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博物馆藏清同治九年(1870)《读书杂志》,共计八十二卷余编二卷,为清代乾嘉学派代表学者王念孙撰。该书是清代朴学的代表著作,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整套书流传至今,保存情况不容乐观,书叶破损严重。本文择取《读书杂志》中的余编二卷,为其设计修复方案,其中包含基本信息、病害种类、操作步骤等内容;同时在“整旧如旧”“可逆性”“安全性”等修复原则的指引下实施具体修复措施,做好跟踪记录,在修复存史的同时进一步探讨古籍保护修复过程中需注意的具体问题。
清代乾嘉学派代表学者王念孙集毕生读书心得所撰训诂、校勘的札记集《读书杂志》,正编八十二卷余编二卷,有同治九年(1870)金陵书局刊本,1988年收藏于湖北省天门市博物馆。这套书收藏至今,保存情况不容乐观,书叶存在泛黄发暗、鼠啮、霉蚀、撕裂等不同的破损情况。择取《读书杂志》中的余编二卷,量身设计修复方案,建立修复档案,实施修复措施,做好跟踪记录,并从概况分析、修复准备、修复过程、重整装订和检查验收五个部分展开论述。
《读书杂志》余编二卷概况分析
《读书杂志》余编二卷,从形制上可分为两册古籍。通长26.7厘米、宽15.8厘米、书芯厚1.3厘米。两册分别共计70页和71页。均半页九行二十一字,小字双同行,四周双边,白口,单黑鱼尾,版框高17厘米、宽13.1厘米,四眼双线装。内封、内页均为竹纸。
破损情况
经过观察与检测,发现书叶主要有以下问题。
整册书叶靠近天头、地脚、书口等部分皆泛黄发暗,内封污损严重;内封、大部分书叶有较大面积鼠啮、伴有虫蛀;部分书叶局部霉蚀,有明显的黄褐色斑点;内封、前后护叶有水渍;书衣脱失,装订线、纸捻断损。
纸张分析
为更好地开展后续修复工作,对这两册古籍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测量。使用规格为WSB-1的便携式白度仪,测量书叶白度值为28.1;通过数显测厚仪,测量书叶厚度为0.07毫米;最后使用pH测试计,测量出纸张酸度为5.14。
经过测量发现两册古籍的纸质呈弱酸性。酸性物质中的氢离子能够破坏纸张纤维素间的苷键,使得纤维素发生水解,进而引起纸张发黄、变脆、甚至粉化的问题。酸化的纸张耐久性降低,保存寿命缩短[1]。面对纸张脆化、厚度变薄的情况,取放和修补书叶时需要加倍小心。
《读书杂志》余编二卷修复准备
在进行正式的修复工作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制定修复方案、准备修复工具、选配补纸、清洗书叶,确保接下来的修复工作能顺利进行。
修复方案
采集影像资料,对修复前古籍的整体和局部的典型病害进行拍摄;称重、测量、编页,记录文物基本信息;文物保存现状记录、病害记录,制定修复方案,建立保护修复档案;进行修复前的书叶酸度、厚度、溶解性、白度等测试;用超纯水对书叶进行清洗;用竹纸和皮纸对残缺书叶进行补缺、加固和溜口;夹干、压平书叶、折页、裁切、装订成册。
修復工具
准备镊子、竹起子、毛笔、棕刷、刀具、盆、浆糊槌、排笔、塑料薄膜、夹板、直尺、木槌、压书石、喷壶、书籍压平机等工具。此外还要准备修复材料:补纸、小麦淀粉、纸捻、装订用的丝线。
修复配纸
前期纸张分析时发现这两本古籍的纸张的纸质均是竹纤维,且纸张厚度在0.07毫米左右,所以选择偏薄的竹纸作为补纸。而待修复古籍书口处有断裂,需要溜口,所以选择了具有韧性的三桠皮纸。
其次需要进行染色。染色材料为红茶、橡碗子、黄柏和少量黑色墨汁。为了方便装订时的做旧处理,装订时使用的丝线也需要染成旧色。将丝线和溜口用的皮纸一起进行染色,在染竹纸材料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份赭石膏颜料。
纸张清洗
纸张清洗前,先用一把大号的羊毛刷清扫书叶表面的霉与灰尘,然后用镊子小心地夹出书叶中的虫卵等杂质。
《读书杂志》余编二卷因缺失了封面和封底,前后护叶与前后两张书叶的水渍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故用小号排笔蘸取清水划洗即可。就脏污程度而言,大多书叶相对干净,为避免过度修复,不宜整册清洗。
《读书杂志》余编二卷修复过程
《读书杂志》余编二卷破损情况主要分为四种:虫蛀、打眼、撕破的小洞;书角、书边的缺失;书叶大范围缺失;书口断裂。
