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党建与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

2022-05-30 19:17邓双全冯静静
关键词:网络舆情引导预警

邓双全 冯静静

摘  要:高校网络党建为大学生网络舆情提供了指引方向,大学生网络舆情为高校网络党建带来了态度、意见、价值和情感反馈,为高校网络党建提供决策支持。在现实中,高校网络党建面临着大学生网络舆情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感性化的叙事表达、动员式的集体行动、裂变式的传播效果方面的挑战,为此,高校网络党建部门应着力构建跟踪反馈、研判分析、阶段评估、协同配合的预警机制,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政治引领、普法宣教、行政规制、技术治理和教育引导。

关键词:网络党建;网络舆情;预警;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1]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得大学生群体能够更快捷地接触到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社会发展及民生福祉等问题,参与到一系列突发性、偶然性的热点话题。同时,伴随着与大学生群体自身有关的家庭、恋爱、婚姻、心理、教育等问题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发酵、讨论和传播,大学生网络舆情应运而生。高校在适应网络环境的复杂变化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开辟网络空间作为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主动应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带来的挑战,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预警与引导。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推进党员教育管理信息化,既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2]高校网络党建与大学生网络舆情是引导与被引导、互为促进、相辅相成、同向而行的关系。高校网络党建为大学生网络舆情提供了指引方向,大学生网络舆情为高校网络党建带来了态度、意见、价值和情感反馈,为高校网络党建提供决策支持。高校网络党建的目标旨归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向相一致。高校网络党建工作在顶层设计、贯彻落实、反馈互动、总结评估等方面的工作越扎实到位,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整体情绪、评价、态度、意见就越朝着正面、积极、良性方向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应不断加强和改进网络党建工作,发挥其在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及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做好思想引领、价值传导、风险防范、技术规制,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政治生态和多元共融的网络文化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一、高校网络党建面临大学生网络舆情传播的挑战

2021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学生群体占网民总数的比例为21.0%,位居所有职业群体首位。[3]大学生网络表达的特点表现为理性与非理性并存、对社会舆论的辐射力与影响力、高水平网络技术的支持、对热点事件的高度关注[4]等,在面临信息革命带来的冲击时显得更为自如。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面临瞬息万变的网络舆情和海量数据面前,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理性分析。大学生在虚拟实践活动中容易陷入“第三人效应”和“群体极化”式的情緒宣泄,甚至出现认同危机和角色混淆危机,这给高校网络党建带来风险挑战。

(一)多元化的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党建中居于指导地位,一元主导思想与多元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中的交锋日益激烈。资本逻辑和技术宰制背景下,大学生“面对着多样的价值、思想和文化的冲击,面对网络‘嵌入式渗透、‘价值论引导和‘话语权干预,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发出的‘杂音和‘噪声,通过互联网在文化渗透、价值变迁、制度移植等方面进行思想渗透”[5]。与此同时,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多元化社会思潮在网络上不断蔓延,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受到挑战。目前,高校网络党建的传播方式以灌输为主,大学生较少主动参与、投入网络党建活动,高校网络党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发挥不足。在一系列网络舆情事件中,价值理性让位工具理性,算法推荐下的信道被“污染”,作为信宿的大学生难以准确判断信源的真伪性,其立场被“裹挟”,价值冲突与紊乱由此产生。

(二)感性化的叙事表达

互联网为大学生的感性交往实践提供了“延伸场域”。高校网络党建的“宏观叙事”和严肃语态与大学生网络舆情关注的“微观叙事”和娱乐语态形成了强烈对比。“如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没有及时‘过滤和‘对冲,群体暗示和感染就会促使谣言蔓延,官方话语规范和价值逻辑就可能脱离既定发展轨道,进入到失控的话语场域。”[6]虚拟身份的广泛使用,一方面使得大学生脱离了现实社会的被教育者地位,另一方面也让大学生能够通过虚拟实践活动来获得别人的价值认同。随着图像传播和表情文化的兴起,大学生越来越热衷于在网络空间中进行意见表达、情绪宣泄和个性舒张。以资讯聚合平台、社交互动平台、视频分发平台和游戏娱乐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算法平台加剧了大学生感性意识形态的生成与嬗变。算法获得了信息生产和分发的“把关人”权力。通过资本理性和技术赋权,信息价值不再由信息的内容质量决定,而是由信息的受关注程度和个人偏好决定,去政治化、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娱乐化网络语态成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显著特征。

