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叙事技巧探析

2022-05-30 21:35白寒冰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深度报道叙事学新媒体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传统平面媒体的新闻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发生转变。在传统媒体话语权不断被削弱的传媒环境下,深度报道作为传统媒体的“拳头产品”不可忽视。在读者追求“短、平、快”的新闻形式的背景下,深度报道怎样应对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挑战是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从叙事学角度出发,结合南方周末2021年7月发表的深度报道《“大水如潮涌来”,郑州五号线的生死三小时》,探析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叙事要点以及技巧。叙事视角多样化、叙事内容真实化和叙事修辞技术化是深度报道新的叙事表达要点,叙事技巧的运用上要注重选择与报道内容相适应的叙事视角,注重事实细节表达和提升新技术与叙事方式的结合能力,同时重置记者在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新媒体;深度报道;受众;叙事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0-0138-03

一、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现状

(一)深度报道的研究现状

深度报道自19世纪美国“扒粪运动”后迅速发展。作为独立性报道,深度报道是以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以及其发展的预测为主要报道内容,以客观呈现为形式的报道。报道要深度剖析新闻事件发生时的新闻背景,层层解析引起新闻事件的原因,进而形成关于该事件的独家见解。在中国,深度报道起源于1980年关于“渤海二号”的翻沉报道。这一报道被业界看作中国批评性新闻的重大突破,通过舆论监督推动了民主与法治的进程。20世纪80年代,我国新闻界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深度报道记者,深度报道发展迈入黄金时代[1]。目前国内对于深度报道的研究集中于三方面。

一是对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研究。学者刘传雷认为,随着新媒体的普及,深度报道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传统新闻业中的优秀新闻人才大量流失,迫使深度报道开始转型。深度报道需要完成模式变革才能得以重生,进而为大众提供更多优质内容[2]。

二是对网络媒体中深度报道的特点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深度报道的生存环境与写作过程,探讨网络媒体中深度报道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以及为深度报道在网络媒体中立足建言献策。

三是对深度报道承担的社会功能、叙事策略与实际操作的研究。学者陆平认为,叙述方式、报道角度、新闻素材和记者的综合素质都十分重要。

在此背景下,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结合南方周末关于2021年7月郑州暴雨所发布的深度报道《“大水如潮涌来”,郑州五号线的生死三小时》,从叙事学角度出发,分析新媒体环境中深度报道的叙事特点和技巧,为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转型提出有效建议。

(二)深度报道的发展困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新闻传播媒介日益丰富,互联网也日渐成为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平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新媒体泛滥导致受众形成快餐式阅读、碎片化阅读的接收信息模式,对传统的深度报道产生巨大冲击。在其价值、意义和影响力不断被重塑的过程中,深度报道的发展遭遇了巨大挑战,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个挑战是受众阅读方式的变化。碎片化阅读使受众不愿把时间和注意力放在以介绍事件背景、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并预测事件走向为主要内容的深度报道中。受众倾向于选取更容易、便捷的方式获取事实信息,所以深度报道这一晦涩的报道模式需要转型,须探索面临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讲好故事的新方式。

第二个挑战是优秀人才流失。深度报道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人力、资金和策划成本。其中,一个好的记者对深度报道具有重大影响,报道选题的恰当性、觀点的深刻性、调查的持久性都离不开一个优秀的记者。然而与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局势相反,传统纸媒集团的优秀记者在陆续流失。对于深度报道记者而言,深度报道需要记者投入高成本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漫长的制作周期导致深度报道的落地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无法收获同等回报,大多优秀人才选择跳槽或转行。

第三个挑战是传媒大环境的泛娱乐化。媒介过度追求娱乐化导致新闻质量低下,而在这种媒介生态环境中,要求内容有深度、能唤起公众理性思考的深度报道被选择性遗忘。除此之外,媒体在过度追求流量时极易被利益左右,涉及公共事件的深度报道更是如此,将面对多方势力的利益诱惑。在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多种挑战下,传统媒体加速转型迫在眉睫,而深度报道作为传统媒体的主要“产品”也须成功转型。

二、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叙事要点

深度报道是指揭示事件发生的背景,在报道新闻事件发生过程的同时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对其后续发展作出预测的具有较高深度的新闻报道。新媒体时代的深度报道也需要具备这样的功能,但是受到受众阅读方式转变的冲击,新媒体时代的深度报道必须有相应的生产模式和叙事模式才能吸引受众。纽约时报中文网执行主编曹海丽强调新媒体时代的深度报道需要有新的分发渠道和呈现方式。叙事要点是影响深度报道呈现效果的主要因素,可从深度报道的叙事视角、叙事内容和叙事修辞出发分析叙事要点。

