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的审美特征和情感意蕴

2022-05-30 10:48苏瑞黄德志
文学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语言运用郁达夫

苏瑞 黄德志

内容摘要:《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散文名篇,作者郁达夫用饱蘸深情的文笔带领我们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细究文本可以发现,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篇章结构的安排上和情感内蕴的表达上无不充分显示了作者精妙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因而笔者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从语言运用之美、结构安排之妙以及情感内蕴之深这三个方面深入探讨《故都的秋》的审美特征和深刻意蕴。

关键词:郁达夫 《故都的秋》 语言运用 结构安排 情感内蕴

郁达夫《故都的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感话语方式,它被视为现代写景抒情散文名篇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其艺术手法之精巧、情感内蕴之深厚让广大读者回味良久、爱不释手。然而纵观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看到很多教师都是紧紧抓住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征和对几幅秋景图的赏析来展开教学的,并未带领学生真正徜徉在文本的字里行间里去仔细揣摩其中的精微联系,对于该文丰富意蕴与艺术价值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全面,以致于学生难以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力求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但我们首先应该清楚地明白它包括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三个层面都必须落点且最终呈现在第一层“语言建构与运用”上。因此,对于散文名篇《故都的秋》的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浅显化的表层,而要立足文本内容,细究文章字词句的运用、行文的谋篇布局等,从而向文本更深处漫溯,用心倾听与感受文本深处发出的细微声响。

一.语言运用之美

众所周知,“形散而神不散”被视为散文的基本特质,但无论散文如何变幻多姿,它都得借助语言这一基本载体来凝神聚义。因此解读《故都的秋》首先要聚焦其语言表达与运用,正如钱理群在《品一品“故都”的“秋味”》一文结尾强调,分析一篇作品要老老实实从文本开始,“一字一句地阅读、体验、琢磨、品味”[1],因而笔者立足文本中的“一字一句”来细心体悟与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张力。

(一)语言的色彩美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善于通过色彩描绘,即冷暖色调的交织来给读者呈现出北国之秋的独有景况。文中的“碧绿的”天色、“青天”、“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淡绿微黄”的枣子、“灰沉沉”的天底等就是運用冷色调的词语来描写其所选意象,与此相关联的冷色调的物还有:芦花、柳影、秋草、落蕊、灰土、秋蝉、青布单衣;暖色调的词语有:紫黑色、淡红色、红色,与之相关联的暖色调的物还有:枣子、柿子、葡萄、佳日。作者通过这些词语一方面营构出北国之秋的色彩感,即是指向自然之秋的本貌颜色,同时更是传达出个人的主体心境与审美体验。正如林荣松在其文章中写到:“郁达夫散文的季节书写,或以出游为契机,或以羁旅为背景,或以避难为缘由,或以变故为起因,在因久违而切盼的语境中,渲染别样的黯淡色调,追求情色的相生互补。”[2]这种冷色调的有意运用不仅与作者给北国之秋设定的“清”“静”“悲凉”的总体特征相照应,而且打上了作者个人的情感烙印,所以在牵牛花几种颜色的对比选择上,郁达夫认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且强调最好有几根疏落、尖细的秋草来作陪衬,这分明是作者对淡雅自适情怀的一份追求,是其主观生命积淀后的内心主色调的别样投射。暖色调词语的运用不仅能让人感受到秋的温情,同时也是郁达夫内心深处对故都爱的深沉的一种写照,体现了作者对北国之秋深沉的品味与眷念。总之,语词上冷暖色调的对举不仅让我们读出北国之秋清静与浓烈的交织之美,也读出了北国之秋短暂的消逝之美与永恒留存在作者记忆之中的矛盾混合,更读出了作者生命情感体验的独特与丰富之美。