制作浆水
选择小麦淀粉来制作浆糊与浆水,小麦淀粉黏性较好且不含面筋。待修古籍书叶都较薄,所以浆水不宜过稠。取一勺量的淀粉放入小铜碗中,先倒入100毫升的冷水搅拌成牛奶状,随后倒入刚煮沸的开水,边倒边用木筷快速搅拌,直至浆水呈半透明状即可。
书洞补缺
书页修补按照“先补中心,后补边”“先补大,后补小”[2]的顺序。修补时,先将喷水壶举高,朝书叶少量喷水,让水雾均匀地落在书叶上,使干燥的书叶舒展开来,然后持浆糊笔蘸取少量的浆水涂在书洞的四周,一至两毫米宽;接着把对好纹路的补纸覆在破洞上面,用撤潮纸按压,吸走多余的浆水,等到半干时,用清水笔蘸取清水沿着洞宽一至两毫米处勾勒出洞的形状,用手和镊子去除多余的补纸,留下2毫米左右宽的补纸即可。
书角、书边补破
《读书杂志》余编二卷部分边角受损,且因为经常翻阅和光照的原因,书叶四周的颜色比中间的颜色深,故选取的补纸颜色要与之相近。对于这种大范围的补缺,修补前要将补纸一边撕去,让补纸与书叶搭口的那一边变毛糙,露出毛茬,使毛糙的一边搭在补缺处,这样可以使补纸与书叶连接更加牢固,不会轻易脱落。书角与书边处的补纸要多留出来一部分,避免之后的喷平让纸张收缩。最后用水笔在搭口周围划一下,撕去多余的补纸。
整补
《读书杂志》余编二卷第一册的第一至九页书叶破损严重,整张书叶缺失近一半,采用整补加湿补的方法。
先把书叶背面朝上平展开。书叶四周的破损处,有些部位呈絮状,失去韧性,用镊子在不影响字与框线的情况下轻轻镊去絮化的部分;然后左手拿喷壶喷湿书叶,右手拿一把刷头柔软的小油彩刷轻轻刷扫书叶,将书叶完全湿润地贴合在化学纤维薄膜上;取一张比书叶略大的补纸,用喷壶微微喷湿;接着拿浆糊笔蘸取浆水沿着书叶破损边缘均匀涂开,将补纸按竖纹方向覆盖在书叶上,用油彩刷排实补纸与书叶;之后用撤潮纸轻轻按压,吸走多余的水分;最后用镊子从补纸中间打开一条缝,从缝向两边把多余的补纸撕去。因为书叶边缘有脆化的迹象,所以搭口处保留三到四毫米宽,避免书叶脆化引起断裂。
溜口
“溜口”一般方法是使用浆糊将配纸粘贴在断裂的两张书页中间,使书页重新连为一个整体[3]。先将皮纸裁成宽约一厘米左右的长条放一边备用,裁切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裁切方向要按照皮纸的竖纹划开,如果按照横纹裁切,条状的皮纸容易被扯断;第二,裁切时,使用针锥,这样可以使皮纸四周露出毛茬,更加牢固地扒在书叶上。
将两张断裂的书叶字面朝下平铺在化学纤维薄膜上,用喷壶微微喷湿,保持书叶湿润;接着取浆糊笔蘸取少量浆水涂在地脚处,拿皮纸先从下至上粘大概五厘米长,并留出一截;再取浆糊笔蘸取少量浆水涂在天头处,拿皮纸先从上至下粘大概五厘米长,也留出一截,因为书口的上下两头最容易裂开,所以溜口时一般先把两头补起来;最后才将中间的部分用皮纸粘上。接着用撤潮纸轻轻按压,吸走多余的水分。最后将这些修补完的书叶进行压平。
《读书杂志》余编二卷重整装订
裁切书叶
裁切书叶时,应该按照原书的大小来裁切。通过之前的测量发现两册古籍的原书叶折页后是上下窄,中间宽的样式,这时就不能以折页的状态进行裁切,而是要将书叶展开,按照原来的样式把四周多余的补纸裁掉。
折页
按照原来的缝线对折书叶。折页时用手摸一摸书叶上是否有枝梗、稻壳,有的话要及时把它们去除,避免装订的时候压坏书叶。部分书叶版心不齐,原来的书口没有对照鱼尾叉口的中心对齐,需要重新将它们按照鱼尾叉口的中心对齐。
捶书
《读书杂志》余编二卷经过修复后,修补过的地方厚度增加了,整册书厚度不一致,所以需要用小铁锤捶书,达到整册书厚度一致的效果。
先将书分成两摞,取一摞放在表面光滑平整的大理石块上,在书叶的最上面放一张撤潮纸,左手按住书叶,右手拿一把小铁锤,轻轻地持续敲击书口、书脑等修补过的部位。待捶到整个书面十分平整后,换另一摞书叶,直至两册古籍全部捶好,将两册书蹾齐。
齊栏
将书口对着胸口,天头朝左,地脚朝右,左手拇指抵在书册天头的书口处,掌心按住书册;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书册地脚的书口处,上下左右移动书叶,将书脚最外面的栏线对齐。一本书册对齐之后,拿起来蹾齐。待《读书杂志》余编二卷两册古籍齐栏后,分别放在两张撤潮纸之间,用木板压实。
订纸捻
把齐栏之后的书册整理放置在木板上,木板上垫一张撤潮纸。用铁锥和木槌打好眼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纸捻沿着洞眼穿过去后,将书册翻过来,用木槌把纸捻的两头压实。至此整册书叶就被固定住了。
