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思政教育多以课堂为主要平台,以课本内容为依托,以理论宣讲为主要形式,“大思政课”不能只是进行宣讲,而应当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与现实相结合,紧密联系实际。新媒体是当前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形式,也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具有重大影响。高校“大思政课”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立足新媒体与时俱进,从思政内容开发与思政平台建设上构建大格局,实现全方位育人;以新媒体为纽带,提升师资队伍思政教育能力,促进家校社协同,实现全员育人;着眼于新媒体阵地加强新媒体信息的监测跟踪,将新媒体焦点热点问题及混淆性问题引入课堂,夯实思政教育大环境,实现全过程育人。
关键词:新媒体;大思政课;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7-0181-04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着眼点和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大思政课”作出重要论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并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当前,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已经成为社会主流媒介形式,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甚至出现生存危机,在新媒体产业日趋活跃,应用形式不断创新,高互动性和聚合效应下,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不少大学生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年使用时长甚至不超过10小时[3]。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必须利用新媒体,善用新媒体,占领新媒体这一思政教育的关键阵地,这样才能真正与现实结合起来上好大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一、立足新媒体,与时俱进构建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一)创新新媒体思政内容,开发多感观育人模式
“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现象,大多是“填鸭式”的价值观宣讲,即便是在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中,也多是依赖于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思政教育内容资源形式单一,理论化、表面化、概念化现象较为突出。当前时代,信息的形式极为丰富多样,已经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结合,而图文并茂、影音综合的信息表现形式更能引起学生关注,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这一背景下,单一的理论宣讲或文字阐述,在信息的传递上很显然难以与新媒体丰富的信息表现形式相抗衡,学生更容易受到新媒体内容的影响。因此“大思政课”不应当只有教材形式、课本形式、横幅形式,还应该立足新媒体进行内容资源的开发,从多感观来全方位育人,让思政内容更有時代感、吸引力和说服力。
目前,有不少高校在进行新媒体思政内容资源的开发尝试,开发影音、图文思政教育资源,但往往都是采用比较陈旧的范式。以视频资源为例,多为拍摄、制作一些理论宣讲、事迹记录的视频,然而这种音视频制作思维还未跟上时代发展,实质上是课堂灌输的翻版。新媒体最大的特征并非是图文并茂、影音结合,而是其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个性化、社群化、时代化。新媒体时代,庞大而丰富的信息产品都在抢夺大学生市场,陈旧呆板、缺乏时代感的内容虽然运用了新媒体技术,但依然无法在诸多信息产品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经常出现学校思政资源罕有学生浏览,而一些自媒体发布的观点却深受学生追捧的现象,其中很大原因在于自媒体在信息的呈现形式、创新策划、后期制作等方面更符合大学生的浏览习惯,采用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表现方法,而高校在内容制作上则缺乏创意创新,呆板、生硬的呈现形式显然难以抓住学生眼球。
(二)活用新媒体构建多场域思政平台,实现多渠道育人
“大思政课”的“大”,相对传统思政课来讲,是其边界的延伸和拓展,是突破课堂思政空间而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延伸。思政教育依赖于一定的平台基础,单从平台基础来看,在高校过去的思政教育中,思政教育平台往往是以课堂平台为主,校园广播、论坛等平台为辅。这种以校园和课堂为基础的思政教育平台,在过去信息传输缓慢、传输渠道较少的时候具有适用性。但必须认识到,当前社会的信息传输速度不断加快,传输渠道极为多样,如果依然仅依赖校园和课堂为基础的平台,明显覆盖面不足,对新媒体渠道的利用也完全不够。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不少高校建立了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但多数只是作为学校信息的发布平台,并未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来发挥思政教育功能,使新媒体平台建设流于形式。
分析新媒体的特征可以发现,新媒体依托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但其核心特征是社交化,是伴随社交网络而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在很多高校的新媒体平台建设实践中,只是将这些平台用于发布信息还远远不足,还应当关注其社交化、交互性。以校园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例,很多高校都有官方微信平台用以发布思政内容,但却忽视了其交互性、社交化,学生甚至无法对信息进行评论,这种看似利用了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政教育,但实质上和传统的张贴公告、印发文件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高校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起社群形态,让学生不仅能通过这个平台来浏览信息,还能互相讨论、互相辩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样的新媒体思政平台才有活力、凝聚力、传播力,才能更好地起到渠道育人的作用。
