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梦佼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上千年发展沉淀,是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支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语文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及模式,有助于高效开展语文教育活动。大学语文教材选取的文本多为经典佳作,蕴含较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大学作为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为弘扬优秀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分析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的重要价值,分析融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二者融合发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 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8.008
党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应深层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神,充分展示和弘扬时代的魅力风采。大学语文作为高校重要基础课程,具有传授知识、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新时期下的大学生,需深层次挖掘传统文化自身底蕴精神,感知文学经典内容和时代风采,从中充分汲取养分和力量,持续性提高自我素养,成为新时期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接班者。所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大学语文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更是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先辈智慧的结晶,其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愈发凸显,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性渗透于大学语文中是时代发展客观要求。我们要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精神和内涵,不断增强大学生文化和民族自信,为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提供新导向,提升文化知识素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如下:
1.有助于强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传统文化内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实际表现形式十分多元,经典的文化遗产多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呈现,大学语文内选录的古诗词、小说及文言文等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供助力。如学习《召公谏厉王弭谤》可引领大学生认识人民的力量坚不可摧;《逍遥游》可促使大学生在当下浮躁、复杂的社会下追求自我,展示自我,寻求解脱。上述具有深厚底蕴的优秀文化,可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自信。
2.有助于提高學生文化素养
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语文内多篇文章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大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在不断品读中提高阅读和写作鉴赏能力。例如学习苏轼的《前赤壁赋》可感知作者怀古伤今的悲痛,以及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辞,通过对该文章的学习,大学生自身文化素养显著提升。
3.有助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大学语文教材内选取的文学作品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通过学习经典作品,可促使大学生正确感知和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进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教师在正式授课过程中,应善于结合选取作品内真善美的情感不断熏陶和感染学生,循序渐进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因素
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息息相关,大学语文内部篇章包含多个传统文化实际内容,受社会环境、文化意识、教学模式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成效有所不同,应充分掌握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学习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对我国主流文化产生较大冲击。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当下良莠不齐的文化信息,特别是西方文化思想潮流的侵蚀,学生难以做出客观的判断,易形成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偏见,出现文化思想混乱、道德冷漠等不良现象,弱化大学生学习和汲取传统文化的主动性。部分高校将重点放置于各专业课程学习,忽视大学语文教学,社会思想潮流冲击和轻视语文的环境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2.文化意识干扰融入的过程
当下大学语文实际教学理念无法为二者融合提供支撑,首先教育目标的实用性干扰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语文课堂仍以学生掌握知识基础要点为核心,对传统经典作品并未深层次挖掘,学生缺少对经典的感悟。部分学生片面认为学习大学语文是为获得学分,弱化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其次,教育界倡导强化传统文化教育,但缺少完善的基础保证,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育的规范性不足,易促使传统文化教育产生误区;最后,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滞后,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认知,兴趣有待提升,对各类西方节日及文化较为推崇,导致文化产生断层,道德缺失,影响整个传统文化。
3.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不精准、目标不明确
一方面,相较于初高中语文学习,大学语文教学更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功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高校语文教学地位有待提升,语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内容不足。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涵盖知识面较广,为获取较佳的教学成效,应充分引入大量的传统文化、生活元素,部分语文教师自身知识有限,无法进行深层次挖掘,影响整个大学语文教学。
4.教学方法单一,影响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的教学成效
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实际教学模式进行调研分析,当下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际课堂上仍以教师讲授为核心,学生学习为辅助,学生仍处于被动记忆学习中,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师仅将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并未充分与现代化教学模式融合,学生短期内无法吸收陈旧、繁杂的知识点,并将其有效转换为个人能力。原有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缺乏创新性,整个教学过程难以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该教学模式有待改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需布设相应的教学任务目标,正确、科学引领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以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
5.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
中华民族历经多年的发展,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多元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应用有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并未形成完善的模式,大学语文并未重视教材内关于传统文化知识元素的梳理和汇总,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不利影响;其二,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应用不足,主要依赖教科书,可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较少;其三,课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应用不足,部分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无法为教学提供助力,如博物馆等,无法发挥此类课外教学资源的补充作用。
