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霞
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如果一种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阶梯,那么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当中就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教学方式本质上是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理论演绎出来的,教学理论是教学方式的源头,当前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核心素养培育的任务,通过怎样的教学理论去演绎出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这是初中语文教师必然面临与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学支架理论,对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来说,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教学支架理论又称支架式教学理论,其强调教师应当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在提供概念框架的时候,应当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以确保提供的框架能够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梯。更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则表明,教学支架应当包括这样几个环节:一是围绕学习主题建立概念框架;二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三是学生进行独立探索(此过程中有可能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四是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确立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当中,如果能够搭建有效的教学支架,那就可以让这些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
面向初中学生进行高效的语文教学,必然意味着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得到顺利发展,教学支架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质上是因为教学支架与核心素养以及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之间,存在着因果逻辑关系。有宏观的研究表明,借助学习支架理论,通过问题的提出、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深度学习提供有益支持,从而促进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如果再将研究的视角从宏观转向微观,那就可以发现在教学支架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之间的逻辑关系会更加清晰。
首先,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依赖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教学支架正好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行稳致远。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认同中华文化,并坚定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信心;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以及整合,形成良好的语感,并且能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当中进行有效交流;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进而发展自身的直觉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相关文本的感知,进而获得理解,然后在现场的过程当中评价语言文字以及作品,并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得以发展的表现。显然,简单的机械讲授是很难实现这些目标的,如果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为他们搭建概念框架,学生就能借助于语文的学习发展自身的思维,促进上面所阐述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次,教学支架在促进学生建构语言知识的同时,可以让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有更大空间。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意味着基本的知识教学目标不需要达成。实际上语言知识的建构与运用,依然应当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只不过在此基础上,如果借助于教学支架,就可以为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学生会自发地进行语言运用,语言是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的工具,语言运用时就是思维能力得以发展的时候;语言运用通常都是在具体的情境当中完成的,这一情境依赖于文本形成的语境,而文本必然具有一定的文化传统,通常也涉及不同角度的审美,因此文化自信和审美创造的培养也是有保证的。
支架式教学是通过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支架的运用,能够成为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通过教学支架的运用,来引导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有作家刘湛秋的《雨的四季》这篇课文。相对于鲁迅等作家而言,学生对刘湛秋的熟悉程度略逊一筹;同样,对于《雨的四季》这篇课文,绝大多数学生可能不是太熟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要让学生迅速读懂这篇课文,要让学生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与解读过程中获得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易事。不妨发挥教学支架的作用,做好教学设计。
首先,搭建脚手架。这样还需依赖于教师对这篇课文的解读,同时也依赖于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把握。与此同时,不同解读者往往也会选择不同的切入角度,这意味着脚手架将是多元的。只不过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考虑到学生解读这篇课文的能力,笔者以为最佳的脚手架其实就在于课文标题给出的提示,那就是: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其次,创设好情境。这样的脚手架通俗易懂,学生一下子就容易接受,因此进入情境就会比较顺利。借助于课文中的相关描述,让学生去知道春雨的温柔、细润与甜美,知道夏雨的热烈、粗犷与奔放,知道秋雨的沉静、端庄与成熟,知道冬雨的自然、平静与纯洁,于是也就构建出关于“雨的四季”的整体认知。
再次,协作中探索。当学生有了上述认识之后,就可以在这一脚手架的作用之下,去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解读。解读过程中,不同学生个体会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也就打开了协作、合作学习的大门,让学生在观点碰撞当中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
最后,针对性评价。最初阅读课文的时候感觉是什么?有了教学支架之后,自己的认识是如何深入的?自己所形成的观点与他人的有什么不同?……类似于此的问题可以驱动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与评价,从而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提升更上一个台阶。
只要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那就意味着学生对文本有了由浅入深的感知。这种感知必然伴随着语言的运用,也必然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提升的两个重要基础。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来说,运用了教学支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在課文解读的过程中获得的认知更属于学生自己,无论是学生的独自解读,还是后来的协作学习,本质上都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建构的结果。
有了这一过程作为支撑,学生在领略文本中的文化的时候,会带着审美与鉴赏的态度去进行,于是学生就能够领略到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浪漫,能够培养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很显然这些目标的达成,意味着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是顺利的,结果是可喜的。
由此也就说明,教学支架的运用可以保证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而核心素养又可以反过来进一步推动教学支架理论的发展、支架式教学实践的深入。这样,核心素养与教学支架之间就形成了一对良好的互相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样的良性循环关系,当然也就意味着教学支架理论可以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而核心素养则可以成为支架教学的引领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