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宏 王晓恒
内容摘要:“统编版”教材是在“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编排的,目前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已经在全国各地区普及,将其与“人教版”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便于教师通过教材理解新理念,完善教学方法。课后习题是语文教材中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练习题与编者对话,从而为教学提供思路,确定教学内容。初中语文“统编版”与“人教版”教材均将朱自清的《春》收录在内,本文通过将两个版本的《春》课后习题进行比较,得出统编版教材课后习题的变化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并为落实新理念提供路径。
关键词:统编版 人教版 《春》 课后习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语文实践性落实到初中教材中最明显的就是练习系统,其在单篇课文中的主要呈现形式是课后习题。课后习题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媒介,也对教师分析教材、检测教学成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人教版”课后习题包括“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和写一写”两个部分。“统编版”在“人教版”结构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调整,将课后习题分为“思考探究”、“积累与拓展”两个部分。“读读写写”被保留了下来,但在形式上有所改变,汉字书写的格式和字体会依据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七年级强调汉字书写的规范,要求学生仿照丁永康先生的字迹在田字格中练习,而九年级强调书写美观的同时也对速度有一定的要求,田字格变为了方格。这点来看,更好地规范了学生的汉字书写,弘扬传统汉字文化,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实用性也明显增强。本文选取除“读读写写”、“读一读和写一写”之外的内容为研究对象,即“思考探究”、“积累与拓展”、“研讨与练习”。通过两个版本的比较,发现“统编版”教材《春》课后习题的变化特征,并且通过思考其变化的原因,进一步深入探究背后蕴含的教学价值理念,从而可以理解编者意图寻找教学方式转变的突破点。
一.增加朗读技巧指导,提高学生可操作性
朗讀是学习汉语言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朗读可以理解字词句的含义,疏通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寄托于文字的情感内涵,还可以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特色。[2]叶圣陶先生在《学会读书》①一文中认为:“语文学习和英文一样,除了用眼睛去看用心去学,更重要的是要多尝试去说、去倾听。”由此可以看出,朗朗的读书声本就是语文课堂上该有的风貌,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技巧的朗读指导,从而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领悟作者的情感。“统编版”与“人教版”教材都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在《春》课后习题中都有体现。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两道题提到“朗读”。第一题,首先向学生描述春天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然后引导学生饱含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寻找作者笔下的春景图。这个题目旨在让学生运用朗读的方法,梳理文章内容,厘清课文脉络。第五题是考察学生朗读和背诵能力,而且进一步要求学生选择出自己欣赏的段落,标注出段落中重音和停连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题目的考察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从而掌握朗读技巧。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题目训练,在课下注释部分对“重音”和“停连”相关知识进行了补充。“人教版”课后习题第一题的出题意图在于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从而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除此之外,也在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走入文本,品味江南的春景。综上,“统编版”与“人教版”教材都有借助《春》课后习题的朗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内容,感悟作者藏匿于文字背后的情感。但有一个不同在于,“统编版”教材加入了朗读技巧指导,强化朗读训练。“统编版”《春》课后习题第五题中提到了“重音”“停连”两个朗读技巧,并且在课下注释里也对其进行了解释,学生可以根据朗读技巧更规范、有效地完成朗读训练,提升朗读能力。“人教版”课后习题中“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也是朗读提示,但是“抑扬顿挫”概念较为模糊,学生容易出现不自然、矫情做作夸张的朗读现象。所以“统编版”的朗读提示相较于“人教版”指向性更明确,学生可操作性更强。
“课标”在小学和初中的语文学习中提出了一条共同的阅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所以教师教授《春》这篇课文时可以立足教材,引导学生放声朗读,通过朗读去感悟字词、语句、文章特有的美。同时朗读不应该局限于机械地重复,在备课时应有意识地进行朗读教学设计,依据课后习题向学生传达朗读技巧,加强朗读训练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长此以往的训练,学生会渐渐掌握朗读方法,形成朗读习惯,在朗读中对文章进行准确深刻的理解,再把理解化为朗读时的情感态度,从而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基调。这种朗读训练的思路不局限于《春》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将朗读的方法合理地应用于语文教学中。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锻炼学生思维表达能力
学习共同体是指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的学习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学生和教师可以加强交流,更高效、高质得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语文课堂上可以自由构建师生、生生多样组合的学习共同体,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在互相交流中汲取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信息,拓宽思维广度。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对学生学习进行引领,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统编版”《春》课后习题改变了以往的问答形式,加入了跟同学分享、小组朗读,互相评价的新方式。具体来看,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课后习题第二题和第五题中。第二题是让学生结合课文具体的段落品味童趣、又富有诗意的语言,从而提升学生语言审美鉴赏能力。与以往书面练习不同的是,这里强调了跟同学、老师分享体会。学生可以在鉴赏、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感受有逻辑性地组织起来,并分享给大家。在分享的过程中一方面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学习共同体是双向交流的群体,不仅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理解他人的观点,并对自己的认知系统加以补充、完善。这样在交流中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分享,对个体的学习情况进行宏观把控。第五题是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并且互相评价,这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而且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要有依据地给予评价,就必须先内化朗读知识,理解文章内涵和所传达的感情。由此可以看出,互相评价也是考察学生知识内化程度和培养思维表达的一种方式。
总之,“跟同学、老师分享体会”“组内朗读,互相评价”都是在语文课堂上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具体方式。学习共同体是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而且其组织形式也是多式多样的,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较为常见的是在小组内、小组之间和师生之间组成学习共同体。[4]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共同体,将各种资源有效组合起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也给学生锻炼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机会。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适时地给予指导,提出学习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避免交流过度自由化。
