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教学研究

2022-05-30 20:43徐琴琴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区域活动教学研究幼儿园

徐琴琴

摘要:在教学改革背景下,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幼儿园教学质量。所以,在幼儿教育中,需要教师将区域活动积极应用到幼儿园教学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设计不同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到区域活动中,促使幼儿在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对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教学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研究

区域活动属于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影响。新时期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质量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积极结合幼儿身心特点,制定不同的区域活动开展模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幼儿营造轻松和谐的活动氛围,确保幼儿在参与不同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为未来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区域活动概述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活动方式,是以满足幼儿活动需求为目标,以动手实践为途径的自主学习活动。其需要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制定区域活动模式,指导幼儿运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完成活动任务。目前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主要包含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自由活动、主题活动和联合活动六种形式,其中,集体活动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前,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制定活动目标,在一个或者多个区域中投放适合幼儿的活动材料,引导幼儿以集体形式共同探索材料,从中领悟相关知识内涵,提高幼儿对教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小组活动是将活动区作为分组教学区域,在开展小组活动时,需要教师以辅助者的身份帮助那些学习能力差和动手实践能力弱的幼儿,帮助幼儿了解相关区域的活动内容、材料和工具操作方式,助推幼儿智力发展,协助幼儿学习相关知识技能;自选活动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创设相关情境,带领幼儿在特定情境中进行活动,通常适用于活动区成熟阶段,要求幼儿充分了解各类材料和活动规则;自由活动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能够结合自身学习需求完成活动任务,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可以自觉与相关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主题活动需要教师立足教学内容,为幼儿设计活动主题,让幼儿按照主题完成活动任务,并且每次活动主题都是不一样的;联合活动是指幼儿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互换材料,但是幼儿在交换材料的过程中仍以个人兴趣为主要出发点,力求通过交换材料这一行为满足活动需求,联合活动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要求。

2   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意义

2.1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年龄较小,在生活中与陌生人交往次数较少,绝大多数幼儿在与人交流中容易产生胆怯心理,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当教师在幼儿园进行区域活动时,可以根据教学任务挑选相关材料,立足幼儿操作能力,制定活动内容,指导幼儿结合个人兴趣爱好,选择相关区域进行活动,这样会自主将相同爱好的幼儿划分到同一个区域,促使他们在共同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找到交流话题,从而有序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2.2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

现如今,绝大多数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都会受到父母和祖辈的悉心照顾,导致幼儿在生活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良好的合作能力,当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向其他同学或者教师请教,这种情形容易阻碍幼儿未来发展。区域活动侧重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幼儿设计合作活动,并结合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为其传授合理的合作学习技巧,促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断提升合作能力。

2.3有利于愉悦幼儿的身心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起始阶段,这一时期形成的思想认知极易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因为区域活动类型较多,教师可以将教学场地划分成不同活动区域,运用现有资源为幼儿创设活动情境,促使幼儿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探索学习,在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发现个人闪光点,使幼儿获得成就感,并切实感受区域活动的乐趣,充分愉悦身心,确保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2.4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对社会角色了解程度较低,在生活或者学习中容易对他人产生依赖心理,不能以积极心态独立完成相关任务。区域活动角色类型较多,当幼儿在其中扮演不同角色时,可以感受社会中不同人物的特点,学习不同社会角色的互动技巧,比如,在扮演父母角色时,幼儿能够深入理解父母需要承担的责任;在扮演服务员时,能够热情接待顾客。幼儿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能够体会相关角色在生活中的情感,提高幼儿对不同社会角色的了解程度,从而使其能以良好心态配合他人,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3   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教师方面

首先,区域活动设置存在问题。经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在设置区域活动时,为了追求创新,在布置中过于注重区域环境的外在形式,比如,安全性和整洁性等,没有站在幼儿角的度考虑区域环境的合理性,导致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弱化了区域活动的教学价值。其次,部分区域活动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前,部分教师不能系统地调研每位幼儿的性格特征和活动需求,只是按照教学任务设置活动目标,這种情况容易导致教师在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时比较盲目,不会选择颜色绚丽、样式新颖的材料,投放的材料比较单一。甚至部分教师在整个学期都运用相同的材料组织区域活动,从而影响了区域活动的开展质量。再次,建设的活动区域不具有开放性。例如,在放置活动材料时,与幼儿身高不符;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很少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机会,而是要求幼儿严格按照教师展示的操作流程进行实践,干预了幼儿的自主活动过程,限制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最后,部分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过程中缺乏系统规划,由于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差,在参与区域活动时容易出现各种突发状况,但是教师在创建区域活动时,往往会将重心放在活动开展效果上,没有在前期全面规划活动开展的步骤,这种情形容易提高意外事故的发生频率,从而降低区域活动的开展水平。

3.2幼儿方面

一方面,受到兴趣影响存在偏区问题。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和性格各不相同,导致幼儿的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当幼儿面对教师创建的活动区域时,习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相关区域,并且每次在参与区域活动时都会前往相同区域,这种情形虽然可以加深幼儿对相关区域的了解程度,但是却容易出现偏区问题,影响幼儿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幼儿由于对不同区域活动内容不是十分了解,在参与区域活动时经常会出现盲目心理,无法选出适合自己的区域,只能按照教师指定的区域进行活动,不能感受到相关区域的魅力,这种情形容易降低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幼儿动手能力较差,绝大多数幼儿缺乏独立完成实践任务的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习惯依靠父母或者教师,当教师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布置自主实践任务时,大部分幼儿不能选择合理的实践方式,无法有效分配个人实践时间,从而拖延了区域活动的开展进度。

