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丹
教育部门要求,要积极开发各种有价值的幼儿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更好地助力幼儿拓宽眼界与提升综合素养。绘本是将绘画与文字相结合呈现出故事内容。思维导图非常直观,将其引入到绘本阅读中,可以增加幼儿阅读兴趣,加深阅读印象,提升思维能力。所以,幼儿教师应注重绘本阅读活动的开展,并灵活引入思维导图,将绘本阅读的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一、思维导图在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的价值
在幼儿园教学当中,思维导图和绘本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可在很大程度上助力幼儿的成长。其价值可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促进幼儿加深对绘本的理解
通过思维导图来呈现绘本内容,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厘清故事主线,明晰核心内容。通过观察思维导图阅读绘本,幼儿脑海中将会形成清楚的故事脉络,还能把握好关键的问题,更好地获得关键知识。通过此方式可使幼儿加深对绘本的理解,深层次把握绘本内涵。
(二)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
幼儿表达能力除了和语言相关联,和思维也密切关联。也就是说,幼儿的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存在密切关系,这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例如,幼儿在叙事时,应了解整体故事、基本词语应用,并厘清表达顺序。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可用思维导图引导幼儿梳理故事脉络,使幼儿能够有条不紊地讲述故事内容,有效改善幼儿逻辑混乱的问题。例如,讲解绘本《小猫生病了》时,该故事有小猫与小动物的对话、有心理描写与感受,若是幼儿仅依靠自己的理解来讲述,极易使得讲述内容过于混乱,教师可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引导幼儿自行理解,说出小猫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感觉如何。幼儿基于此框架来讲述故事,将会更加有条理,所以,思维导图有利于帮助幼儿提升逻辑能力与叙事能力,继而提升表达能力。
(三)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通常都有联想能力,利用思维导图可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在绘本故事讲述过程中,可以巧妙地应用思维导图,使其改变以往的线性思维,继而形成发散性思维,促使幼儿在流程图当中自行填入想象内容,演变出新故事,这对幼儿想象力的锻炼非常有利。
二、思维导图在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的可行性
(一)思维导图和幼儿思维特性相符合
幼儿的具象与逻辑思维都在初步发展的阶段,幼儿在此阶段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而思维导图和幼儿思维特征恰巧相符。思维导图可直观形象地展示故事的情节、逻辑,画面感强,而幼儿更喜欢画面感强的事物,此种呈现方式和幼儿思维特征是符合的。
(二)思维导图和幼儿认知相符合
幼儿通常已有一定的记忆归纳能力,且知识的建构相对容易。同时,认知图示的过程中个人的知识也可得以拓展,沟通与表达能力获得有效锻炼。思维导图可使儿童将故事的情节与人物进行串联,故事传递出来的一些信息若是与儿童现有知识经验相符合,思维导图便会与儿童现有知识形成适应性反应。
(三)思维导图可与绘本阅读相融合
绘本阅读活动是教师基于绘本向幼儿提问,通过与幼儿互动的形式,促进幼儿理解画面潜藏的含义。以往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时,都是教师提问,让幼儿自行猜测图画的含义,幼儿在阅读与思考中掌握情节。而思维导图可简明扼要地呈现绘本的重点情节与信息,幼儿通过思维导图可整体认知故事情节,明晰各人物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绘本篇幅较小的情况下,简单的提问与用思维导图方式获得的效果没有太大差别,但篇幅较长的绘本,思维导图的优势将非常明显,所以,教师应在绘本内容较多的情况下应用思维导图。
三、幼儿绘本阅读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绘本阅读教学的探究不够深入
幼兒园当前并未将绘本阅读的具体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都会用绘本辅助,用来解释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文字。某些教师并未深入探究绘本阅读教学,使得教学活动开展较为形式化,教学时间被大量浪费,幼儿教育也无法实现突破性发展。
