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梅
摘要:同样一个科学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演绎,结果也是冰火两重天。有的课堂气氛活跃,能够使学生绽放生命活力,有的课堂死气沉沉,师生毫无互动;有的课堂充满情趣,有的课堂枯燥单调;有的课堂井然有序,有的课堂秩序混乱。有情、有趣、有序、有效,是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应有样态。本文阐述了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情;有趣;有序;有效
小学科学作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在义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高度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设了科学课,专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基础。科学教学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科学教学的质效决定了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高效课堂是每个科学教师的追求,高效科学课堂应该是“四有”课堂,即有情、有趣、有序、有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历,从情感、兴趣、秩序、探究四个维度,谈谈小学科学“四有”高效课堂的构建。
1 有情:激情四溢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对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正向积极的情感能够增强学习动机,促进认知理解,负面消极的情绪会抑制人的思维,降低人的学习积极性。高效科学的课堂首先是有情的课堂,有温度的课堂,是激情四溢的课堂。在课堂中,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唤醒学生的激情,共同营造一个巨大的情感场,形成良好的情感氛围。
1.1自我投入,教师有情
“没有情感的教育苍白无力。”科学课堂中教师首先要饱含感情,要有真挚的情感。教师的脸是一张“晴雨表”,标志着教师的喜怒哀乐,写满对学生的情绪,有的教师经常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高效课堂中教师要面带微笑,风趣幽默,无论从外表到内心,都要充满积极情感,凸显正能量。聪明的教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从不将负面情绪带入课堂,不会因不愉快的事情迁怒于学生。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中充满健康情感,懂得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温暖学生。能够与学生平等交流,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和学生打成一片,赢得学生信任,愉悦学生心情。充满温度的教学,教师会激情投入,把自己当作学生,语言富有童声,行为具有童真,他不仅教学生学习,而且陪学生一起学,和学生一起玩,与学生一起笑。
1.2以情激情,学生有情
“情感是打动心灵的秘诀。”在高效课堂中,不仅教师有情,学生也要有情。学生开心快乐,学习热情高涨。学生的情要靠教师去推动和撼动,教师要善于以情激情,用自己的真情唤醒学生的热情。学生有了学习热情,才会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才会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除了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感情,还可以用自己的情感熏陶感染学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点燃学生的情感,还可以采用情境创设法,用形象生动的场景刺激学生的感官,用带有情绪色彩的情境引发学生情感。教师还可以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趣化科学教学活动内容与学习形式,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用好玩的活动激活学生情感,使学生情满课堂。
2 有趣:趣味十足
“兴趣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学生对科学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动机,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活动。培养科学探究兴趣,这是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法宝。高效课堂是有趣的,是趣味十足的,科学课有趣好玩,学生的兴趣自然会提高,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角色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和效率也会提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打造有趣的科学课堂。
2.1玩的课堂:游戏激趣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什么许多学生不喜欢科学课,一到科学课就无精打采?那是因为他们觉得科学课不好玩,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科学知识,整堂课喋喋不休、空洞枯燥地讲授,让学生感到科学课没意思。如果科学课上教师少讲一些,多给学生安排一些玩的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学习,这样的课堂就会变得有趣,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就会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打造玩的课堂,游戏化是最好的方式。游戏是儿童认知的主要方式,游戏不仅能愉悦学生心情,激发学生认知兴趣,而且能启发学生智能,促进学生探究理解。科学与游戏的结合,增强了科学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开展科学游戏活动,将游戏与科学有机融合,趣化科学教学方法,活化科学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寓学于玩,有效激发了其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新游戏玩法,提高游戏新鲜度,增强激趣效果。在游戏活动中,要做到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教师要做好组织引导,把控学生玩的度,提高探究的质,增强玩中学的效果。
在科学游戏化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情境设置策略,通过创设一种游戏情境,让学生扮演情境角色,展开换位思考与实践,在游戏表演中探究学习。还可以采取竞争协作策略,在游戏中引入竞争机制,开展游戏比赛,激发学生的游戏动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游戏探究效率。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笔者首先设计了两个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导入教学,第一个游戏“猜一猜”:听声音,猜猜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第二个游戏“做一做”:想办法让皮球、纸片发出声音。两个轻松有趣的小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引出声音的产生这一教学主题。在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笔者依然采取游戏教学,设计了几组游戏活动:弹拨钢尺、皮筋,吹响装有泡沫屑的试管,敲击音钹、水鼓。学生在玩中观察,在玩中体验,理解了振动与声音的关系,探究出声音产生的条件。
2.2疑的课堂:问题激趣
“學贵有疑。”有趣的课堂是疑的课堂,充满悬念,充满疑问。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理,对未知的世界感到新奇,对一些富有悬念的问题充满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心理特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用有趣又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催生学生探究科学的动机。
