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编排了多篇中国古典名著选文。教学时,教师要设计适合的学习支架来显现情节脉络,勾勒人物形象,揭示叙述秘妙,以促进学习真实、高效地发生。
【关键词】古典小说;学习支架;阅读教学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编排了多篇中国古典名著选文。它们是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教学时,教师要在研读文本、把握学情、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设计能助学生从“此岸”到“彼岸”的学习支架,使其在认知活动中起“支撑”作用,以促进学习真实、高效地发生。[1]
一、以支架显现情节脉络
情节,是塑造人物形象、传递多元主旨的重要载体。学生的阅读兴趣常在故事内容本身,而忽略了小说情节的设置方式。利用不同小说情节的安排特点,设计非完整的图式,引导学生从关注故事走向把握情节,是较好的阅读古典小说的方法。
(一)抓因果关系,理线性情节
时间是用来描述事件发展过程的一个参数。线型结构的情节,一般是用时间作为主轴来推进的,分为“起因—经过—结果”“出发—磨难—归来”等类型,有“单线索”“双线索”“多线索”等编织模型。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与阅读能力,选入小学教材的名著节选内容大多以“单线索”为主,但为了增强小说可读性,往往还有多条辅线交织在一起,以增强人物间的矛盾冲突,推进故事发展。如《草船借箭》的男主角当然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但周瑜、鲁肃也不可或缺。借“草船借箭”这一关键事件,每个人物闪亮登场,遵循各自的性格特点、角色身份,以“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的方式构成情节发展脉络(如图1)。
(二)抓人物关系,理隐形情节
对于处于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巅峰的《红楼梦》,读者很多时候只看到小说里各色人等来回穿梭。仅从某一个章回来看,几乎不存在传统故事中一波三折的情节。以《红楼春趣》为例,仅九百来字的片段中,轮番登场的人物近十个。这一场景中的“放风筝”看似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其实更像“道具”,引导学生将各个人物之间的对话连接起来,形成隐形的情节网,隐喻了人物的性格,暗示了命运走向。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请根据人物对话,完成下面这张人物关系图。从中你读懂了什么?”随后,教师出示图2。
厘清人物关系后,学生会发现他们之间有血缘亲疏之分,有主仆尊卑之分,然而贵为豪门公子的贾宝玉却待所有人一视同仁。全文中反复出现的“笑”形象地点出了青春少年的欢悦与美好。
(三)抓矛盾关系,理递进情节
悬念,就是在文中设置疑问或者矛盾冲突,使情节一波三折、层层递进,引发读者的阅读期待。《两茎灯草》描述了临死前的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迟迟不能咽气的场景。从大侄子、二侄子再到奶妈,人物轮番出场。作者有条不紊地推进情节,将一个简短片段讲述得悬念丛生、高潮迭起。教师可以出示图3,这样引导学生:“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根指头,引发一群亲人的猜测。请梳理这些猜测,你觉得人物出场顺序可调换吗?能删减吗?”
教师引导学生读懂作者如何遵循常人的逻辑,带领读者一步步推测病人临死前的行为,接连抛出三个有偏差的结论,既让阅读情绪处于紧绷状态,也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而赵氏最后的出场与解密,超出所有人意料,格外凸显了严监生临死一刻惦记“两茎灯草”这一举止的荒唐与怪诞。联系他本人的巨额财富,也就明白这一吝啬鬼的形象深入人心的原因了。当然,学有余力的班级还可继续拓展阅读原文中严监生对待他人极度慷慨的片段,由此引发更多认知冲突:他对待自己极度吝啬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深层原因?