二、以新媒体为纽带落实大使命全员育人
(一)提升师资队伍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的能力
新媒体这一媒体形态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1967年CBS的一项商品开发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新媒体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4]。其特征是基于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传播者不再是权威媒介,而是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传播。但在早期,由于互联网普及率不高,新媒体传播信息的主体和受众大多为社会精英,因此在这一时期对“传播者”的界定还不是所有人,不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传播者的范围得到了拓展,传播者与受众交错融合,而这一变化极为迅速,主要发生在近十年时间。由于新媒体的发展变化过于迅速,主要精力用于从事高校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对新媒体的认知还存在一定偏差,部分教师甚至对当前新媒体的了解接触较为缺乏,关注度明显不足。
欲善用之,必先懂之。新媒体传播迅速、信息量大、方便快捷,各种渠道所传播的信息都可能给学生思想道德意识造成隐性或显性的影响,使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不知不觉地被改变。而当前新媒体又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高校教师应当主动积极地接触新媒体、关注新媒体、学习新媒体,不能再用传统的方法对当前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也不能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待当前多元文化思想现象,脱离了新媒体的视角和方法,必然会与当前实际情况脱节。因此,高校应当提升师资队伍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的能力。其一,针对新媒体即时性的特征,高校教师应当经常关注新媒体,了解当前社会思潮变化,分析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在新媒体环境下所受到的潜在影响,这样才能使思政教育更切合实际、更具有针对性,而不只是簡单地进行宣讲。其二,针对新媒体社群化、交互性的特征,专职思政教师应当学会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如以新媒体的话语魅力来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发挥新媒体的隐性教育作用,以新媒体生动形象的信息呈现形式来制作思政教育内容,构建思政社群。
(二)利用新媒体建立 “家校社” 协同育人机制
在过去,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主要由思政类课程来完成,近几年“大思政课”“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逐步增强了其他非思政类课程教师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力度,但总体上目前的思政教育依然以学校为主,社会和家庭参与不足,缺乏完善的机制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进行协同育人。虽然高校在不断尝试通过社会实践、社会参与等方式与社会接轨,但学校依然存在较明显的孤岛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协同机制不够完善,家长不了解学校情况,与学校沟通不便,参与学校教育较少;社会也缺乏有效的渠道参与到学校思政教育之中,虽然有部分传播主流价值观、先进意识的个人或团体,但往往游离于学校思政教育之外,与学校思政教育间被高墙所隔。社会、家庭参与高校思政教育不足,使得高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资源、人力、信息、时效方面的不足更为突显,难以满足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当前,新媒体背景下各种思潮传播迅速,影响较大,且具有明显的潜在性、突发性和顽固性的特征,仅凭学校师资力量难以满足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需要,仅以新媒体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为例,高校教师本身就有大量教育教学工作,能用于思政教育资源开发的时间较少,其制作质量必然易陷入程式化、呆板化的局面。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引入社会、家庭、学生力量来参与,如以新媒体平台为基础举办视频制作大赛,不再只限定学生参赛,而是广泛邀请社会、家长参赛。再如在一些焦点问题的讨论上,高校教师不可能时刻关注各大新媒体平台,其海量的信息也不是有限的人力所能完全关注到的,可以利用新媒体建立焦点论坛,以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或具有争论性的、迷惑性的问题来设计话题,让学生可以自主发言,不能对学生不符合主流观点的发言一删了之,这样只会将学生推向其他一些意见领袖的社群领域,而是建立开放性的讨论机制,让社会、家长也可以参与到话题讨论之中,让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共同讨论、共同辩论,以此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辩论讨论中深思。
三、着眼新媒体阵地夯实大环境全程育人
