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丽
数学是一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科目,同时也是令学生感到望而生畏的学科。在看到抽象的阿拉伯数字以及数学运算符号时,很多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而开展以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为目标的数学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思路和技巧,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本质和内涵的认知。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为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
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科目的教学任务,数学等理科的教学很少或是几乎不涉及长篇阅读的活动,因而在教学中也无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想法是极为错误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对概念的讲解和分析,或是对数学题目的解答,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认知理解和阅读能力。学生如果欠缺良好的阅读能力,就会在理解概念、定理等基础知识以及审题的过程中出现难题。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和作用,并积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将其贯彻到教学中,为实现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以及数学教学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是新课改理念下数学教学所提倡的。然而数学教学本身具有的逻辑性较强的特征及其语言本身具有的符号化、逻辑化的特征,给数学教学增加了难度。而在教学中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抽象数学语言的认知,培养学生从正确角度解读数学题目、分析题意的能力,便于学生自主、积极地对相关数学知识展开探究,避免学生因对相关知识理解不到位而产生错误认知、解题受阻的现象,使学生在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撑下高效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除此之外,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能帮助学生更为直观、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教学中涉及诸多的概念、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以及运算、逻辑推理等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对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形成和发展的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而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即能掌握初读、精读等基本阅读学习方法,并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分析、整理逐步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这对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轻松且直观地学习数学知识是极为有益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教学,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重视程度不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点,并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就是成功的教学,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然而这没有充分认识到数学学科本质。数学并非一门单靠记忆、背诵就能达到良好效果的学科,是一门需要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知识点,才能对其进行灵活运用的学科。学生只有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涵,才能在考试中应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以及更为复杂的知识和概念。这些都是需要以良好阅读能力为支撑才能实现的,因而这种忽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数学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三、小学数学阅读材料的特点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阅读材料主要包括数学课本、数学问题、数学课外读物等内容。其中,对数学课本与数学问题的阅读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主要阅读方式。通常来讲,小学数学阅读材料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阅读材料的文化性。首先,在数学教材中,除了数学问题之外,还有一些补充性的阅读材料,如数学故事、数学思想、数学知识的起源、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这类材料以数学知识的科普为主要内容,具有极为鲜明的文化性特征,能营造良好的文化意境,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其次,数学问题本身也具有文化性特征。这类阅读材料需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筛选能力,提炼问题中的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并敏锐地发现问题中的隐含条件。
第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首先,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不同的阅读材料通常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数学和计算知识相关的阅读材料以符号为主要表现形式;几何与图形相关的阅读材料则以图形为主要表现形式;统计和概率相关的阅读材料则以图表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其次,针对学生的注意特征和认知特点,小学阶段数学材料的表现形式要有别于初、高中阶段的阅读材料。而小学阶段的数学阅读材料则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不同形式阅读材料的阅读技巧。
第三,数学语言的抽象性。阅读数学材料的过程中有两种语言,一是数学语言,二是生活语言。其中,生活语言和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有关,所以大多数学生都没有阅读障碍。而数学语言则是指一种数学化后的语言,主要包括符号、文本、图表等不同形式,是构成非连续性文本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数学语言具有独立性与抽象性特征,对小学生来说通常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数学语言中往往隐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加强阅读训练。
四、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构成
第一,信息筛选能力。信息筛选能力是指对阅读材料的信息进行辨别、选择、提炼,从而得出关键信息的能力,这也是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构成内容。面对数学阅读材料,首先需要针对具体的问题从中筛选出数学信息,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并对其中的不必要条件加以排除。而信息筛选能力的提高,通常是建立在对数学信息的敏感性之上的。
第二,语言识别能力。语言识别是指对阅读材料中的符号、文本、图形三种语言准确识别并理解其中的含义。和语文文本不同,数学语言中的专有名词、图形、符号比较多,这也意味着数学阅读过程具有严谨性的特点。而为了保障阅读过程的严谨性,必须关注学生的数学语言识别能力。