(一)叙事视角多样化

根据兹维坦·托多洛夫的叙事学理论,叙述视角包括全知叙事视角、内叙事视角和外叙事视角,后两者被统称为受限视角。根据文献资料可知,不同的新闻媒体机构拥有自己独特的叙事视角。例如,《看天下》的大部分深度报道选择使用全知视角。全知视角一般是深度报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叙事视角。借用全知视角,作者可以客观的立场叙述事件、揭露社会意义,使读者较容易对事件有一个整体把握。案例《“大水如潮涌来”,郑州五号线的生死三小时》这一深度报道使用的便是全知视角。文章借两位地铁遇险当事人之口描述当时的惊险,最后请专家指出地铁遭淹原因。而外视角的使用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如记者张寒在《从撞人到杀人——药家鑫的蜕变》中采用了外视角,基于家教老师、同学、邻居等多视角塑造了杀人犯药家鑫的形象。

(二)叙事内容真实化

新闻的本质是借用叙事还原、逼近客观真相,为受众传递真实有效的信息[3]。深度报道也是如此,对事实的真实报道是其叙事的核心规律。新媒体时代的深度报道在选择叙事内容时是真实化的,叙事文本必须与事件发生的客观现实相符,以实现客观真实与目的性的统一。新媒体时代,公共事件成为深度报道叙事内容的第一选择,将它作为报道主题,挖掘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引发读者思考。深度报道要求新闻记者通过讲清、讲好新闻故事,揭示事件蕴藏的深刻思想内涵,形成一篇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要求其承载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相比一般性的新闻报道更加突出,通过一件“小事”为公众展现背后隐藏的社会现实,同时提出解决方案。

(三)叙事修辞技术化

叙事修辞是指深度报道对新媒体环境下新技术的运用,这些新技术包括VR、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度报道获得了更先进的传播载体,但深度报道需要跳出单纯利用技术复刻现实的怪圈,懂得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只有通过使用表层的技术为核心的叙事服务,深度报道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找到真正有效的叙事优化方案。人民日报在2020年3月发布的深度报道《在这长大的日子里》就采取了视频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报道。关于2021年郑州暴雨的系列深度报道,《新京报》等媒体采用了直播的方式进行报道,这都体现了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叙事修辞。

三、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叙事技巧

(一)选择与报道内容相适应的叙事视角

在进行深度报道时,写作者要注意叙事视角的选择,因为叙事视角一定程度上影响报道的叙事逻辑和结构,所以在写作深度报道时应首先分析报道主题是人物还是事件。

一般而言,人物深度报道运用外视角报道,通过他人对新闻人物的描述,多维度地呈现人物形象、反映人物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除此之外,使用外视角这一叙事视角建构人物形象,也可以有意选取部分新闻事实和线索来设置悬念,增强可读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以事件为主题的深度报道通常采取全知视角叙事,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呈现新闻事实,让读者获取充足的信息,以了解事件始末。案例《“大水如潮涌来”,郑州五号线的生死三小时》采用全知视角,读者通过报道大概了解郑州暴雨地铁被淹的惊险,报道也揭示了地铁被淹的原因,为大众解惑。

(二)灵活把握“主观”在叙事中的作用

记者需要在深度报道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深度报道要求记者在揭示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分析社会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而预测后续发展情况。显然,对事件发生原因的剖析和对后续发展情况的预测已经涉及记者的“主观”方面。学者王怡萌认为,在深度报道中,关于新闻事实的叙事不能只是单一地客观呈现,更应该传达作者自身的观点,为受众提供感性层面的新闻信息,使其更容易接收新闻信息,增大新闻传播价值。记者需要理性和感性并重,这样才能使新闻更加形象化、立体化。在深度报道中,新闻记者逐渐超越对事实的陈述,转而开始评价这些事实。这种新闻叙事模式在新闻写作中不算陌生,但这种叙事模式的变化并未在新闻业界引起足够重视[4]。

“主观”视角在深度报道中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受到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受众本位”新闻生产价值观念的影响,将个人主观认识与情感融入新闻写作中有助于受众接收信息,理解其中蕴含的价值[5]。《“大水如潮涌来”,郑州五号线的生死三小时》的第三部分采访了隧道设计专业人士,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记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三)在细节中突出主题

