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本土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2-05-30 22:40龙辉李颖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奥尔夫本土化节奏

龙辉 李颖

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潮流时代,音乐教育同样在走向国际化、全球化、多元化,面对外来的多元的教育理论,我们如何在这样的时代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文化和课程,将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与本土文化结合,探索本土化教学的实践路径,发展独具特色的音乐教育,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及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和教学模式,从本土音乐素材和民族文化角度出发,融合多元教育,综合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音乐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的含义

关于“本土化”的概念,学者们见仁见智,观点各异。著名教育学者郑金洲(1999)认为,“本土化并非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本土化所强调的是我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更新和变迁,这种更新和变迁是由外来文化教育思想的冲击所造成的。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融汇了外来文化,外来思想与本国文化都发生了转变,传统文化糅和进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外来文化也改变了其表现形式,以适应一定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的要求。”对于该解释,笔者还是比较认同的,且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理念与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所提倡的“寓教于乐”存在一定的共性,将其与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进行融合应用,比较符合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学校教师团队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尝试将其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相结合,探索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融入学前教育专业的键盘集体课、歌唱技能以及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指导等课程的教学中,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

二、奥尔夫本土化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的实践价值

(一)探索教学模式,促进音乐课程改革

20世纪80年代初,由廖乃雄翻译的《节奏——旋律练习》一书,是我国最早出版的系统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教材,它把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引进中国,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推广和传播,直接影响了我国音乐课程观,开始在课程改革中强调以人为本,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态度,重视从学生的体验和参与中收获“知识”。在这过程中,我们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基于“原本性”艺术教育理念,通过更换音乐素材或融入本土文化等元素,将奥尔夫音乐教学与本土文化和音乐元素进行融会贯通,综合应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更多的时间和体验交给学生,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引导者的角色。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了音乐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创新思维

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在激发人的创造性方面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心理学家认为,大脑皮层的优势灶收到某种声音的刺激时,就会对研究的相关问题形成一个创造性的机会。基于“原本性”艺术教育理念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相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更具有自由、开放的姿态,很多学生在参与奥尔夫音乐活动中能够越来越投入,甚至达到解放天性的状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和状态下,从个人内在出发,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笔者尝试在教学中融入体育项目(如篮球、网球)练习,不仅能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联结,同时这种跨学科的尝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创新思维。

(三)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奥尔夫原本性艺术教育理念提倡“以人为本”,从学生出发,在本土化教学探索过程中,也结合了传统文化、传统教学,在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结合区域特色,发展特色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在创编环节,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所经历体验的不同,对音乐的理解是会有差距的,甚至是差距很大,所以最后所呈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音乐所呈现的形态或结果并非固定的,没有标准答案,它是千变万化的艺术,而非一成不变的“艺术品”,每一次呈现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原本性”的魅力和特殊性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个体的发展。

三、奥尔夫本土化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奥尔夫在其音乐教育实践中提出“原本的音乐”,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融为一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参与,甚至自行设计,即兴地去进行表现,这种表现产生自纯粹的内心需求,即是从本能中被诱发出来的。笔者及团队教师探索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技能课中进行奥尔夫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本土化实践,希望通过开发人的与生俱来的节奏潜能,将被动本能转化为主动和创造性的发挥,探索在音乐教学中实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培养具有较高综合能力和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一)奥尔夫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实践

1.节奏教学

节奏教学——语言节奏。节奏教学是音乐学习最基础的要素,可以通过语言来训练,内容选择上可以通过“主题”来呈现。例如,交通工具、花、节日等,甚至是童谣、古诗词等,将本土文化和特色方言等融入节奏教学。如,可以通过粤语童谣《落雨大》来进行小附点节奏的练习。

节奏教学——歌词朗诵。在声乐技能教学中,节奏、旋律、歌词都是必备的要素,节奏是基础,可以将节奏和嗓音练习结合,我们还可以将歌词和节奏教学合为一体,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比如用歌曲《花非花》,根据歌曲的节奏来进行歌词朗诵训练,感受中国古诗词与节奏学习的结合,同时要注意用正确的气息、嗓音来朗诵并演唱歌曲。 我们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在课堂上分别尝试采用不同地方的方言,如客家话、潮汕话、粤语、湖南话等,学生在热烈的氛围中感受不同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在快乐中学习了节奏,并且牢牢地记住。