(二)绘本阅读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幼儿园并未明确绘本阅读教学的目标,使得教师也难以深入理解绘本教学,无法将教学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教师仅把绘本作为课堂的调味剂,旨在让幼儿能够提升学习兴趣,但这仅是绘本的价值之一。正是由于教师不够了解教学目标,导致教学难度有所提升,这对于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也会造成阻碍。
(三)绘本选择存在难度
某些幼儿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并未根据教学进度来选择合适的绘本,使得绘本内容不符合幼儿实际,绘本的价值自然也难以体现出来。幼儿身心尚未成熟,外界因素对其影响非常大,所以幼儿教育和其他阶段教育相比有更大的难度,教师的责任也更为重大。而目前普遍存在师幼缺乏沟通等问题,导致阅读教学开展时,教师选择的绘本与幼儿情况不符,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绘本的选择难度。
(四)不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仅将绘本作为课堂调味剂,没有真正重视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这也是很多幼儿园的普遍现象。有很多教师开展的绘本阅读教学,有明显的小学化倾向,主要用提问、讲读等方式施教,导致幼儿无法自由阅读,阅读兴趣大大降低。此模式下课堂主体依然为教师,幼儿缺乏自主性,无法自主思考与理解,对于幼儿成长极为不利。总之,很多幼儿园当前进行绘本阅读教学时,不注重培养幼儿阅读能力,不仅会降低幼儿兴趣,还会弱化其理解能力,这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四、思维导图在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的实践应用
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可更为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促使幼儿深入理解知识,强化幼儿的想象力、记忆力、逻辑能力等。所以,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时,要使思维导图的优势得以最大限度发挥,教师必须选择科学有效的措施。
(一)系统学习绘本知识,强化绘本的应用能力
教师是幼儿的指路明灯。若要发挥绘本阅读的价值,教师的绘本应用能力尤为重要。教师要深入了解绘本,提升品鉴能力,就应阅读大量的绘本,并认真欣赏,作出评论,因此,教师必须系统学习有关绘本的理论,通过阅读和绘本有关的理论知识,了解绘本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描绘技巧、艺术表达手法等。例如,幼儿园可组织教师开展“阅读分享会”,让教师深入剖析有关传统文化的绘本作品,掌握潜在的传统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向幼儿渗透传统文化,丰富幼儿的知识内涵。同时,也可安排教师到外地学习与交流,和其他幼儿园的教师进行资源共享。总之,只有教师深入了解绘本知识,才能够提升绘本的应用能力,从而更为巧妙地融入思维导图,将绘本阅读教育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二)梳理绘本结构,厘清故事脉络
思维导图可整合零散的知识点,使得这些知识更为系统化,有清晰的脉络结构,幼儿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幼儿普遍缺乏逻辑意识,但思维活跃,因而在绘本故事复述时,极易有逻辑混乱的情况出现,所以,在应用思维导图时,教师应借其来梳理绘本结构帮助幼儿阅读。例如,在教学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呈现清晰的故事脉络,并引导幼儿自主依据思维导图逐步深入阅读与理解。教师可用“鼠小弟”作为中心词,并用“小鸟拿走一个苹果”“猴子拿走一个苹果”“大象拿走一个苹果”作为分支,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幼儿大致理解绘本的故事,接着引导幼儿思考动物们都是怎么拿走这些苹果的,幼儿想到的答案则可在思维导图的空白区域用绘画的形式填充。这能有效培养幼儿的思维逻辑、阅读概括的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阅读效率。
(三)分析绘本内容,加深对故事主旨的理解
