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浩宇 李怡
内容摘要:课后习题在语文教科书中占有重要比重,《孔乙己》作为一篇经典范文在1986年后便一直被纳入教科书系统,此后国家经过多次整改仍然占有一席之地,直至2016年统编版教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本文旨在通过《孔乙己》这篇文章将它与人教版教科书的课后习题形式以及训练能力等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以此顺应新课标理念。
关键词:统编版 人教版 《孔乙己》 课后习题 对比分析
统编版以人教版为依托,在课后习题方面有较多细节调整,统编版比人教版多增加了一道大题,考查的内容也较为细化,在一些题目位置上有所变动,知识的难度由浅入深,题目设置层层递进,并对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符合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在统编版出版之前,2001年人教版已经认识到以往“工具说”的弊处,开始注重人文性,注重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关注语文的熏陶渲染作用。而新版统编版在2001年人教版的基础上,更关注创造能力及思辨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审美意识。从《孔乙己》中的题型变化与题量统计中不难发现,统编版教材练习系统的编写灵活度更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功能更突出。
一.注重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养成,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能力
以统编版思考探究第一题为例,习题中要求学生通过人物描写以及所处环境来思考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而人教版在这道题上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此来推出孔乙己的为人。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教版较为直接地告诉学生文章中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只需要学生去找出相应的句子即可,而统编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一点,而是较为隐晦地让学生联系孔乙己的社会处境谈谈他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因为每个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他的理解和感受都是不同的,语文的阅读是不同个体对所读内容的差异性解读,所以在小说教学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解读,只要其分析存在合理性,都是可以在课堂中讨论和参考的。每个学生对知识建构的角度不同,认知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他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存在差异。对于文本解读而言,不是像一加一等于二那样有着固定的答案,而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逐步树立自主意识和探究问难的勇气,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来深度挖掘文本。例如,在《孔乙己》课后习题第一题中,学生可自由发挥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形成不同的见解时,只要其思考的角度合理,符合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应该予以赞扬和肯定。当存在错误性理解时,教师应该给予相应引导。但仍然应该以鼓励为主,避免抹杀掉课堂参与性和主动思考的意识。
二.问题设计更有梯度性,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每个九年级的学生都有基本的语文素养。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特征上会有所差异,单一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维果茨基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提出要注意学生发展的水平,一种是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学生在发展中的水平。因此在统编版练习系统的编写上应要符合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发展情况,要突出问题设计的梯度性,我们可以从统编版的五道题中分析,第一道题是分析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第二道题分析孔乙己的“笑”有什么用意?第三道大题是结合关键字词揣摩语句题,第四大题是让同学们互换视角去讲故事,感受不同效果,第五道大题让同学们读《示众》和《药》,以《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为题写小论文。而人教版是没有第五大题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课后习题的难度。而我们向上追溯,发现两版书的第一和第二大题是对调的,统编版是先分析人物性格再去具体看文中落实情况,而人教版是先让同学们发现文中的笑,再去剖析人物形象。课后习题第三大题与之对应,考察学生对关键词的分析以及文本理解能力。统编版第四大题让同学们变换视角感受效果,并让同学们互相交流,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合作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变换叙述视角,感受不一样的阅读特色和阅读魅力。而人教版将这道题设置在第二道大题第二小问的位置上,且问法不同,统编版第四大题注重小组讨论,强调综合性的学习,而人教版此题只是让学生对比小伙计视角与第三人称视角的不同效果,着重强调表达效果,人教版将探究研讨题留在了对孔乙己悲惨人生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版书对综合探究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相比较之下,统编版更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它的课后五道大题是具有连贯性的,先让学生发散思维自主发挥对孔乙己的看法,然后再去结合文本找出文中的笑,再具体到关键词的分析,从而引导学生以换位视角来探讨文本,最后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们去写作,一连贯的实现了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的考察,既做到了让学生细读文本,又不失开阔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逐层提升,加深了学生思维的深度。而人教版则是更关注人文练习,它的第一题是让学生在文章找出众人的哄笑,第二道大题才是对孔乙己人物形象的分析,还让学生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比分析,人教版的课后习题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大部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而统编版注重知识拔高,拓宽思维深度,加深习题难度,做到分层次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言语实践。
三.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锻炼学生的多元解读能力
根据课后习题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统编版的第四大题让学生转换视角叙述故事,并由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而人教版将此题放在第二大题位置上,要求学生细读课文,从写作角度出发去体验小伙计视角与第三人称视角的不同。
其相同点就在于两道习题都在围绕叙述视角考察学生的解读能力,而不同点在于统编版強调转换叙述视角去讲解故事。而人教版在着重分析以小伙计视角叙述问题的缘由,比较两种写作效果,没有进一步地深入。人教版的提问并不难理解,文中的小伙计也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以他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可能并没有掺杂过多的批判成分以及对人物的歧视心态,且这个小伙计在当时只是承担着给人倒酒的活,他更容易与文中的孔乙己做近距离接触,从而观察到人物的喜怒哀乐,对个别事物的看法会标新立异而不会人云亦云,而第三人称的写作视角有时是全知视角,故事的叙述展开会降低蕴藉性,且小伙计的年龄与初中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相似,这种角度看问题可能会引发读者的共鸣,创造小说情境的真实性,初中学段的学生大多进入青春期,叛逆的个性会让他们自由发挥自身的表达欲,教师适时地引导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而统编版在这道题中要求转换视角叙述文本,并小组交流,切磋想法,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学生去建构新知,重新细读文本,仔细研磨,找出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动作从而去以短衣帮的视角、穿长衫的视角、作者的视角、掌柜的视角、看客的视角、邻家孩子的视角去叙述文本,学生在小组讨论回顾文本时必然会去寻找不同人物,叙述视角的不同会影响读者对文本的看法,教师在指导时可适当给学生普及关于全知视角、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的知识,让学生从多方位思考,重新审视文本的内涵。