二、以支架勾勒人物形象
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了许多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设计支架,能促进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从表层走向深层,从片面走向全面,从扁平走向立体。
(一)再现与迁移——读类型化人物形象
古典小说中,某些人物形象相对简单偏平,文学评论中称之为“类型化”。鲁迅先生曾点评《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草船借箭》开篇就说“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然后便是大段对话,“周瑜说”“诸葛亮说”,你来我往。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周瑜的每句话中都层层设局、暗藏杀机;诸葛亮则面不改色,心如明镜。两人的内心戏远超表面所见。教师带领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感知与再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后,可设计一个具体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如图4)。
教师先引導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将其读“厚”,懂得语言背后的深层对决与博弈,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再创设“汇报主公”的情境,让学生以“诸葛亮”的身份创写对话内容,并通过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点出关键意图。从“厚”到“薄”,如此来回,读得有趣,人物形象也更鲜明。
(二)单面与多面——读立体式人物形象
有些人物形象复杂、真实、立体,给读者带来心灵震撼,文学创作中称之为“圆形人物”。以武松打虎的故事为例,《景阳冈》主要通过交叉描写武松和大虫搏斗的画面,展现英雄人物闪亮登场的“高光”时刻。如何将静态文字转化为生动场景,使学生可知、可感,身临其境?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自主阅读关键段落,以事情发展为轴线,以“一人”“一虎”为双翼,从动作角度梳理搏斗的过程(如图5);再借这一支架“说书+评论”,通过惟妙惟肖的说演展现片段,并穿插说书人的智慧点评(面对老虎,武松勇猛威武,动作干脆利索,懂得避其锋芒,视机而动)。一个武艺高强、进退有度、有勇有谋的英雄形象便跃然纸上。
与“打虎英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说的结尾。
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从“寻”“转”“挨”三个动作能看出,叙述节奏松弛,人物动作迟缓,哪里还有英雄气概?这是作者塑造形象的一大败笔?从“评说”到“对比”,学生理解作者笔下的武松既有英雄豪迈的一面,也是会胆怯、会恐惧、会疲劳的普通人,显得真实、立体。
(三)进阶与联结——读成长型人物形象
《猴王出世》选自《西游记》这部伟大奇书的第一回,讲述一块仙石孕育仙胞,迸出石猴,终成猴王的故事。从节选内容来看,这可以说是一篇成长型小说。题为《猴王出世》,这种“出世”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上,还体现在精神层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先通读全文,完成石猴成长经历图(如图6);再品读不同阶段的情节,发现石猴先前活泼、灵动,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机灵、勇敢的特质,在为众猴寻得“水帘洞”后,既能身先士卒,又从容不迫,以本事服众,以道理服人,有着王者风范,展现了从“石猴”到“猴王”的蜕变过程。
三、以支架揭示叙述秘妙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小说的虚构不是让读者上当,而是使其通过这虚构的世界去感受另一种人生。发现小说虚构叙述的秘妙,是学习阅读小说的重要部分。[2]“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采用问题型学习支架,可以打破阅读中的平衡与舒适感,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愿望。[3]
(一)展开思辨,感受节奏的紧凑与舒展
小说的叙述节奏安排其实是一种时间安排。《景阳冈》讲述了梁山好汉武松打虎的故事,节选部分共两千多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少见的长文章。文章花大量笔墨描写武松在酒店喝酒,然后摇晃着上山,偶遇老虎,打虎之后又下了山,在节奏安排上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教师可以出示图7,这样引导学生:“《景阳冈》的主要故事是‘打虎,可作者却花大量笔墨来写‘喝酒。这是不是喧宾夺主?请阐述你的理由。”
借助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安排的“喝酒”“上山”“下山”,本质上与“打虎”息息相关。特别是详细铺陈的“喝酒”片段,展现了武松的强健体魄、豪爽本性,也呈现了他多疑、虚荣的一面,而“酒壮英雄胆”更是“打虎”成功的关键要素。闲散的叙述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处处为成功“打虎”埋下伏笔。
(二)展开探索,感受文本的内容与形式
文学的内容与形式是有机统一的。古典名著也不例外。下面这一片段选自《猴王出世》,描述刚从石头里迸出来的石猴在天地之间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率性生长的画面。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教师可通过学生自主读、师生对读、挖空填读等方法,让学生做到熟读成诵,之后抛出问题“反复诵读后,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从“饮食”“交友”“住宿”三个角度来描写,采用对偶等形式,形成三三、四四、六六的语句长度,读起来节奏明快,跳跃性强,朗朗上口,能让人感受到一只顽皮的猴子在山林石崖间来回蹦跳的样子,使语言与形式高度契合。
中国古典小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学习支架阅读这类小说,能让学生读中得法,读出趣味,从“一篇”到“一本”再到“一类”,逐步体会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章秀平.故事类文本支架式学习活动的类型与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0(12).
[2]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師范大学出版社,2015.
[3]曹亚玲.美国小学母语写作教材中的写作学习支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集团学校
32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