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墓志对《汉语大词典》的补苴

2022-05-30 17:34刘莉莉
炎黄地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词目汉语大词典大词典

辽代传世文献较为匮乏,作为大型的、历时性的汉语辞书,《汉语大词典》很少引用辽代语料作为其收词、释义的依据。辽代墓志作为重要的出土文献之一,保留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文字词汇信息,能够在增加词目、补充义项、提前例证、添补例证等方面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与完善提供资料借鉴。

篇幅浩繁、收词数量巨多且释义较为精湛的《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自1994年第一版全书出齐后,《大词典》在不断修订校补中,内容质量越来越高,但受编纂条例、信息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大词典》还有亟待补苴之处。祝鼎民(2008)就曾指出:“在某一时代编的工具书,就不能不受到当时的认识水平、社会思潮和科学发展的制约。”通过整理研究辽代墓志,我们发现《大词典》在收词、释义及书证等方面还可以继续完善。因此,以辽代墓志语料为基础,从增加词目、补充义项、提前例证和添补例证四个角度展开,每一种情况暂举三例,以期为《大词典》的修补完善以及汉语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增加《大词典》词目

编纂辞书应当尽量广泛、全面地收词立目,以满足读者查阅、解疑等需要。辽代墓志中有部分《大词典》还未收释的词语,本文运用文字学、训诂学等理论知识考证其含义,以补充《大词典》的词目。

优寄

辽重熙四年(1035)《张守节墓志》:“分符宠赐,临民优寄。勇冠三军,政谣千里。”

“优寄”即“忧寄”,意为“忧国忧民的托付”。《大词典》阙收“优寄”条。《广雅·释训》“夏夏,行也。”王念孙疏证:“夏夏当做忧忧,字之误也。《说文·心部》:‘忧,和之行也。引《商颂·长发篇》:‘布政忧忧,今本作敷政优优。”古人以“忧”表示“优”。《群经平议·毛诗四》:“憂者,优之本字。”可见“优”与“忧”为通假关系,“忧寄”与“优寄”所表达的含义相同。“忧寄”在辽代墓志中亦有用例,如辽咸雍元年(1065)《耶律宗允墓志》:“善三雍之对,方喜觐于睟颜;宣十乘之威,荐移分于忧寄。”《大词典》为“忧寄”立目,也当为“优寄”立目。

乡解

辽寿昌三年(1097)《贾师训墓志》:“年十四,举进士,由乡解抵京师。”

“乡解”有两个义项,义项一“基层行政官署”;义项二“基层官员的推荐”。《大词典》阙收“乡解”条。“乡”指县级以下的行政单位;“解”指官署。元明清科举考试设置“乡试”,获得第一名者被称为“乡元”或“解元”,大概与此有关。上例“乡解”与“京师”相对,“乡解”指“基层行政官署”。另外,“乡解”常与“拔”“领”等动词性词语连用,引申出“基层官员的推荐”义。如宋邵雍《梦林玄解》卷三十四:“自此读书日进,因领乡解,赴京过德州时,天寒河冻,就在西岸旅宿夜。”《大词典》可补立“乡解”条。

扼束

辽重熙六年(1037)《韩橁墓志》:“截玄菟之要冲,贯紫蒙之扼束。”

“扼束”意为“阻塞;阻碍;控制”。《大词典》阙收“扼束”条。“扼”有“阻塞;阻拦”“据守;控制”义,“束”有“约束;控制”义,故而“扼束”意指“阻塞;阻碍;控制”。“扼束”常用于两种语境之中,第一种,人的行为活动因江河险要而受到阻碍,如上例,“紫蒙”即“紫蒙川”是古水名,在今辽宁朝阳西北,“贯紫蒙之扼束”意为“贯通紫蒙川的阻碍”;第二种,水流受到阻塞控制,如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六:“三年,兴修狭河六十里时以洛水入汴至淮,河流漫阔,多浅涩,因修狭河以扼束之。”此句阻碍控制的对象即指水流。《大词典》可补立“扼束”条。

补充《大词典》义项

一个词语的涵义往往不是单一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新的意义并固定下来,演变为该词语的新义项。要想建立完备的义项,就要尽可能地掌握较多的语料。

氛霾

辽咸雍八年(1072)《耶律仁先墓志》:“帝曰尚父,天遗奇材。命讨北鄙,廓清氛霾。”

“氛霾”喻指“邪恶的,非正义势力”。《大词典》“氛霾”条释“云烟;阴霾”,阙收“邪恶的,非正义势力”义。《说文·雨部》:“霾,风雨土也。”《释名·释天》:“霾,晦也。言如物尘晦之色也。”现代汉语中与“霾”搭配组合而成的词语多有“昏暗、阴暗”义,如“霾天”“霾雾”“阴霾”等。天的阴暗与邪恶势力的阴暗具有情态上的相似性,故而能够引申。“氛霾”表达“邪恶的,非正义势力”义,除在辽代墓志文献中有用例外,其他传世文献中亦多有用例,因此《大词典》可补收“氛霾”表达“邪恶的,非正义势力”义。

