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凤
在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制约下,传统教学中教师完全掌控课堂,“重教轻学”让学生一直比较被动,不仅学习效果得不到保障,学习能力也得不到培养,个性与思维更得不到创新与发展。更严重的是,在教师权威性的震慑下,学生即使有想法也不敢表达,压抑了学生自主性的发展。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要指向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敢说、敢想、敢做,具备良好的质疑能力。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意义
质疑简单来说就是提出疑惑或不一样的看法。小疑获得小进,大疑获得大进,它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等。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惑,通常分为两类,一类疑惑是基础的、简单的常识性问题,比如,学生对课本上某个例题的解法不理解,或者对某个公式或概念不理解等,它展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类疑惑是学生综合多种要素后产生的新问题,具有创造性特征,这类问题有很高的价值,也比较新颖、独特。让学生质疑并不是让他们盲目怀疑已有的知识与结论,而是根据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发现,提出有待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或针对某个知识点、问题提出自己一些个性化的想法等。本文中强调的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指培养学生提出后一种问题的能力,它对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以及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与解决问题相比较,提出问题更有魅力,也更为重要。因为“解决”的核心和关键是运用,也就是对学过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使用,但是“发现”不一样,它的核心是“新”,或是发现了一个新领域,或是从新的角度去挖掘到不一样的信息,它需要想象力、创新思维等因素作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相较于指导他们解题更为重要,因为有助于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其创新、创造能力。与此同时,质疑是一种主观性的学习行为,它需要学生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自主思考和发现,或者在他人的暗示下发现“新大陆”,不管哪一种都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到探究活动中,调动自身的能动性,这可以改变其“等、靠、要”思想,促使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认真钻研,这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学实效性有重要意义。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敢于质疑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或有不一样的想法却不敢提出来,究其根源,他们存在“我提出了不一样的想法,老师会不会认为我不给他面子?”“我提出这个问题老师会不会批评我?”“我提的这个问题会不会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就我不知道,最后被嘲笑?”等心理。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他们的这些心理,让学生不仅敢想而且在课堂上敢说、敢问,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和谐、平等的关系共处。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幽默的教学语言、有趣的游戏活动等营造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还可以顺应时代运用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以视频、图片这类深受学生喜爱而且感兴趣的文本形式将他们看来无趣乏味的知识呈现出来,激发其内在情感。如指导学生分析几何图形如圆柱、圆锥时,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绘图并利用移动、旋转等功能进行展示,这样可以给予学生良好的感官体验,使他们身心放松并专注地投入课堂,对所学习的几何图形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又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关于10以内数字的认识与加减法时,组织学生玩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如“老鹰抓小鸡”,每成功抓到一只小鸡后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去1,以此类推,从而实现在玩中学与学中玩,学生对“加”“减”这类原本抽象的概念也有了深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愉快、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学生对教师不再有畏惧心理,也不用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提出了不一样的想法被教师批评或被同学嘲笑,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质疑与提问的勇气,促使学生敢于提出自己存疑的或不懂的问题,这样既能提升教学针对性,又能锻炼学生思考能力与质疑能力,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提问欲望
质疑是需要契机的,所以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创设机会,比如,设下悬念,或设计矛盾,以此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创造更多质疑机会。对小学生来说,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情境的介入让数学知识变得立体、生动,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其中,而且这符合他们的形象思维与学习规律,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推動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或指导学生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一个购物的场景,提前准备好相应面值的人民币作为购物情境中的道具,将教室里现有的资源,如练习本、文具盒、教材等开发成情境中的道具,作为商场中的商品进行售卖,教师扮演收银员,学生扮演购物者。环境建设工作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在教室这个“大超市”中随意挑选商品然后将它们拿到“收银台”付款,扮演收银员的教师则负责给学生“找零”。在给学生找零钱的过程中,教师故意将零钱找错,比如,某个学生买了一本17元的笔记本和两支单价9元的钢笔,递给了教师100元,“收银员”给学生找零64元。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发现错误,从而产生质疑,然后向教师提出疑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100以内加减计算能力以及认识人民币的能力得到培养,质疑能力也得到培养与提升。除了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时机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矛盾、错误等资源激发学生质疑的动力,通过他们的认知矛盾、兴趣点引导学生自觉、主动思考,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目的。实践证明,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教学活动也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质疑空间。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数字艺术,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的影子。立足实际拓宽教学空间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质疑空间。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日常数学问题交流会”活动,引导他们汇总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难题,再带领学生自由讨论、质疑,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思维、发散思维,这对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有重要意义。
