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生态的失衡与重构

2022-05-30 10:48杨耀炜钟慧慧
基础教育参考 2022年7期
关键词:失衡教育生态家校共育

杨耀炜 钟慧慧

[摘   要]家校共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双减”政策出台后,原有的家校共育生态失去平衡,具体表现为:教育观念改变,育分教育理念的消解;育人路径转向,单一培养模式瓦解;评价体系更迭,一元评价模式解构。基于此,学校层面应完善共育架构,加强培训力度,丰富课程体系,完善评价机制;教师层面应拓宽课堂育人渠道,共建和谐家校关系;家长层面要协同学校共育新人,鼓励投身社会实践。

[关键词]“双减”;家校共育;教育生态;失衡;重构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三方面具体举措:减轻过重作业负担、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机构。[1]《意见》一经出台,各部门、各学校立刻行动,针对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和校外培训制定相应配套政策,不断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积极推动教育育人本位的回归。政策的出台对教育各个领域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双减”政策的落地,除极大地改变了校内教育生态,也对家校共育的生态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拟从家校共育角度出发,分析“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生态失衡的表征,并试图从学校、教师和家长三个层面重构家校共育生态,以期为践行“双减”政策的一线教育者们提供参考。

一、“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生态失衡的表征

1.教育观念改变:育分教育理念的消解

受“科学主义”知识价值取向的影响,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育分”教育模式影响深远。“育分”模式即崇尚智育至上、唯分數论的教育模式,自素质教育提出以后,这一教育模式不断被社会诟病。客观而言,“育分”教育模式为我国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模式也突显出不少弊端。例如,育分模式导致智育目标狭隘化,家长不断向孩子灌输“分数至上、智育至上”的理念,教师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通过强化训练、过度练习的方式让学生“熟能生巧”。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模式造成很多学生无暇顾及课外活动,无暇培养兴趣爱好,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见识有限。同时,智育中的选拔筛选功能也造成很多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甚至产生心理疾病。此外,育分模式也会严重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这种模式培养下的个体犹如在一个“模子”里造出来的“考试机器”,导致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人的创造性也在育分教育模式中被消磨殆尽。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育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家长、社会和国家的要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不是应试教育的“跑马场”,“双减”政策将使这种教育观逐渐消解,促使家长和教师意识到育分不是教育的全部,育人才是教育的本真,教育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业水平外,更应将目光聚焦到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全面发展。

2.育人路径转向:单一培养模式的瓦解

传统的家校育人模式狭隘、育人理念功利、育人方式单一。[2]在传统教育中,学校是学生唯一的受教育场所,教室是学生唯一的成长空间,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被匡定在校园这一特定的范围与狭小空间里,学生的思想不能自由驰骋,学生的个性、爱好、思维、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得不到良好发展,巨大的潜能得不到发挥。且囿于家庭与学校教育地位的不同,所谓的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一直处于教育的弱势地位,学校教育指导并引领着家庭教育,家长充当着学校课程教育的监督者和管理者,对于学生而言,家庭教育只不过是换了一处地方进行书本知识的学习。这样的家校共育路径既单一又功利,有违我国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然不能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能真正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时代新人。

“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家校共育赋予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新的育人路径。即育人是一种贯穿教育、教学、管理,覆盖校内、校外和社会,立体的、全方位的育人网络。家长和教师应创新各种育人途径,家校共育平台中,除课程育人外还应大力拓展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劳动育人、实践育人和社会育人等育人体系的构建。

3.评价体系更迭:一元评价模式的解构

任何评价都有导向功能,教学评价亦是如此。教学评价关涉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关系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关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3]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教学评价导向出现了一些问题,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呈现出功利倾向,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重智育而轻其他,以学生的智育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通过分数将学生划分相应等级。智育采用的量化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固然具有激励作用,但同时它也有很重要的选拔和筛选功能,很容易让原本对学习充满热情但考试分数不理想的学生产生自我怀疑,变得不够自信,最后在追寻分数的道路上失去自我。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人的智能各有特色,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所擅长的东西各不相同。[4]以往学校教育只用智育这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的优劣,依据考试成绩来界定学生的好与坏,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育人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不同需求,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双减”政策的推出要求在家校共育中必须摒弃以往的一元评价体系,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建立起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评价体系,最大限度发挥教学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帮助学生从自我发现到自我实现,最终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生态的重构