加护叶、装封皮
《读书杂志》余编二卷两册古籍都没有封皮和护叶,需要另外制作。为保证整册古籍的美观性,护叶就用之前染过色的竹纸制作。按照原书叶裁切好尺寸,以“前二后二”的数量放在书册的上下两边。
线装书皮又称书衣。以磁青、栗色较为常见[4]。经过考虑,封皮的颜色选择为与书叶同一色系的栗壳色,并选取棉连纸作为封皮。首先以红茶、黄柏、墨以及赭石膏为染色颜料进行染色,然后将染好色的棉连纸进行托裱,等待晾干成为封皮纸。
装封皮时采取“筒子皮”的方式。原书没有包书角,所以在装封皮之前无需包角。将封皮对折,裁切成比原书四周多1厘米的尺寸。取稠浆糊均匀涂抹在最上面护叶与书口相对的一边,大概5毫米宽,接着两手拇指抵住书口,中指与食指按在封皮上移动至与书口齐平,然后来回按压另一边,使之与下面一层的护叶牢牢黏住,等到半干时以同样的方法黏上封底与另一册书。
订眼装线
此次修复未对原书叶进行接书脑等改变尺寸的工作,所以书脑的宽度保持原书脑宽度不变,为1.5厘米,在书脑处按尺寸打好眼。取之前染过颜色的丝线穿针装线,按照原书“四眼双线”的装订方式,装订好两册古籍。
检查验收
《读书杂志》余编二卷至此已经修复完毕,此次修复工作严格遵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和《馆藏纸质文物病害与图示》的相关要求。仔细翻阅两册古籍,书叶无错乱,无补纸脱落,书叶平整,无褶皱,无漏补,补纸颜色与原书叶颜色相近,封皮与护叶都已补全,装订形式与原书一致为“四眼双线”。修复后的尺寸长26.7厘米,宽15.8厘米,厚1.4厘米。整个修复流程基本遵循了张平、吴澍时在《古籍修复案例评述》中提出的“修旧如旧”“抢救为主,治病为辅”“最少干预”和“过程可逆”四条基本修复原则[5]。
我国的古籍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保存下来的古籍经历了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亟须保护和修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化保护。”[6]202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7]新时代的古籍保护和研究工作正持续开展,在为我们创造良好学习机遇的同时,也对我们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古籍的保护修复和传承利用,让留存在中华大地上的古籍典藏“活”起来,逐步展现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夏淑冉.几种改进的古籍脱酸方法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8.
[2]杜伟生.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陈政宇.清代线装《四书辩真·论语》的修复[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4]朱赛虹.古籍修复技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5]张平,吴澍时.古籍修复案例述评[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6]王春法.让文物活起来[N].人民日报,2020-12-30(A09).
[7]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R/OL].(2022-03-14)[2022-10-24].http://www.zqdh.gov.cn/zqdhtj/gkmlpt/content/2/2679/post_2679836.html#5367.
【课题项目】金陵科技学院教育教改课题研究成果,“新文科视阈下古典文献学一流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YJG202103)。
【作者简介】芮欣冉(2000—),女,本科,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