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锁
高效课堂构建需要打破传统单一、枯燥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拥有童趣、德育、对话和体验,在创新化教学策略尝试和实践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出发,聚焦高效课堂构建,对其路径研究和实施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见解,旨在为高效课堂构建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一、呈现儿童的生活世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充分体现出了“尊重儿童”的理念,在教材编写中考虑到了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在这一教材核心思想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也力争呈现儿童的生活世界,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给课堂增添更多的童心与童趣,让学生在与年龄和心理相适应的环境和策略中识得新知。
如,“我是獨特的”一课旨在培养学生能够感受自己的自我期望以及自己的内心世界,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材设计了关键词“神奇魔法”,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有一种神奇魔法,可以将自己变成你想象的事物,你想变成什么呢?在学生想象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能够从这些自我期望中找到自己。这一活动设计符合儿童思考问题的视角,教师并没有直接询问学生的自我期望,而是让学生拥有了神奇魔法的能力,这是小学生热衷的事物,他们在想象自己拥有神奇魔法的过程中,淡化了问题本身思考的枯燥性和单一性,从而唤醒了学生的思维,符合学生的喜好。同样的,在“我能变得更好”一课学习中,教材导入了“不倒翁先生”,“不倒翁先生”这一虚拟的人物成了学生倾诉的对象,这一设计理念同样符合儿童的视角,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经常会感觉到自己很差劲,但是他们没有倾诉的对象,也羞于向周围的同学和老师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从而使得这一教学环节无法顺利开展下去。有了“不倒翁先生”,童心和童趣便打破了学生心里的防线,学生将自己差劲的地方倾诉给“不倒翁先生”听,在无形中为助推了本教学环节的有序开展。除了教材中导入的“不倒翁先生”,教师还可以结合儿童的生活世界,设计“我很差劲烦恼箱”,让学生匿名将自己的“我很差劲烦恼”写在纸条上,交给教师,教师将学生的“我很差劲烦恼”读给大家听,学生共同商讨解决这些烦恼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清楚只要不断改正缺点,就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
二、过有道德的生活世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预设了丰富多样的德育素材,从整个单元的德育串联到单课德育呈现,均主张学生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名称调整可以看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均以德育为核心思想。小学生生活世界具有多样性,可以说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体验均不相同,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重在让学生选择一种积极向上、有价值、有道德的生活世界,这对于小学生道德素养提升有着较大的促进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从生活中探寻细微的生活片段,从中挑选出有价值和意义的生活,并将教材内容与这种有价值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去向往和经历这样一种有道德的生活世界。
例如,在学习“说话要算话”一课时,教材中安排了“爱保证”这样一个虚拟的人物,将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表现以“爱保证”同学的身份呈现出来,学生一边阅读教材,一边思考着自己身上是否有“爱保证”同学的身影以及周边是否也有“爱保证”一样的同学。结合教材提供的案例素材,教师可以从儿童的生活世界出发,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爱保证”同学。
学生1:张彬彬总是说话不算数,他昨天借我的橡皮,说要今天上午还的,到现在也没有还给我。
学生2:我的同桌和“爱保证”一样,我们相约去公园玩耍的,他竟然说他忘了,害我等了大半天。
学生3:我的妈妈说话不算话,她答应我这次考100分就给我买那双球鞋的,但是她到现在都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
学生4:我好像在自己的身上看到了“爱保证”的身影,我经常和爸爸妈妈保证再也不犯错了,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总是想要去做一些错事。
在讨论与交流中,学生明白了“说话要算数”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学生守信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诸如此类的德育素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还有很多,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真善美,生活在有道德的生活世界。
三、打造对话的生活世界
对话教学是近些年流行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话教学要求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要通过对话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注重学生一言一行的表现,倡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育人理念,教师只有通过与学生对话,才能获取到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将道德与法治核心思想直接、正面地传递给自己的学生。所以说,教师要注重打造对话的生活世界,让学生的主体性在对话中得以彰显,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在对话中回归本真。
