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不同时期词作的艺术特色

2022-05-30 10:48王玲
文学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艺术修养艺术特色意象

王玲

内容摘要:李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既是悲情帝王,又是词中圣手。这位具有高度艺术修养的词人,将自己作为帝王的无上尊荣与沦为阶下之囚的屈辱血泪,通过高度的艺术概括,创作出一首首绝妙好词,这些词穿越时空,时至今日,我们读起来,仍不免为其悲催的一生唏嘘不已,为他词作中闪烁的流光溢彩而倾倒。

关键词:李煜词作 艺术特色 艺术修养 意象

李煜是中国文学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千百年来无数的读者为之倾倒。做帝王他是失败的,做词人他是伟大的。纵观李煜的词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词以纵情逸乐的宫廷生活为主题,中晚期以家国败亡的忧患意识为主,尤其是他的晚期词作,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洗尽早期词的铅华,臻于化境。“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种因遭遇国破家亡,人生命运发生巨变,从轻盈妙丽的艳情词到饱受折磨后书写沉重哀伤的亡国之音的嬗变,正是李煜词的显著特点。

一.纸醉金迷的早期词

李煜的一生是与南唐的兴亡相始终的。他多才多艺,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尤善填词。像他这样一个醉心于艺术的人,却被命运之手推向了风雨飘摇的南唐皇帝宝座,那时王朝的发展已经是日薄西山,李煜无力挽大厦于既倒,最终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从声色犬马到凄苦伶仃,人生的深哀巨痛,荡涤了李煜词中的粉黛铅华,因此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感慨遂深,遂便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考察一下李煜词的创作,大致可分為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即宋开宝五年(972年)正月以前为早期,从这以后到国破,即开宝八年(975年)十一月为中期,从亡国到被毒死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初七为晚期。

李煜创作早期词时是少年天子,青年皇帝,基本上过着优渥的皇家生活。这一时期,他的词基本上是学习模仿花间词,内容多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相思欢爱,象《菩萨蛮》三首、《浣溪沙》、《一斛珠》、《玉楼春》等就是描写豪华生活和艳情的,这些词是他愉快帝王生活的写照。词中意象多是些色彩明丽鲜艳香软的物象,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一首,就使用了“红日”、“香炉”、“香兽”、“红锦”、“金钗”、“花蕊”“萧鼓”、美女、宫殿等意象来表现宫中声色迷人、风情旖旎的氛围,色彩上非红即金,明亮耀眼,嗅觉上香气浓郁,听觉上热烈欢腾。这些意象,宣泄了作者对奢侈享乐生活的迷恋沉醉。还有几首描写宫廷宴乐及男女欢娱的小词,其意象莫不以红色金色为色彩主调,以富丽香软为形状特征,以使人愉快陶醉为感情倾向。这些意象的组合,揭示了李煜耽迷于享乐生活的内心世界,同时大大张扬了爱情意识。

爱情生活及这种生活在人们心头积淀下来的爱情意识历来是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赖以生发的土壤和养料之一。扎根于这片土壤,吮吸它的养分,中外文人曾创作出无数关于“爱”的奇花异草。纵观中国诗史,在晚唐五代以前,有过两次爱情意识大滋生和大运行的过程。第一次是《诗经》、《楚辞》时期,第二次是南北朝时期。它推动和哺育了当时文学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成就。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酝酿之后,在晚唐五代又掀起了以香艳文学为标志的第三次浪潮。其代表作就是温庭筠的《花间集》,当时西蜀和南唐两个地区的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发展,文化比较发达。统治者往往偏安一隅,耽于享乐,终日歌舞升平。以香艳为特点,以爱情意识为基调的南唐词应运而生。李煜的早期词,学习“花间词”但也超越了“花间词”,这不仅是因为他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卓越的才华,还因为他善于借鉴前人的经验,加以扬弃,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如,他学习了温韦的“花间词”,也学习了南唐词如正中、中主的词风,也借鉴了唐绝句的简洁、凝练的优点,同时吸收了民歌的直抒胸臆,几者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虽然内容上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层次。

