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
[摘 要]画图策略与几何直观联系紧密,可以有效链接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二者之间形成一条连接逻辑空间的纽带,让学生在探究和理解数学知识时不断提升几何直观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画图策略,使之成为学生理解概念内涵、诠释算理本质、拓展解题思路、创新思维方法、助力经验积累的重要武器,于无形中渗透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画图策略;数学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1-0008-03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数”与“形”反映了事物两个方面的属性。数形结合,指数与形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实现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适时渗透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巧妙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画图策略揭示概念内涵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所以抽象的数学概念令他们感觉晦涩难懂,进而影响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要想深刻地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仅靠单纯的口头讲授往往收效甚微,而借助数形结合的直观性,可以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例如,教学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七册《倍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倍”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学生解题时经常因为错误理解而出错,即使教师反复纠正,学生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面对这样抽象的数学概念,仅靠教師的口头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因此,笔者教学时另辟蹊径,借助几何直观,先出示两组图(见图1),让学生观察对比,再分析两种图形的数量关系。这样,学生就能直接观察得出:椭圆形和三角形的数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即把2个三角形视为一份(虚线打圈),那么6个椭圆形就有这样的三份(三个虚线圈)。在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外在形式后,笔者让他们圈一圈,将“倍”的外在形式用分堆计数的方法表示出来,从而巧妙地转化成数学上“倍”的概念。在学生掌握“倍”的概念后,笔者仍借助三角形和椭圆形,随机举出若干倍数的例子,让学生尝试在作业本上画出示意图。这样反复通过几何直观,先后揭示和展示倍数,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由此可见,教学数学概念时,教师如能借助几何直观,从“数”和“形”两个维度诠释数学概念,让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体验感知,建立正确的概念表象,就能深化学生对所学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二、画图策略诠释算理本质
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让学生理解算理,因为理解算理是理论支撑和方法保障。但是,算理不像算法那样具体可感,因为算理是抽象的,甚至没有准确的科学语言来定义,只能靠学生去领悟。如果学生没有深刻理解算理,或者根本无视算理的存在,甚至把算理当成儿戏,每次都是重复例题的演算步骤,就极易形成僵化思维和机械行为,导致解决问题时束手束脚,计算时呆板、生硬。那么,如何让学生理解算理呢?画图是一条捷径。图形能够直观反映计算过程的细节,并演绎出每一步计算的逻辑原理,其推理过程都记录在图形中,这些优势能协助学生理解算理。
例如,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时,学生常常出错,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原理,出错在所难免。透析代数公式(a+b)×c=a×c+b×c的计算原理,不妨先赋值,再把它移植到两个等宽的长方形中,通过计算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和来理解这个公式的计算原理。如,赋值为(8+7)×5=8×5+7×5,那么第一个长方形的长赋值为8,第二个长方形的长赋值为7,两个长方形的宽一律赋值为5;先分别求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求和,那么列式为8×5+7×5(见图2)。这里,因为两个长方形的宽相等,所以不妨将两个长方形以宽边重合拼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从几何变换上理解,此时拼组而成的大长方形面积等于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和。这样,大长方形的长变成(8+7),宽仍为5,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列式为(8+7)×5。前后用不一样的方法计算出的面积相等,于是就有了(a+b)×c= a×c+b×c。虽然前后意义不一样,但是结果一致。所以,通过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乘法分配律的计算原理便在几何图形组合这个维度上站稳了脚跟,巧妙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算理如能融入几何图形的变换中,利用几何图形的拆分、组合进行面积与长度的运算变换,将图形上的直观变化转化成数字计算上的变化,那么算理就可以被揭示得淋漓尽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生一看到相关算式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图形,边回顾图形变换边推演算式,进行双重思考。这样通过数形结合,学生既理解了算理,也掌握了算法,真正达到形神兼具的目标。
三、画图策略拓展解题思路
画图是数学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它利用图形展现和记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简化题意,便于找到解题思路。同时,画图又是一个抽象、提炼的过程,即删去情境枝叶,提取数量关系主干,并进行简练转述。
1.画图,可以有效突出解题线索
例如,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二册《圆柱与圆锥的认识》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平方米,高为2.5米。将其铺在10米宽的便道上,施工要求铺成2厘米厚,能铺多少米?”教学时,部分学生无法进行等体积转换,不知道如何将圆锥形沙堆转化成长方体。于是,教师先引导学生构思如下动图(见图3),再予以点拨:“解题主线是什么?”(沙子的体积始终不变,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解题的过程是怎样的?”(先求出圆锥形沙堆的体积,再用沙堆的体积除以长方体沙层的横截面面积,就能求出长方体的长)
