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演出监督在艺术表演中的地位

2022-05-30 22:09:45颜少芬
艺术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艺术表演表演艺术职能部门

摘要:伴随着艺术表演商业化、精细化、科技化发展,特别是在大型演出项目、国际文化交流项目中,演出监督的地位愈发重要,同时提出了新要求,即从业人员要拥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职业能力、应变能力,有效完成本职工作,保证舞台表演顺利开展。基于此,文章对演出监督进行概述,着重分析演出监督在艺术表演中的地位和职责,进而探讨艺术表演中如何做好演出监督工作,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演出监督;艺术表演;地位;职责

中图分类号:J819.1;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8-0-03

演出监督负责场内场外的艺术事务、设计事务以及人员调度,所有演员、职员都应服从演出监督的指挥和统一领导。这使得演出监督工作内容较多、责任重大,需要从业人员明确本职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艺术表演的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制定具有可行性的舞台表演计划,加强组织协调、指挥排练、监督表演,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将工作落实到位,把舞台表演的要素安排到位,确保舞台表演顺利开展,淋漓尽致地呈现表演艺术。总之,在艺术表演过程中严谨、规范、合理地落实演出监督工作非常重要。

1 演出监督概述

演出监督是指负责现场调度、处理突发事件及管理人员分配的工作。它是艺术表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明确艺术表演要求,规范、合理地完成该项工作,以支持艺术表演完美呈现。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注重精神文化享受,艺术文化消费增加,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艺术表演欣赏中来,并且对艺术表演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使我国艺术表演越来越注重更多元的内容、更丰富的形式以及更先进的技术应用,以此呈现精彩纷呈、艺术魅力十足的舞台表演。这种变化也使演出监督工作不再局限于场内因素,而是需要统筹全局,把握各个方面,合理调度资源,确保能够高水平、顺利地开展艺术表演[1]。

要想做好演出监督工作,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较高的专业素养,深刻了解演员、灯光、摄影、美学及设计等,还要求从业人员能从呈现精彩纷呈、意境深远的艺术表演出发,准确把握艺术表演的要求,认真负责地完成本职工作。首先,演出监督人员要深入理解表演作品,明确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把握表演的各个环节,在艺术表演的过程中指导演职人员协调配合,呈现美感十足的舞台表演,将演出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传达给观众。其次,演出监督人员应具备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能够通过观察演员细微的舞蹈动作,指导相关工作人员调节现场灯光、摄影等,优化舞台表演效果。最后,演出监督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处理现场突发事故,避免艺术表演效果受到影响。

2 演出监督在艺术表演中的地位和职责

对艺术表演而言,演出监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须参与到表演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对完整的艺术表演的呈现有重要影响。可以将演出监督视为第二导演,明确导演的演出规划和观念表达,组织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推动艺术表演的呈现。具体而言,演出监督在艺术表演中的地位和职责分为三个方面。

2.1 组织协调

艺术表演中,演出监督负责组织协调,合理地配置和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证舞台表演能够较好地呈现出来。为了做到这一点,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与导演有效沟通,详细了解艺术表演的主题、内容、架构、流程等方面。然后要与职能部门进行有效沟通,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与任务,使之能够充分利用部门资源,有效完成部门工作,促使舞台表演的灯光、摄影、场景布设等方面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为较好地开展舞台表演创造条件[2]。

2.2 指挥排练

各个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演出监督的指挥完成排练和表演活动,增强表演艺术的完整性和艺术性。组织与开展艺术表演的过程中,可能受灯光、服装、演员、道具等方面的影响,不能完美地呈现舞台表演。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要明确提出监督负责总体指挥的职责,在安排好各职能部门职责与任务的情况下,跟踪了解各职能部门工作的推进情况,提出指导意见,保证灯光安排到位、布景落实到位、设施检查到位等。与此同时,还要了解演员准备情况,如服装准备是否齐全、是否掌握表演技巧等。