(三)传授质疑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
质疑并不是散漫、自由、随意地提出问题,它是对某个领域有意义的探索与研究,所以需要科学的方法与技巧。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敢于质疑的胆量和能力,还要授予他们正确质疑的技巧,确保每一个提出的问题都有探讨与思考的价值,让学生能真正抓住关键、重难点。在某一次讲解小数加减法的数学课上,笔者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某天早上天气温度是5.8度,中午温度有所回升,上升了2.9度,晚上的时候气温又下降了,比中午减少了4.2度,问这天晚上气温多少度?”有两三个学生质疑这样的温度不符合常识,很显然这样的质疑放在这节数学课上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在指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给学生创造让他们质疑的机会,还要传授他们质疑的方法,使学生能抓住重难点并巧妙地转化思维,真正学有所获。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关于连乘应用题时,笔者结合实际生活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星期天你放假在家,妈妈让你去楼下的超市买两箱牛奶,这个时候你会思考哪些问题?”学生经过几秒的思考后给出了各自想到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问:“每一瓶牛奶是多少钱,一箱有几瓶牛奶?”“每箱牛奶价格是多少?至少应该带多少钱出门?”等。对同一个现象,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疑问以及与众不同的看法,这就是会质疑的关键。经常组织学生这样提问,可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这对提升学生质疑能力有重要意义。又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知识时,笔者引导学生质疑“数位对齐”这个关键词,问他们由这个关键词想到了哪些,有的学生问:“为什么要从右向左,由个位算起,而不是从左向右,由十位算起呢?”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必须对齐数位才能计算,不对齐就不能计算呢?”在他们提出问题后,笔者层层深入,带领他们探索每一处质疑,在无形中授予学生质疑的技巧与方法,为提升他们的质疑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开展一题多解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提升他们的质疑能力有积极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僵硬、死板、固化,在分析事物的时候通常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种情况下很难提出一些独特的、有价值的问题。要想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必须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这样就能让学生看到不一样的地方,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发现能力。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一题多解有着不可比拟的价值,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在丰富学生解题经验的同时提升他们灵活运用学科技巧的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其创新型思维与质疑精神,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独立人格。
一般来说,一题多解训练与小组合作搭配使用效果更好。由于成长环境、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各项因素的不同,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对于同样一个问题,有的学生从A角度分析,找出一种解题思路,而有的学生从B、C、D等角度分析,找到各种解题思路,这与一题多解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因此,在指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数学课上,教师可以依据教学主题给学生安排一题多解的题型,让他们展开小组合作,各自阐述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法,从而实现观点碰撞,形成良好的发散思维,这对提升学生质疑能力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数学课上,笔者给学生展示这样一个问题:“有3台拖拉机同时工作3天,一共耕了90公顷的地。如果我现在再加2台拖拉机,问工作6天可以耕地多少面积?”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有的学生提出先去计算1台拖拉机1天的耕地面积,这样再乘以拖拉机的数量5和工作天数6就能得到最终答案。也有的学生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们认为后面工作6天是之前工作3天的双倍,所以只需要求出5台拖拉机3天的耕地面积,再乘以两倍。而求出5台拖拉机3天的耕地量先要计算出每台拖拉机3天的耕地面积。针对这个问题,每个小组展开激烈的讨论,各成员在组内提出了自己的个性化见解,每个小组内形成了多种解题思路。接着,笔者让各小组学生就不同解题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讨论,选出最优解法。在这个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解题技巧而且质疑能力也从中得到了培养。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训练能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解题技巧,而且对学生发散思维与质疑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五)完善教學评价体系,激发学生质疑动机
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方向,它具有激励、导向功能。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以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为指标进行评价,这让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一味追求高分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提升。在指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质疑”作为一项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也就是将学生“质疑提问行为”作为一个考核的标准实施评价,以此丰富评价体系,引起学生对这方面的重视,促使他们习惯性地提问题,并做论证思考,增强其质疑意识与能力。
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那些在课堂上敢于提出自己不一样想法,或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肯定和表扬,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探究价值还是没有意义,都要对他们这种敢问、敢说的学习精神和品质加以肯定,这样有利于营造“质疑”的教学环境,使数学课堂上充满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在这种“你追我赶”的氛围中,敢于质疑并积极提出问题。总而言之,在实施教学评价时,教师要支持学生的新认识、新观点,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推理与想法,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质疑能力、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教学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灌输的方式单纯地将知识与技能授予学生的教学手段,会制约学生思维与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结合实际情况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其次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传授学生质疑的方法并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