4   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策略

4.1创建轻松愉悦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由于幼儿思想认知尚不成熟,极容易受到所处环境影响。当教师在幼儿园进行区域活动教学时,应全面调查幼儿身心发展情况,了解幼儿兴趣爱好,立足实际,创建轻松愉悦的环境,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教导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自主进行操作实践,提升区域活动教学质量。教师在创设区域活动环境时,应结合教学任务和幼儿兴趣爱好制定活动目标,坚持趣味性原则,利用色彩搭配刺激幼儿感官,吸引幼儿注意力,使幼儿能够以良好心态参与到区域活动中,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例如,在“彩色玻璃瓶”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备课期间收集不同颜色的玻璃瓶,颜色尽量多样化,力求增强颜色对幼儿视觉的冲击力。课堂上,教师可以同时展示不同颜色的玻璃瓶,并在课桌的不同位置上标注颜色名称,要求幼儿按照颜色名称整理这些玻璃瓶,促使幼儿在整理玻璃瓶的过程中提高对颜色的了解程度。当幼儿将玻璃瓶整理完毕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为幼儿展示不同颜色的融合过程和结果,告诉幼儿不同颜色融合到一起会产生新的颜色,这样会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在幼儿对多媒体播放的颜色有了基本了解后,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颜色的卡片,要求幼儿结合自身喜好选择一个区域,然后按照相关区域中的玻璃瓶颜色拼凑卡片,使得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颜色的魅力,增强幼儿对颜色的认知能力。

4.2明确划分区域内容,锻炼思维能力

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教学时,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建设合理的活动场所,明确划分区域内容,注重幼儿思维能力锻炼,确保全体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有序培养创新思维。但是,对于区域活动而言,区域内容划分并不是简单的活动场所区分,而是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和区域主题出发,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划分区域内容,防止在后期开展活动时呈现过多的教学知识,导致幼儿出现逃避心理,从而不利于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在“小巧手”区域活动中,该类活动属于美劳类区域活动,对幼儿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幼儿根据自身对活动的了解,自主设置活动完成过程,促使幼儿在完成区域活动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思维。为了确保“小巧手”区域活动顺利开展,教师可以先从益智类活动入手,在画板上给幼儿展示不同的数字,每个数字出现两次,排列位置不同,要求幼儿将其连接起来,但是在连接相同数字的过程中,不能出现线条相交的情况,否则视为失败。当教师制定好画板内容后,可以为幼儿留出思考时间,让幼儿在画板上连接数字,教师可以按照用时长短打分。在全体幼儿完成益智类活动后,教师应及时对分数排在后面的幼儿给予鼓励,并将全班幼儿的画板集体展示出来,使幼儿在相互观看中能够自主学习其他幼儿连接数字的方式方法,有序拓展幼儿思维。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角色类活动为幼儿展示不同的玩具,比如,不同类型的蔬菜玩具、厨房玩具等,然后要求幼儿集体进行过家家活动,并将全班幼儿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四名幼儿。在教师划分好小组后,可以为幼儿制定不同区域,比如,炒菜区、洗碗区等,让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区域,合作完成过家家活动,这样可以促使幼儿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结合自身对相关区域的了解,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完成区域活动任务,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4.3重视区域材料筛选,促进个性发展

区域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各类材料作为支撑。当教师在幼儿园组织区域活动时,应全面调查幼儿的个体差异性,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挑选相关材料,重视区域材料筛选,材料类型尽量丰富多样,这样幼儿可以按照个人需求自主选择相关材料,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此外,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应掌控好材料投放时间,在满足幼儿好奇心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有序完成活动任务,力求充分发挥材料的使用价值。例如,在“我是小小建筑师”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小木棍、布料和画笔等,要求幼儿运用现有材料搭建建筑。由于幼兒对建筑物还不是很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幼儿展示桥梁、房屋等建筑物的搭建过程,过程尽量简单易懂,确保全体幼儿都能参与到区域活动中。在展示结束后,教师可以先在现场为幼儿演示建筑物的搭建步骤,告诉幼儿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在幼儿对相关物体搭建方式充分理解后,教师可以为幼儿留出自主搭建时间,要求幼儿自主选择一个搭建物体并独立完成,物体颜色和格式布局由幼儿自主设计。当幼儿在搭建中遇到不会应用材料的情况时,可以及时向教师请教,教师现场为幼儿展示相关材料的使用方式,并带领幼儿自主应用相关材料搭建建筑物。同时,教师可以按照幼儿搭建需求,现场为幼儿投放其他材料,告诉幼儿可以根据自身搭建情况适当选择相关材料,力求通过新型材料集中幼儿注意力,确保幼儿时刻保持良好状态。在幼儿将物体搭建完成后,教师可以为每位幼儿留出讲解时间,要求幼儿运用简短的语言讲述搭建思路,这样既能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又能促使幼儿学习其他幼儿优点,不断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这些年,国家大力倡导教学改革,需要教师积极利用区域活动组织幼儿园教学。当教师在幼儿园中进行区域活动教学时,应从多个方面分析区域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幼儿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制定区域活动教学策略,创建轻松愉悦的环境,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明确划分区域内容,锻炼思维能力;重视区域材料筛选,促进个性发展,通过多种方式优化区域活动教学,促使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过程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紫霞.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融合研究[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5):266.

[2]黄晓云.浅谈泉州茶文化对幼儿园生态式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研究[J].长江丛刊,2018(23):298.

[3]杨进云.幼儿园学习化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2):119-120.

[4]高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40-41.

猜你喜欢
区域活动教学研究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品三口而知味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