又如,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的乘法内容后,学生计算时常常在加法和乘法之间不知如何抉择。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即时画图,辅助学生理解。如“大头儿子买了3瓶胃动力,又买了5瓶王老吉,一共有几瓶饮料?”,可画示意图4;“大头儿子买了3提胃动力,每提5瓶,一共有多少瓶胃动力?”,可画示意图5。学生通过画图就能直观感知,加法和乘法都是对数量的合并,只是加法是将不同的数量合并,乘法是针对相同的数合并,从而很快弄清加法和乘法的异同点,能正确区分二者的定义。
2.画图,可以迅速厘清数量关系
画图作为一种解题策略,从原先的辅助工具转型升级为课程目标,是抽象问题直观化处理的典型模式,能够快速厘清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题思路。例如,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九册《稍复杂的方程》中有这样一道例题:“足球表面分为黑白两色外皮,白皮20块,比黑皮的2倍少4块,试问黑皮几块?”这道题的文字表述比较烦琐,难以找到其中的数量关系,但通过画线段图(见图3)分析,就能一目了然。借助线段图,题中足球表面白皮和黑皮的数量关系就直观地呈现在眼前,即白皮数=黑皮数×2-4。此外,此题还可以通过倒序厘清数量关系,即白皮数加上4等于黑皮数的2倍。这样题中的数量关系直观明了,解题思路也就自然呈现出来了。
四、画图策略创新思维方法
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渗透,使学生遇到相关问题时能灵活运用,正确地分析与解决问题。数形结合也属于一种解题技巧,可以直接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数形结合还属于一种能力,可借助图形分析问题,创新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遇到抽象的数学问题时,能不能熟练地构图、制图、用图,通过画图突破思维瓶颈,寻找到巧妙的解题方法,考验着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二册《数学思考》的这道题“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时,就可以通过画图降低难度,总结规律。又如,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二册中的“摆一摆,找规律”这道题(见图7)。
如果真要付诸实践,就要准备火柴棒,这显然有难度,且不便于展示,但不摆火柴棒只看图,又不够直观。这时,可通过连续画图分析解题:先画1个正方形,接着往下画第2个、第3个、第4个……当学生画到第4、第5个正方形时,隐含的规律已经昭然若揭:除去第一个正方形需要4条线段,后续的正方形只需要3条线段。有了这个规律,再来解决“摆10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棒数”“301根火柴棒围成的正方形个数”等问题就轻而易举了。即使要求摆n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棒数,也不在话下。
五、画图策略助力经验积累
学习画图策略,目的是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这与“四基”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画图策略在概念内涵学习、算理本质解读、思维方法拓展等方面的运用,又要重视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數学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练习课时,教师可通过画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等概念,让他们在问题探究中更有效地积累学习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看着屏幕上的画面,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1:米老鼠在用竹篱笆围庭院,用了96米的竹篱笆,问有哪些不一样的围法、怎样围面积最大。
生2:这个简单,围成正方形的面积是最大的,这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即96÷4=24(米)、24×24=576(平方米)。
生3:这样解答是对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有哪些不一样的围法。
生4:刚才的谈论都用到了“长+宽”这个关键点,它是从“(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得来的,所以记好、记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非常重要。
生5:这些思考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它们都不是米老鼠要围成的庭院吧?用竹篱笆围成庭院,难道必须要围4个面吗?
生6:哎呀!还真是的。围庭院可以只围3个面,靠墙的那一面是不用围起来的。
生7:对呀!那3个面共长96米,一条边的长度就是96÷3=32(米),面积最大应该是32×32=1024(平方米)。
……
积累学习经验虽然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忘却新课程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那就是“数学教学必须立足于儿童生活的现实”。笔者以为,这也是智慧教学的一种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数学知识的习得,又要关注他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述教学,教师意在促进学生关于长方形的周长、面积等知识和经验的激活,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更理性、更高效。
总之,画图策略是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数与图之间的对应和转化,适时渗透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灵活转换,将数学问题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从而丰富学生的解题经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 参 考 文 献 ]
[1] 叶心慧.从形象到抽象 构建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论画图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30):127-128.
[2] 孙树通.小学数学教学中画图策略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导学,2020(8):20.
[3] 彭芝萍.画图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9(26):60-61.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