三.创设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课标关于阅读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5]按照“课标”的要求,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时,能够在反复朗读课文后,厘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明确作品的主要内容、领会和理解重点字词句在课文语境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不是一日内形成的,也不能仅仅靠教师灌输,而是要在语言环境中学生自主感受语言魅力,总结方法,经过长期的训练久而久之培养出来的。“统编版”和“人教版”《春》课后习题都有对学生语言知识运用的考查,接下来将结合具体的题目进行分析。
“统编版”的第四题和“人教版”的第三题都旨在让学生结合所学语言知识鉴赏语句,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但从提问形式上看,二者有所不同。“统编版”给出了四个句子,让学生想象四个句子所描写的情景,并且结合具体的情景对加点字词进行赏析。“人教版”是先向学生介绍课文语言的特点: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然后给出了两个句子,让学生回答括号里的问题,从而达到揣摩并品析语句的目的。例如:学生通过思考“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的原因,理解作者通过调整语序达到强调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图。从这点来看“统编版”与“人教版”相比难度增大,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提高。具体来说,学生要分析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需要先找到关键词,在理解字词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品味修辞手法的妙处。所以在“统编版”中这道题不仅仅是对修辞知识的考查,更侧重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众所周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真正理解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做到灵活运用,为日后语言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统编版”在练习题的数量和内容上进行了丰富。“统编版”《春》课后习题所给句子的数量有所增加,并且加入了对拟人、反复修辞手法的考查,目的在于让学生走入每个句子所创设的语言环境,借助具体的情景理解修辞知识,提升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两个版本的教材虽然都有通过练习题训练学生语言知识运用能力,但在提问形式和题目内容上“统编版”有所改变,考察难度提升,重在创设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应该将语言知识过度拆分,而是应寻找规律将知识点互相联系起来,最后在实践联系中夯实知识、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离不开语言环境,语文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并整合课本资源,创设多样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可以改变机械地“满堂灌”的课堂模式,有效利用现代媒体,营造有意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在深入文本中学习语文。
四.注重学生与文本的沟通,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课标”在阅读实施建议中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6]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把控者是教师,学生在课堂上紧紧追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在引导下体会文本的内涵和主题情感。有时候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会在备课时标注出体现文章主旨的部分,这部分内容便是课上的主体部分,其余部分简单介绍甚至不讲,学生在这种模式下缺乏对文本的理解,更别说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了。为了引导学生钻也文本,使其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首先要做的是建立起学生与文本交流的桥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统编版”《春》课后习题调整了提问方式,以此为沟通的媒介,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思考与认识。
与“人教版”最大的不同在于“统编版”课后习题的提问仿佛是在和学生对话,例如第一题的“你最喜欢哪幅画面”、第二题“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和第三题的“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这样的提问方式一方面强调了学生的读者地位,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再次深入课文,从而在萌发新的灵感和体会中进一步品味、鉴赏文本内容和语言。结合题目来看,第一题,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寻找出最喜欢的一幅春景图,考查学生文章梳理和审美鉴赏能力。学生思考喜欢的画面,就要在对春景图了解的基础上再次深入文本,仔细品读作者笔下所描绘的美丽的景色,唤起自身独特的审美体验。第二题前文已有所交代旨在让学生鉴赏作品的语言。一开始提示学生“课文的语言带有诗意”,然后询问学生的感受,重在引导学生回归课文,关注文本语言,在揣摩语句中寻找诗意的美。《春》这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的修辞手法,例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这些句子给文章增添了几分童趣,变得生动形象。学生能够掌握并理解比喻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也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所以这部分内容的练习也自然而然都出现在了两个版本的课后习题中。“人教版”和“统编版”的第三题的内容大体一致,均是考查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但二者提问方式和考查重点有所不同,“统编版”让学生说出对这些比喻的理解,这种问法更为灵活,也体现了学生第一位的教学理念。如果仅仅知道比喻的理论知识是不能完成题目要求的,只有结合具体的文本去分析,领会修辞对情感表达的妙处才能算真正得达到理解的程度。再看“人教版”的提问:说出比喻句表现出春天什么样的特点,则更侧重于学生对春景内容的把握。
综上,“统编版”《春》课后习题更关注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通过提问加强学生与文本的联系,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体验,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和语言的理解。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是有意义的学习的前提,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主动建构并完善认知结构,理清事物的概念,对知识点进行宏观的把握。[7]语文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阅读体会,创设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机会,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中,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总之,课程标准是教材编撰的依据,“统编版”《春》课后习题多方面渗透着新课标的理念。如上述所说,增加朗读指导,强化朗读训练;构建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语言环境,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沟通,尊重学生个体阅读感受。新理念促使“统编版”的课后习题在“人教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习题的改变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表达、审美鉴赏、语言运用等综合能力。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应把握好这些题目的变化,善于在变化中领悟编者的意图,从而有选择地将文本内容转译为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应该提醒学生重视课后习题,认真对待,在练习中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巩固复习语言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3][5][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冬梅.试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朗读训练[J].宁夏教育,2021,(09):50-52.
[4]白雅伦.初中语文课程中学习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性[J].学周刊,2020,(21):131-132.
[7]吳琼.深度学习,漫溯散文教学最深处[J].中学语文,2020,(01):81-82.
注 释
①叶圣陶.学会读书[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21.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