新课标强调要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能运用合作的方法探讨疑难问题,本题要求学生在反复阅读文本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多元解读能力,学会换位思考,以特定的人物形象审视全文,细读文本,深化主旨。
不同阶段或者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鲁迅的文章一向晦涩难懂,那么国家对于课后习题的改革必然有它的深意,统编版教材在考查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的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每个学生的新知观不同,当他们在一起进行交流问题时就会发生思维的碰撞,有的人会坚守自身的意见,有的人会提出新的意见,当不同观点相互交叉时学生难免会对自身的观点质疑、批判,学生会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协作去建构自己的新知识,学习者通过此次讨论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深度还原文本,从而更好地讨论出转换叙述视角人物的铺陈,当然在学习之余也会反思自身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是否得体,观点是否正确,从而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锻炼学生的多元解读能力。
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文本写作能力
在统编版第五大题中提出让学生写小作文,这道题是较人教版增加的一道习题,难度增加,习题中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示众》和《药》,对比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抓住其中的共同点叙写小论文。习题结构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到难,考察的能力也较为全面。
此题重点考察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否建构起自己的新知,都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彰显出来。每位教师的授课都需要从教材、课标、文本、学情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和思量,从课标中我们得知,它的学段目标分为四大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年级范围,并配有相应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部分的具体要求,那么统编版教材课后习题的改革也顺应了这一点,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学会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辩证思考,做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九年级的学生在教师和编者看来,课内的文章远远不足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在课后习题中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本篇文章属于小说范畴,但由于切入点不同,本题要求以鲁迅笔下的看客进行切入,一定程度上也考察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能力、阅读方法以及课外拓展情况,新课标要求学生多读有益的书,本题中的《示众》和《药》分别选自鲁迅的著名小说集《彷徨》和《呐喊》,本题意在以同一体裁的文章让学生去总结经验,找到看客形象的相同点,单从一篇《孔乙己》中我们可能看到的是社会的冷漠,那么将三篇文章对比开来我们会发现所有的看客都是如此冷漠,甚至争相去看这个热闹,明明自己过的也是下层人的生活,为什么对别人的生命能够置若罔闻呢,文中的短衣帮又何尝不是劳苦群众呢,那为何他们也要嘲笑孔乙己呢,甚至掌柜的也只是提了一嘴他欠的钱而已,别的并不想去关心,造成这种原因真的是因为世态炎凉吗?人们真的对生死不在意吗?并不是,结合鲁迅写作的当时背景处于五四运动时期,新旧思想交替开来,作者想要以此开启广大人民的心智,这也是中国长期的愚民政策使他们变得麻木不仁,缺乏精神寄托造成的现象。
那么编者将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较是否会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呢?这就需要学生精读文本,从作者的写作缘起、时代背景、作品影响力等多角度分析,反复阅读、仔细推敲,做到逐字逐段逐层地去品读和鉴赏。当然不是所有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都是一致的,每一位读者在阅读同一文章时,他们的知识底蕴,表述内容,以及思索角度截然不同,学生需要从自身阅读的观点中筛选、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再去写作,阅读是一种知识摄入的过程、写作是一种抒发思绪的过程,写作的过程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纸笔功夫,很大程度上是对一个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培养自身的思维以及对某种观点的不同角度的看法的考察,现在大多数高校学生在读书期间基本上都是三点一线,并不能接触到更多的社会百态,而历代的文人墨客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因为他们曾在真实情境下目睹过这一切,统编版增加的写作题更多是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去抒发情感。
那么对于阅读主体的学生能思考到什么程度,是对文本的简单叙述还是多方构思形成新观点,都可以在写作上呈现出来,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写作文之前进行适当指导,拓宽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不能让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只停留在表层认知里,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深层文本的内涵,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增加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辨性和表达鉴赏能力,优化自身的言语结构,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思维、提升写作意识的灵敏度。
本篇文章旨在通过统编版与人教版《孔乙己》课后习题对比分析其变化点。从总体上看,统编版课后习题较人教版更具延展性;从题量上看,统编版题量较多,可以看出统编版是五道课后习题,人教版是四道课后习题;从内容上看,统编版的习题考察的功能更为细化,考察学生的知识点较多;从结构上看,统编版在人教版的基础上调动了题号,并在问法上极大地保留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使之具有连贯性,编排更有层次感,表述更加确切,且统编版较人教版多加了一道写作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语言积累与建构能力的运用以及思维发展的提升,使学生不仅要注意言语的精细化,还要注重纸笔落实能力,人教版注重学生反思和質疑问难的能力,统编版以人教版为依托,更加注重情境性教学,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深化表达能力,考察的知识点更多更深,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李学敏.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与培养策略探究[J].中国教师,2020(12).
[3]郑桂华.语文教材训练系统的功能与结构[J].语文教学通讯,2005(14).
[4]郭瑞雪.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5]黄予希.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