2.3 督促表演

演出監督还负责督促表演。舞台表演过程中,如果出现演员肢体动作不标准、灯光调度不当、音乐演奏不准确等问题,均会影响舞台表演的艺术效果。为了提高表演艺术的魅力,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还需要演出监督人员跟踪了解演员排练情况,督促演员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个表演动作。在这一过程中,可适当地指导演员,使之能够深刻地理解表演作品的内涵、情感,调整表达形式,优化表演效果。同时,演出监督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理解艺术的敏锐性,根据舞台上表演者肢体动作的细节变化,指导灯光师、音响师调整音乐、灯光,精准地传达表演作品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使之被触动。另外,演出监督人员还要完成艺术记录,也就是站在中心指挥位置,迅速把握观众的情绪、神态及场内外各方面的信息,记录场内演出的详细情况,为后续的艺术表演活动开展提供参考资料[3]。

3 艺术表演中做好演出监督工作的有效策略

3.1 新时代艺术表演发展对演出监督提出的新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艺术表演朝产业化、精细化、科技化方向发展,观众群体的审美品位及艺术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对演出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3.1.1 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

基于对演出监督在艺术表演中的地位和职能的了解可知,演出监督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关系到舞台表演的艺术效果能否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演出监督工作贯穿艺术表演工作的始末,对艺术表演的方方面面均有影响。这就意味着演出监督人员的艺术品位、艺术修养会直接影响本职工作,且间接影响着艺术表演效果。要想呈现出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艺术表演,就必须提高从业者的艺术修养,使之能够从艺术角度策划、协调、监督舞台表演等各个方面,优化舞台表演的艺术效果。

3.1.2 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要想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较好地呈现舞台表演,提高其艺术魅力,还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一方面,能够在组织协调、合理安排和推进各职能部门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异常或者不良状况,并制定防范措施,消除负面影响,杜绝安全事故,保证舞台表演能够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能够在组织舞台表演的过程中选用有潜力的演员,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激发演员的潜力,使之能够在舞台上有突出的表现,呈现精彩纷呈、意境深远的表演[4]。

3.1.3 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

艺术表演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组织这项活动的过程中,音响设备的安装、灯光布设、场景设置、人员安排等方面均可能出现差错或疏忽,导致异常情况或突发事故,进而致使舞台演出难以顺利进行。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要求演出监督人员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在出现突发状况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尽快解决问题,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完成舞台场景的创设,为按时且较好地开展舞台表演创造条件。另外,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突发状况,如灯光音响设备故障、演员表演错误等,对此,演出监督人员要及时应变,进行有效处理,尽量降低负面影响,努力达成预期目标。

3.2 做好演出监督工作的策略

3.2.1 制订周密的演出计划

在艺术表演朝商业化、精细化方向迈进的情况下,演出监督的地位大大提高,同时对该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此种情况下,要求从业人员统筹全局,制订周密可行的舞台表演计划,采用精细化的监督方式,做好组织协调、指挥排练、督促表演等工作,促使舞台表演完美呈现,淋漓尽致地表达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满足观众对艺术表演的精神需求。

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应在开展艺术表演项目前期充分掌握基本情况,同时整理以往的舞台表演记录资料,了解艺术表演组织与开展工作的基本内容、基本流程、职能部门以及可能出现或曾经出现过的突发状况等。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艺术表演的基本要素,如演员、灯光、印象、场景等,进一步分析组织协调各项要素时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统筹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而科学合理地策划和编制演出计划,并保证计划内容详尽。此外,考虑突发状况时,应树立底线思维,制定科学可行的应对措施。只有构建详细且全面的演出计划,才能够指导演出监督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为有条不紊地开展舞台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3.2.2 做好艺术演出指导工作

演出监督要与舞台监督密切协作,在演出的全过程进行有序的指挥。演出监督要根据整个演出的编排向各个相关部门发出正确指令,各部门接到指令后要严格执行,保证演出顺利开展,避免出现演出事故。

在演出监督过程中,如果未准确掌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未指导演员排练等,舞台表演就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表演效果不佳,未能展现表演艺术。为了尽可能避免此种情况发生,要求演出监督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与任务,并要求各个职能部门制订分工方案,将具体的工作职责落实到岗、落实到人。应合理分配工作任务,促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明确并努力完成自身的工作。

如果将工作职责落实到人,就能在组织、策划和开展舞台表演的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找到相关责任人,由其承担责任。如此一来,能够强化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促使其认真负责地完成部门工作,保证音响设备安装和调试到位、灯光布设合理、服装准备齐全等。