李煜的贵族才子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在兵荒马乱中,他阴差阳错被扶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入主东宫后前期生活是相当奢侈的,他的《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就是这种奢侈豪华宫廷生活的写照。当李煜和容貌艳丽、多才多艺的大周后结婚后,更加耽迷于享乐。虽然二人属于封建包办婚姻,但由于两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又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因此二人相爱甚笃。这种爱情生活必然在他的词中有所反映。如《一斛珠》(晓妆初过)及《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两首词便是他们这一时期的生活记录。到乾德二年,大周后病笃,他移情于小周后。小周后举止娴雅而富于才情,大周后生病后她常与李煜幽会,《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这两首词都是描写男女幽会的,反应的是李煜与小周后的爱情生活。这些描写爱情生活的词中,都有李煜自己和爱人的影子,从而达到了艺术的真实,这也是李煜词为人喜爱的重要原因。

总之,李煜早期的词是以表现宫廷生活和爱情意识为主流的。真正使李煜词的内容发生转变的是来自于强大的北宋的威胁及日甚一日的政治军事压力。家国在风雨中飘摇,李煜的生活逐渐变得如履薄冰,其词作逐渐从早期词向中期词过渡。词风也由欢快向忧患转变。

二.躁动不安的中期词

李煜即位后,北宋时刻觊觎着南唐,不断给南唐施加政治军事压力,而李煜除了纳贡讨好外别无良策。作为多愁善感才思敏捷的才子词人,面对秋风落叶、亲友的生离死别和国家日益艰难的困境,不能不激发他情绪上的大起大落。这个时期,他写下了不少抒发离愁别恨和伤情感怀之词。如《捣练子》一首:“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采桑子》:“轱辘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骤雨如愁,百尺虾须上玉钩。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几首表现离愁别恨的词作,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凄凉的风,是令人烦恼的雨,是难奈的孤寂和无可奈何的愁绪。词的意象构成也由香软浓艳过渡到凄怨幽美。词中充满冷的色调和愁的氛围。字面上词人使用了足以引导离怀别感的天气和环境意象,如静院,空庭,冷风飒飒,寒砧断续,日照帘栊等。这样的意象是幽美清寂的,由此而造成的萧瑟凄清的氛围把离愁别绪表现的十分强烈。再如《喜迁莺》(晓月坠)《采桑子》二首,也多是和愁带闷清冷幽远的意象组合体,有斜月残日、微云细雨、清秋黄昏之类的天气意象,以及蓬发、残妆、香灰、羌笛、泪衣、肠断等人态和物态的种种意象。这些词和早期的欢愉词相比,再也没有富丽堂皇的金炉香兽,艳艳红日,鲜花晓妆,氛围也是落魄阑珊,凄凉冷漠。当然,这个时期的凄苦隐忧、离愁别恨,比起亡国后的铭心刻骨之痛,只算是淡淡情愁。但这种情愁已不再是贵族文人的闲愁别绪,而是一种真正的家国之忧。彼时的李煜,面临内忧外患,国势日颓,臣僚党争,加上宋的严重威胁,他恐怕再也写不出早期那种香艳浓烈悠闲欢愉的爱情词了。

三.泣血和泪的晚期词

公元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在宋军的铁骑战鼓中从帝王的宝座跌入尘埃,被俘至汴京。离别故国,哭辞宗庙,江山如画,从此却是他人天下。在被押解途中,他痛苦地写下了一首名为《渡江望石城泣下》的诗:“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976年正月初四,李煜一行人经过艰苦跋涉来到汴京,开始他长达两年的囚徒生涯。在幽居中,他不断地反思自己。亡国之君的深哀巨痛非常人所能感受。他满含热泪把这种感受浓缩在《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这首词中。即位不久的宋太宗赵光义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他视李煜为眼中钉,非拔不可。他对李煜先是实施精神折磨,比如玩弄李煜宠妃小周后,又在经济上苛待他,并对李煜严加看管,不许他与外人接触。李煜只能在孤独、寂寞、惶恐中度日。受尽屈辱的李煜,只能以酒度日,以泪洗面。在身心交瘁的情况下,他写下了一首首作为亡国囚徒的血泪之作。如《玉楼春》:“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倒,此外不堪行。”这些晚期词,字里行间都浸润着李煜国破家亡的悲哀悲愤,凄凉悔恨。这些情绪汇集成一股浓浓的忧患意识,令千百年来无数读者为他掬一把同情之泪。《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他孤独寂寞的囚徒生活写照;《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有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是哭他失去天堂的悲歌;《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是他亡国之痛家园之恨的血泪哭喊。彼时的李煜仿佛是一个被历史抛弃的过客,他孤独的灵魂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颤抖。这是一个落魄才子的哀鸣,这是一个弱者的呻吟。人生遭际的转换给李煜带来了彻心的痛苦和悲怆。处境和生活的改变,促使他的创作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李煜晚期词的意象与之前相较,触目可及的是泪垂,肠断,寒雨,流水落花等极言人生悲苦和引人悲壮的意象,词中人生感慨和怨愁较中期词也有了质的变化,明显带有悲观失望及对美好事物否定的色彩。如《虞美人》一首:“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强烈表现了他的故国亡思和身处异地的悲哀和痛苦。亡国后的词,境界大,感慨深,气力充沛,势如瀑布腾空,飞流直下。具体来说,李煜晚期词的意象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概括性极强的以一当十的泛指意象,如家园,河山,南国及无限江山等,这些意象使词境极为开阔。还有凤阁龙楼、玉树琼枝、雕栏玉砌、春花秋月等,也不是指一时一地、草木节气,而是指整个家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和自然变迁规律,所展现的氛围情景也不再是富丽堂皇而是苦恨悲慨;二是梦中或忆中的虚境意象,虽表现为一事一物,无奈只是幻影,三是为数不多的眼前实景意象,如小楼深院、梧桐苔藓、寒雨落花及流不完的眼泪等。纵观这三类意象群,所有的虚境和泛指意象皆表现为阔大豪华,热情明朗,这与其作为囚徒的难堪、悲愤、令人至悲至戚的处境恰恰形成了巨大反差,从而造成了神奇的艺术魅力,能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和同情心。

