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芳
《庄子》是一篇想象雄奇瑰丽的文章,其中创造的“大鹏”形象深入人心,对后世影响深远。《〈庄子〉二则》的教学,不妨开展以“遇见庄子”“故事再现”“情理感悟”为主题的系列读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完成中领悟课文的精髓。
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与作者有着很大的关系,即所谓“知人论世”,这个原则对《〈庄子〉二则》也一样。在教学《〈庄子〉二则》过程中,首先要对庄子作适当的介绍。庄子又叫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及其弟子共留著作33篇,即为《庄子》,是道家的经典。从《逍遥游》一文可窥探《庄子》的艺术特色,那就是善于借用寓言故事来进行说理。《逍遥游》中的“鹏”这一形象是庄子虚构出来的,是庄子逍遥自由理想的象征,庄子用这一形象来观世界,来观人间百态,可见“鹏”是庄子心灵及理想的寄托。在《秋水》一文中,庄子则借北海若和河伯这两个虚拟的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无限相对的思想。这世间大与小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大也没有绝对的小,大海相对于黄河而言很大,但在天地之间就显得十分渺小了,进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在天地之间十分渺小,因而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
与庄子密切相关的,还有“鼓盆而歌”的故事,有一天庄子的妻子死了,他不但不像正常人那样悲痛欲绝,反而是一边敲着破瓦盆,一遍唱着歌,他说人死了,只不过是回归到天地之间罢了,因此他的妻子死了,没必要号啕大哭,这体现了他对生死的淡泊。此外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天,庄子在濮水垂钓,楚王派人来劝其入仕,他问来者这么一个问题:“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三千年,国王要将其供于庙堂之上,请问这只神龟是愿意死后入庙堂,还是愿意活在泥涂之中呢?”来劝的人回答说愿意生活在泥涂之中,庄子随后说,我也更愿意生活在泥涂之中,请回吧。这件事情同样可以看出庄子对于名利的淡泊。
《北冥有鱼》的整体故事线索可以概括为“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天之苍苍”。《尔雅》中对“鲲”的解释是“鱼子”,也就是说“鲲”指的是鱼的孩子,按理说是很小的,但是在庄子的眼里,或者说庄子所赋予“鲲”的形象却很大。由“鲲”而引申出来的“鹏”的形象,显示出五个特点:一是来历不凡,这是由体积无比庞大的“鲲”变化而来的;二是硕大无比,其体型遮天蔽日,远超正常人的想象;三是力大无穷,“鹏”气势磅礴,不管是“水击”还是“抟扶摇”,都显示出非凡的气势;四是志向远大,“鹏”心向远方,之所以从北海迁徙到南海,正是为了心中伟大的目标;五是善于借力,“鹏”到南海,其所依靠的,正是长风,“鹏”正是假借大风,才能够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而言,最重要的是理清两个主人公之间对话的逻辑。庄子一开始说:“哇,我感觉鲦鱼从容出游,感觉它很快乐呀!”结果惠子却说:“你不是鱼,我认为你并不知道鱼快乐。”庄子随之反驳说:“你不是我,你不知道我是否知道鱼快乐。”惠子接着说:“我不是你,我不了解你;你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快乐。”最后庄子说:“因为你问我在哪里知道鱼很快乐这件事,所以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快乐这件事,那我现在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快乐这件事的。”其实庄子这里用了诡辩术,所以从逻辑上看,惠子才是胜者。但是庄子也不是没有在逻辑上赢的机会,当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时,这里就暗含着这样一个判断:惠子知道庄子“非鱼”,因此,这个时候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以上教学仅仅只是对作者和课文的内容作最基本的了解,虽然重要,但还不足以理解主题,为了理解主题,需要对课文的题目及内容进行深度的解读。比如说,对于学生而言最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北冥有鱼》选自《逍遥游》,但内容却好像没有明显体现出“逍遥游”,《北冥有鱼》这个选段里是如何体现“逍遥游”的含义呢?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鲲”幻化成大鹏鸟,变得更为巨大,关键是大鹏鸟可以击水几千里,也可以飞上万里高空,由此可见,大鹏鸟可以随自己的意向自北海迁徙到南海,这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逍遥游”,或者可以说,鲲鹏是真正自由的。同时还應该看到,鲲鹏的“自由”,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自由”。因为鲲鹏哪怕飞得再高,飞得再远,也是做不到毫无假借的。在《北冥有鱼》中,鲲鹏是依托大风,或者换成现在的话来说——季风,才得以迁徙到南海的,因此这算不上是真正的自由,最多只能指精神上的自由。
而对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而言,学生最关注的莫过于这场“濠梁之辩”到底谁胜谁负的问题。按照“后息制胜”的原则,庄子看似胜利了,因为在这场辩论中,是以庄子的话结束话题的,但是深究之下会发现,其实庄子用了偷换概念和转换命题的办法才取得辩论的胜利,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那种崇尚自然、物我合一、浪漫乐天的性格特点。
通过“遇见庄子”“故事再现”“情理感悟”这三个主题读书活动,学生得以一步一步地走进《〈庄子〉二则》,得以渐入佳境地理解《〈庄子〉二则》的主题思想,不失为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