此外,演员是舞台表演的主体,他们的表演水平直接影响表演艺术的呈现效果,所以演出监督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分出较多精力和时间来指导演员进行舞蹈练习、舞台排练及舞台表演。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要及时纠正演员舞蹈表演中的错误,使之更加精準地掌握表演技巧,提高肢体动作的标准。在舞台排练的过程中,则要指导演员走位、肢体动作、表情管控等。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演出监督人员要站在中心调控位置,适当地指导并推进演员舞蹈表演的各个环节,提高舞台表演的质量[5]。

3.2.3 重视艺术表演记录工作

艺术表演记录是演出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如实记录舞台表演,将其作为艺术档案保存下来,可为后续的艺术表演提供参考依据。但一些从业人员很容易忽略这项工作,导致艺术档案资料的缺失,大大降低了档案资料的应用价值。总结与借鉴以往的演出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每一次舞台表演的资料都是经验的积累,具有相应的参考价值,它能够客观地反映舞台表演的艺术呈现效果、相关工作成效。基于此,在改进演出监督工作的同时,应当按照艺术表演的要求,重视舞台表演记录工作,详细记录舞台表演、观众表现及其他方面,保证记录内容的完整性。

3.2.4 构建优秀的从业人员队伍

在艺术表演对演出监督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情况下,须构建优秀的从业人员队伍,使之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能够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地完成本职工作,保证舞台表演顺利且完美呈现。为此,要考查演出监督工作的执行情况,尤其是从业人员的具体表现,准确把握从业人员存在的不足,加强针对性培训与教育。

一是提升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要想提高艺术表演质量,提升舞台表演效率,增强艺术的规范性,必须从演出监督开始,自上而下地提升演出监督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此,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专项培训,向从业人员传授新理论、新科技,充分培养其业务能力及经验。

二是提高从业人员的艺术修养。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开展艺术表演活动,包括艺术表演案例呈现、表演艺术讲解、艺术表演知识讲解等,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拓宽其艺术视野,使其逐渐理解和掌握表演艺术的发展规律、表演艺术的本质等,提高其艺术修养。

三是增强从业人员的应变能力。在艺术表演组织、策划和开展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突发状况,影响表演的艺术效果。因此,为了使从业人员能够有效处理突发状况,提高演出监督工作质量,为顺利开展艺术表演保驾护航,应增强从业人员的应变能力,提高其心理素质,使之能够发现和排除演出期间的不稳定因素。

4 结语

艺术表演中,演出监督的地位较高,但对其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工作内容较多,涉及职责广,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进而削弱对舞台表演的监督效果。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应当进一步明确当下艺术表演对演出监督提出的新要求,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充分发挥演出监督的岗位职责和功能,为呈现完美的舞台表演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萌.浅谈演出监督在表演艺术中的地位和职责[J].魅力中国,2020(42):111-112.

[2] 陈佳鑫.浅析演出监督在表演艺术中的地位和职责[J].神州,2019(17):51.

[3] 杨娟.演出监督在表演艺术中的地位和职责[J].艺术科技,2019,32(3):293.

[4] 陈涛.演出监督在表演艺术中的地位与职责探究[J].文艺生活,2021(30):108-109.

[5] 张毅东.演出监督在表演艺术中的地位和职责探寻[J].颂雅风,2021(1):65.

作者简介:颜少芬(1978—),女,台湾桃园人,本科,三级艺术管理,研究方向:艺术管理(演出监督)。

猜你喜欢
艺术表演表演艺术职能部门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现代装饰(2022年4期)2022-08-31 01:39:46
Jiao Ayi| 《娇阿依》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现代装饰(2021年5期)2021-12-02 02:18:46
演出监督在艺术表演中的作用分析
艺术家(2020年7期)2020-12-08 09:34:57
街场黄梅戏的艺术表演风格
戏曲研究(2020年1期)2020-09-21 09:35:42
大型体育赛事中体育艺术表演运行管理探析
流行色(2019年6期)2019-12-12 10:47:01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戏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1 03:23:22
检察版(十)
检察风云(2018年20期)2018-10-25 12:18:56
安徽省合肥市政协首次邀请政府职能部门旁听大会发言
乡音(2016年4期)2016-02-27 18:14:53
音律与音乐表演艺术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