(二)语言的节奏美

作者内在情趣传染浸润到语言系统里就成就了别样的语言艺术,尤其本文诗化句与散文句交错使用形成的句式结构增添了语言的音律美感和节奏美感,这需要我们细心留意与体会。比如文章开头便总起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种口语化的叙述来表明对秋的认同与赞美,紧接着通过“可是啊”这三个字不仅转入了对北国的秋的叙述,也拉长了语调,形成音韵效果。在谈及秋雨时,一个虚词“哩”跳出尽显活泼可人,后面又插入一组都市闲人的雨后对话,在舒缓叙述节奏的同时更添得一份人情味。纵观全文,类似于“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种句式结构多次出现,比如:“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等,这种结构类似的三个小短句的运用使得语言错落有致,给人以鲜明整体的节奏美感。而且作者善用简洁明快的小排句来列举客观景象,如“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和“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等。文末又写到“秋天,这北国的秋天”,再次以咏叹的调子舒缓节奏,强化情感。总之,这种长短句、停顿、咏叹等交错使用的句法结构使文本生成了更大的审美诱惑,既形成文体外观的整齐均衡之美,亦形成内在节奏韵律的匀停和谐之妙,同时情感的表达也随之而顿然生姿。此外,作者从写秋蝉到写秋雨,其实也是一种时间流逝的暗示。当秋蝉变成秋雨的时候意味着蝉已经消失了,因为按照生活经验来说,“一层秋雨一层凉”,秋雨越来越多意味着秋天越来越凉,秋蝉当然也就渐渐绝迹了,这意味着“我”在北京时间已经很久了,所以回看前文中提到的两次“早晨起来”也是代表着时间是一天又一天地过去,直到现在已经很多天了,郁达夫以其灵动的文笔在不经意间就给我们写出了秋天的流动美感。

(三)语言的意境美

意境不仅是诗歌的灵魂,同样也是散文的理想。在细读文本中可以发现作者郁达夫善于以词造境,由境生情,生成了极大的意境美。首先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呈现出了语言的意境美,“在描写自然景物和环境方面,郁达夫成功地运用比喻的手法,并通过自己的感受来描写环境,达到了‘物我合一的美学境界”[3]。文中作者说:“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这里以具体事物——名花和美酒来比喻抽象概念——秋,并加上半开半醉的修饰词,旨在说明江南的秋味不透彻、不够浓,相比之下北国的秋,那才是秋味十足的秋,比喻新奇传神又富有诗意。此外,作者也用了明喻来形容秋枣,文中说:“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写出刚结的枣子像橄榄一样的绿,又像鸽蛋一样的圆润光滑,在其显出淡绿微黄颜色时就是秋的全盛时期,让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北国之秋的饱满之美。其次意境美体现在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准上。文中有多处看似不起眼的字词却饱含深意。譬如:文章开头作者不仅用“不远千里”来表明态度,又连用两个“赶上”来体现一种迫切心理;“破屋”和“破壁腰”的“破”字也值得推敲,它传达出作者在简陋的环境中却找到了极为舒适的感觉,并且这种情感的浓度在环境对比中更进一步提高升华了,并且“破”字也是蕴含着时代变迁的一种历史厚重感与沧桑感的美的体验;还有一般都是说湛蓝的天空,为何在文中说天色是“碧绿”的呢?可能这个天色是作者早起坐在院子里的幻想,可能是那时远离工业时代的特有景象,也可能是这种颜色更能贴切作者当时清静悠闲的心境,所以缘情设景,总之这能够产生意蕴上的丰富美;还有文中的“细数”一词既是动作又是主体情感的体现,我们能够看到作者的宁静、闲适与惬意;此外作者还将扫帚留在尘土上的痕迹描绘为“丝纹”写得“细腻”而“清闲”,“‘丝纹既是指向外部世界的灰土,也是指向人的感官,指向人的心理深处,指向神经末梢的微微颤动”[4];用“一层”雨过而不用“一阵”,不仅是照应了北京人的语音方式,表现了作者在语言和情感上的认同,同样也体现了作者对语言的一种玩味;此外,“雨过”“西去”“着”等也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古雅;通过“很厚”来修饰青布单衣,这里通过人们的穿着来侧面暗示天凉;还有文末作者说:“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这里使用假设实质是表达了一种残缺当中的圆满诉求,我们更能体会到作者对于北国之秋的消逝的一种悲叹以及对其爱的深沉。此外细心的读者可以注意到文中多次使用“一”:“我”赶上北平来想“饱尝一尝”这秋;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然后细数着“一丝一丝”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脚踏上那“一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过后在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丝纹;在“一阵”凉风和“一层”细雨过后,都市闲人便上桥头树底“一立”微叹着一问一答;“一株株”长大起来的枣子树.....“一”字虽言人与物的细微渺小但却能凸显出故都“十分的秋意”。