我们知道,李煜亡国后的生活是非常痛苦的,他不但要承受亡国之痛,还要忍受宋天子的折磨。在这种度日如年的境遇中,李煜之所以没有选择自杀,一方面是由于他性格懦弱,不敢面对死亡,另一方面也是缘于他对人生的留恋。他太热爱生活了,尽管眼前现实是如此冷酷,但他还可以在词作中品味咀嚼那失去的往事故国。李煜生命的尾声中,他唯一的希望和寄托就是词作。因此刘鹗说:“李后主以词哭”。不错,李煜把自己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作词中,用词哭他失去的故国家园,哭他的国恨家仇,并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以此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否则他根本无法度过被囚禁的漫漫长夜。然而宋天子连这点仅有的希望和寄托也给剥夺了。978年七夕夜,恰逢他42岁生日,内心苦楚的李煜命故伎作乐:“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且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的乐音传出了囚禁他的小楼,被宋太宗听见了,他勃然大怒,赐其牵机药一杯。就这样,一个失败的皇帝,一個杰出的艺术家,一个伟大的词人,吐尽了最后一缕丝,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完成了他的艺术追求,被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旅途。

李煜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也是矛盾的一生,我们可以用他的一首晚期词作来概括:《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鬃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这首词可以说是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千百年来李煜赢得了广泛的读者,也赢得了崇高的声誉。“词中之帝”当之无愧。李煜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绝不是偶然的,是与他所取得成就分不开的。在词的发展史上,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继承了《花间词》的婉约缠绵并去芜存菁,力拓意境,抒己真情,在艺术技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代影响很大。宋的二晏父子,欧阳修,秦观,特别是李清照的词作,在很多地方都借鉴了李煜的词。另一方面。李煜对豪放派词的影响也很深。唐圭璋先生曾经评价过李煜的《破阵子》“气魄沉雄,实开宋人豪放一派”。苏、辛不图继承李煜词的表现形式,而是得其精神,他们在李煜开拓词境的基础上,大刀阔斧的创作,继续提高词品,把词推到了与诗歌并驾齐驱的地位,使词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赵氏兄弟又何曾想到,他们亡了李煜的国,李煜却用他的词征服了整个宋朝。

总之,李煜是词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他变“伶工词为文人词”,开拓了词的意境,提高了词的品质,他将永远在词史上闪耀着令人瞩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高梦林.《李煜词的艺术成就》.《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3期p41.

2.李长波.《失败的皇帝、成功的词人:谈李煜词的美学价值》.《社会科学》.1984.5p71-80.

3.于德馨.《李煜词的分期问题及其抒情特色》.《文史哲》.1984年6期.p64-68.

4.许文亮.《李煜词镜的美学风貌》.《赣南师范学报》.1988年2期.p24-28.

5.李西跃.《李煜词的抒情艺术》.广西大学学报.1984年1期.p82.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艺术修养艺术特色意象
影响中职音乐教学水平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抚远意象等
从对立到联合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学词心语之二 提艺术修养 塑音乐形象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