三、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
1.树立新时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追求。大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树立新发展理念,持续将传统文化精神和特质进行创造化转化和发展。大学语文教学应不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为实现该目标,需积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应树立新发展教学理念,强化大学语文育人的功能,重塑学生人格精神。可充分学习《论语》《庄子》等文章,感知和体验仁者爱人、人与自然发展关系,助力学生建立正确“三观”。另一方面,实现教师角色精准定位,从原有知识传输讲解者转变为探究学习引导者,通过大学语文课堂的引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全身心阅读和体验各类经典文学作品,不断在学习中传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如学习《荀子》中的“劝学”,感知和体会“学不可以已”,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掌握学习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
2.制定课程标准,巩固大学语文学科地位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应进一步加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强化其基础性和能力性,避免大学语文教育地位逐步边缘化。在国家教育层面,应积极倡导将传统优秀文化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在学校层面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和阅读的综合实践能力。高校大学语文主要通过文学专业的师资进行开设,教学内容上更倾向于对文学知识的教授,新时代背景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对原有整体框架进行突破,课程内容设置不断创新改革,历经三个重要阶段:初期主要以文学史为主,最终构建课程内容。其次,不断优化改革根据体例式创作体系,形成新课程内容;以模块化结构为主,系统性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在课程内容实际改革过程中,大学教育理念知识着力点逐渐倾向于实际技能应用落脚点,从培养学生实际技能演变为培养综合能力。此种教学模式及手段,在保证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实现文字基础与人文精神的深层次融合,达成学生能力提升的目标。高校应全方位开展经典阅读、名著推广等活动,将不同时期的经典充盈至教学中,如在2020年4月的疫情防控过程中,结合各高校图书馆的实际需求,积极利用直播平台展开数字资源应用的培训,创办“共读传统文化”活动,邀请区域内多个高校图书馆选取若干本传统文化图书,充分利用“网络共读”形式邀请各高校大学生纷纷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3.创新教学方法,重构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是大学语文核心主阵地,大学语文教育通过对教育主体目标进行知识传授,以此助力学生形成统一思想。所以为从本质层面达成二者融合,需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重新构建新的教学流程:一方面,丰富大学语文传统文化内容。充分应用大学语文课堂,增设相应的课程专题,进一步助力学生在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历史发展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状况持续渗透道德精髓。在课程布设过程中,需合理化布设教育内容,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语文课程针对性及有效性,取得学习成效。另一方面,增强隐性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影响。首先,在授课方式层面,可进一步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自身定位应进行转变,引领学生积极开展问题讨论,学生可通过课下信息查阅、收集汇总自主学习知识并在课堂上充分展示,此种授课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助于汲取知识,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極性。充分通过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学习联合,创新教学方法可选取翻转课堂、任务驱动、项目式教学等方法,促使学生亲身感知专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取良好的教学成效。如讲授《水经注》的“巫山巫峡”篇时,为促使学生身临其境感知巫山的宏伟和磅礴,可利用互联网进行画面呈现,展示我国大好河山,反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4.扩展教学内容,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的思想价值
实现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融合,需正确明晰二者的契合点,方可获取较佳的成效,当下大学语文内包含部分优秀文化内容,扩展和延伸教学内容时,应掌握二者的契合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明确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在教学中让传统文化为语文教学提供助力,不能忽视大学语文自身的工具性功能,而是要实现二者的相辅相成,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以新时期思想理念为导向,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和汇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现代理念和思想呈现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发展提供正确指导。如教师可利用传统文化中反应诚信、友善、敬业等品质的典故,开展学生诚信教育。实际选取教学篇目的过程中,需注重传统文化的全面性,挖掘传统文化中富有创造力的元素,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如学习《左传》叙事敢于直书不讳,揭示事情的真实面貌的写作技巧;学习《战国策》等篇章,以辩证思维看待个人奋斗,引导学生将自我价值实现与国家发展结合,肩负振兴国家的重任。
5.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改革成果
教学评价体系作为客观、完整评价学生整个学习状况,为后续教学策略改善提供保证,持续性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的前提。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选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可积极改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进一步获取较佳的教学成效。需强调的是,应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结合,严禁单一以最终成果为核心的评价方式,保证学习进度。授课教师要动态化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如课堂任务完成率、小组考核等,达成多元化评价目标,促使学生进行系统性学习,完善大学语文开放式教学模式。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多年变化,是几代人智慧的结晶,持续性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高校大学语文教育,不仅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且是时代需求,应积极明晰学生学情,从多层次、多维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实现两者完美融合,以此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淑娟《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2] 郭二灿《大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研究》,《科教文汇》2020年第25期。
[3] 务楠、耿红卫《大学语文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文学教育》2020年第6期。
[4] 赵莉娟《传统文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科教导刊》2021年第16期。
[5] 齐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价值探析》,《汉字文化》2020年第8期。
(课题名称: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题号:2020szsfkc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