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春玲
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共收錄了84首古诗词,意在学生通过古诗词阅读,提高相应的审美能力。这些古诗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诵读古诗词时“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古诗词的特点,以诵读为抓手,通过揣摩文字、品味语言、感知意象,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意境美、形象美,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达成审美目标。
据考证,最初古诗词与音乐、舞蹈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后来才逐渐脱离音乐与舞蹈而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尽管如此,古诗词中依然保留了音乐美的元素,最突出的就是节奏与押韵。节奏通常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情形,在古诗词中则是借助有规律的停顿来体现作者寄托在文字的情感;而押韵在古诗词中主要体现在偶句末尾的字押的是同一韵部的韵。古诗词中不同的节奏和押韵互相配合,通过有效的诵读,就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音乐美。
如教学崔颢的《黄鹤楼》,这是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中的第二首,课文预习提出的学习要求有“反复诵读课文,读出节奏与韵味,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相传大诗人李白在游览黄鹤楼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足见崔颢的这首《黄鹤楼》在律诗创作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度。这种高度既表现在诗歌的意境创造上,又表现在诗歌和谐婉转的艺术形式上,可以说与黄鹤楼形成了珠联璧合的佳配;正是这样,才使其成为经典千百年流传。教师教此诗,首先引导学生感受七言律诗的节奏美。在学生诵读诗歌后,让学生说说什么是诗歌的节奏以及节奏在诗歌中的体现,再让学生尝试划分诗句的节奏,互相交流节奏划分结果,继而总结出七言律诗节奏划分的基本规律。之后还让学生与五言律诗的节奏进行对比,感知诵读不同节奏的诗歌所产生的美感的差异。接着引导学生感受七言律诗的押韵美。在回顾偶句押韵的常识后,学生自主找出诗中的韵脚:“楼”“悠”“洲”“愁”,注意“楼”“愁”是阳平(第二声)字,古汉语中属于平声。这样学生按照节奏和韵脚诵读诗歌,在节奏划分处适当停顿,在偶句押韵时加重语气,就能读出古诗词的音乐美来。
古诗词创作特别讲究意境,其中“意”是指作者主观的情感和理趣,“境”则是作者所描绘的客观事物;当作者的主观情感与描绘的客观事物得以互相交融时,所产生的就是意境。王国维就认为“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他说的境界也就是意境。正因为如此,学习古诗词时,自然需要关注作者在作品中所描绘的意境,欣赏作者寄寓于事物之中的真挚情感,咀嚼作者在一些平常的文字中揉进的情感因素,使或平常、或奇特的景物,变得别有滋味,越读越有感觉,慢慢跟着作者漫游,随着作者舞蹈,和着作者吟唱——这就是进入作者在古诗词所描绘的境界。
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意境创造很成功的范例,学生学习课文时需要将整个心神沉浸在作者营造的艺术氛围中,仔细品味作品所描绘的独特的意境美。教师的教学,可以先引导学生从感知意境的角度切入,通过反复涵泳,让学生分辨出诗中描绘的客观景象,揣摩出诗人寄寓在客观景象上的情感;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主动分享对文本意境的感知、领悟;之后,教师梳理学生所言,明确诗中前三句诗将共九种事物直接叠加在一起,又放置在“夕阳西下”的独特时刻,形成了空前孤独的意象,而这一切都是“断肠人”眼中所见,由此渲染出的凄清悲凉的意境就在不言中。
修辞是古诗词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借代、互文、通感等。诗人在诗句中运用一种或多种修辞手法,不仅仅是为了使诗句在语言表达上有新鲜感、吸引人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借助不同的修辞手法来塑造和突出诗歌的形象。由此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关注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中体味修辞手法所塑造的形象美,这样才能深入感受和把握诗歌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的境界。
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木兰诗》,这篇北朝民歌的巅峰之作,就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塑造一位代父从军、忠孝智勇的杰出女英雄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诗,可以先引导学生关注诗中自己熟悉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夸张等,还要简述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塑造木兰美好形象的作用;然后进入重点修辞手法“互文”的学习,通过“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四句,让学生从中梳理出市场的方位和所买的马具,明确实际上是一种在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中来完成意思的表达,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后,在迅速购置装备时,尽情挑选合适的战袍,成为了一名戎装的战士,展现出与女儿身份绝然不同的形象;之后学生还可以在诗歌中找出其他运用互文手法的表达,进一步体会在塑造木兰形象上的作用。
总之,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诵读感受音乐美,借助咀嚼文字感知意境美,以关注修辞体味形象美等,教师可以通过以上多种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