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名师工作室的跨区域教研共同体构建模式探究

2022-05-30 10:48钱柳伊曹然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名师共同体教研

钱柳伊 曹然

编者按:组建跨区域教研共同体,被认为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助力教育公平的有益尝试。2021年,由昆明市钱柳伊名师工作室成员参与的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专项项目“基于名师工作室构建初中英语跨区域教研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开题。该课题基于昆明市钱柳伊名师工作室与丽江市代丽梅名师工作室组建的跨区域教研共同体所进行的实践,对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模式、实施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本期专题研究栏目,我们刊发反映昆明市钱柳伊名师工作室研究成果的文章,希望为名师工作室的跨区域教研共同体构建提供经验,推动我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作为区域性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名师工作室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2021年11月起,昆明市钱柳伊名师工作室开展了基于名师工作室的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构建与研究。本文基于此研究,阐述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内涵、发展目标、实现路径,以期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构建模式。

一、基于名师工作室的跨区域教研共同体内涵

1.教研共同体

教研共同体是一种联合教研模式,它是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一种延伸与拓展,是以同质促进、异质互补的原则建立的。它是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师行动的智慧型集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一般的教研共同体由本校的学科教研组构成,十余年来,随着昆明市以及各县区的名师工作室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由名师引领的教研共同体成为更优质的教师专业成长基地。来自全市或全区不同学校的优秀教师带着共同的发展愿景,相互探讨、相互支持、共同学习,促进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同时也促进教研共同体内教师的专业成长。

2.基于名师工作室的跨区域教研共同体

基于名师工作室的特点和功能,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构建跨区域教研共同体,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共通共享,是新一轮教育改革背景下推动云南省内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创新举措。昆明市钱柳伊名师工作室通过前期的调研和了解,与丽江市代丽梅名师工作室、丽江市古城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王庆云老师和赵正前老师结为教研共同体,在共同的学习和研究中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共同体内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构建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意义

初中英语学科在云南各地的发展极不均衡,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有赖于各地区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自身语言素养的提升和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和把握。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形成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1.助力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丽江市代丽梅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大多来自丽江市文荣学校,少数来自丽江的郊县学校。在教研过程中,来自丽江的老师详细讲述了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一,部分学生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英语,初中英语要从零开始,词汇的掌握和积累是最大的问题;第二,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教材中呈现的中学生的生活差异较大,导致学生无法融入情境,产生共鸣;第三,写作教学的实施存在较大问题,加之学生词汇量的缺乏,在考试中写作部分较为薄弱。基于以上三方面的问题,两个工作室的主持人和学员展开了讨论和研究,通过词汇教学课例分享、教材内容的挖掘和情境探讨、单元课时设计的调整和每个单元写作教学的落实,助力老师们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当然,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两个工作室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才有可能逐步改善。

2.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更新知识及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研究模式,有助于共同体中来自不同地区的学员实现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专业化成长。以昆明市钱柳伊名师工作室和丽江市代丽梅名师工作室结成的跨区域教研共同体为例,一方面,老师们在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吸取宝贵的教学经验、教材解读的方法和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过程中,老师们需要阅读大量书籍和进行实践。而正是这样的研究过程,促进了共同体内各个成员的专业化成长。

3.促进英语学科教研在不同地区的发展

跨区域教研共同体作为一种创新的教研模式,在不同地区的开展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以本次研究为例,其研究内容和教研模式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参与共同体研究的老师们的专业成长,均会对该地区未来英语学科的教研产生积极影响,最终推动初中英语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

三、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1.构建形式

在本次研究中,教研共同体包含了两个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及两名教研员,成员分为三类:教研员、工作室主持人及工作室学员。不同身份的成员在教研共同体内有不同的分工和责任,也正因为成员有着不同的身份和角色,教研共同体研究的开展才能在理论与实践、理想与实际间找到平衡。教研员拥有较高理论水平,并掌握整個地区初中英语学科的教学情况;工作室主持人为研究搭建平台,并具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工作室的学员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并能够开展教学实践。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构建形式,保证了教研共同体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2.研究内容及活动形式

本次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构建目标,是帮助丽江市代丽梅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从教学理念更新、课程开发和课堂改革三方面整体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在不同的目标层面,昆明市钱柳伊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都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实现共同的教研。

