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深度学习的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2022-05-30 10:48钟翠连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钟翠连

摘 要:“双减”政策下,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成为当下初中历史课堂亟待解决的问题。“双减”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深化课堂。在新课改下,“一切都在课堂”,以任务来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达成课堂的深度学习。文章围绕如何促进深度学习,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为例,从以下三方面来具体阐述:基于“导学栏目”的深度引入、基于“图像资料”的深度解读、基于“相关史事”的深度延伸。

关键词:深度学习;核心素养;高阶思维

深度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的热门话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华认为:“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历史教学中,如何促进深度学习,必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驱动为牵引,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实现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深度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图文辅助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的脉络。随着历史新中考,越来越要求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层层深入,以任务驱动、活动建构来带动课堂,让学生充分体验历史课堂的魅力。

一、基于“导学栏目”的深度引入

在“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中,导学栏目引用了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杭州的诗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通过史料导入,设计问题:“材料是采用哪一种文学形式来描述杭州的?概括宋代杭州的繁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从整体上理清各朝代的文学形式(唐詩、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对我国的文学形式进行深度认识。细细品味该词,“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杭州的繁华映入眼帘,难怪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人口数量是衡量城市繁华程度的标准之一。自古以来,杭州都令人向往,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以历史眼光去审视城市的发展,你认为如何让城市发展得更好?”从杭州的繁荣升华到城市的发展,学生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深度剖析,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通过对话交流,学生真实感受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它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创造力不断发挥,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使整体实力不断提高,是公平与效率统一的社会,也就是和谐社会。

教材中的导学栏目需要教师准确、深入地分析,并以精巧的“问题链”带动学生,层层相扣,使得整节课从一开始就朝着有效的目标前进,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彰显出历史课堂的核心素养。小问题,大方向,指向明确,“深入”“浅出”,挖掘栏目中隐含的信息,教师根据学情进行适度调整,结合时政和社会实践,相互促进,达成历史课堂的深度学习。

二、基于“图像资料”的深度解读

图像资料是理解教材的辅助材料,其中蕴含的信息非常丰富。历史教学离不开图像,现在的考试趋势也越来越注重图像的分析。纵观近几年历史中考题型,对学生说图解文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对图像的深度解读,能全面提升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思考并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功夫在平时”,如何读懂图像,要从历史课堂中去领悟。以“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为例,本课包含大量的图像资料,归纳为三大类:繁华都市、丰富的市民文化、宋词元曲代表。

在“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一图中,通过课文介绍,知道北宋的开封,其中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但是只看图片,并不能切身感受它的繁华,那么如何进行深度解读呢?带着问题看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回到宋代》,抛出问题:“看到开封的哪些新鲜玩意儿是之前朝代所没有的,也是你现在也非常向往的?”视频观看完,学生乐不思蜀,宋朝真如汤因比所说,让人神往。学生直观认识到,开封的新鲜玩意别说古代,当代人也是无比向往。一个庙会,让人流连忘返,体验了一回“年味”,还每月举办多次,其乐融融。寺庙内,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多么丰富的文化生活,这些表演构成了一个专有的娱乐场所“瓦子”。为什么叫“瓦子”呢?因为人员聚舍像瓦片一样,来则瓦合,去则瓦解,容易聚,也容易散,它是一种人员流动速度非常快的聚合场所。除了瓦子,学生还挖掘到宋朝就有外卖、夜市,这些都是前朝所没有的。深厚的城市氛围和城市气息把学生的思绪定格在了宋代,也吸引了当时世界关注的目光。通过对开封大相国寺的深度解读,都市的繁华历历在目。

第二组图“河南禹州宋代墓葬的歌舞散乐壁画”“宋代蹴鞠铜镜”“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吹口哨、吹笛、击节板、舞蹈”,图像活灵活现。这一环节,以活动来建构课堂,深度解读,对照图像,学生分组进行模仿表演,看哪组最精彩。一轮表演后,学生乐在其中,一节历史课转化成一节趣味活动课,学生精湛的演技让笔者大为惊叹。通过学生的演绎,定格的图片变得栩栩如生。这样一个插曲,充分体现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解读图片的能力以及个人浓厚的艺术气质。深度学习是可以形式多样的,更能把核心素养提高到更广域的层面。

最后一组图“苏轼像”“李清照像”“山东济南辛弃疾纪念馆”“关汉卿像”,介绍宋词、元曲的名人。学生只看图片,便一目了然。词曲需要赏析,需要深入了解和品味其中的意境。“通过欣赏词曲,你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边听边吟唱,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委婉忧伤,时而荡气回肠,句句扣人心脾,撼动心灵。一词一曲,苏轼的大气磅礴、雄健奔放,李清照的委婉动人,关汉卿的大胆鞭挞,引人入胜,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对词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深度学习能使课堂更具艺术性和美感,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对图像资料的深度解读,能让学生豁然开朗,探究性的问题能使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逐步凸显。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善于挖掘,善于利用,善于引导,既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又能更好地促成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达成。

三、基于“相关史事”的深度延伸

初中历史教材每一课都包含了各种相关史事,丰富的史事资料不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而且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巧妙运用史事知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兴趣。“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一课中,有则相关史事“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挂年画,贴桃符……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通过该史事,学生又一次感受到“年味”一派喜气洋洋的气象。

谈到这则元旦史事,课堂上导出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宋代元旦节日的理解。谈古论今,今天的春节正是古代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对这则史事的深度延伸,不仅在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体现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上。由此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面对琳琅满目的圣诞促销,我们该如何保持中国传统节日的特色,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辩论、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思想的火花,不仅增长了知识,还锻炼了思维。学生深刻认识到,作为中国人,要坚持文化自信,要了解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并加以继承发展,要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向外宣传中华文化。

史事知识,虽然是作为教材的补充内容,但其拓展性不可忽视。在“双减”政策下,要进行历史课堂的深度学习,相关史事的地位尤为凸显,先让学生“走出课本”,最后再“回归课本”,这个过程中,一节课的重难点更加突出,学生的高阶思维得到发展,历史素养也得到提升。

在“双减”政策下,各方群策群力,致力于提高课堂质量,促进课堂的深度学习,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成。教师扎根于教学,细心钻研教材,探索适合学情的教学新模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导学栏目、图像资料和相关史事,让历史“活”起来,从知识到能力,再到核心素养,在任务驱动中锤炼学生高阶思维,在活动建构中带领学生畅游史海。

参考文献:

[1]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张良.深度教学“深”在哪里?——从知识结构走向知识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9(07).

[*本文系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校本教研江门蓬江基地建设项目“一核双翼八路径”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