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慧
摘 要 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之中,增强写作的思辨性已然成为了论述文写作教学之重。但在目前的学生作文中,重言轻思的现象依然存在,简单的事实论据堆砌,复杂的论证结构层出不穷。但是思辨的根本是什么?教学者并没有深思,也导致了教学脱离了思辨的本质。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思辨的概念及其运用进行追本溯源,以期对今后的论述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论述文 思辨性 追本溯源
请看两道联考作文题:
1.当前,放眼各新闻网站、微博、APP及公众号等平台,“痛感新闻”扑面而来。31岁的富士康员工小王在结束iPhone装配线的夜班工作后跳楼自杀;32岁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英语教师刘伶因患癌症被学校开除后不治身亡;18岁的南京邮电大学女生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后心脏骤停离世……有人说,这些新闻,会让我们失去对社会的信任,无益于正能量的传播;也有人说,正是这些新闻,让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有人说,社会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应该淡定面对才是。
面对“痛感新闻”,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体悟。
2.近些年在互联网传播场域中,“反转”式新闻连番上演:广州方圆小学哮喘女孩遭体罚致吐血事件,反转过后才知道,血由化妆品伪造;苟晶被冒名顶替上学案引发众怒,最后调查却发现其入学系按程序正常录取。在这个时代,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常常出现一次或多次显著变化,有时甚至出现反向变化。网民们也已被教育得习惯“蹲一个反转”“让子弹飞”。有人称其为“污染井效应”,即流传的虚假言论污染了公众舆论之井。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也用“真相衰退”这个词来概括人们在公共生活中事实和基于事实的分析所占比重越来越少的现象。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以上是两次联考中先后考到的两篇任务驱动作文,两则材料有些类似,“痛感新闻”“反转新闻”只有二字不同,且都隶属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闻行业的一种现象。在阅卷时,笔者发现一个问题,学生认为两篇文章的思考应该是一样的,都不约而同地将两种现象的产生原因都归结于媒体人追名逐利、忽略真相的职业素养、人们的猎奇心理。乍眼看去,结构清晰,论证严密。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仔細读来,却总觉得似是而非,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竟然是毫无区别的,其实这也代表着这些分析并没有切中要害。
是否真的没有区别呢?请看下面的分析。
仔细分析发现,两者的产生原因迥然不同,如若学生能够精准地加以分析,相信作文的思辨色彩会浓厚很多。可是学生为什么只能停留在新闻的浅层次进行讨论,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见解。其根本问题在于忘了“本”,这里的“本”就是核心概念。
痛感新闻是以社会底层人民的悲剧为内容,以引发人们同理心,带给读者强烈的悲伤、失望情绪的一类新闻。
反转新闻是指真相多次变化,带给人们强烈反差感的一类新闻。
不难发现,“展现悲剧”与“真相反差”有着明显的差异,倘若学生能够基于材料中的概念进行仔细地辨析,分析出“痛感”与“反转”的特点与性质,也就不难准确地分析出产生的原因了。由此,依笔者所见,思辨首先体现在准确性,能够对信息做准确辨析;其次便是深刻性,能够摆脱而各种局限与偏见,将理说透说深。而这“说准”“说透”都离不开追“本”。“本”是什么?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所谓思辨,首要就是要在深思中仔细辨别,弄清认识。就写作而言,辨别的第一步就是材料中的核心概念,对概念的内涵外延辨析的准确与否决定了能否提出针对性的原因分析与解决策略。然而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学重心放在作文的谋篇布局、逻辑建构等教学上,导致本末倒置,让论述陷入了泛泛而谈、无的放矢的境地。
余党绪老师说:“说理就要思辨;唯有思辨,才能让说理走向合理,走向公正,走向清明。”然而,现在的论述文教学和评价体系都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本应体现思想深邃,说理透彻,却过多沉溺于文体的规范,形式的标新,失去了议论文应有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议论走向平面化、形式化,最后只剩下思想的外壳,缺少了理性的内核。因此,要想增强论述文的思辨性,必须回到“理”本身。
1.由说“事”到说“理”
思辨是思考,不仅要了解现象本身以及区别,更要能够对事物做多层面、多角度的观照,以期挖掘事物、现象背后的规律。那么论述文写作的内容也要由从现象的分析,即“说事”提升到对本质的探讨,即“说理”。这里的“理”,可以是人伦准则,也可以是事物存在、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还可以是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等等。总之,学生不仅要对事件本身进行分析,而且要进一步分析类似事件中蕴含的道理或广泛的启示意义。
痛感新闻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除去现象本身表现出来的读者不懂辨别,从情感机制的角度入手,可以看到背后是人们的情感诉求,如此探讨,文章的深度自然得到提升。
