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5-30 22:35冒彩娟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存在问题小学

冒彩娟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小学信息技术俨然成了培养人才基础应用能力的启蒙學科。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创造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其教学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经调查发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面临着一系列难题,比如,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效果不佳、实践水平不高;教师理论知识教学过于枯燥,而在实践内容教学中的组织形式又过于单一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因此,本文采用文献法、实践法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和应对策略加以分析,以期为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能、加速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更多帮助。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存在问题;信息素养;教学策略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小学阶段之所以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素质,让其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应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不仅应该丰富学生的信息技术理论,还应该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水平。然而,一些小学生受自身因素影响,其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偏低,加之信息技术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关注,也导致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培养,这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形成与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

因此,教师想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就要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入手,厘清教学本质,并进行科学、高效的教学创新,还要深化新课改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找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教学优化与调整,最终为改善、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本文主要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找出问题成因,并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前人教学经验与成果提出游戏化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策略、任务式教学策略、深度学习式教学策略等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而为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提供更多参考。同时,本研究还可为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迅速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研究意义:信息技术属于可操作性、实践性、理论性都较强的科目,其对小学生问题观念、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释疑能力等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所以,本文基于新课改标准、现代教育理论以及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特点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其既可以调动学生“学”“践”热情,还可以有效挖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潜能,并且在培养、提高学生问题观念、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形成学科素养。所以,本研究可极大地丰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与教学思路,还可使学生在高效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在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更多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教学参考。

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2.1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愈加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然而,由于缺少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其教学理念仍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且多以各种“知识点”“实践操作要点”为教学核心,导致学生学习、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只适用于各种考试,其实践操作能力、探究意识等均未得到有效培养,且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2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一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受教学理念、教学创新意识与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其在课堂教学中更倾向于知识、方法的详细“讲”与“授”,导致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虽然也有教师为学生提供或者创设了相应的实践操作类活动,但因无法调动学生实践热情而直接影响了活动效果。另外,个别教师缺乏在教学中调研、创新的积极性,导致其教学模式出现了单一化、低效化的现象,造成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对于理论知识了解、掌握较多,但实践操作能力偏低,其信息素养自然也无法得以有效改善或提升。

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3.1游戏化教学策略

游戏教学法是基于学生爱玩、好动的本能与天性将更多知识、情感与体验融入教学活动中,挖掘、调动学生内心深处、潜在的学习能力与热情,最后为提升教学效率打下基础。同样地,这种方式还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以及心流理论。为保障教学活动符合学生需求,也为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将关注重点放在课程本身,教师在设计、开展游戏化教学时,一方面要基于学生游戏兴趣、学习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如此才能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保障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还要使游戏内容、游戏难度与学生既有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相符合,避免学生在信息技术游戏中产生明显的心理压力而降低教学效果。

如在“打字指法”训练教学时,学生往往对枯燥、反复的指法训练不感兴趣,教师则可以合理为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打字游戏”。如可以将自己的打字速度控制在初级水平,记录200个英语字母的打字速度,并组织学生开展“超越自己的老师”打字游戏。由于教师将打字速度控制在初级水平,一方面可以满足打字水平较低学生的“赶、追”心理;另一方面可以让中等打字水平的学生产生想要超越老师的欲望。此外,还可以让一些打字速度较快的学生在游戏中形成一种“我比老师打字快”的成就感。此类游戏化打字教学与训练情境,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打字学习与训练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使学生在游戏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在游戏中熟悉各个字母的键位,掌握更多打字技巧与方法,并且让他们在“超越老师”的阶段有更高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能促使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实现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信息技术知识学习与实践信心,且对改善、增强学生信息技术学习与实践的热情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3.2探究式教学策略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上,为学生营造更多自主学习、探索和实践的“学”“践”环境,在彰显学生主体性原则的同时,也能全面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并为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由于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时往往会对实践操作教学环境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将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放在实践操作教学环节,并借助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引导鼓励学生在探究式实践活动中完成信息技术的学习,最终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能奠定基础。

