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怪谈》看小泉八云对日本文化的解读

2022-05-30 10:03盛莉
文学教育 2022年9期

盛莉

内容摘要:小泉八云是日本明治中后期旅日西洋作家中的代表,他的一生漂泊动荡,为生存为文学拼搏的复杂人生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从西方辗转来到东方日本,他将在这片神秘的东方大地上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以他独有的西方视角进行解读,创作出了在日本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占有举足轻重之地的怪谈再话文学。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泛灵论色彩,从初来乍到日本时创作的的《陌生日本的一瞥》到后期的《神国日本》可以看到小泉对日本文化的理解愈发透彻。本文旨在以他的代表作《怪谈》为线索探讨这位西方日本怪谈文学的鼻祖对日本文化的解读。

关键词:小泉八云 怪谈再话文学 《怪谈》 东方美

小泉八云被誉为“西方的代言人”和“东方的诠释者”。社会学家胡愈之曾说过:“西方人若想了解东方,第一必须具有客观无利害的态度,第二必须具有抒情诗人的同情的心。要是不然,单从物质方面去追求,是不能捉住东方人的心的。在历来到过东方的许多西洋观察家中,能和东方神契灵化的只有拉夫卡迪奥·赫恩了。”[1]这位“拉夫卡迪奥·赫恩”就是后来娶日本人为妻并随妻姓的小泉八云。在日本,他痴迷于挖掘和收集各种民间传说和故事,在再创作中一次次完成了心灵与日本文化的交融与升华。其中代表作《怪谈》的素材就是他亲自在日本古代神话的发祥地,有着“神话之乡”之名的岛根县采风收集而来。

这部作品由40余个故事组成,涉及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文化意境之美使其成为怪谈文学的经典传世之作。鲁迅先生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部作品与其它文学巨作相比,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心动魄的场景,也没有迂回曲折荡气回肠的情节,有的是融入了日本历史舞台,蕴含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日本文化的各阶层人物的“异事”。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歌谣,在小泉八云独特的笔触和细腻的表达中变得深刻而厚重。这部作品很好地反映了一个西方人对日本文化的解读。

一.打破西方固有印象的多样化女性形象

19世纪的西方世界对日本乃至东方的女性基本停留在“人偶般没有自我的男性附属品”的普遍印象上。作为东西方的架桥,向西方讲述日本文化的小泉八云并没有戴上这种有色眼镜,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那种固有的歪曲的女性形象甚至是对立的。初期的作品创作于赴日之前,笔墨着重于对于异国日本的谜一般存在的日本人的描写,那些源于所阅读的有关日本的书籍和日本文学而产生的对东方的憧憬以及异国情趣的要素跃然纸上。而那些对于日本的读者而言是不自然和令人震惊的,也不难看出当时的赫恩并没有把握到明治时期日本的现实,他只是透过自己异国情趣的滤镜描写了存在于他心目中而非现实的日本的样貌[2]。但是引人注目的是,他描绘的日本的女性有着坚强的意志,这与之前以日本为背景的小说中的单一的人偶般的女性形象完全不同。也就是赫恩从创作初期开始就在颠覆固有的日本女性形象。而这一态度在他赴日深入日本生活的再话文学创作中越发升华。

《怪谈》这部作品中刻画的女性形象颇具代表性之一的便是“孝女”形象。《倩女》中为爱私奔又不忍离开生养自己的亲生父母的倩儿,竟然实现了分身,一个自己留在父母身边,因为思念爱人而病倒终日卧床不起,而另一个自己则跟随爱人远走他乡建立了自己的幸福小家庭。而她本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分身二处,身处幸福小家庭的倩儿因为对父母的愧疚和思念决定和丈夫回乡探望父母,从而发现身处两处的自己,作品最后一部分也以倩儿对父母的哭诉解开谜题“倩儿此时也哭成了一个泪人:‘父亲,是女儿不孝,女儿当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听说宙郎不辞而别,我就着急地跑出去找他,竟然没发现自己已经脱离了自己的肉体,害得你和父母担忧了这么些年,女儿真是不孝!但是女儿自己也分不清哪个才是女儿。”[3]最终也是这份孝心完成了自身的合体,得以全家团圆。