在深度报道叙事过程中,结构的建立、场景的描写以及细节的刻画十分重要。其中,细节刻画是深度报道叙事中突出“故事”主题最重要的因素。深度报道叙事中,细节如此重要是因为深度报道的“场景化”。场景的使用使受众的阅读感受得以优化。在新闻事件场景化的过程中,读者从报道事件的旁观者转为参与者,身临其境,极大地满足其体验需求。对报道对象进行具体的细节描写,把特定时空内发生的具体事件展现在受众面前,提供充分的信息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加深读者兴趣。随着新闻媒体的饱和,粗略的事实报道已不再能让受众得到满足,只有深入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推测后续发展,将读者带入事件发生的后台,才能增强报道吸引力,提高受众参与度,实现深度报道的最终目标。深度报道需要突破一般新闻报道一人一地一事的模式,要求将新闻事件中人物的心理、复杂的关系、曲折的过程记录下来,观察细致入微,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饱满,令人印象深刻。

在《从撞人到杀人——药家鑫的蜕变》中,文章开头描写了药家鑫手的细节,“药家鑫的那双手,纤细、修长,天生是一双弹钢琴的手。他坐着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地五指分开……死者身上有8刀,致命的一刀在胸前”。对于药家鑫美丽双手的描绘与他杀人的现实发生碰撞,让读者感觉震撼。在《“大水如潮涌来”,郑州五号线的生死三小时》这一报道中,记者也对遇险者的状态进行了细节描写,“何夕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他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地铁站,‘我是一路哭着去找她的”。由此可见,在深度报道叙事过程中,细节刻画这一技巧十分重要。

(四)提升新技术与叙事方式的结合能力

记者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时代产生的新的叙事修辞,提升新技术与叙事方式的结合能力,从而使深度报道在新媒体时代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可以从四个方向进行创新:创新信息处理方式、创新文本写作方式、创新内容编辑方式、创新传播方式。在信息处理方面,通过新技术手段可以更加便捷地处理信息,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概括,避免读者阅读出现障碍,如数据可视化。在文本写作方面,要以文本为基础,将其中可以用技术手段替代或者可以进一步优化的文本转变形式,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内容编辑方面,使用多种叙事修辞编辑新闻事实,使其内容更加丰富,表现手段更加生动。在传播方式方面,新媒体带来的技术相较于原本的文字新闻,具有短视频、动图等多媒体动态新闻的特点。毫无疑问,这种动态深度报道更具有吸引力和传播力,不仅可以引起读者兴趣,同时还可以真实还原新闻现场。

四、結语

新媒体高速发展,传统媒体的转型迫在眉睫。媒体不仅是叙事的手段,而且决定叙事的方式,左右叙事的观念,因此传统媒体的变革给深度报道的叙事带来影响。在这种转型背景下,深度报道的叙事模式相较传统媒体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叙事修辞的更新、叙事内容更加能引起社会舆论、情感在叙事中的体现等等。深度报道在新媒体时代迎来了转型,这转型正是对以下问题的回答。在全面了解新闻事件背景的前提下,深度报道记者需要思考如何提高新闻事实的吸引力,如何还原新闻事实才能加深大众记忆,如何让大众在阅读后获得信息满足并主动思考。答案是合理选择叙事视角、重视细节刻画、使情感进入报道以及运用新技术进行叙事,这不仅是深度报道叙事的方法和技巧,还是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转型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诗晨.智媒时代深度报道的问题与出路[J].新闻前哨,2020(12):72-73.

[2] 刘传雷.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困境与重生[J].新媒体研究,2018,4(18):143-144.

[3] 何纯.新闻叙事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6:10-12.

[4] 马特·卡尔森,张建中.自动化判断?算法判断、新闻知识与新闻专业主义[J].新闻记者,2018(3):89.

[5] 阮孟玥.媒介融合背景下深度报道的创作技巧探析[J].东南传播,2018(8):13-15.

作者简介?白寒冰,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深度报道叙事学新媒体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叙事学经典/后经典划分争议20年考辨:后经典叙事学存在合法性论略
新媒体时代,图片故事应有哪些坚守和创新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现状与生存转型思考
叙述结构和聚焦多重性——让·埃什诺兹《我走了》和《一年》的叙事学解读
新叙事学,复数的叙事学,还是复数的后经典叙事学?——也从《新叙事学》的译名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