二.结构安排之妙

本文在结构的安排上是独具匠心的,不仅采用了对比、象征、照应等艺术手法,并且认真思索推敲后会发现作者行文的逻辑顺序是清晰明确的,并顺着情感需要而有起有落,有张有弛,有沉有浮。

(一)对比与象征等手法的运用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是通过与南国之秋的对比中给我们逐渐凸显出北国的秋,而且这种对比是多角度、多方面的。首先是整體上将二者做了比较,即通过对江南的秋的味、色、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这样三个“不”字句的否定中去肯定北国之秋的浓郁有味,该段落虽然写的是故都之外却形成了多重参照,其实这里与文章倒数第二段也构成了明显的语义响应关系,即都在说明南北方秋意秋味深浅的差异。其次以能否听到蝉声进行对比,作者描绘北平的屋子很低,树很高,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皇城连屋子都很低、树很高的时候,且作者还用了“破”字,一种凋破衰残的景象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而在南方都市特别明显,所以蝉声在城中听不到,非要到郊外或山上去才能听到,于是通过南方城中人声鼎沸而蝉声微弱与北平城中鸽子的声音、蝉的声音和人们说话时缓慢悠闲的语调这二者的对比中就构成了一种故都的生活氛围与节奏。再接着作者又将南北方秋雨的不同进行了对比,南方是多雨少风,北方有雨但不多,相比之下北方的秋雨“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最后又呈现了四组比喻性的对比,不仅用物来暗示不同的空间背景,同时也精当地写出了南国与北国之秋的差异,更在对比中突显故都秋味的粗犷与浓烈,深刻与透彻。

此外,本文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国与都之间的象征关系。可以发现作者虽写故都但却屡屡越出故都,并放大到北国和北方,其用意是什么?首先故都就是在北国和北方之上酝酿出来的,这是一种文化的背景有着极为广阔的空间背景做依托,体现了由南方而来北方的人对于北方的城市以及城市之外的整个空间环境的喜爱。其次,全篇贯穿的是秋这样的时间背景,以它的成熟、灿烂、饱满、丰富、落寞、悲凉等等内涵来赋予故都,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结构格局——以故都入眼而写北国,以北国风物之美和文化的复杂来写中国,尤其作者采用了偶尔提到北平这样一个词语,北平和故都之间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时间跨度和文化背景。总之,故都与北国、北方、北平这几个词语之间的多处使用不仅存在隐含的象征意味也体现了文章的结构之美。

(二)双重层次结构的切换使用

首先在点出秋是故都的秋时是由整体向局部聚焦的过程。开篇作者就说:“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点明赞秋的情怀,接着从肯定一般中去强调特殊,即北国的秋更好,它“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再进一步写“我”不远千里辗转杭州、青岛赶到北平,不过为了“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再次将“北国之秋”聚焦于“故都的秋”。下文又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事物上,所以列举了记忆深刻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岛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和“潭柘寺的钟声”这些故都的秋的代表性景象,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其了解之深,记忆之深和情感之深。

