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凤凰琴》

2022-05-30 16:14:01余文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9期
关键词:英山刘醒龙民办教师

余文

第一次读《凤凰琴》,是1992年国庆节期间,不读则已,一读兴奋不已。我一气呵成读完小说,然后又反复细品两遍,持续两个星期,我的思绪都沉浸在这部小说里,《凤凰琴》在我的内心深处激起了一阵阵涟漪,引起了我强烈的思想共鸣。书中的明爱芬、邓有梅、孙四海和张英才深深地烙进了我的脑海。

在我看来,小说中的张英才就是我自己,我的经历和我教过的村小,与他有着惊人的相似。

张英才最后一次参加全校师生的升国旗仪式,带着余校长让他牢记这个艰苦的地方,将来关注山区孩子的深情嘱托,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界岭小学。而从县一中毕业当了四年民办教师的我,是在1991年7月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后,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带着乡亲父老的嘱托和村小校长、老师的期望以及孩子们的依依不舍离开村小。

一部小说就是一个年代的缩影。1992年,曾在英山燃烧过激情岁月的青年作家刘醒龙创作的中篇小说《凤凰琴》刚一面世,便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被誉为乡村教育的真实写照和乡村教师的生命赞歌。

《凤凰琴》小说中的民办教师、复式教学等情景对于如今的年轻教师来说显得十分遥远,不可想象,但它却反映了一个时期中国农村教育的状况,折射了山区人们的生活状况,是拨动时代精神的琴弦。

即便是条件异常艰苦,《凤凰琴》小说中的老师都不失生活的正气和人性的禀诚。小说通过一个个平淡而琐碎的故事情节,把每个人物的性格、内心、外表等都刻画得很细腻很鲜活,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喜有忧。

小说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有一个完整的内心世界和一条流淌自如的心理轨迹。每一个人物在各自的困境中,都有各自的动机。然而正是这些老师,要走十几里山路接送学生,要收留路途遥远的孩子寄宿在自己家中,要组织孩子用劳动所得购买书本文具,要用笛子和口琴吹奏国歌,领着孩子们在晨风中举行简朴而神圣的升旗仪式……

莽莽大别山上,国旗在一片葱绿的群山之间格外显眼格外清晰。是啊,五星红旗在山区的天空中高高飘扬,它在告诉人们,那就是学校,那就是希望升起的地方。

围绕着民办教师转正只有一个名额该给谁这个问题,小说生动地描写了老师们由“为己”到“为人”的真实心态,表现了淳朴的山村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他们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宽阔胸怀。

2020年8月21日,来英山参加纪念兄长与好友作家姜天民逝世30周年文学活动的省文联主席刘醒龙被往事触动,终于情不自禁地向与会人员袒露了埋藏心底三十余年的秘密:《凤凰琴》中的界岭小学原型就是如今的英山县孔家坊乡父子岭小学。当日下午,冒着酷暑,刘醒龙重访父子岭小学。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敞的水泥马路,土坯瓦房变成了防震楼房,高挂国旗的松树变成了不锈钢的标准旗杆。刘醒龙感慨道,这里学校的环境变了,而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和精神没有变,投身教育的爱心和情怀没有变。在与从2005年起就一直代着课的金利珍老师交谈后,刘醒龙称金老师是《凤凰琴》中“界岭小学”的老师在现实生活中的再现。

青山不墨千秋畫,绿水无弦万古琴。英山是青山绿水之处,也是文脉昌盛之地,自古就有崇文重教之风。作为小说《凤凰琴》原型地所在县的教师,我们除了倍感欣慰与自豪之外,更多的是责任与压力。

今天重读《凤凰琴》,小说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久久萦绕脑海,令我无法入眠。

回想自己从当民办教师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到离开村小,走进大学殿堂,四年后又毅然决然选择农村初中执教,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一名普通老师走上中层干部又到副校长、再到校长岗位的那一帧桢、一幕幕,我思绪澎湃、感慨万千。

责任编辑/周小益

猜你喜欢
英山刘醒龙民办教师
词语接龙
小读者(2024年9期)2024-06-01 07:02:32
父女问答
做人与处世(2020年6期)2020-04-19 10:04:26
新民办教师进退
民生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5 04:43:45
英山茶园
对英山茶文化资源的整理
老促会“添油加醋” 助推英山旅游强县
农村民办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山西青年(2016年5期)2016-02-05 20:16:21
谁曾真正关心民办教师的尊重与保障?
中华儿女(2015年15期)2015-08-19 02:24:37
刘醒龙小说研究综述
乡村想象与启蒙叙事——论刘醒龙的乡土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