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望安
原湖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编著有《把脉师方——学校教育实践案例研判》和《聆听花开——中小学教育实践情境案例集》等。
《不能说的秘密》是笔者在一次学前教师培训班上与学员互动时,由参训学员分享的教育故事。看似比较简单的情节,所反映的主题内容却颇具教育意义。若是将故事开篇第一段和结尾的反思略加调整,仍然不会影响读者对故事的理解与共鸣,真可谓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比較经典的学前教育故事。概括起来,故事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重现场景 准确预判
讲述教育故事,少不了还原教育教学场景,将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在故事中,“全班几十个孩子都沉浸在活动之中,有的在捣鼓玩具,有的在读绘本”,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是客观地还原了儿童游戏玩乐的场景。正因为游戏玩乐是儿童喜爱的活动与学习方式,孩子们才会“沉浸”其中;正因为“沉浸”其中,一贯表现乖巧、自理能力强的肖娜才会“忘乎所以”,发生了意外的状况。
当事老师在创设情境让儿童沉浸在活动之中时,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在细心观察学情,“三位老师在引导孩子活动的同时,也在时刻观察着孩子们的动静”。然而,最重要的是老师不仅细心观察,有所发现,还对观察的现象做出了合理、准确的预判。对于儿童来讲,无论是其心理变化还是身体不适,都会以不同形式显露出来,面部表情紧张或坐立不安。例如,肖娜“小脸涨得通红”。事后证实,当事老师的预判及时、准确,这为帮助肖娜脱离窘境做好了铺垫。
在教育案例或教育叙事研究中,还原事发时的场景或故事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是有的老师在重现场景时,难以达到细腻描述的标准,不仅影响读者对案例或叙事的理解,还会让其所涉及教育问题的研究意义大打折扣。说到底,除了观察不仔细外,对观察到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或合理判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细致入微 维护自尊
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发现学生有异常的动作,例如起身离开座位,甚至不打招呼离开教室等,很有可能会选择当场叫住学生,或询问其原因,强逼着学生说出自己不想说的“秘密”,师生之间由此闹出不愉快的不乏其例。笔者曾经读过有学生在课堂上“不辞而别”离开教室的故事。当堂的科任老师关切地询问,主观上是担心学生身体是否不适,当事学生却不理不睬,没有理解科任老师的善意。班主任得知后,要求当事学生对自己“不辞而别”的举动以及不理睬科任老师的询问等作出合理的解释。在老师的压力下,当事学生才说出实情:“不就是上了一趟厕所吗?有什么好追问的!”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却闹得多方都不愉快。
本故事的讲述者着眼于自身预判,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别采取了多项措施:紧跟其后,佯装上卫生间,验证预判;四目相对,觉察到孩子的紧张、不安和尴尬,蹲下身子,动手收拾,并口头表明善意,帮孩子舒缓情绪;发现孩子再度表现出不安,安慰孩子“这是王老师和你之间的秘密,我不会告诉任何人的”。
考虑到孩子带着洗过的裤子回家,必定会引起家长的追问,当事老师在孩子离开幼儿园之前,将实情告知家长,把为孩子保守“秘密”的行动形成了闭环。这充分体现了当事老师的教育智慧以及周密细致的工作态度与方式。
刻意暴露孩子隐私或伤害孩子自尊的老师应该极少,然而在这方面意识不强或方法不当无意中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案例并不鲜见。因此,要切实做到维护学生的自尊,帮学生保守“秘密”,老师就需要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不断增强保护学生自尊的意识与自觉。
重在反思 升华认知
学前教育对象所处的年龄段及伴随而来的教育与成长具有鲜明的特征,认识和适应这些特征并据此组织学习游戏活动,是完成学前教育的基本前提。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在与幼儿相处、相伴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强对幼儿的了解与理解,在教育实践中升华对幼儿的认知。
讲述者处理好肖娜发生的意外状况,在尽力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后,对自身以及孩子的行为举动进行了有效的反思。从帮助孩子处理好“糗事”到承诺保守孩子的“秘密”,从引导家长参与“保密”行动到切身感悟个人举动对孩子的积极影响等多个方面升华了对儿童心理需求的认识。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糗事”,在同伴面前维护自尊的诉求也比较强烈。老师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孩子尽量避免尴尬。孩子“出糗”并非故意,但愿老师和家长都能充分理解。上幼儿园的儿童,甚至年龄更小一点的儿童,对自身大小便具有部分自控能力,但是干出“糗事”后,需要成年人的理解。肖娜在事发过程中的多个节点上都表现出对理解的渴求。若跳出“糗事”看儿童,正如讲述者所言,“孩子跟成年人一样,都有自己的隐私权,都应该受到尊重”,他们“拥有和成年人一样的尊严和人格诉求”。
我的建议
当事老师帮助肖娜妥善处理“糗事”并周密地维护其自尊,给肖娜带来了愉悦的体验。在反思中,当事老师曾讲到,“很多家长会无意识地把孩子的隐私作为分享的话题:在朋友圈晒孩子的搞笑照片,或者在众人面前给孩子更换衣服等”。笔者完全赞同讲述者的判断,这在家长中的确是一个常见的现象,甚至在一些特定的情形下,家长或邻居、朋友不恰当的“玩笑”“调侃”“举动”等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在幼儿时期就给他们留下了心理阴影。很多情况下,家长以为邻居、朋友是喜欢自己的孩子才“逗”他们的,罕见有补救措施。
因此,作为学前教育的专业人员,幼儿园老师在观察研究儿童成长规律时,有必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家长对儿童心理活动的了解与理解。肖娜为何说“我们王老师很爱我,比爸爸妈妈还爱我”,可以推断,肖娜在家里发生同类事件时,爸爸妈妈一定认真“教训”过孩子。然而,幼儿园老师不一样,在她“出糗”时,不仅没有嫌弃她,而且还主动帮她“圆场”,维护了她的自尊。
无独有偶。一位新入职教师分享了她在幼儿园实习时观察到的问题。班上有个男孩,因为身体原因,午休期间时而会尿裤子,老师或保育员不得不经常为其换裤子。有一次,保育员脱掉男孩的湿裤子后,就让他光着屁股坐在凳子上,似乎在实施惩罚。这种行为不仅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更重要的是还直接暴露了孩子的隐私部位,会受到小朋友的嘲笑,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保护孩子的隐私,仅仅做到不体罚、不歧视、不辱骂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幼小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但是他们对维护自尊、保护隐私的心理诉求与态度同样是强烈的、明朗的。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或保育人员,在伴随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身体要蹲下来,更重要的是思想要“蹲”下来,与孩子平等对话,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行为,包括“糗事”。在采取措施保护儿童自尊与隐私的同时,老师和家长还要利用适当的机会与场景,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自尊与隐私意识,引导他们从小学会保护好自己。
责任编辑/曹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