1.学校层面

(1)完善共育架构,健全家校育人体系

家校合作共育是现代学校的一种新型教育管理模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环。[5]随着“双减”教育政策的颁布实施,家校共育平台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双减”教育政策能否有效落实,进而影响基础教育阶段育人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要切实有效推进“双减”政策的稳步落实,必须完善共育体系,创新共育平台。首先,家庭与学校要创新家校共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首,学校中层、班主任、教师及家长代表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确保家校共育平台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专人推进,并保证家校活动的开展能够有突破、出实效、见成果。其次,要完善家校共育制度。制度是组织完善、发展和运行的保障,也是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基础。为保障政策的落实以及家校共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必要对“家校平台构建制度”“家长培训制度”和“教师培训制度”等共育制度进一步完善。最后,还要创新各种共育渠道。以往的家校共育方式以线下居多,以培训为主,新时代的家校共育要创新各种平台,要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家校培训和家校活动相结合、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相互共享等,以多种方式助推共育平台的发展和创新。

(2)加强培训力度,唤醒教育本真回归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教师和家长是学生在这两大场域中最亲密的人,因此,要落实好“双减”政策,教师和家长是关键。“双减”政策的出台让众多教师和家长在拍手称快之余,也产生了不安与焦虑。对于教师来说,担心作业负担减轻后学生的学业是否受影响,学习内驱力是否降低等问题:对于家长而言,担心减少作业是否会造成孩子成绩下滑,是否会让孩子无心向学等。要消除教师和家长的心理负担,进而唤醒教育本真的回归,转变家长和教师的育人观念是重要途径。“双减”政策实施后的家校培训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对“双减”政策解读的培训。即邀请专家解读国家的“双减”政策及国家出台政策的初衷。二是对“双减”后家长及教师做法的培训。政策出台后家长和教师必然会暂时处于茫然状态,要通过培训解决他们的思想迷惑,为他们指引正确的行动方向。三是针对家长和教师心理层面的培训。“双减”政策出台后,很多家长与教师处于一种焦虑状态,如何有效消除他们心中的焦虑,也应是培训的重要内容,家校平台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对“双减”后家长与教师的进行心理疏导与调节。

(3)构建育人体系,激活家校共育路径

“双减”政策有效落实的关键是家庭和学校能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育人体系,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多样化需求。同样,一所学校要办出特色、要高水平发展,也必须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育人课程体系。这种育人体系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注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综合全面发展。首先,该体系应包含课程育人的建设。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课程育人要求教师通过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将立德树人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科教学实现五育并举。其次,还要包含文化育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及家庭文化有很强的渗透性,能让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熏陶和感染,从而塑造健康的品格和性格。再次,要促进活动育人的建设。活动是重要的育人渠道之一,活动是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机制,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可以受到道德的浸润,还能得到能力和品质的培养。[6]最后,还要包含实践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7]

(4)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素养养成

“双减”政策的出台要求家长及教师在学生评价方式上体现“三变”。一是评价内容从“一元”走向“多元”。学校要转变过去仅注重评价智育的单一的模式,逐步形成以综合素养为主的多元评价模式,从身体素质、文化品格、个性特点、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上构建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道德和公民性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健康和安全发展、艺术和审美发展。[8]二是评价方式上从“结果评价”走向“过程评价”。以往以结果作为教育目标的评价手段是一种静态的评价手段,具有较强的选拔性和功利性。过程评价是一种动态的评价方式,在过程评价中,通过评价指标对评价对象进行持续跟踪和观察,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是一种更灵活、更全面、更客观、更合理的评价方式。三是评价主体从“唯一主体”走向“多维主体”。在以往的评价体系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绝对权威,“双减”背景下的评价主体应该是一个多元主体,它由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等构成,可通过全方位、立体式评价真实反映学生的日常表现,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2.教师层面

