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引思,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2022-05-30 21:56倪蕾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让学引思语文课堂

倪蕾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此形势下,各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让学引思”教学理念因其可操作性强、实效性好而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发现、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运用、引导学生总结五个方面将“让学引思”的具体做法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关键词]语文课堂;让学引思;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19-0058-03

所谓“让学引思”,主要指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逐步形成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最终获得思维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这是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比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如果能将让学引思的理念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整体教学的过程,彰显学生的主人公地位,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锻炼和发展。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理念如何落地生根呢?

一、引导学生发现,突出学习效果

当下,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个体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明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具体来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恰当的契机,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探究性的问题或任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发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发现,是让学引思这一教学理念的核心。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合理规划、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

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中的《摔跤》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内容,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摔跤》主要描写的是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选自小说《小兵张嘎》。虽然只是一个片段,但是却有不少看点。请同学们认真、细致地阅读文本内容,说说自己都发现了什么?”

当教师提示完毕后,学生也就大体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进入自主阅读环节。不一会儿,学生就有了自己的发现。

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作者在描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这一场面时,运用了许多非常恰当的动作描写,如‘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转了三四圈‘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有的学生说:“作者在描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的过程时,故意设置了悬念,把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斗智斗勇的情节写得一波三折,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还有的学生说:“课文还配上了插图,插图中的人物描画得生动传神,与课文内容相得益彰,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人物形象。”

在上述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并未直接概括出本节课的内容,也没有“满堂灌”地进行人物形象分析,而是要求学生对文本展开个性化阅读,并引导、鼓励学生去发现,这是典型的让学引思理念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当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激活自身的思维,通过独立思考、探究,在字里行间寻求蛛丝马迹,获得属于自己的新发现、新体验。这样,学生就会去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对阅读内容进行更为细致地解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引导学生思考,丰富阅读认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布置学习任务,并且引导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不管是交流讨论、自主发言,还是辩论活动、即兴演讲,都具有自主思考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证任务布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且较快地进入状态,围绕文本进行解读、剖析,生成个性化的见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能够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两茎灯草》这一课,主要讲述的是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迟迟不肯咽气,直至妻子赵氏挑掉一茎,他才一命呜呼的故事。

当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对文本内容有了大致感知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严监生的病一天比一天重,却因为两茎灯草而无法安心离去,这到底是在刻画严监生吝啬的形象,还是表现他的节约精神呢?”

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文本,边读边思,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各抒己见,逐渐形成观点相反的两个阵营。一些学生认为,严监生是一个吝啬至极的人,到死都不忘“守财”;一些学生却不以为然,认为严监生将节约精神落到了实处,做到了极致。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个性化认知,出现了分歧,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当学生阐述个性想法、见解时,教师不能一味地强求学生达成共识。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是受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所影响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为学生提供思考的平台,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如此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阅读认知,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提升。

三、引导学生互动,发散学习思维

小学生年龄较小,各项能力尚未完全形成,难以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所有学习任务。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学习,使学生的思維得到激活,变得更加活跃。游戏活动、辩论赛等都是较为常见的互动交流形式,教师需要合理筛选、规划,积极组织学生交流、互动,使学生在合作中不断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围绕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请同学们对本篇课文展开深层次的阅读,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看一看、比一比,哪个同学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学生开始进行自主阅读、探索,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提出问题。

有的学生说:“刷子李这么有本事,为什么非要选择刷墙这份工作呢?他就不能做别的事情吗?”

有的学生说:“作者为什么要采用夸张手法来刻画刷子李这个人物呢?现实中有没有人能够像刷子李这样呢?”

还有的学生说:“刷子李向徒弟传授技巧、方法时,使用的方式十分特别,刷子李的徒弟能接受吗?”

……

教师分析整理这些问题,并结合实际学情,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6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这些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质疑式阅读,从本质上来说,这正是“让学”的完美体现;而学生对问题的个性化设计,不正是“引思”的具体落实吗?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逐步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并且在交流、讨论中深化了理解。加上合作学习平台的构建,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促使学生在更深层次的交流、互动中发散思维,获得了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四、引导学生运用,促进知识内化

让学引思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提升。其中,读写结合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要精心筛选训练内容,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提升语文素养的机会。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跳水》这一课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对本篇课文已有了初步的感知,对其中的人物形象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因此,教师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出发,抛出以下问题:“同学们,正所谓‘父爱如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父爱呢?现在,就让我们以‘我的父亲为主题,结合文章的写作思路和手法来写写自己的父亲。”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完成这项任务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习作给予相应的点评、指导,以真正落实读写教学。

读写结合训练,使学生获得了别样的学习体验。对文本的阅读,实际上就是“让学”,模仿文本进行写作则是“引思”,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写作本身就是创造性行为的一种,是课堂所学知识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其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五、引导学生总结,助力反思成长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一堂真正的语文课,不仅有课堂上教师的启发诱导,不仅有学生的交流分享,还有一个“反刍”的过程,也就是基于某节课的一个回顾总结。这个回顾总结,不同于教师在每节课后进行的小结,而是基于学生自己的、主动的反思,是对整节课全面的梳理、归纳。

《竹节人》是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非常经典的课文,主要讲述了“我们”小时候非常迷竹节人,自己动手制作这个玩具,在课下玩得不亦乐乎,就连没收了竹节人的老师也偷偷地玩起了竹节人的故事。

这篇课文写得妙趣横生,学生都非常喜欢,以至于在课下自己也动手学习制作竹节人,学着课本上的样子斗竹节人,玩得不亦乐乎。

那是不是就能证明这节课教师教得很成功,学生也学得很扎实了呢?答案当然是不确定的。

许多学生关注的是竹节人游戏本身,而不是作者谋篇布局、描摹叙述的方法。几天的新鲜劲儿、热闹劲儿一过,对真正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他们往往早已淡忘,要训练的重点、要突破的难点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竹节人》所在的第三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和“写生活体验,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教师当然会有意识地突出这两个重点,但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个训练重点,是不太好把握的。

那怎么办呢?其实,教师可以在课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以便于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针对《竹节人》这一课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学习日记的形式进行总结。在布置这一任务之前,教师先出示一篇学习日记的范文,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人家是怎么对学过的课文进行回顾总结的;然后,引导学生从“我懂得了什么”“我学到了什么”“我还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等方面写出自己的思考;最后,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关注单元的训练重点。比如,作者是怎样描写自己生活中的体验的?“我”能从中学到什么?“我”在自己的习作中怎样应用呢?只有把这些问题回答好了,才算是把课文学到家了,才算是完成了单元学习目标。

学生要想真正理解课文,把所學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中,就必须及时地进行反思。没有反思总结,就没有学生语文能力的真正提高,也就没有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让学引思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突出学习效果;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丰富阅读认知;有利于引导学生互动,发散学习思维;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促进知识内化;有利于学生进行总结,助力反思成长。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深刻把握让学引思这个教学理念的内涵,找出其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契合点,将这种先进的理念,真正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收获新知的同时,不断获得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未来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尹玲玲. 基于语文素养培育的语文课堂教学: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J]. 语文建设, 2020(4):81.

[2] 顾建辉. 举主问题之纲 张文本感悟之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教学法[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6(3):44-45.

[3] 王旭明. 依课标与重学情: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共通之路:口语交际课《谈谈心目中的君子》教学反思[J]. 语文建设, 2017(13):4-11.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让学引思语文课堂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