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磊 李祖贵
摘 要 宜昌作为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区、语文课程改革的热土,基于既往的课改成果与现实的改革需求,我们必须关照初中语文课程的各个关节,对区域课程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化设计,整体性推进。本文首先剖析了“语文是什么”,厘清了环境母语教育与学校语文教育的区别与联系;其次是梳理“语文教什么”,重构了自成格局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然后是探索“语文怎么教”,提炼了四维互动的课程实施模式与策略;最后是评估“语文教得如何”,创新了语文课程的评价方式和途径。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语文 课程建设
宜昌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区,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热土。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总结反思和统编新教材的推广使用,向前路展望,新课改、新教材所倡导的诸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知识脉络等,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理解、消化和吸纳;向来路回顾,宜昌市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团队近二十年以来积累了丰硕的课改成果,还有待梳理、甄别和重构。因此,我们基于现实的改革需求和既往的课改成果,关照初中语文课程的性质、内容、实施、评价等各个关节,对区域课程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化设计,整体性推进。
语文教育的本质之争,历时已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混淆了环境的母语教育与学校的语文教育这两个关系密切的概念。其实,母语教育与学校教育本属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前者不仅渗透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于生命的全部过程,而且始终着意于文化传承和精神教化,语言能力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层次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而后者作为母语教育的特殊阶段,既与母语教育有着相同的目标,又与母语教育有着不同的侧重。如果说“母语教育”是以“习得”为主,“学得”为辅的话,那么“学校教育”则是以“学得”为主,“习得”为辅了。
以尚未接受学校教育的幼儿为例,他们大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能与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甚至能无意识地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这显然是得益于“母语教育”的影响而被动“习得”的能力。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只寄希望于“母语教育”,不接受系统而规范化的“学校教育”,那么他们的语文能力,可能在很长时间内也只能停留在“基本的沟通交流”程度。
通过反复地实验探索,我们认识到,完整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两性”(工具性、人文性)互动的教育,一种课内外并举的教育,一种精神和语言双赢的教育。从终身母语教育的角度来看,语文教育是以“习得”为主体的;从阶段性的学校教育的角度看,语文教育则是以“学得”为主体的;从完整的大语文教育的角度看,语文教育则是“两得”互动的,这是一种矛盾特殊性的体现,也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
1.“汉字——阅读——写作”的课程结构
我市通过对“汉字教学研究”“‘与经典同行,为生命奠基阅读资源开发研究”“作文教学研究”三个课题开展的多年研究,发现从汉字到阅读,再到写作,涵盖了语文学习的基本领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
汉字是源头,以汉字为核心的识字、书写、组词、语感、文化等,构成了阅读与写作的前提。阅读与写作互为表里,阅读是内化,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掌握语言的经验,经历思维的锤炼,受到文化的熏陶,获得精神的启迪,这是写作得以进行的基础;写作是外化,学生通过写作不断实践语言经验,显化思维过程,进行文化传递,抒发情感思考,更能够反哺于阅读活动。
2.“知识体系——经典文选”的课程内容
语文课程内容存在巨大的空档,这是当下语文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对此,整个语文界都还在积极探索中,我们也不可能提供一个理想的蓝图。但通过多年的研究,我们认识到“知识体系”和“经典文选”应该是语文课程内容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在语文课程建设中亟需完善的对象。
首先是“知识体系”。我们秉持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理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重建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一是溯本求源,在汉字品鉴中夯实基础知识。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是最基础的文化代码,贯穿阅读和写作能力发展的全过程。我们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汉字音、形、义结合的特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不但从根本上解决汉字的识记和书写问题,而且力求理清汉字与组词,汉字与语感,汉字与阅读,汉字与文言,汉字与文化的联系。二是注重运用,从读写实践中体悟动态知识。语言先于规则存在,任何規则都不过是语言经验的一种不完全总结。相较于死记硬背这些规则,我们更希望引领学生获得活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实践活动中,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三是师法传统,在古汉语学习中积累经典知识。现代汉语虽然借鉴了一些西方语言的语法规则,但从本质上讲,它与古汉语依然是一套语言系统。可见,学习古汉语,积累古诗文仍然是学好现代汉语的前提。所以,我们认为传统文选中的古汉语读写知识,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以下是经过我们反复推敲,多年实践,总结出的36个语文知识与能力点。