其次在给读者铺开故都的秋这样一幅别致的画面时是以点朝面去辐射的逐渐晕染的过程。作者动用了多重感官来感受秋、描绘秋,有围绕秋看到的秋色、听到的秋声、然后是感受到的秋味,并且“郁达夫选择的写作素材,是细小的,但又不是不加选择地巨细兼收,而是选择那些最能表达某种情致的素材加以点染”[5],于是他写了北方独有的青天下的驯鸽的飞声,破壁腰旁的蓝朵的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索落的秋雨,清秋佳日的秋果以及北平中的都市闲人等,这些景物并不是宏大艳丽的而是细微琐碎的,但这些不太起眼的景物在郁达夫这里却成为了关注点,被投注了最细腻、最真挚的情愫,同样也给读者展现了其与众不同的文人雅趣。总之“无论是描形、绘色、拟声、摹态,作者就如同一位国画大师,随笔点染,着手皆秋。”[6]

(三)以先写槐树后写果树体现行文从抑到扬的变化

作者从整个北京当中那么多树种中选取了槐树和枣树,而且先写槐树再写枣树,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特别关注,另一方面从树过渡到秋天的果树,这不仅是地域特色,其实也体现了秋和人生之间的一种隐在象征,正所谓春华而秋实,秋天要结果这和人生的有果和无果相互映照起来了。同时果实成熟饱满、处处都是就是说明它的多、它的盛,于是在全文“清静悲凉”的大背景下透露出“生的趣味”来了,这里就是对前文扫地把槐树的落蕊扫除人生归宿的这种落寞感给扬起来了,因而这个城市由前面的悲凉落寞到现在的丰富饱满,行文自然的由抑到扬,下面“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再次抑下去,文末作者使用假设表明了现实的一种缺憾,“若留得住的话”即是留不住,因为秋是一年之中的一小部分,尤其是北国故都的秋在一年之中所占的时光更少,作者借此想表达的就是无论“我”的生命有多长,“我”都愿意常驻在此,愿意用生命的绝大多数来留住北平这短暂的秋,怀念生活在北平的秋,结尾处不光抑而且很沉重的抑下去了,同时结尾处的咏叹也与开头的咏叹遥相呼应、首尾圆合。

三.情感内蕴之深

作者在文本中不仅投注了对故都之秋的深情眷恋,同时也在对故都之秋的沉静回味中感发兴起了对生命存在的感触与思索。并且在情感内蕴的表达上,郁达夫以其广博的文学背景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诉说着自己心中的那片秋。

(一)朝着历史深处追溯,写出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秋”与“故都”相结合,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互融,为作者情感的抒发架构起了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也使得文章底蕴更为丰富厚重。正如上文提及的作者在故都与北国、北方、北平这几个词语之间的切换使用,可以看出作者是以应景的时文、时名来写出历史厚重感,此外在文中倒数第三段作者穿插了中外文人叙秋,这里看似是题外闲笔,实则闲笔不闲。作者首先站在历史的高度去谈论古今中外的文人学士与秋的情结关系,即秋之于人,没有国别地域之分,没有人种阶级之分,它总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其次引用中国文字里“秋士”的成语并拉出了中国古代的欧阳修和苏东坡,拉出了他们写秋的名篇,这是一种文化传统的积淀,这种对于秋的深厚情怀与复杂况味是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学史,已经成为特有的中国符号并深深打上了中国人的情感烙印,从而赋予故都的秋一层文化底蕴与历史厚重感,同时郁达夫在这种季节书写的旁征博引中又使得情感浓度进一步增强。