迁爵

辽重熙十五年(1046)《刘日泳墓志》:“创业成基,始兴隆于燕谷,封官迁爵,乃荣茂于柳城。”

“迁爵”亦指“晋升或调动爵位”。《大词典》“迁爵”条释作“贬低爵位”,阙收“晋升或调动爵位”义。《尔雅·释诂》:“迁,移也。”“移”即移动或变更。《龙龛手镜·辵部》:“迁,升也。”“迁”由物体的自下而上运动,引申出官爵的晋升。《字汇·辵部》:“迁,谪也。”因此“迁”既有“贬谪”义,又有“晋升”“平调”义。《集韵·药韵》:“爵,爵位也。”《大词典》“迁爵”条仅释作“贬低爵位”,不够全面客观,应根据“迁爵”所处的具体语境区分出其他义项。由此,《大词典》可补收“迁爵”表达“晋升或调动爵位”义。

通年

辽大康三年(1077)《李文贞墓志》:“选定通年利月吉日良时迁葬于新茔之吉穴,则□□□□□□政已申于豪门,实公之所致也,不其伟欤。”

“通年”意为“通达顺利之年”。《大词典》“通年”条释作“犹整年”,阙收“通达顺利之年”义。“通”具有“通畅”“通顺”等义。《礼学记》:“知类通达,又亨也,顺也。”“通”“利”“吉”“良”等普遍具有正向积极意义,符合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心理。《旧唐书·崔损传》卷一三六:“今属通年,欲议修置,缘供水稍远,百姓劳弊,今欲于见住行宫处修创,冀久远便人。”亦是其例。《大词典》可补收“通年”表达“通达顺利之年”义。

提前《大词典》例证

“书证是语言发展的化石,一般说它们都具有可靠的产生年代。”《大词典》释部分词目存在例证滞后的不足,辽代墓志语料可以为提前部分词目的例证时间提供资料。

宸衷

辽咸雍九年(1073)《耶律弘仁墓志》:“宸衷蕴倍万之材,将士负当千之勇。”

《大词典》“宸衷”条义项二释作“偶沿用于称国家最高领导”,仅引一条例证,即《五四爱国运动数据·学界风潮记下》:“伏愿我大总统、总理宸衷之断,即颁明令斥免曹章等。”《说文·宀部》:“宸,屋宇也。”《正字通·宀部》:“后人称帝居曰宸。”《龙龛手镜·宀部》:“屋宇,天子所居。”由“宸”组成的“宸严”“宸居”“宸扆”等双音节词语都可借指帝王,在辽代墓志中习见。《大词典》“宸扆”条释“借指帝廷、君位”,可补“帝王”义。用例如辽重熙七年(1038)《萧绍宗妻耶律燕哥墓志》:“如何有疾,溘然不起。痛极行路,悼深宸扆。”《大词典》可据兹补充“宸扆”释“帝王”义,以及提前释“宸衷”条的例证时间。

赙仪

辽重熙七年(1038)《萧绍宗妻耶律燕哥墓志》:“痛极行路,悼深宸扆。诏给赙仪,勑备葬礼。”

《大词典》“赙仪”条释作:“犹赙礼”,援引三条例证,首证为:《元史·乃蛮台传》:“薨于家,帝闻之震悼,命有司厚致赙仪。”“仪”与“礼”都有“礼物”之义,“赙仪”应由“赙礼”衍生而出,表达“送给丧家的礼物、财物”义。辽代墓志中“赙赠”“赗赠”“赗赙”等亦表达此义。“古汉语单音词连用,是双音节词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赙赠”“赗赠”“赗赙”等即是由古汉语单音词“赠”“赗”“赙”互相组合构成。《大词典》释“赙礼”“赙赠”“赗赠”“赗赙”条,所引用的首条例证时间较早,而释“赙仪”条所引用的例证晚出。《大词典》可据兹提前释“赙仪”条的例证时间。

灵席

辽重熙七年(1038)《萧绍宗墓志》:“礼贤下士,门无停宾;洁豆豊罇,座有灵席。”

《大词典》“灵席”条释作“设有神主以供奉祀的台子”,仅引当代作家作品中的一段话作为例证,即郑振铎《蝴蝶的文学》:“即设灵席,每展遗像,则一蝶停立久之而去。”“灵”与“巫”“神”等所表达的含义有关,《说文·火部》:“灵,灵巫。以玉事神。”《玉篇·火部》:“灵,神灵也。”“席”和“座位”“席位”所表达的含义有关。神灵所处的席位,即摆放神灵的地方,可称作“灵席”。从上古时期始,人们就有崇拜鬼神、信奉祖先的风尚,因此设灵席以供奉祀的习俗并非始于当代社会。“灵席”早见于辽代墓志,《大词典》可据兹提前释“灵席”条的例证时间。

