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实践活动

2022-05-30 02:14华丽娅纪萍珍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手抄报诗句译文

华丽娅 纪萍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实践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感悟传统美德、提升文化品位,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依托教材资源,坚定文化自信

依托教材中的文化资源创设英语实践活动,引领学生用听、说、读、演、绘等形式运用英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而且能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人教版PEP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2 What time is it?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时间的表达方法。在中国古代,人们是如何计量时间、时节的呢?教师联系学生熟悉的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二十四节气歌,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二十四节气。课前,教师让学生收集相关网络学习资源,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节气并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将收集到的信息图文并茂地呈现在手抄报上,并录制用英语介绍手抄报内容的视频。对于用英文讲述手抄报的内容,大多数学生存在困难。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就手抄报内容展开讲解,说明所选节气的相关知识,也可以讲述手抄报的版面设计、图文搭配、色彩表现等。展示课上,教师发现很多学生的英文手抄报配色精美、设计新颖,他们不仅考虑到节气所对应的季节、天气特点,而且结合相应时节的农作物和代表性美食等做了介绍。学生的英语表达虽然相对简单,但明显体现出词汇量的扩展,展现出了科普讲解员的自信形象。

又如,五年级上册教材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B Let's talk中Sarah和Zhang Peng点餐的情境,其中隐含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科学课上所学的营养知识,为中国小朋友Zhang Peng提供一日健康饮食菜单,或者为外国小朋友Sarah推荐一种中国美食。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别出心裁地将“菜单”和“推荐卡”做成各种造型,画上逼真的美食图片,写上简要的英文介绍。所写英文内容,或是对美食口味的描述,或是详细罗列菜品的营养价值。这些作品体现出浓浓的中国味道,促进了学生的文化理解,提升了学生的英语素养。

二、依托表演活动,感悟传统美德

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的渗透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是不够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中华经典人物模仿秀、中华传统故事会、中华经典剧场秀”等英语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以“中华经典剧场秀”为例。该项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教师要挑选一部适合学生表演的英语剧目,如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等,将剧本划分为若干个片段(每个片段时长3分钟左右),让每个班级承担其中一个片段,从而形成完整的剧情。

选定剧本后,教师要给学生上一节活动引导课。课堂上,教师先以《木兰辞》导入,向学生介绍故事背景。接着,教师播放该班级要承担的剧情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并用英语从外貌、性格、着装等方面描述花木兰等人物形象。在学生对剧情和人物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表演需要做的准备,如背台词和准备服装、道具等,并让学生思考如何更生动地演绎人物。学生认为,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表情和动作来体现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以增强表现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聚焦语言表达,明确语音、语调和语气等语言面貌是体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抓手,并让学生尝试表现人物的语言。最后,教师教读生词后,选择一段台词,请多名学生尝试表演,并组织其他学生观察、评价表演者的优点。这样教学使学生明晰了凸显人物特点的语言表现方法。

课后,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排练。具体地讲,教师可以选定花木兰的角色,让学生自主报名,并根据主角报名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主角担任组长,其他学生向组长报名有意愿表演的角色。教师拿到各组角色名单后要适当调配,保证学生都有合适的角色参与表演活动。在学生自主排练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指导和协助作用,定期关注各小组的进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故事演绎得更符合舞台剧的特征。后期,各班级可以组织选拔赛,由学生投票选出各个人物的最佳表演者。由最佳表演者组成班级代表队,录制表演视频。最终,所有作品组成完整的剧目。

该活动既帮助学生扩充了词汇、锻炼了口语表达,也使学生感悟到花木兰的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学习了花木兰善良、勇敢、刚毅、有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三、依托诗词鉴赏,提升文化品位

英语新课标中的二级目标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简短语篇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现象,初步比较文化异同,能够围绕相关主题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基于此,教师可以在相应学段开展“中华经典诗词中英版本鉴赏”活动。

由于用英文翻译中国诗词、赏析英文版中国诗词的难度较大,教师应选择学生耳熟能详的诗词,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登鹳雀楼》《春夜喜雨》《静夜思》等。同时,教师要注意把关,挑选英文生词少且关键词比较突出的译文版本,以减轻对比鉴赏的难度。

教师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引导学生鉴赏诗词。

一是多版本译文对比鉴赏。教师准备一首诗歌的两三种英译版本,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鉴赏,感受不同译文表达的精彩之处。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教师给出两个版本的译文。第一种由许渊冲翻译:A 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第二种由Tr. Amy Lowell翻译:In front of my bed the moonlight is very bright / I wonder if that can be frost on the floor / I lift up my head and look at the full moon, the dazzling moon / I drop my head, and think of the home of old days.

教師出示译文后,先让学生小组讨论这四句诗所对应的中文。学生猜想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接着,教师询问学生判断的依据,学生回答“通过moon、looking up、in front of、home等词汇和短语得出结论”。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抓取英文关键词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推理判断和迁移理解的能力。然后,教师讲解生词,带领学生朗读两种译文,引导学生感知诗句押韵。最后,教师让学生自行朗读,小组讨论中外两位翻译家的译文特点,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翻译版本及理由。学生反馈: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中,light和bright押韵,aground和drowned押韵,这与中文诗句中“ang”的押韵有异曲同工之妙;而Tr. Amy Lowell先生的版本虽然翻译出了原诗的含义,但在音韵美上略显逊色。这样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更符合中华古典诗词的音韵美。

二是图文并茂品读鉴赏。图像与文字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学生表达多元思考和感受。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句内涵。例如,在品读孟浩然的《春晓》时,教师先给出第一句“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学生读后可以捕捉到关键词“spring”和“bed”。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关键词用语言和动作描绘画面,同时推测“lying”的意思。然后,教师给出能体现该诗句意境的图片,并依次出示后三句“Not woke up till I heard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每出示一句诗,都让学生小组讨论,尝试画出该诗句所描述的画面。最后,教师将各小组的画作进行比较,让小组代表谈一谈自己对诗句意境的理解,同时引领学生朗读英文诗句,读出诗句所体现的情感。学生理解了诗句后,教师还可以借助图片对诗人和诗词背景等进行简要介绍。

通过该项活动,学生不仅对中华经典诗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对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表现力有了新的认识,体会到不同语言的美感,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者单位:黄石市中山小学)

猜你喜欢
手抄报诗句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译文摘要
手抄报展示
手抄报也可以这么玩
I Like Thinking
巧用诗句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