(二)以情驭景,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解读文本时可以注意到作者时刻是以自我的内在情思来组织篇章,进行艺术建构的。本文故都的“秋”,实际上也就是郁达夫个人气质、生命历程、审美取向、内在情思等共同孕育出的“秋”。作者善于将客观物象为我所用,并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首先从整体上来说,作者避开繁闹景象不写,集中笔墨描写了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和秋果奇景五个画面,给人些许落寞与悲凉之感,这与行文伊始作者给北国之秋下的清、净、悲凉的总体特征相照应,亦是“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自然融合的结果。再从文本的细读与品味中来看,“我”的动作与感受始终是处于显性位置的,在清晨静观图中,作者租破屋、泡浓茶,看远处高空的天色,听高空驯鸽的飞声,这是一种多么清闲自在的状态,此时人与物已达到天人合一的圆融;接着从“细数”“静对”“感觉到”“我以为”“最好”等词就更突显了“我”的审美偏好,能看出“我”的意绪与情趣始终在景物的选择与描写上占据着支配地位。在写槐花落蕊这一段落中,“我”的行为动作、主观感受同样十分明显:脚踏在槐树落蕊上能感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灰土上留下的扫帚的丝纹让“我”觉得“细腻”“清闲”和“落寞”,所以准确的来说不能称其为写景为主而更应该是表意为主,是作者内心感受的一种外现,而这些景物也正和作者的心境与情趣相契合无间。同时在写秋雨凉风时也未展开大量笔墨的描摹而是有意提到了“都市闲人”,通过其穿着、神态、站位、动作把一种比较疏淡的而不是拥挤的、比较从容的而不是急迫的生活态度写出来了,正是因为北平有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人生画面才使得故都的味道更有意境,而正因为这是故都当中的人,人们对故都没有感觉才显得故都的秋让“我”感觉到落寞以及后面的北国的悲凉。总之,作者选取的景恰能传达此刻的情,而此刻的情又恰能称景,于是达到了情景相生的境界,这种“物”与“我”互融、“景”与“情”互渗达到完美自洽的地步正显示了郁达夫卓越的艺术才华。

(三)抒情的同时,理趣的生发如影随形

其实《故都的秋》不仅是作者郁达夫个性化情思的抒发,同时文本中对于生命存在形式的感受与传达也是带有一定的普适性与象征性。不管是作者笔下对那些平凡细微的自然生命存在与消逝的沉静关注和思索,还是谈及跨越古今中外秋所引起的共情与归属感,抑或结尾处发出的缺憾之中的圆满诉求等等,在抒情的同时,何尝又不是完成了对生命存在形态的书写呢?对自然永恒、生命流逝的变与不变这一理趣的传达呢?诸如苏轼在游览赤壁时写下的千古名作《赤壁赋》一样,同样是以理趣入情致,达到了情理相生的境地。所以说,理解文本主题意涵的关键不在于纠结它是颂秋还是悲秋,而在于能否体悟到这不仅是郁达夫一己之情的表达,也是包括自然外物、包括作者自身和包括我们所有人类对于生命存在的深沉感触,它自然而然地引发超越时代、超越地域的普遍性共鸣。能让读者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有更加丰富、细腻且深入的联结,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便已足够。

概而言之,文本是具有鲜活生命的,是潜藏着丰富意蕴的,我们必须重视文本细读,在文本细读中不断探寻散文的艺术奥秘。因而对于《故都的秋》的有效解读也必须沉浸于文本的字里行间里去涵咏品咂,于文本幽微處探寻真意,才能真切品出郁达夫文笔下秋的韵味,才能真切窥见郁达夫那细腻又深邃的心灵。笔者通过回归文本,再次细读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它的静美厚重让我再度体验了一回极大的文化享受与审美熏陶。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品一品“故都”的“秋味”[J].语文学习,1994(07):14-16.

[2]林荣松.季节的色彩与况味——郁达夫散文的季节书写[J].郭沫若学刊,2016(01):27-30.

[3]李继平.郁达夫游记的文学语言修辞美[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05):20-21.

[4]詹丹.复杂心理的精准表达——重读《故都的秋》[J].语文学习,2021(03):60-63.

[5]徐静.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郁达夫散文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6]姚志忠.妙手写秋秋味长——《故都的秋》赏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6(12):58-59.

基金项目:江苏师范大学2021年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2021XKT1169)。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语言运用郁达夫
贵人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2016年高考语文“语言运用”四大特色题评析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浅析威廉?布莱克的《老虎》
浅谈《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幽默艺术
关注句子教学 重视语言运用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