(三)动员式的集体行动

大学生群体具有十分明显的从众行为和趋同心理,在面对网络舆情时会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情感认知和价值判断。一方面,“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天生就有“害怕孤立”的心理,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处于“优势”地位时,便大胆地表达这种意见,由此便会在身边聚集与自身观点契合的“意见气候”,并造成一方的意见强化和一方的不断沉默。2020年9月,西安部分高校发生与校园疫情防控有关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并由此爆发“喊楼”活动,这倒逼学校改革疫情防控措施。另一方面,“在大众传媒面前,受众不是被动的、盲从的非理性动物,而是具有能动性的社会主体,常以反沉默螺旋的方式发表意见。”[7]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稳固价值观的群体,在坚持自身观点时也会出现“反沉默螺旋”和“舆论背反”行为,以此彰显自己的价值观念。互联网通过技术赋权,使大学生掌握议题设置的能力,并在思想引领、利益诉求和集体动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资本逻辑、工具理性和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对于政治权利、经济利益、文化多样性的诉求逐渐由“众声喧哗”转向了“统一行动”。随着大数据算法机制的不断迭代更新,大学生群体沉浸在众多缺乏多元观点交流的“过滤气泡”之中,容易陷入“群体极化”的从众逻辑。大学生网络舆情与现实社会的勾连互动,对高校网络党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裂变式的传播效果

大学生网络舆情之所以会发生类似于核裂变式的传播效果,主要有以下的原因:一是身份认同。大学生群体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民主权利意识、主体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议题设置和意见交锋时容易形成共识。二是技术加权。大数据和“算法”技术会导致网络成员之间的群体分化,从而不断演化为群内同质和群际异质的“信息茧房”,产生“回音室效应”。三是衍生议题。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中,不仅积极地评论、转发相关议题,而且会对议题进行深入研究,寻找热点议题与大学生群体之间的契合点。例如,“寒门状元之死”(2019年)这一虚假创作的热点议题,在全民讨论之余,也引发了大学生群体对于“阶层固化论”“读书无用论”的深刻反思与批判。高校网络党建在议题设置过程中,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和传播态势了解不足,容易陷入“自说自话”和“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

二、高校网络党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

高校网络党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是指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出现征兆到舆情逐渐具有影响力的时间内,高校因感知到大学生网络舆情将来有可能发展产生的危害,为应对和化解危机所建立的网络党建的原则、机制、队伍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可以运用于网络舆情发生、发展、演变以及产生影响之前,也可以在舆情发生过程中。网络舆情预警的措施包括跟踪反馈、研判分析、阶段评估、协同配合等环节。

(一)跟踪反馈机制

高校网络党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跟踪反馈主要是通过建立覆盖广泛、反应迅捷、信源真实信息网络来实现的。一是打造网络党建信息员队伍。构建以高校党委部门教工、新闻秘书、组织员、辅导员为主体的教工党建信息员队伍,构建以学生党员、学生组织、班团委干部为主体的学生党建信息员队伍。第一时间掌握真实舆情信息,阻断虚假舆情,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趋势和爆发的“临界点”。二是建立网络舆情监控系统。高校党委宣传部门和网络技术部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信息科学技术,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内容自动采集、关键词汇聚焦、敏感词汇过滤、智能聚合整理,做到全天候精准分析,形成舆情日报、简报、专报等供党委部门及上级部门决策参考。三是搭建网络舆情交互平台。高校开展网络党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畅通党群关系、师生关系的沟通渠道。大学生网络舆情多聚焦于关涉大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校园管理问题、学业学风问题、师德师风问题、大学生维权问题等。线下舆情处理不及时容易引发网络舆情“燃点”,形成爆炸式扩散效应。高校网络党建应开辟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建设网络党群服务中心,改变“居高临下”的话语传递模式,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平等对话的“交往理性”沟通模式。及时回复学生的利益诉求,为疏导大学生网络舆情提供便利,使大学生网络舆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二)研判分析机制