又如一例: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日趋多样化。有的人喜欢追逐新潮,看电子书、享受手机和网络的便利、穿有破洞的牛仔裤、吃饭AA制;也有的人偏爱信守旧习,以纸笔写作、听昆曲京剧、着汉服唐装、讲究传统礼仪;更多的人喜新而不厌旧,兼容新潮和传统。当然还有人认为,本质上人们其实是无法选择的……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该题目的核心词语是“生活方式”,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也就代表选择哪一种生活,背后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文化心理、审美心理、性格气质或者价值观等等不一而足,但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要从表象背后找寻到支撑“选择”的根本原因,让讨论从“事”走向“理”。
2.由“有”理到“合”理
论证是文章的写作重点和说理核心,它呈现的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连接论点和论据的纽带,而证据和文体、推理和结论之间的相关性,是考虑论证时不可忽视的要求。
然而,当下的高中生写作大都在简单地罗列事例,缺少说理分析与论证过程,看似有“理”,事实上分析过程缺席,论证无理,严密性不足,让人觉得十分牵强。看下面这个事例:
除了养人,美育亦可栽人。音乐、艺术的确为人们提供了娱乐审美,但更重要的是它还给人们提供观点更新与思维方式的开拓。1991年钱学森在接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时即说“音乐艺术使他能够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可以更宽一点更活一点”。由此可见,美育还可以拓宽思维,它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根阿米莉娅导线,引导人们走出重重机械包围的迷宫,回到生活的本质去,像婴儿一样观察这个世界。
这是联考中得了52分的高分作文,学生的中心论点是“美育可以栽人”,理由是“给人们提供观点更新与思维方式的开拓”,理由是合理的。然而仔细阅读发现,证明这个理由的过程却十分不合理。学生并没有展开论证,只是简单引用了钱学森的话语作为例证,妄图以此来代替论证。事实上,美育“如何提供观点的更新”,又“通过怎样的方式开拓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这才是学生需要展开论述的部分。
可以尝试做出以下修改:
除了养人,美育亦可栽人。音乐、艺术的确为人们提供了娱乐审美,但更重要的是它還开拓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人的思维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从思维的发生学来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丰富的艺术作品为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具体形象的认识对象,对这些具体形象的研究和把握,能丰富人的想象力,拓展人的思维,从而促进人的思维全面发展。1991年钱学森在接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时即说“音乐艺术使他能够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可以更宽一点更活一点”。美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根阿米莉娅导线,引导人们走出重重机械包围的思维迷宫。
经过修改,演绎推理清晰,让美育与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严密的论证,使得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合理化。思辨的过程是一个人深度思考的过程,因此论证不仅有据更要有“理”,这个“理”不是简单堆砌事例,而是要经过严密论证的“合理”,方可将道理说透说深。
思辨能力实质上指向的是理性的思维能力,统编教材第六个学习任务群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该任务群就提出“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自己理性思维水平”。因此想要增强论述文的思辨性,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从常规的形象直觉思维走向理性思维,具有逻辑、批判与辩证思维。
以目前最为热门的关系型作文为例,关系型作文的立意整体而言无非两种,一种是发现其中的对立关系,另一种则是要辩证分析两者之间的统一关系。就前者而言,学生往往会陷入一种只见A不见B的简单思维中,也就是说忘却了要在两种观点的比较中去进行论述,有比较衡量的过程,要具有批判性思维。
而在另一种论证统一关系的作文中,学生的写作更呈现简单叠加的思维方式:
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为前提,要以全面发展为前提,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论证时,要以“相互依存”作为立论依据找寻两者依存的关系,然而事实上学生们将其理解为两者的叠加,暴露的则是辩证思维简单化的问题。所谓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 ,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辨证思维模式是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恰恰就是论述文写作中论述“统一”关系的关键。
由此可见,思辨性思维一定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它背后的真正的推手是“理性思维”。有“理性思维”的驱遣,内容才能够更加厚重;有“理性思维”的驱遣,论证才更加严密。
[作者通联:杭州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