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职业本科教育探路者

2022-05-30 10:48刘增辉
在线学习 2022年9期
关键词:职业本科校企融合

刘增辉

如何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新课题。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以其卓有成效的探索做出了回答。

关键词 职业本科 专业布局 专家型双师队伍 校企融合

今年6月10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举办了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在现场,共有903名2022届毕业生获得了第一批职业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

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本科毕业生“一骑绝尘”。该校党委书记吴学敏介绍,学校不仅就业落实率已远超全国本科高校平均水平,而且大多数学生都做到了专业对口,还有不少学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或者行业领军企业的项目研发团队,整體就业薪资也极具吸引力。

对此,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给予高度评价:“这充分说明了我们职业本科毕业生是能够得到社会认可、受到行业企业欢迎的,也充分彰显了我国职业本科教育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今年5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职业教育法明确,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这意味着,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学历“天花板”被打破,形成了从中职、专科、本科的“直通车”。其中,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更是备受关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以其卓有成效的探索,解答了如何办好职业本科教育的诸多问题。

职业本科教育如何定位?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职业本科教育作为本科教育的新类型,应该如何准确定位?对此,吴学敏认为,过去10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已从大众化阶段发展到普及化阶段。面向未来,职业本科教育应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做到三个准确定位、做好三个坚定。

一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准定位,坚定面向市场、服务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要做坚定的应用型教育,要瞄准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学生高质量就业、全面发展需要,围绕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与行业领军企业、“高精特新”企业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倒推教学内容、设计培养模式、配备双师队伍等,让学生在大学四年获得就业能力、提升发展自信、积蓄未来发展能量,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即战力”。

二是要在教育链条中找准定位,坚定聚焦一线、协同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要将自己有机嵌入教育链服务产业链的大局中,找准战略方位。要坚定挺立在教育链服务产业链的第一线,瞄准一线技术升级、工艺改进的实际问题,与教育链条上的其他类型高校强化合作、发挥协同效应,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三是要在职教体系中找准定位,坚定担当责任、引领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高层次,要勇担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光荣使命,以高水平办学当好职教发展“龙头”,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力,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整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教育有何区别?

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要“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来,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职业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吴学敏表示,职业本科教育绝不是普通本科教育的复制版。两者的区别在于三个方面:从培养模式看,职业本科不是在普通本科教育基础上基于所谓职教特色的修修补补,甚至简单复制;从培养要求看,职业本科不是普通本科教育的翻版,也不是居于职教专科与普通本科教育的中间层次;从培养层次上看,职业本科不是普通本科教育的低层次,两者不存在优劣之分。

他认为,本科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本科教育处于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两者各有特色和侧重。职业本科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加强调解决实践问题的技术能力培养;既注重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更强调基于工作情境的实践教学。

以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这是普通本科、职业本科和专科都有的一个专业,但是它们培养的定位并不相同。职业本科主要是培养“现场工程师”,重在能够解决一线的复杂技术问题,并做技术改进;普通本科培养的是工程师,主要侧重于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职教专科则重在培养一线的维修维护人员。

职业本科专业如何布局?

一直以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扎根制造产业,紧紧围绕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主线,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在专业设置上,学校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紧紧瞄准产业高端及高端产业升级、调整和拓展专业。

所谓产业高端,是指在传统产业中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占据领先优势的领域,比如,装备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即位于制造产业的高端。围绕产业高端设置专业,就可以推进传统制造类专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所谓高端产业,是指处于价值链高端、占据产业链核心的新兴产业领域,比如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针对高端产业,学校依托原有专业优势,积极拓展专业方向,新设本科专业。

经过优化调整,学校现设置职业本科专业23个,形成以通用装备技术、专用装备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为主干,以制造装备设计、管理服务、贸易流通为支撑的专业集群架构。“十四五”期间,将建成约40个本科专业,全部专业对接江苏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多数专业对接江苏“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

学校切实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牵头和参与28个职业本科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编制,承办全国职业本科教育办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当选“全国教材建设先进单位”,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专家型双师队伍如何建设?

学校坚持把教师作为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校内教师、企业工程师、领军技能大师融合发展。

在校内主干教师方面,学校推动专任教师“专家化”、博士教师“双师化”、专业教师“国际化”。目前,学校引进了应用型博士302人。为了推进博士教师“双师化”,新进博士必须在企业实践并跟岗校内导师研修一年,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走进课堂。现在学校已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師团队1个、教育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

在校外企业兼职教师队伍方面,北京精雕技术集团、华为等合作企业长期派驻校内的工程师有50余人,学校聘任企业工程师120余人。这些工程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重点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在做强领军技能大师队伍方面,近些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做法可以用“大手笔”来形容。学校最年轻的大师赵荣幸,拥有全国技术能手、江苏工匠、全国数控技能大师等称号。为了引进赵荣幸,学校专门为他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如今,学校已引进全国技术能手9人、省技术能手20人,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13个。

吴学敏认为,打造专家型双师教学团队时,要严把入口标准,招聘既具备深厚理论素养又具备优秀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担任专任教师,不过分强调高学历,要更强调高技术技能。合格的专家型双师队伍,在职业素养上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技术理论上具有研究能力和深厚积淀,在实践上具有运用工程方法解决一线复杂问题的能力。

如何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吴学敏表示,进入本科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校企合作层面,需要适应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向更深度的校企融合型模式转变提升。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致力于构建校企双向流动机制,与企业共建生产性基地、产业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等,使产业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供给环环相扣、互相嵌入,推动建立“引育高端人才项目源—助力项目落地—成果转化通道”的链式发展新格局。

“引企进校”,促进产学协同育人。学校与华为、阿里、西门子等企业共建基地、研究院等,共同培养人才。以重点聚焦行业带动性强的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能手“双聘”“双向任职”,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进企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在企业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和“博士工作站”,发挥学校人才资源优势,大大推动了学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

猜你喜欢
职业本科校企融合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思路探析
职业本科数控加工技术实践课教学改革的探索
新时代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潘懋元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就业实证研究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测绘工程职业本科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融合 建设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校企深度融合下的“企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