第三,语言转换能力。语言转换是指阅读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对符号、文本、图形这三种语言的相互转換。首先,学生的认知风格与认知方式会影响他们对数学语言的认知程度。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将数学信息转换为自己更为熟悉的数学语言。这样的加工方式,能使抽象性的数学信息具体化。比如,数形结合思想这种思维方法就是一种有效的数学语言转换工具,能使数学问题转换为更容易理解的形式。
第四,概括迁移能力。概括迁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数学材料和数学信息重新加以调整和组合。从本质来讲,数学知识本身就是概括的结果。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对数学材料的概括迁移水平,直接决定着是否可以构建数学材料与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只有提升概括迁移能力,才能形成新知识的顺应与同化,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与提取。
五、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注重阅读,激活思维
素质教育理念的盛行,决定了当前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实现由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转变为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也应在关注学生考试成绩和应试技能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具备良好阅读能力,对学生数学学习以及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致力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良好学习方法和阅读能力的指引下逐步提升自身的思维意识和学习潜能,为实现更理想的数学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应在转变教育思想理念的基础上,摒弃以往以单纯灌输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如,在进行“三角形分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通读课本知识的形式,了解本课主要呈现了哪些知识内容,如三角形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可以分为哪些不同种类的三角形等,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阐述观点,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此,通过加强对阅读教学的关注,使学生的思维意识得以保持在活跃的状态,对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加强示范引导,掌握方法提升效率
數学阅读活动除了包含一般的对数学概念、符号、图形、专业术语的解读和理解之外,还包括对一些图表类内容和习题的分析。这些内容整体来说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以及语言简洁的特征,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认知理解能力,才能深刻掌握这些知识。为了增强学生对数学阅读学习方法的掌握,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示范引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阅读中包含的形读、比读、辩读等基本阅读学习方法,并以此为指导,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规范,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自身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以形读法为例,它是一种借助图示结构帮助学生了解题目信息的方法,在分析和解答题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题目本身是否简短,是由语言构成的,但是有时简短的语言背后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是学生在做题时需要充分考虑的内容。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画图的方式对题目中涉及的各个条件进行详细展示。以路程之类的习题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画线段图的形式展示两个相向而行的车辆的行驶状况,并将题目中提及的条件信息标注出来,让学生通过观看直观图式的形式了解题目的已知和未知条件,从而快速解答出题目。如此,学生对基本的阅读学习方法有了基本了解后,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也能以此为支撑得到较大改观。
(三)培养良好习惯,厘清思路,强化能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且有意注意时间较短,这些特征决定了培养其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方法的指导之外,还应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意识地给学生提出阅读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严格按照具体要求进行阅读训练,增强学生对正确阅读步骤以及良好阅读方法的掌握,并让其在长期的坚持下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使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不断强化和发展。
例如,在具体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圈或是划线的形式,标注出其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和有用信息,并让学生围绕这些关键信息进行反复斟酌和思考。还应要求学生按照初读、深入阅读、再次阅读等阅读步骤,全面、完整地把握题目的关键信息和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良好阅读学习步骤的指引下逐渐纠正不良的阅读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化及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
(四)注重课外延伸,拓展阅读训练范围
随着学习活动的推进,学生的认知水平会逐步提高,其思维活动也会逐渐向广度与深度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教材内容的材料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性阅读活动,以此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数学阅读时,教师需要注意两点,一方面,需要将课外阅读与学生的数学兴趣结合起来,既要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也要有意识地增强阅读活动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筛选适合的阅读材料,以此来有序拓宽数学阅读的范围。无论何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为了真正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都需要以恰当的阅读材料作为载体。为了使阅读材料更加契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根据学段的差异为学生推荐不同的阅读材料,比如,低段学生的数学阅读材料要贴近生活,并且要以图画为主,中高段学生则要以文字为主。其次,教师所推荐的阅读材料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免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到枯燥。最后,阅读文本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新形势下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以及全新的教学方向所在。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顺应时代改革发展的趋势,不失时机地改变教学策略,通过加强对阅读教学以及学生阅读能力的关注,提升数学教学实效,展现新形势下数学教学的崭新面貌及无限教学魅力。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