首先,教师要学会做一个善于聆听的人。聆听是道德与法治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见到一些不善于聆听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或者表达观点时,教师会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是在学生回答完成后,教师急切地邀请其他学生回答问题,对于学生表达的观点缺少聆听和辨别的能力,导致学生表达出现了错误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学生也感受不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爱护,这样的教师很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因此,教师要努力做一个善于聆听的人,在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是表述观点时,教师要在一旁认真地聆听,及时指导和点评,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如在学习“挑战第一次”时,教师会在教学中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第一次经历,让学生用“我尝试过……当时我的心里非常……在试过之后,我发现……”“我还想尝试……”来表达第一次尝试的过程以及接下来想要尝试的新鲜事物。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应准确把握住学生表达的中心思想,对于表达中的亮点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对于存在的不足也可以委婉的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教师在聆听中,给自己一次走进学生的机会,为师生对话教学模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对话情境。有效的对话一定是在适应的对话情境中发生的,很多时候学生并没有对话的欲望,如果教师强迫学生对话,势必会导致学生产生负面的情绪。教师可以创设有针对性的课堂情境,将要完成的对话任务寓于某一段情境中,引导学生自然和大胆地对话,从而提升对话教学的效果。如在教学“地球——我们生活的家园”一课时,虽然教材中提到了“燃煤电厂排放废气”“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热带雨林遭受破坏”“海平面上升”等环境污染和生态迫害的问题,但是文本中简单的几张图片和寥寥的文字介绍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無法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播放宣传片《地球就是你自己》,真实形象的场景和真情流露的旁白瞬间将学生代入其中,他们在观看视频时攥紧了双手,抿紧了嘴唇,屏住了呼吸,一个个学生心中生出了千言万语,此时,教师趁机提问:“观看这个视频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以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对话的欲望,由此拉开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的匣子,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倾听与表达中打造出一种对话的生活世界。
四、生成体验的生活世界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思想启蒙学科,“活动课”是该课教学的基本特征,而在实际教学中,更多教师倾向于将其以理论说教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小学生天性好动,专注性较差,单一枯燥的理论说教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听讲的兴趣,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的排斥心理,对于知识体系构建以及思想认知形成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教师应该构建基于活动的体验式课堂,将所教知识融入到具体的课内外活动中去,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去体验道德与法治知识背后的真理。
例如,在“我参与、我奉献”一课的学习中,除了教材中“活动园”讲到的内容,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体验式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倡导“社区公益我参与”“学雷锋、我快乐”“我爱奉献”等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活动主题,与小组成员一同深入社区环境,践行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社区公益我参与”社会活动实践中,学生将其划分成“了解我们居住的社区”“创建和谐的社区环境”和“社区建设我参与”三个分活动,以“社区建设我参与”为核心,学生制定了清除社区“牛皮癣”(小广告)活动方案,大家手拿清理工具,走进每一栋楼,挨家挨户清除小广告。在这一实践活动中,虽然小组成员最后累得坐在了地上,但是看着焕然一新的社区环境,每一个学生心中的自豪感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强烈的。通过社会实践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和巩固是最便捷的教学渠道,也只有在实践中,教材知识才能真正得以内化和升华。
再如,在学习“我们好好玩”这一单元内容时,考虑到本单元内容本身就是以游戏为主线索,教师在教学中自然要为学生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诸如捉迷藏、荡秋千、下棋、踢毽子、跳长绳等都是本单元教学中可以用到的游戏活动。将游戏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可以让学生明白游戏在生活中有着调剂的作用,同时也培养学生明辨游戏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游戏的诱惑,从而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体现和巩固,如何在道德与法制学科教学中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在小学道德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创设交流情境,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就所学习的知识和案例提出自己的思考,并在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中不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了促使交流情境的有效发展,教师首先要努力创设轻松、自由的交流环境,让学生生成交流的冲动和欲望,在教学中适当降低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要求,促使学生逐步打开心扉,敢于交流。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形成交流的习惯,让学生在主动思考和交流中形成个性化思维。在此基础之上再让小组成员各抒已见,由此逐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如果说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只是发生于教师身上的事情,只是出现在课堂上的事情,那么高效课堂构建将无从谈起,我们教师必须要为高效课堂构建做好充分的准备,进一步深化和提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道德与法治课堂从课内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在童趣、德育、对话和体验课堂中完成开放和包容的知识学习,从而确保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认识到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