《巨蝇的故事》中的小玉自幼在一位商人家做女仆,得到商人夫妇的喜爱,却对夫妇送的华丽衣裳视若无睹。原来她从小到大一直节衣缩食是想存钱将父母的灵位移放到寺庙中。这让商人夫妇也深受感动。可善良孝顺的小玉却在完成夙愿后英年早逝。之后转世成一只大蝇来到商人夫妇身边,商人夫妇一直不明白个中缘由,“‘对了,小玉尚有点钱在我这里存放,她生平最注重的就是往生超度大事,我想她应该是想让我们这点钱为她超度。久兵卫夫人恍然大悟地说。”[4]小玉生前的孝心也让自己死后的心愿得以完成。

《雉鸡》中的一对恩爱夫妻,相敬如宾,妻子梦到已故的公公托梦给她救他一命,后来女子遇到一只被追捕的雉鸡,预感它是公公的转世便救下了它,并且也得到了丈夫的认同。可是丈夫却突然面目狰狞地将雉鸡的脖子扭断了。面对相依为命的丈夫的这一举动她哀怨地说道:“若当初知你是这般黑心人,我怎会下嫁于你呢……与其与你共度余生,不如一死,图个痛快。”[5]最终丈夫被带到公堂之上接受村长的处置“像你这种丧尽天良、人性泯灭的恶人,即使未作恶多端,也定是时时忖度不良之事。”“我们村子里的人人都善良、重孝道,并且相亲相爱。所以我们村子容不下你这等黑暗之心者。”[6]丈夫被驅逐,而善良孝顺的妻子改嫁一位勤劳善良的男子从此得到真正的幸福。

这类善良孝顺的女性身体柔弱,却都有着一颗强大而又坚定的内心。当然这也不是《怪谈》里的定式形象。这部作品里出现的女性还有其中最著名的东方美人——“雪女。“雪女”的版本有很多,而小泉八云笔下的雪女,也是这部作品中对女性之美不吝笔墨描述的唯一一位。“她从头到脚一身雪白,长得非常美丽脱俗,气质非凡”“她生得十分美丽,身材窈窕,唇红齿白,笑起来非常迷人(中略)她的声音,有如小鸟一般清脆甜腻,听起来令人十分舒服”“雪子生过小孩后,身材和容貌还是没什么改变,依然跟刚来的时候一样明艳动人,丝毫没有衰老的痕迹”“那个白衣女子长得如此漂亮,她的笑容如此摄人心魄”[7]这样一位美得动人心魄的女人可能杀死了与巳之吉一同在雪地里落难的老人。在与丈夫巳之吉生育了十个孩子后,勤俭持家,与丈夫相濡以沫。而听到丈夫忘记当时的誓言时,猛然站起来“厉声尖叫起来,哀怨的声音如泣如诉”,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同时具有“美和破坏力的双面性的女性形象”通过“雪女”呈现出来,雪是大自然的产物,它纯洁美丽,但是走向极致时又会成为夺人性命,是可怕的大自然的化身。而小泉八云笔下的雪女也有研究认为是投射了自己儿童时代就离开自己的母亲的形象。[8]

深爱着丈夫,自己去世后依然不允许丈夫再娶甚至想让丈夫病逝陪伴自己的百合、无脸的“貉精”、对丈夫情深意重的柳树精“青柳”、去世后灵魂依然不肯离开家,只为找回曾经的一封情书的香叶、喜欢吸食年轻男人精血的蟾蜍精……小泉八云就是通过塑造笔下的妖精、精灵、女儿、妻子、母亲,不断追求多样的“永远的女性”形象,打破了西方世界认知中日本女性的固有形象。

