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教师就应该及时给予引导和参与,让学生重点思考这首诗里面提到的一些景色和声音,如乌啼寒、山寺的钟声、霜满天、渔火等,从各个词语去揣测作者的想法和感情。在教师给了学生一些思路以后,小组合作讨论能够更加顺利和高效,学生也能够深入感悟到作者的忧愁之感。

(五)方法多样,学会多种阅读的姿势

掌握正确的、恰当的阅读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以下阅读方法:第一,快速阅读法。手指指读的阅读方法适合刚识字的、阅读习惯尚未养成的低年级儿童,对五年级学生来说,这种阅读方法速度过慢,在浪费学习时间的同时还会造成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障碍。快速阅读法要求学生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较宽的视域和眼球运动速度去阅读文字,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文字材料的记忆和理解都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快速阅读法需要专门的训练,比如瞬间捕捉、扩大视域的练习等。第二,带着问题阅读。在学习课文和做阅读理解练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教会学生针对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也就是带着目标去阅读。有了目标,学生的大脑会对所阅读的文字进行检索式地筛选,把和问题无关的内容掠过,只关注和问题有关的部分,这样能很快地提取出有效信息。这种方法很适合学生在生活中阅读一些实用性的文字材料。第三,精读法。小学课文的教学基本全部采用这种方法,即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由出声朗读、默读、集体朗读、教师范读等之后,再对课文进行精讲。而教師对文章的精讲之术,学生也可以相应地运用到平时的阅读中。精读也叫细读,也就是对文章逐字逐句逐段地进行深入剖析,多提问、多思考、多提炼总结。精读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一篇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精读的过程中,学生的专注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分析文章的方法,为学生自主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

现如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不断健全,很多课程的教学和解读,能够给小学生带来不错的体验。由于当前的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综合手段上,一定要采用多媒体辅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给小学生带来充足的感官体验,让小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对文章的解读更加透彻,告别传统教学的不足。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文章描述的人物、故事,按照多媒体的视频播放、新闻播放完成。《吃水不忘挖井人》本身的解读难度并不高,但是小学生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对于先辈的创业和打拼并不了解,对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环境也不知道是如何得到的。因此,教师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讲解和分析方面,最重要的是让小学生珍惜现有的生活,而且对于挖井人的角色要有一个高度的重视,懂得站在不同的思路上学习,既要向前辈致敬,又要在未来的学习上做出明确的规划,寻找正确的奋斗方向。多媒体在播放视频、新闻、事件的时候,很容易对小学生产生较大的触动,这对于《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目的实现具有更多帮助,能够加深小学生的阅读印象,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实力。

(七)创设情境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在成熟度方面不断提升,而且在阅读的指导方式上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小学生的成绩提升、能力塑造,基本上告别了灌输式的教育理念。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必须在情境创设上不断努力。单纯的文字解读,对小学生而言存在较高的难度,容易导致小学生在文章的分析和阅读过程中,表现出天马行空的想象特点,这对于小学生的自身进步和能力提升,均造成了较大的阻碍。为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落实,应坚持对小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引导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巩固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解《小木偶的故事》的过程中,在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先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应的音乐,让同学们沉浸在《小木偶的故事》当中。接下来,让同学们对文章充分的熟悉和阅读,按照角色扮演的方式,对《小木偶的故事》的内容重现。角色扮演的情境塑造,相比传统的多媒体画面,具有更高的真实性,而且同学们在扮演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的距离比较近,因此能够在《小木偶的故事》的综合解读上取得更好的效果,产生较多的共鸣。教师也可以在《小木偶的故事》当中扮演相应的角色,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够在文章的阐述和讲解过程中,对不同的知识点有效地渗透。

四、结语

当代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上告别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很多教师能够从小学生的角度思考,对各方面的教学措施应用,按照灵活性的标准完善,由此在教学的综合成绩提升方面非常显著。未来,应继续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上不断增加,对教学的综合模式不断优化,既要在阅读教学的方法上不断创新,又要在阅读教学的综合手段上进一步转变,坚持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潜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青萍.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和改进策略[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06):396.

[2]万春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20(05):96-97.

[3]豆财加.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和改进策略[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9):1.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问题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