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屈原文化丰富班级底蕴

2022-05-30 16:14高梦望成林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9期
关键词:屈子楚辞屈原

高梦 望成林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学校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宜昌市西陵区绿萝路小学将屈原文化融入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带领学生学习屈原深固难徙的爱国情怀、志趣高洁的精神品格和求索创新的實干精神,了解宜昌的历史文化,从而增强其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本文以学校203班“青橘立志”班级文化建设为例,分享“屈原文化进校园”背景下绿萝路小学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

让班名有意思。班名作为班级文化的集中体现,应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结果。203班全体师生认真研读屈原的《橘颂》,提炼其精神内涵——屈原借橘树抒发自己深固难徙的爱国情怀。班名“青橘”的灵感便来源于《橘颂》,希望孩子们在屈原文化的滋养下,从小立志做忠贞的爱国者。

让墙壁会说话。教室墙壁的布置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呈现。203班结合二年级的文化主题“楚魂”,将教室外墙分为“楚名”“楚训”“楚辞”“楚艺”四个栏目。

“楚名”“楚训”两个栏目用以宣传班名、班徽、级训等内容。班徽由班主任与学生一起设计,状如一棵硕果累累的橘树。级训“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出自《橘颂》,希望学生为人处世要坚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

“楚辞”栏目展示学生绘制的《楚辞》中的香草,并配上相应诗文,如兰花配以“余既滋兰之九畹兮”,芙蓉配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楚韵”栏目则陈列了香草衍纸画。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查阅相关图文资料,学习校园码课《楚辞中的植物》,明白了何为“香草美人”,何为“忠贞贤良之士”。

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不应仅局限于师生,还要鼓励家长参与其中。班上有学生家长擅长布艺,于是她被请到班上教学生织布、剪裁、染色、构图,最后大家一起创作了一幅《屈子泛舟图》,这便是“楚艺”栏目。

让班级有灵魂。教室内设有“楚律”“楚知”两个栏目。203班将学习规范、卫生习惯、文明礼仪等纳入班级公约,形成十条日常行为规范条律。“楚律”栏目以此为内容,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约束自身行为,做好自我管理,争做如屈子一般品德高尚、言行一致的君子。

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书籍是一间教室最有价值的物品。学生自愿捐献课外书,打造教室内最为核心的“楚知”栏目。家委会协助登记书目信息并装订成册,册子分为两本,一本登记图书信息与捐书人信息,另一本登记借书信息。有了书,203班结合学校开发的“快乐阅读”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开展“朝读诗词赋,午读整本书”阅读活动。清晨吟诵屈原名篇佳句,品味《离骚》的隽永,深悟《橘颂》的醇厚;午间师生共读《神鱼驮屈原》《屈风楚韵在原乡》系列绘本;晚间半小时是亲子伴读时光,学生向家长讲述屈原的传说故事,让屈原文化浸润每一个家庭。家委会为学生精选了读书箴言,陈列在教室后墙,引导学生从好问、上进、静思做起,传承屈子精神,争做求索少年。

此外,班主任将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理念、故事、创意凝练为文字,形成班级文化解说词,分享给班上每一个学生。每当参观团队到来时,203班的孩子们便会落落大方地介绍起自己所在的班级“大家庭”。

总之,203班“青橘立志”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充分体现了家校协作、师生共进、人人参与。学生在体验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屈原文化也于潜移默化之中渗透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植根于每一位学生、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的心底。

责任编辑/王秉乾

猜你喜欢
屈子楚辞屈原
天马寨两咏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秋月登岳阳楼悼屈原
端午思屈原
屈原和楚辞
秋夜读《楚辞》
魏晋南北朝时期楚辞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