二.深受佛教影响的日本文化

在《怪谈》这部作品中,很多面临生命危险的主人公最后得救都会因为一个关键的人物,便是“和尚”。例如《食人鬼》中梦窗法师为被自己的欲念和私欲所吞灭而变成食人鬼的老和尚诵经超度。被“淳子”缠身即将丧命的武士的家人按照大师的交代,将写有经文的咒符化为灰烬后让他服下后,武士得救。琴师芳一因为住持在其身上画满经文和符咒,偏偏忘了耳部而被平家的怨灵撕去耳朵成为无耳琴师……

对于小泉八云而言,在受基督教影响的西方人的视角下,为人只有一次机会。而他再话文学的创作却将当时佛教的深远影响理解得很透彻。故事也常常会围绕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的主旨展开。这在小泉八云的再话文学中很常见。例如《死灵》的一位地方官去世后,部下贪恋他的钱财伪造报告,致使官员的妻儿被驱逐出境,世世代代都要蒙羞。这位官员附身女仆揭露了部下的无耻行径,最后恶有恶报,那些贪恋钱财的属下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官员一家子子孙孙,其乐融融。

在这样受神道教、佛教影响深远,各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小泉八云更倾向于从佛教思想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日本文化,对于宗教问题他曾说:“很多公正而又经验的日本生活观察者一样,我自己深信不疑的是:无论是道德还是其他方面,基督教的输入不但没有使日本获得任何益处,反而失去了很多”[9]。可见其对基督教的态度,赴日之后,小泉八云延续了对基督教的厌恶感。他曾在1884年发表的《佛教是什么》中介绍了佛教的”四圣谛“:1.苦的存在。或者就是受苦。2.受苦的原因是欲望。3.痛苦的止息需要灭除欲望。4.灭除欲望需要修道,遵从佛的教诲-如此以达到涅槃,或曰寂灭。[10]在当时多数西方人对佛教还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小泉八云对佛教的涉猎是很广博的。通过以《怪谈》为代表的再话文学也不难看出他所感受到的佛教思想对日本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他将日本的宗教看成是日本社会的基石。他认为一切制度、道德、传统、艺术、文化以及国民性都是与日本的佛教、神道教的宗教体系不可分割的。

三.中国文化的受容

关于日本文化,小泉八云曾在《神国日本》这部作品中提到:日本的文化被认为是无法和西方相提并論的非常有特色的,那是因为它是在原本单纯的地基上大量吸收了外国文化,历经一场复杂的交融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光景[11]。小泉在收录于《来自东方》这部作品中的《柔术》《日本文化的真谛》中曾多次提到日本摄取外国文化的历史反而成为了由多种人种构成的日本人展示人种特点的舞台。而这里提到的外国文化就是指的对中国文化的受容。

自圣德太子派出遣隋史、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当时先进的政治、文化、经济制度,包括中国的佛法甚至文字,中国文化就已经深深扎根于日本的土壤里,并开花结果了。而这一点也正好在在小泉八云的《怪谈》中可以窥见一斑。这部作品中收录的《蓬莱》就是出自中国秦朝在日本也传播甚广,蓬莱仙境仿佛就是传说中的极乐世界,无死无忧无寒冬,这些玄妙异常的传说出自中国,但他说中国的文人们没有提及蓬莱的“空气”。蓬莱的空气是由“无数思考的人的灵魂组成”,人呼吸便将这些灵魂也吸入体内,溶入血液之中。灵魂令人产生改变,引发人去思考。在这部作品里,蓬莱的美妙不仅因为他们“吸入了灵魂的空气”,还因为“有前人留下的魔法,这些魔法具有令人心生向往的魅力,有一种实现古老冤枉的魔力“,这里也隐含着中日传统文明文化的交融延续与传承,体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也是对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文化发展史的肯定和赞美。同时他把日本比喻为海上的乌托邦,“那股西洋吹来的邪风正在侵蚀着蓬莱;那种具有魔力的空气正慢慢消散于世人眼前,仅残留了一些在微小的空间里,如同日本画家的风景画里出现的细长辽远的云带。”[12]通过这部作品也表达了他对西洋文化的输入会造成日本传统文化的消失深感惋惜。

另外同样收录于《怪谈》中的《安艺之助的梦》出典于中国的“黄粱美梦”的故事;《青柳的故事》中的部分情节与我国唐代的创奇小说《柳氏传》相似度极高。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小泉八云在向西方传播日本文化时,把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受容也看作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的。