高校党委部门要定期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甄别、梳理,对舆情内容做分类、聚类和摘要分析,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判断,为舆情应对提供意见和建议。一是精准判断。大学生网络舆情来源广泛、数量庞杂、真假难辨,需要主动甄别,筛选出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二是聚合归类。利用大数据分析软件,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和生成脉络,从而判断舆情的发展趋势和聚焦点,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三是数据库建设。必须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网络舆情数据库,利用丰富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案例进行经验总结和借鉴,作为研判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重要参考。四是聚焦议题裂变。在大学生舆情研判分析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常规的大学生网络舆情,也要关注舆情演变过程中的“衍生议题”,准确把握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发展的规律,聚焦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

(三)阶段评估机制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阶段评估是指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阶段进行准确判断,从而明确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性质、程度和发展趋势的过程。一是评估预警级别。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关于突发事件的评估标准,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设置预警级别,按照大学生网络舆情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四个级别,红色为最高级别。二是建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以多指标、多层次的方式揭示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相联系的部分,通过研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透彻认识整体,并准确定位关键制约因素。”[8]构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指标体系能够将各种相互联系的舆情要素如发帖量、浏览量、转发量、情感倾向等统计指标构成一个可供测量和分析的有机整体,并进一步论证舆情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协同配合机制

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落实到高校网络党建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之中。首先,建立双线报送制度。校内报送线路由党建信息员、院系主管领导、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校领导组成;校外报送线路应根据舆情预警级别向政府部门(主要是教育部门)报告相关情况,以获取上级部门的研判分析与行政资源支持。其次,构建多维研判体系。通过定期召开意识形态联席会议、发布舆情分析報告和舆情研判简报,开展意识形态专项工作会议和舆情研判会议等形式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多维分析研判平台和研判机制。再次,实现网络舆论协调发展。“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应该是舆情事件涉及的个体、整体、舆论之间的相互协调。”[9]预警是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前瞻性判断和多元化解释,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舆论氛围的改善和各方利益的妥善解决。因此,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发生,应与线下的大学生利益诉求相结合,在预警发生作用之时,会同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协调,从而达成线上线下的舆论联动与利益平衡。

三、加强高校网络党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

高校网络党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要以加强网络政治建设为统领,运用直接引导和间接引导的方式。一方面要开展有关网络舆情的普法教育,以行政手段规制大学生网络舆情,开展网络舆情技术治理。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新闻媒体引导网络舆论、通过网络“舆论领袖”引导网民自我教育、以中国特色网络伦理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全面了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发展和传播规律,在不同阶段采取适宜的引导方式和手段。

(一)政治引领

高校开展网络党建,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朝着安全、正向、可控方面发展。一是建设高校党建专题网站。依托高校官网、官微、官博等融媒体平台,开辟网络党建专题专栏,通过设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网站、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等形式,定期发布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引导大学生关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构建网络党建管理系统。依托网络党建组织工作软件和智慧党建、大数据党建、微党建、党建云等网络党建新形态,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进行网络化管理,利用网络党建管理系统开展大学生党员信息采集统计、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公示、大学生党支部活动新闻报道等方面工作,简化党建工作流程,提高网络党建工作效率,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三是加强网络党建理论研究与阐释。理论研究是高校网络党建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以理论武装固本培元、铸魂育人,创新传播载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网络阵地上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头脑。

(二)普法宣传

高校党委应加强对网络舆情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宣传指引,重点宣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为代表的法律法规。在各类党建网站和党建活动中加强对网络舆情法律法规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利用重大时间节点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和政治安全意识,引导大学生遵守有关网络舆情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避免因大学生网络舆情传播导致的违法犯罪活动。