(1)立德树人,拓宽课堂育人渠道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人生的“摆渡人”,要落实好“双减”政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固有观念,提高自身修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通过“育德”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和发展人。其次,教师要深入研究“双减”政策的主要内容,深刻领悟国家“双减”政策的主要内涵,更新原有育人观念,在课堂上要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人的综合素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观转变。最后,教师要积极探索课后育人渠道,“双减”政策的出台减轻了学生的课后作业,如何有效利用学生课后时间以更好地促进他们成长成为教师研究的课题。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开发各种课后综合实践课程,如辩论、演讲、书法、绘画、摄影、球类运动、人工智能等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2)强化沟通,共建和谐家校关系

人们对教育的重视,是社会在发展、人民在进步的重要标志。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值越来越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逐渐走向片面化和功利化,将分数视为教育的唯一指标,将学习与刷题划等号,将课外培训等同学科补习增优,这种分数至上的观念充斥在整个浮躁的社会中。“双减”政策实施后,孩子作业量和课后补习的减少必然造成部分家长的担心和焦虑,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作为、主动沟通。教师除了要适时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舒缓家长的忧虑情绪之外,还要让家长融入家校育人共同体,把“立德树人”作为家校共育的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家长层面

(1)转变观念,协同学校共育新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奠基性、全面性、终身性的作用。[9]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曾指出,“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握在父母手中。”[10]可见,家长的育人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育人观念也不断更新,家长要积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不断学习,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将孩子的兴趣爱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发展素养作为家庭育人的主基调,促进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同时,家长也要认识到家校協同育人的重要性,教育从来都不是家庭、学校或社会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家校社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家长要加强与学校间的沟通,分享彼此的育人观和育人方式,紧密家校协作,密切关注学生发展,共促孩子的成长与成才。

(2)激活兴趣,鼓励投身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探寻自我、认识自我、找寻自我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健全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实现对其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11]培养学生各种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补偿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以致用方面的不足。通过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及融入社会,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由教育的外在要求转化成学生内在驱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最终达成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在我国,社会实践活动种类繁多,社会公益机构和公益服务平台也遍及各地。在课外,学生可以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分析当前社会的发展方向及发展需求;可以开展义务劳动活动,帮助缺少劳力的家庭,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也可以投身环境保护活动,以实际行动倡导低碳生活、传播绿色环保理念。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12]为避免教育成为没有灵魂的教育,家长要创设各种平台,让孩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学用相长,最终达到育人目的。

三、结语

“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要落实好“双减”政策,确保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既要发挥各种相关配套政策的优势,也要强调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家校共育教育实践中,家校双方要不断加强共育平台和共育制度的建设,不断丰富课程体系,探索多元育人路径,完善评价机制,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家校育人合力,更新家长及教师的育人观念,引导家长和教师秉持正确的育人观,聚焦“核心素养”,聚焦“立德树人”,努力培养新时代堪担大任的优秀人才,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N].人民日报,2021-07-25(001).

[2]王国华,刘雅林,周刘波.育人模式转型:关注学生的潜能和个性[J].人民教育, 2018(7):64-65.

[3]王博.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视角的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13.

[4]秦鹰.多元智能理论与职业教育[J].职教论坛,2004(15):3.

[5]唐红松.家校共育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8(2):102.

[6]刘京翠.抓好育人的六大途径[J].班主任,2018(04):8-11.

[7]张智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1.

[8]张乐乐,陈恩伦.以一流本科教育理念推动学生评价观念回归[J].现代教育管理,2020(07):54-60.

[9]王赛,李冬梅,邢枫.家庭教育变“国事”,学校教育如何作为?——《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J].教育家,2022(13):56-63.

[10]杨延从.家长教育观念更新对孩子全面发展影响的行动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9(10):122-125.

[11]朱洪鳳.依托社会实践活动,探寻德育的有效路径——浅谈在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中渗透德育[J].安徽教育科研,2021(23):123-124.

[12]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责任编辑 姚力宁   校对 郭向和)

作者简介:杨耀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E-mail:303596639@qq.com(广东广州,510631)

钟慧慧,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E-mail:447211957@qq.com(广东广州,510631)

猜你喜欢
失衡教育生态家校共育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教育生态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应用大数据技术重塑职业教育生态
试论高中招生失衡的原因
翻译教学的“整合·融通·交互”
以生态管理评价方略推进教育和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