(一)加强新媒体信息监测,了解新媒体思政战场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但在早期,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思想过于固化,不少传统媒体组织和机构都失去了新媒体阵地,虽然近十年传统媒体试图抢攻新媒体阵地,但成效甚微,大量自媒体、大众媒体在新媒体领域已经有了强势地位。虎牙直播平台月活跃用户近两亿,抖音日活跃用户数超过7亿,不少主播一场直播观看用户数过百万,发布一条视频浏览量过亿[5]。然而反观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领域的用户数,除了如央视等少数媒体外,大多数媒体的总访问量还不如一名当红主播一场直播的观看人数。与传统媒体失去新媒体阵地相同,高校思政教育也同样失去了新媒体阵地,一方面新媒体平台的开发利用较为乏力,存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对新媒体战场信息的关注度明显不足,时效性不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交互性强、隐蔽性高、即时性强,一些焦点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会迅速发酵,甚至在短短一两天便完成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的意识引导,如果高校不能及时监测到这些信息并采取有效的引导措施,不少学生就会受此影响,长此以往最终形成固化的思想观点。而部分自媒体出于商业目的,往往会着眼于社会焦点、社点问题,其所发布的内容看似主流价值观,但实际上由于发布者自身认知高度不足,主流价值观的背后又存在很多看似正确却实质错误的不良思想,大学生更容易受这种隐性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当建立一支精干的新媒体信息监测队伍,由熟悉新媒体的教师、学生参与,及时了解掌握当前思潮,及时发现不良思潮,尤其是隐藏在主流价值观之下的不良思潮,这样才能使思政教育更及时,更契合实际。
(二)把新媒体焦点问题引进课堂,促进实践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新媒体信息环境复杂多样,价值观念纷繁复杂,当前新媒体是社会信息传输的主要渠道,更是大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要将思政课与现实结合起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就要将新媒体的焦点问题引进课堂,将思政教育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如果不紧跟新媒体信息环境,高校思政教育必然会脱离现实,流于理论宣读的形式。但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高校思政教育都侧重于理论宣讲,侧重于围绕课本知识进行思政教育,而当前课程思政实质上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也较少,多数是通过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进行价值观念的引导,这种思政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度不高,未能真正深入生活关注现实。
高校思政教育要利用新媒体扩大视野,使思政教育不只是从课本上讲,还要针对新媒体成为大学生主要信息来源的现象,将新媒体上的焦点问题引入课堂中,从新媒体上的焦点问题来讲思政教育,讲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外不少针对我国抗“疫”工作混淆视听的言论,应当引入课堂中来,及时地与之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推理、分辩,以此进行思政教育。再如在上海“抗疫”期间,大量各类言论、观点在新媒体上发酵并扩大,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应当抓住这种机会,将新媒体上的观点、言论引入课堂,以此与生活、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思政教育,而不是回避社会焦点问题、热点问题,只是一味地进行课本宣讲。
四、结语
新媒体经过了数十年发展时间,但真正迅速发展则是在最近十余年,尤其是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整个以传统媒介和课堂教育为主的思政教育体系带来巨大冲击,高校思政教育乏力现象极为严峻。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上好“大思政课”,就不能脱离新媒体,应当融入新媒体环境,利用新媒体平台,抢占新媒体阵地。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创新思政教育内容资源从多感观来进行思政教育,利用新媒体搭建多渠道的育人途径,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思政教育;同时还要提升师资队伍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的能力,通过新媒体构建家校社共同育人的开放协同机制;此外,还要关注新媒体信息,及时把握新媒体思潮动态,将新媒体上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隐性不良思想等引入课堂,以此使思政教育立足生活、结合实践,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社会感。
参考文献:
[1] 石书臣. 上好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J]. 中国德育,2021(19):1.
[2] 邓琳.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运用新媒体开展青年思想引导工作研究以贵州大学阳明学院为例[J]. 贵州农机化,2018(01):56-58.
[3] 乔阳,王亚婷. 关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分析及其优势互补探讨[J]. 新闻传播,2021(17):105-106.
[4] 廖旭东,王子超. 自媒体影响力分析——以5·12地震报道为例[J]. 青年记者,2009(02):13-14.
[5] 祁雪莲,金振剑. 浅谈“反框架”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传播发展——以抖音短视频App为例[J]. 中国传媒科技,2018(07):110-111.
(责任编辑:莫唯然)
作者简介:刘琨(1973—),女,博士,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政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