其次是“经典文选”。经典文选与王荣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提到的“定篇”内涵相近,它既是语文知识、人文价值的主要载体,其本身又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我们也总结了一套遴选经典作品的标准。一是行文要典范,即语言精当、过渡自然、结构严整、格调高雅;二是题材要宽泛,既可以是承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多元文化的文学作品,又可以是古今中外各个学科领域的科普作品;三是主题要鲜明,即人文价值取向上最能反映时代的特征及要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与时代要求相契合的人文价值观的作品。以下是我们多方研判,再三斟酌,提炼出的36种人文价值目标。
自我意识、自由意识、自强意识、自律意识、公民意识、公正意识、公平意识、公开意识、人权意识、法律意识、商品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批判意识、全球意识、仁爱意识、合作意识、诚信意识、包容意识、生命意识、协调意识、责任意识、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健康意识、科学意识、文化意识、节俭意识、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奉献意识、谦恭意识、感恩意识、和平意识、慈善意识、契约意识。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枢机,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自然能够对汉字与写作的教学大有助益。为此,我们将课程实施方面的建设重点,放在了阅读教学之上。
阅读教学长期以来都处于少、慢、差、费的尴尬境地。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为,关键还是要先廓清“一般性阅读”与“课程性阅读”的区别。
所谓“一般性阅读”,是一种自主性的,无明确目的的阅读行为。它往往用于娱乐消遣,阅读的程度较为肤浅化,阅读的感受较为个性化,整体上较为随意化。而课程性阅读则是一种以达成语文课程目标为目的的阅读。因此,从课程意义上讲,阅读应该是一种多维互动的交流活动。除了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标性之外,还具有鲜明的奠基、引导、示范作用。它所追求的是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学者文本的碰撞与交融,它虽然鼓励各方的“创造性开发”,但必须有利于“课程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这当中涉及到了四个概念,现在分别加以阐释。
作者文本,即作者主观上意图通过作品本身传达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编者文本,即教材编写者依据课程标准,通过单元编排和课文编排,意图在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方面实现的课程目标;教者文本则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教师对文本的创造性解读,二是指教师遴选和组织的具体教学内容;学者文本,即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读者对文本的理解。
基于课程性阅读理念的提出和四维文本概念的界定,我们提炼了“四维互动阅读教学模式”,即在阅读教学中,让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学者文本四个维度共存并行,交融互动,以此唤醒作者文本,兼顾编者文本,确立教者文本,放飞学者文本,促进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实现学生言语能力和精神境界的同步成长。
课程评价的改革,向来是课程建设工作中的重镇。改之得法,能有四两拨千斤之效。为此,我们根植传统,放眼未来,赋终点之站,以起点之美,创新了语文课程的评价体系。
1.建立语文课堂评价标准
我们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从内容层面讲,第一要有语言训练,第二要有情感体验,第三要有精神启迪;从方法层面讲,第一要唤醒作者文本,第二要放飞学者文本,第三要确立教者文本。具体来说有这样几点要求:必须始终围绕课文主旨的发掘而展开;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切入口;必须要拥有逻辑思辨的力量;必须要有灵动的教学方法。我们通过创造四维互动阅读教学模式,引导教师追求教学过程中“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优化语文学业评价体系
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关照基础,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取材课外”的学业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坚持经典阅读,凸现语文评价的育人功能。在考试中关注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凸显语文学科的精神风骨,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是宜昌市语文中考试题的鲜明特色。我们始终坚持“力争行文更为典范”“力争题材更为广泛”“力争主题更为鲜明”的标准,为学生遴选并锤炼经典阅读文段,以拓宽语文的维度,彰显人格的高度,凸显评价的育人功能。
聚焦核心素养,重构语文评价的知识体系。我们以为,无论对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定位,都应该是试卷上看得见的东西。因此,我们秉持“教—学—评”的一致性原则,将考查内容分为汉字、阅读、写作三大版块,开创了匠心别具的试卷命制格局,且将语文课程内容中知识能力体系与人文价值体系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学业质量评价之中,并重点关注基础知识、动态知识、经典知识等,让核心素养的考查有所归依。
不忘与时俱进,追求语文评价的卓越之境。我们认为,语文试题不仅有功能大小之差,而且有境界高低之别。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基本达到了这样三重境界:选拔与毕业的任务境界,激励与引导的责任境界,特色与文化的理想境界。努力让学子们在答题中得到语言的训练,思维的提升;又让他们在读写中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本文系人民教育出版社“十三五”课题“基于新课改、新教材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整体教学改革”(課题编号:KC2019-009)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刘晓磊,湖北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祖贵,湖北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