教师可在开展绘本阅读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来引导幼儿分析绘本内容,让幼儿更为深入地了解故事的主旨。以往的绘本活动,不太注重幼儿深入理解繪本内容,导致幼儿的理解时常有误,无法感受故事的主题,所以,教师应将思维导图的功能体现出来,引导幼儿逐层了解绘本内容,逐步理解故事的主旨。例如,讲解绘本《大卫惹麻烦》时,教师可将绘本内容通过思维导图展示出来,让幼儿对故事潜藏的道理有清晰的了解。首先,教师可将“大卫惹麻烦”作为主词汇,并设置“打碎窗户”“不吃早饭”等分支,接着引导幼儿来分析“大卫”行为的对错。同时,教师可提出“若我是大卫,我要如何避免出现这些行为”的问题,让幼儿分组探讨。最后,教师在思维导图中留出空白位置,让幼儿在空白位置填充讨论结果。通过开展这种教学活动,幼儿可获得应有的知识,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道理,实现更好的成长。
此外,还可以运用气泡图的方式构建思维导图,引导幼儿充分地认知和了解绘本的故事情节、人物特征、内容细节等。比如,在《彩虹色的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描述性”的词语来形容花,这些形容词都是构成“彩虹色的花”的气泡。“美丽”“善良”“无私”“伟大”“友好”等都是鲜明的特征,可以作为“彩虹色的花”的气泡,由此搭建思维框架,提升幼儿的整体感知能力。
(四)利用思维导图组织课后实践活动
绘本有很多种类,涉及亲情、友情、大自然等丰富的主题,而某些主题和幼儿的认知是不匹配的,并不适合将其应用到幼儿教育中。幼儿能够理解的大多是和生活相关的绘本,那些和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的绘本,自然无法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因此,在某个绘本阅读结束之后,教师还可组织幼儿进行读后实践活动,将思维导图的作用更为充分地体现出来。例如,讲述绘本《蚂蚁搬西瓜》时,因幼儿在平常生活当中很少会自觉观察生活事物,对蚂蚁运食更是不够了解,所以不太容易理解绘本内容。教师针对幼儿的这类问题,可把幼儿划分成多个小组,让幼儿进行分工合作,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幼儿的分工,如有的负责讲述,有的负责观察。通过分工协作促使幼儿主动参与。
(五)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幼儿自主复述故事
绘本教学不单是要让幼儿对故事大意有所理解,还可自行复述出故事的内容。教师在绘本教学时,可通过思维导图助力幼儿建立语言架构。例如,绘本《避开恶猫的方法》的故事,讲述的是农场一角住着十五只聪明的小老鼠,仓库中食物充足,小老鼠们过得很开心,但某天所有食物都被农场主搬走,还留下了恐吓信。老鼠们面对恶猫感到非常害怕,教师可针对此问题组织幼儿思考躲避恶猫的方法,并通过思维导图描绘出来,同时鼓励幼儿复述绘本故事。很多幼儿都喜欢表现自我,也有和别人分享的心思,所以会在故事复述时加入自己的语言,此种方式,可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表达水平。同时,还可开展角色表演的活动,教师选择幼儿的思维导图,并将其贴在教室内,让幼儿依据思维导图来表演绘本内容。此方式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参与性,使其在轻松的氛围下自由发挥,有效提升思维活跃性,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六)增加园内绘本数量,创设宣传文化氛围
幼儿园应确保充足的绘本数量,选择有价值的绘本积极引入园中。可通过绘本馆、家园合作等渠道来引入资源,也可带着幼儿到图书馆中筛选。同时,园内各班级的绘本资源还可进行高度共享,采用合理的流通形式,互换班级间的资源,让幼儿阅读更多绘本故事,更好发挥绘本的价值。此外,幼儿园与教师都应在现有的绘本资源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方式让绘本的效益实现最大化。例如,教师可用布来呈现纸质的绘本内容,将其悬挂在公共区域,让幼儿能够随时翻阅。布制的绘本能够循环利用,不易损坏,不仅可缩减成本,还能让幼儿有更多阅读绘本的机会,加之布艺绘本还可用于环境的装饰,能在无形中产生宣传效应。
综上所述,幼儿的心智都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幼儿的启蒙教育尤为重要。幼儿的年龄尚小,对任何未知事物的感知都更为形象化,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更多地应用图书与文字结合的绘本进行教学。思维导图在教学当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其逻辑特性对幼儿的发展非常有利,可有效整合材料信息,将材料生动展示于幼儿面前,使得幼儿更为快速地掌握内容。与此同时,幼儿借助思维导图能够快速记忆,所以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巧妙应用思维导图,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绘本内容,促进幼儿想象力、思维逻辑能力、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