添补《大词典》例证

《大词典》对部分词目所阐释的信息还不够完善,有的只解释词目的含义,没有列举例证,有的则只列举孤证一条。“为了给读者提供较多的知识,大型词典的举例一两个、两三个是不够的。”辽代墓志语料可充实《大词典》中部分词目的例证。

陪跸

辽重熙十五年(1046)《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搜狩省方,则忘劬而陪跸;蒸尝荐庙,则精意以佐禋。”

《大词典》“陪跸”条释作:“陪侍警卫皇帝。”仅引一条例证,即《旧唐书·李密传》:“自昏主嗣位,每岁行幸,南北巡狩,东西征伐。至如浩亹陪跸,东都守固,阌乡野战,雁门解围。自外征夫,不可胜纪,既立功勋,须酬官爵。”《说文·走部》:“?,止行也。”段玉裁注:“今礼经皆作跸。”“跸”指在皇帝因国事外出经过的地方严加戒备,断绝行人。墓志中有“出陪制跸”例,如大安六年(1090)《萧袍鲁墓志》:“兴宗皇帝嘉其远器,寘以近班。入卫周庐,出陪制跸。加之谨密,济以忠勤,寻差知兵帐。”“陪跸”可能由“出陪制跸”省减而来。《大词典》可据兹补收释“陪跸”条的例证。

幕席

辽寿昌三年(1097)《贾师训墓志》:“乙信怒愶公曰:‘吾秉朝政,迨二十年,凡一奏议,虽天子为之逊接,汝安敢吾拒耶?公起应之曰:‘公绾符钥,某在幕席,皆上命也。安得奉公之势而挠上之法耶?义固不可。乙信知不能屈,辄从。”

《大词典》“幕席”条释义项二作“幕宾的职位”,仅引一条例证,即宋陈师道《后山诗话》:“熙宁初,外学置官师,职简地亲,多在幕席。”“幕”有幕僚,僚属义;“席”由“座位,席位”义引申为“职位”。“幕席”表示“幕宾的职位”,在辽代墓志文献中还有其他用例,如重熙十四年(1045)《萧德顺墓志》:“寔方忝幕席,不敢违命,是以仰摭芳躅,历访华秩,凡阶宪勋赋,不得次其始末焉。”《大词典》可据兹补收释“幕席”条的例证。

英冑

辽大安八年(1092)《耶律昌允妻萧氏墓志》:“睠乃英冑,允为好逑,鸣凤成占,乘龙作俪。”

《大词典》释“英冑”条作“俊秀的后裔”,仅引一条例证,即唐陈子昂《夏日暉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诗》序:“李参军白云英胄,紫气仙人。”“冑”意为“后代子孙”。《说文·肉部》:“冑,胤也。”“冑”与“胤”组成的双音节词语“冑胤”亦指“后代子孙”义。“英冑”亦作“英胤”,《大词典》未收“英胤”,但“英胤”在辽代墓志中亦多有用例。另外“良”“贵”“令”“昌”等形容词性词语经常和“冑”或“胤”搭配使用,构成“贵胄”“令胄”“贵胤”“昌胤”等,在辽代墓志中习见。“英冑”在辽代墓志中的用例还有辽咸雍七年(1071)《萧闛墓志》:“公乃大国舅之英冑也。《大词典》可据兹补收释“英冑”条的例证。

墓志作为重要的石刻出土文献,其所载文字为时人所为,未经后人篡改,因此能够很好地反映当时社会的语言文字等信息,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辞书为词目立证要“尽可能选用词目在各种文体中使用的例证,以展示其广泛的表现力。”《大词典》对墓志文献的利用程度不够,对辽代墓志的征引更是寥寥。正确释读墓志文献材料并合理挖掘其中具有价值的词语,能够为《大词典》等辞书的再次修订提供参考,也能够帮助呈现部分词语历时性的发展脉络,助力汉语词汇史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编委会,汉语大词典编撰处.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2]祝鼎民.中文工具书及其使用(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周阿根.辽代墓志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22.

[4]俞樾.俞樾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

[5]释行均.龙龛手镜[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林玉山.辞书学概论[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

[7]王化鹏.论现代汉语词的双音节化及其发展规律[J].北方论丛,2000(06):120-125.

[8]汪耀楠.词典学研究[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

[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向南.辽代石刻文编[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11]林玉山.辞书学概论[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

[12]李俊义,张梦雪.《辽萧德顺墓志铭》考释[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01):65-72.

【作者简介】刘莉莉(1996—),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史。

猜你喜欢
词目汉语大词典大词典
藏语传统辞书词目编排法探析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从现存最早话本新词新义看《汉语大词典》晚收的词条及义项
评《〈汉语大词典〉研究》
敦煌碑刻文书词汇与《汉语大词典》释义缺失例举
日语中“V1+V2型复合名词”的分类
——基于《广辞苑》从有无对应动词形角度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
商务印书馆推出《新华成语大词典》
《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3-2005》词目年代研究——兼论《编年本〈汉语新词语〉系列词典部分词目的著录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