问题驱动能起到激趣质疑的效果,为了提高问题的激趣效果,教师要重视问题的设计、问题的呈现、问题的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有情境、有思维,要既真实又有趣,要从学生身边开发挖掘,设计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科学问题。问题的呈现要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可以借助一些多媒体手段,设计成图文并茂的场景,或者以动画视频形式呈现,以增强问题的神秘感与吸引力。问题的探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方式,通过小组比拼的形式,比比哪个小组最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先获得问题的答案,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热胀冷缩”一课时,笔者用一个问题情境导入:老师不小心把王昊同学的乒乓球给踩瘪了,你们能帮老师想想办法,把乒乓球恢复原状吗?情境式提问,让问题带有情感色彩,催生了学生乐于助人的热情,有效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悄然引出“热胀冷缩”这一学习主题。
2.3做的课堂:操作激趣
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动的特点,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犹如小猴子,课堂中难得消停。我们何不将计就计,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性,让他们动手操作,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做中学习呢?教师与其空洞地讲解,不如给学生提供实践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借助器材去探究。这样,一举两得,学生既开心,教师又轻松,教学效果还高。动手做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动作思维和直观思维,帮助学生建立丰富表象,获得深刻体验,促进知识理解。
在做中学的课堂,若想提高操作激趣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操作材料,尽量提高材料的新颖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在符合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用颜色鲜艳、形状各异的材料,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操作活动开展时,尽量创设一定的操作情境,以激发学生好奇,提高学生的操作欲望。例如,在教学“冷热与温度”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活动: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热水中,5秒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在开展该活动时,有的教師采用演示教学,有的教师邀请个别学生做示范,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有机会亲手做一做。笔者在教学时采用分组活动,给每个小组提供了烧杯、冷水、热水等活动材料,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体验。在开展该活动时,笔者还将其情境化,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比赛,比一比谁的手指最灵敏。如此安排,不仅有效激发了全体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感知体验,让每位学生都获得真实感受。
3 有序:秩序井然
观察、实验、讨论是小学科学课的常用教学方法,也是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活动方式。然而,在这些类型的探究活动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秩序混乱。部分学生由于不够自律,有时容易忘乎所以,或窃窃私语,或大喊大叫,或相互争抢,干扰他人的学习,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样的现象就会影响教学效果。高效的科学课堂是有序的,其以良好教学秩序为保障,课堂中学生不但积极主动探究,而且学习秩序井然,能够快速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如何让学生有序学习,形成良好课堂秩序,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3.1制定课堂常规,培养规则意识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意识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是良好课堂秩序的保证。没有规矩制约的课堂容易无序,无序的课堂学生不懂规矩,没有规则意识,学习态度不端正,好的学习习惯很难形成。科学课堂的开放性比较大,学生的活动性比较强,相互之间的交流较多,容易造成学生自由散漫,纪律松散,在科学探究时互相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使课堂学习变得无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学期初就要建立课堂常规,制定科学课堂守则,和全体学生约法三章,让每位学生都懂得科学学习应该怎样做,科学课上哪些不能做。教师平时要对学生加强训练,帮助他们掌握科学学习规则,提高他们的自控自律性。譬如,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安静,实验器材不要随意摆弄,讨论要轻言细语。活动要统一行动听指挥,老师说“开始”才可以动手操作,说“停止”立刻放下手中的材料,暂停一切探究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规则意识,教师可以采用赏识激励的方法,对做得好的学生多表扬,予以适当奖励。还可以采取小组比赛,比比哪个小组遵守纪律,看看谁对课堂常规执行力强。学生的规则意识一旦形成,将会让课堂变得井然有序,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2依次出示器材,避免相互干扰
科学课离不开科学仪器设备,学生经常需要借助材料进行探究。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只要看见桌上有东西,就会不由自主地摆弄,甚至出现同学之间相互争抢,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影响正常课堂教学。
科学课堂的有些无序状况是教师造成的,与教师出示材料顺序有关。其实,这些无序状况是可以避免的。第一,教师不要预先把器材摆在桌上,让学生看不到器材。第二,在依次出示器材时,不要把所有科学器材一股脑儿地拿出来,而是分批次呈现在学生面前,实验结束,要让学生迅速收起器材。例如,“热胀冷缩”一课中要研究液体、气体、固体三种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教学中一共安排了三组实验活动,因此,实验操作器材比较多,教师不能把所有实验器材一次性都给学生,而要一组一组地出示,做完一组实验,就把器材收起来,再把第二组实验器材提供给学生。这样能确保实验活动的有序开展,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
3.3明确分工职责,小组有序合作
科学课堂最容易出现秩序问题的是小组合作环节,小组合作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尤其是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学生既要交流沟通,还要相互配合操作,如果组织不好,则很容易造成课堂无序。
要实现有序合作,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任务目标,弄清实验操作方法步骤;其次,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懂得自己要做什么,知道该怎么做;最后,在合作时,组内成员要精诚合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轻声讨论,协同操作。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组织管理,积极巡视调控,对不守纪律的学生及时制止,对有困难的小组予以指导,维护小组合作秩序,提高合作学习效果。例如,在“水受热以后”一课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探究内容:水沸腾前后体积和温度的变化。在教学该内容时,笔者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在分组实验之前,笔者展示了实验要求和注意点,然后请小组长进行分工,有的负责点酒精灯,有的负责观察汇报温度计度数,有的负责观察读取水面高度,有的负责记录数据。有了明确的分工,实验开展起来就井井有条,得心应手了。
有情、有趣、有序、有效,是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应有样态。让我们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以“情感”“兴趣”“秩序”“探究”为抓手,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方法,缔造高效科学课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官秀.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小学科学:教师,2019(3):41.
[2]冯晓丽.小学科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