如在利用WPS软件进行绘画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并采用探究式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绘画主题”,如利用WPS软件“创作艺术字”“绘画一棵小树”“绘画一条鱼”和“差异化绘画创作”等,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观念,使他们在自主探究阶段实现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调查发现,笔者在运用探究式教学策略进行“绘画”教学时,绝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个性化绘画创作”。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具有较强烈的个性,二是学生喜欢创作“与众不同”的绘画作品。同时,学生在此类探究式“绘画”实践中还会不断尝试教材中没有提及的绘画方法,学生在不断探究与尝试的过程中能高质量地完成该节教学内容。由此可见,此类探究式教学策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理念、创新思维,还会促使他们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反思、糾正、再尝试,并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探究与实践习惯,同时,学生还会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最终也能达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形成的目的。

3.3任务式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法既符合心流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聆听者的角色,并且能最大化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真正迎合“双减”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下,基于某种学习任务进行学习,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观念和积极性,还有助于实现自主探索和互相帮助,营造共同学习、协调发展的良好学习氛围,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

任务驱动法应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目的是改变传统课堂枯燥、沉闷的学习氛围。同时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在完成各种趣味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树立主动参与学习、探究以及创新的意识。如在进行Excel图表制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趣味任务提升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可以安排诸如统计本市近12个月的降水量,统计自己近12个月的读书量等,也可以自主设计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统计内容,并要求学生将这些统计数据制作成柱状图、折线图等。这样的趣味任务,不仅能培养全体学生的自主创新观念,在完成各类任务时,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之不断超越自我,并在每一次的自我超越过程中树立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信念。另外,学生还会在完成趣味任务的同时,产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喜爱,使之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加倍努力,这也为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奠定了基础。

3.4深度学习式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是基于理解、解决现实难题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小学信息技术深度学习就是以核心素养观念作为基础,将原有的三维立体教学目标加以拓展、延伸,分别从培养学生数学思想、逻辑思维、数学思维、计算思维、信息技术应用等维度引导,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深度学习与应用,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应用促进知识的内化,进而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思起于疑”,只有在问题的基础上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主思考与释疑,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深度学习行为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问题观念的培养,可借助各种问题驱动模式(如生活化问题、课堂追问等)引发学生的问题观念,帮助他们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学生学情、个体差异等提出对应问题,让全体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教学中,这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认知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教师还要基于教学内容、生活体验等为学生设计更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而达到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热情,为提高问题驱动模式的应用效果奠定基础。

在“电子相册制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在学生电子相册实践制作、体验时为他们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是为了推动学生在实践应用中进行自主思考,使之能够将既有信息技术知识加以探索性应用。如“如何在电子相册中加入我们喜欢的音乐背景呢”“我们怎样才能让制作的电子相册自动播放呢”“我们能不能运用其他的软件或者工具制作一个MV式的动态电子相册呢”等。此类问题在电子相册教学与实践活动中,既可以驱动学生在基础性电子相册制作中自主探索,学习、掌握运用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及相关的软件或工具,还会促使学生在教师的问题驱动下自主、积极地进行拓展性学习与探究性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各类电子相册的制作过程中逐步开展深度学习与探究式的实践操作,这对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发散思维方式等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且为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4   结语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教学与培养,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操作过程中达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与实践,进而促使学生的思维从浅层逐步转向深层(甚至是高阶思维)的理性化转化,同时,教师也要通过师生互动式的交流、讨论、分析加速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构建与内化的速度,进而借助“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伟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7):27-28.

[2]双丽.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探究[J].百科论坛,2019(20):518.

[3]向联斌.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南北桥,2019(12):136.

[4]陈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2020(12):161.

[5]邢红红.小学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活动的探究[J].文理导航,2021(4):35.

[6]何逸群.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J].百科论坛,2020(15):546.

[7]官职业,周立,谭宗芹,等.论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自主——探究——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69-70.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存在问题小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