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波
人的姿态有两个方面,一是体貌,二是精神。人很难改变自己的体貌,但注重修养的人却可以改变自己的精神气质。于教师而言,其留给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往往不是体貌,不是传授的知识,而是人格魅力,是其特有的精神姿态。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师以怎样的精神姿态对待工作、生活和他人,就可能影响学生今后以怎样的姿態对待工作、生活和他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教师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
当然,影响教师精神姿态的因素很多,诸如情感、道德、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一名教师的精神姿态如何,直接决定着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经师以学问、知识授人,人师以人格、精神感染人。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学生,教师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更要有价值观的引领与人格的示范。
教师的精神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内在的、深层次的,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位具有良好精神姿态的教师,总会得到学生的敬仰,也总会被学生当作楷模,当作自己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的精神姿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是教育的姿态。
本期专题,我们邀请了数位教育专家、校长、一线教师从不同层面分别谈谈他们心中教师的精神姿态。这既是为教师节献礼,也是为引导广大教师端正姿态,重整行装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