四.独特的东方之美

纵观他的创作,“女性”角色的描写和塑造是他创作的中心,这些“女性”角色恰好是他作品东方审美情趣的具体体现,受日本自古以来“物哀”意识影响,作品中的人物设定和悲剧的结局将“执念”与“无常”的主题在一种幽美中体现得异常浓重。

在小泉八云的眼里,日本的美是区别于西方世界的独特的美,他曾说:“在日本欧洲化的圈子里,不可能找到和其他国度迥然不同的日本生活的罕见之美。这种美存在于广大民众中间,就像所有国家一样。广大民众代表着民族的道德,并仍然保持着令人欣喜的古朴风俗,他们独特的服饰、佛教造像、家庭神龛以及雅致感人的祭拜祖先的仪式,这才是外国观察者不会厌倦的日本生活。”[13]在《怪谈》这部作品中,这种在西方人看来都极具仪式感的场景描述也比比皆是。例如《因果的故事》中出现的樱花绽放的场景,《青柳的故事》中最后出现的柳树,《幽灵瀑布的传说》中的幽灵瀑布,《穿武士服的小人》中对榻榻米生活方式的细致介绍,甚至用“榻榻米是有妖精护佑的”来表现它的灵性。还有《蓬莱》中的海市蜃楼、起死回生的仙草,龙宫屋顶上的积雪、由灵魂组成的空气这些颇具异国风情的元素处处传达着小泉八云眼中的东方独特神秘之美。

这位被认为“厌恶西洋,热爱日本的西洋作家”出生于希腊辗转于欧洲,独自一人赴美,之后又作为特派记者赴日,从此在日本度过了人生最后的14年光阴。最初为采访途径日本,却在此过程中被日本文化深深吸引,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了日本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之路。其对日本精髓的参透程度甚至超越了当时的日本人研究者。他的身边有一位常伴他左右,给予他很多建议和帮助,一直支持他的日本妻子。不管遭遇何种挫败,她都毫无怨言地在他身边以温柔的微笑去面对。这种古风日本女性的美好品德和哀切的表达对西方人而言是难以理解的神秘,也被认为是让小泉八云沉迷于日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日本的14年间,他致力于向西方介绍日本的美好。自古以来日本文化就是植根于与自然的交流与融合的宗教性的关系中。小泉八云以他特有的感性和想象力对这样的日本文化进行了解读。古代日本的传承与神话,与西方人的个人主义极强的自我主张截然不同的和平的集团主义以及压抑自我的精神,与自然紧密相关的传统艺术,高尚隐忍端庄的日本女性,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佛教观念……他孜孜不倦地探求地日本独特的自然观、宗教观和传统文化的意义,并以西方人觉得神秘的再话文学形式积极地向西方传达着他对日本文化的解读。他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和多元的文化背景,给他的再话文学创作注入了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小泉八云思想与创作研究》.牟学苑.北京大学出版社

2.《日本魅影》小泉八云著.马永波、杨于军译P2-3.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3.小泉八云与“永远的女性”———以《泉之少女》和《雪女》为例.张瑾.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注 释

[1]《怪谈》小泉八云著.余敏译.P4.天津人民出版社

[2]海を渡った物語.―ラフカディオ.ハーンと再話、そして女性―.宇都宮大学大学院国際学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国際学研究科.124603Y.三成.清香

[3][4][5][6][7][12]《怪谈》.小泉八云著.余敏译.P157/P196/P211/P212/P74-P

76.天津人民出版社

[8]小泉八云與“永远的女性” ———以《泉之少女》和《雪女》为例.张瑾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9]《日本魅影》小泉八云著.马永波、杨于军译.P5.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0]《小泉八云思想与创作研究》.p105.牟学苑.北京大学出版社

[11]《神国日本》第一書房版.小泉八雲全集第八版.笔者译

[13]《日本魅影》.小泉八云著.马永波、杨于军译P2-3.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项目:2018年度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SQ18043)。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