2.奥尔夫动作教学的本土化教学实践

通过动作教学培养学生的控制力、注意力、反应能力、听力、创造力等,学生通过听音乐进行动作探索,用动作为音乐“化身”。用身体的动作、造型、变化来表现音乐,让音乐看得见,培养学生的感知力、表现力,促进动作的协调发展以及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例如在“音乐有个洞”的活动中,通过音乐的开始和停止,了解音乐的元素,提升感知音乐、创造造型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对身体的控制力和反应力。当学生掌握“音乐有个洞”中这个“洞”的规律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洞”进行节奏的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作的教学中包括了空间、时间的运动,配合游戏和表演,还可以通过跺脚、拍腿、拍手、捻指四种“古典声势”来探索身体音色与节奏之间的秘密。借助身体打击乐之王——科斯·特雷教授的“3”“5”“7”“9”组合,让学生探索音乐和身体之间的有机联系。笔者通过在《拉德斯基进行曲》中融入声势组合,带领学生体验、参与、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声势组合的运用,再进行运用的迁移,在《外婆的澎湖湾》和《布谷鸟》中理解教师是如何运用“3+5”“5+3”等组合,最后再引导学生探索和創编,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运用所学组合进行创编和展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

3.奥尔夫打击乐器教学的本土化教学实践

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技能的教学中,也可以借助奥尔夫的节奏教学、动作教学以及打击乐器教学,将其与钢琴教学融会贯通。在钢琴技能的教学中,笔者探索奥尔夫教学本土化的钢琴教学五部曲“节奏-旋律-结构-和弦-弹奏”,在难点节奏或难点乐句还会融入打击乐演奏,通过打击乐演奏准确掌握节奏要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掌握乐曲的每一个知识要点和弹奏要点,如《钢(风)琴》第一册中的《解放军进行曲》的教学,笔者通过不同的打击乐器让学生准确掌握切分节奏及左手和弦的伴奏音型,让学生在弹奏前对整个乐曲的节奏、旋律、和弦、左右手节奏配合都非常清楚,解决乐曲的重难点和协调能力之后,再进行弹奏训练。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奥尔夫教学模式的本土化实践

1.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本土化实践

开放式教学模式指以音乐教学为载体,把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发展的音乐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艺术探索过程中,各方面素质尤其是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奥尔夫音乐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空间和思维上比较开放,教师不再站是站在三尺讲台上授课,学生也不再是坐在下面的书桌听讲。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課程中,把理论课转变为活动课,笔者与团队教师共同撤掉讲台和书桌,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在一个相对空旷和自由的空间开展音乐活动,甚至教师和学生还可以进行角色转换,产生更多的体验和互动,通过“提出问题-探究-解决 -迁移巩固”来发展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例如,即兴是奥尔夫原本性艺术教育的核心,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插曲《猪八戒背新娘》曲调优美、诙谐,该音乐节奏和音色都特色鲜明,加上诙谐的曲调,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笔者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文化背景、音色、节奏、结构、创编、表演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去探索身体动作并进行即兴表演。学生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高度投入,并在互动和开放式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解放天性,促进了身心的平衡发展。

2.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本土化实践

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布朗曾说过:“学习的环境应该是在真实问题的场域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曾提出“教育即生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奥尔夫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且是贴近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对音乐的兴趣。人类最初的音乐也是来源于生活,是特定文化中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的音乐教学回归到原本的生活形式和状态,在其中探索和发现音乐的美好。通过“情景-总结-转化-参与”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领悟音乐,在情感体验和音乐感受中将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认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打击乐器,可以是学生的书本、笔、矿泉水瓶、一次性杯子、椅子、桌子、篮球(网球)等,作为“打击乐器”,通过节奏创编,与音乐进行巧妙的结合。例如网球,通过“抛接球-拍球-传球”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地节拍、节奏、结构等,与生活和体育进行结合,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跟体育课与生活紧密联系,产生思维的联结,开拓思维方式。

笔者不仅在学校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探索,也与所在单位学前教育集团幼儿园携手,共同探索原本性艺术教育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有效渗透,实践音乐教育生活化,通过环境创设、跨领域整合课程等寻求音乐教育与幼儿一日生活的和谐统一。

四、小结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奥尔夫音乐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在本土化教学的探索中,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开放式和生活化等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培养为目标,从本土音乐素材和民族文化角度出发,融合多元教育,综合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幼师生培养背景下的幼儿奥尔夫音乐课程开发与实践(立项编号:201912139)。]

猜你喜欢
奥尔夫本土化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YOUNG·节奏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