(1)更新教学理念。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强调了基础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指出发展核心素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2022年4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关于英语学科的教育理念已与从前有了新的变革和跨越。昆明市钱柳伊名师工作室成员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同丽江市所使用的仁爱版教材相结合,经过研究与讨论制作了题为《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仁爱版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的讲座,因疫情影响,由工作室主持人钱柳伊老师向丽江市代丽梅工作室的成员进行线上讲授。同时,在平时的线上教研活动中,昆明市钱柳伊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也会在交流中传递新的英语学科教学思想。

(2)协助课程开发。教学质量的提升重在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课堂教学的开展,在新课改背景下,整合教材内容,从单元整体出发设计目标与课时,成为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课程的开发是本次研究的重要内容。首先,昆明市钱柳伊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认真研读了仁爱版教材和教师用书,并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和书籍,研究仁爱版英语教材的编排和特色。其次,两个工作室开展了线上教研活动,昆明工作室成员仔细聆听了丽江工作室成员和教研员王庆云老师对于仁爱版教材的使用心得和日常课时安排,并且询问了上课过程中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昆明工作室成员根据新课改理念、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讨论中收集的问题,进行了仁爱版英语教材的单元整体设计,并围绕设计理念与丽江工作室进行了第二轮的探讨,最终确定了单元整体设计的方案和思路。最后,由昆明工作室和丽江工作室分别按照既定方案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并应用于课堂实践,形成课例,以供进一步探讨。

(3)推进课堂改革。教学质量不仅与教师理念和课程把握有关,也与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学管理、作业布置等方面有关。因此,本次研究还包括了课堂改革方面的研讨和探索。课堂改革关乎许多教学中的细节,同时又极具个性化特点,难以有统一的模式和理论的框架。于是,本次研究采用示范课、在线一对一交谈、典型问题研讨等方式进行课堂改革方面的探索和交流,聚焦作业的有效布置、早读的时间安排、课堂常规的设计和情境创设的能力提升。通过讨论、实践和反思,教研共同体内的成员都有所收获和提升。

四、思考与启示

1.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提升教研的效率和质量

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构建受地理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部分跨区域的教研活动只能在线上进行。要组织高效率高质量的线上教研活动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教研共同体内的成员需要熟练掌握线上集中教研的软件和应用;二是要确保每次集中教研有目标有主题有规划。为了提高教研的质量,可以在教研形式上有所创新,在集中研讨之外,还可以加入两两结对、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共同体内的成员结为帮扶小组,这样可以在集中研讨之余增加交流机会,切实跟进研究计划的开展并且提供及时的帮助。每个小组也可以有各自负责的研讨主题,在小组内及时开展实践、交流和讨论,最后在集中研修时展示各小组的研究成果。总之,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研究依赖于网络,需要在掌握技术手段的同时加以形式上的创新,这样才能保证活动高质量地开展。

2.关于更多活动形式的思考

现阶段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活动形式主要有线上集中研讨、线上讲座、示范课研討等,这些活动形式给共同体内的成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和实践机会,但要使教研共同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还需要进行更多活动形式的探索。例如,为了提高共同体内成员的理论水平,可以开展专业书籍阅读分享活动,将成员分为几个小组,围绕研究内容定期阅读不同的书目,并在集中教研时分享读书报告,以丰富所有成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为了提升共同体内成员的课堂设计和课堂把握能力,可以开展同课异构、同课同构的研修活动,让两位老师共同设计一节课,从不同的设计中总结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思路,同课同构的研修活动则是针对课堂把握能力的提升,两位老师用同一份教案上课,可以观察到课堂的指令语、课堂的组织带来的不同的教学效果,从而让每位老师都有所得。

3.如何扩大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影响力

基于名师工作室的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研究,不仅能促进共同体内部成员的专业化发展,还能发挥示范、辐射、引领的作用。为了提升教研共同体研究的影响力,笔者有以下三点建议:一是研究活动进行过程中需要有记录、有反思,以简报或会议记录等形式完整记录所有研修活动的开展,以供后期的研究、经验的总结和分享;二是各成员要建立自己的成长档案,记录研究过程中自己的专业成长和所思所得,如读书报告、课例设计、主题发言等;三是由教研共同体内的教研员、工作室主持人组织或者地区教育部门牵头,进行研究成果的分享,如举行区域内的专题讲座、课例展示、成员的成长档案分享等,以促进更多的工作室或教研共同体了解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构建模式并做出新的尝试。

责任编辑 矣 勇

猜你喜欢
名师共同体教研
爱的共同体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