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6校幼双轨”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2022-05-30 10:47:36盛怡帆焦雅虹
客联 2022年8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学前教育

盛怡帆 焦雅虹

摘 要:本文结合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经验,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人教育理念为纲领,以师范专业认证为依托,通过多措并举,校内外优质资源整合,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共育人才,构建了“1236校幼双轨”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体系的初步框架,采用分层特色化、订单(学徒)班、辅导员与双导师双重管理、“课证”衔接项目式、川港学前教育协同中心平台等具体措施,为进一步厚植高职教育情怀,助力打造特色专业群品牌,推动实现学院“高质量、高水平”的内涵式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关键词:师范认证;实践育人;学前教育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一直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人教育理念为纲领,以师范专业认证为依托,着力推进专业建设;多措并举,倾心构建实践育人体系,牵手校外优质资源,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共育人才;通过“1236校幼双轨”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不断改革与创新,潜心投入与探索,进一步厚植高职教育情怀,助力打造特色专业群品牌,推动实现学院“高质量、高水平”的内涵式发展。

一、全人教育理念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志于道,据于依于仁,游于艺”也就是文学和历史并重,哲学和艺术兼具,待人接物的礼和安身立命的素质兼顾,其实质也是一种全人教育。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教育是培养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目的。”全人教育是一种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身心智健全均衡的发展。

二、师范专业认证中实践育人的地位和作用

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中指出: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学生中心,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从创办学前教育专业起,就以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产教融合实践育人”的育人体系就作为了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也是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

三、“1236校幼双轨”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

(一)“1236校幼双轨”的内涵

1.一个学生,一个寝室,一个班级

“1”代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参与者、合作者和共建者,实践育人必须支持这一主体的发展诉求,重视学生个体分析,设计兼顾共性要求与个性需求的实施方案与管理制度,为学生的全面特色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2.双重管理,两位导师,两种方案

“2”代表教学管理者和指导教师,是实践育人的主导,也是引导者、指导者和影响者,必须建设遴选、培训、评价和支持教育实践指导教师的制度与措施,从辅导员和导师双线并行管理和指导,双导师应是高职专业教师与幼儿园骨干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

3.多层次,多证书、多场域

“3”代表多,即尽可能多的实践育人形式、平台和空间,是实践育人的支撑条件,也是质量保障和成效体现。实践育人方案中应明确清晰内容和形式,结合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利用学校优势和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机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组织、同类高校等多方深度融合、挖掘优质校外资源,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共育人才。

4.6个学期,全过程全覆盖实践育人环节

“6”代表过程和评价,指自学生入校第一学期至毕业6个学期全过程,岗位能力全覆盖实践育人评价环节。实践育人应在6个学期,全过程持续渐进的将专业实训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互相贯通,师德体验、保教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与其他教育环节有机衔接。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建立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对每一实践育人环节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保障实践育人目标的达成。

(二)“1236校幼双轨”的实施措施

1.设计分层特色化、订单(学徒)班校幼双轨方案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育人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又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多个培养方案,如可根据订单班、学徒制班级制订适合幼儿园或教育机构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的实践育人方案。针对学生入学前的学习经历和个人特长、就业方向等设计中高职、本专科、特长班分层实践育人计划。

2.制订辅导员与双导师校幼双轨双重管理制度

四川長江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制订了学校辅导员、班导师双重管理制度,在实践育人过程中辅导员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校内学校专业教师与校外合作幼儿园骨干教师“双轨制的双导师”,校内专业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个性和特长,能定期对校内外实践学习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推动实践育人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校外幼儿园骨干教师能熟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丰富的幼儿园教育服务经历,具有指导、分析、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教学研究成果。

3.采用“课证”衔接的项目式校幼双轨育人形式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教育专业积极推进1+X证书工作,鼓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结合自己的专业考取多项证书,获得证书积分,提升岗位能力。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社会服务和培训项目,将实践育人与行业岗位、社会服务、专业发展有机衔接课程,即丰富了实践育人形式,又体现专业岗位能力和行业需求水平。

4.成立川港学前教育协同中心,搭建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平台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成立川港学前教育协同中心,融合学校、企业、社会,四川与香港,民办高职与公办高校,建立了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两域共享”、“公民互助”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培养机制,基本形成幼儿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

总之,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1236校幼双轨”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体系虽尚处建设初期,构建体系还不完整,但我们相信在师范专业认证契机的推动下,在企业和社会的协同合作下,在全体师生的潜心探索中,1236实践育人体系必将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品牌特色,推动和实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8-01-23]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802/t20180206_326931.html

[2]何东.提升教育实习质量的保障措施研究.大众文艺.2018-11-30

[3]何鑫,冉娅雪.试析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专业发展新特征.教师教育论坛.2018-11-25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学前教育
以“耕读会”为依托探索实践育人新思路
青年时代(2016年30期)2017-01-20 01:02:22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文理导航(2016年31期)2016-12-19 18:44:30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人间(2016年31期)2016-12-17 22:01:02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43:09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0:25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6:39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8:09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