(三)行政规制

行政规制理论认为,国家权力介入和规制经济和市场活动,有利于促进市场发育、增强市场调控,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高校网络党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行政规制是指利用高校党委和行政权力、职能,对大学生“意见市场”进行干预、调控和引导的行为。加强高校网络党建信息员队伍建设,在大学生网络舆情行政规制过程中发挥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两大功能。一方面,高校党委部门通过校、院、班三级管理体系,通过教工党建信息员队伍和学生党建信息员队伍及一线行政管理人员了解掌握第一手信息,形成舆情应急预案,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学院进行舆情研判、分析和处理,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实现育人成效。另一方面,高校党委通过构建舆情信息反馈平台,畅通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渠道,为大学生“意见市场”做好各项服务,倾听大学生合理诉求和利益关切,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发生之前及时解决与大学生利益攸关的现实问题,发挥服务育人实效。

(四)技术治理

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在进行网络党建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有效甄别、规制、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一是监测分析技术。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预见性”,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治理现状观之,高校党委主管部门更多是从舆情发展“事中”和“事后”进行技术层面的处理,较少从“事前”介入分析观察。因此,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发生之前的舆论环境进行监测梳理,并与大学生网络舆情数据库中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供学校党委部门决策研判。二是敏感词聚类技术。高校党委部门需要建设大数据技术平台,通过设定系统程序,自动挖掘校园内外网络信息内容,如微博、微信、知乎、抖音、今日头条等网络社交平台中出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表情包等评论和互动内容,对涉高校的敏感词汇进行抓取分析,形成舆情预警和播报。三是实时发布舆情简报和快报,及时掌握大学生网络舆情动态,通过可视化的数据、图式,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情感分析、分类评价和趋势研判,通过邮件、短信等形式推送给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主体。

(五)教育引导

大学生网络舆情会经历产生、发展、高潮、震荡和回落等阶段。高校网络党建部门应重点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特点、传播规律和传播伦理,在不同阶段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教育引导,引导舆情朝着正向发展。第一,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阶段,高校党委部门应根据大数据平台,提前感知舆情风险,提前介入,教育引导相关舆情发布主体和传播主体注意网络信息发布的真实性、公开性和覆盖面,以避免其违反法律规定,损害高校声誉。同时,第一时间将舆情内容反馈给大学生网络舆情指向、关涉地校内管理服务单位,要求其及时澄清谣言、公布事实,及早与舆情信息发布主体进行沟通,掌握第一手资料。第二,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高潮和震荡阶段,高校党委部门应立刻启用新闻发言人机制,保证信息畅通和公开透明,及时回应大学生群体的质疑,保障舆情主体的正当合理诉求,防止谣言扩散和无序传播。此外,要设置相关议题,发挥专家学者的“舆论领袖”功能,教育引导大学生群体客观、冷静看待问题,防止被外部势力和不法分子利用。第三,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回落阶段,高校网络党建部门应根据大学生网民的利益诉求进行集中回应。如果舆情的指向范围是校内管理服务方面,应形成一个初步的处理结果和整改意见,对舆情反映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如果舆情的指向范围超越校内,应会同政府教育、公安等权威部门公布处理结果,对网络谣言传播进行专项治理,回应网民群体和社会的严重关切。在此期间,应重点发挥高校融合媒体平台的聚合作用,借助网络传播高校声音,修复、改善并提升高校形象。“高校党组织公信力既是确证其自身先进性与权威性的重要载体,也是引导、沟通、化解、消弭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重要隐性资源。”[10]高校在处理大学生网络舆情过程中应警惕陷入“塔西佗陷阱”,通过网络党建加强党组织的公信力,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凝聚力和吸引力,不断提高应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690.

[2]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3.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2-03-15)[2022-03-15].http://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

[4]石新宇,孙慧婷.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8:47.

[5]刘治军.网络舆情在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管理与引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2):69-70.

[6]陳联俊,姚硕.移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消解与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9(11):79-84.

[7]刘建明.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2(02):39-41.

[8]杨明刚.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7:178.

[9]刘海明.网络舆情预警伦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83.

[10]金飞.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党组织公信力建设[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4(04):68-71.

责任编辑  姜淑娟

作者简介:邓双全,暨南大学党委宣传部科长、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冯静静,暨南大学四海书院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高校网络党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预警及引导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20BK008);广东省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史学习教育研究专项)“算法机制作用下‘党史育人的实践创新”(课题编号:DSYJO05);暨南大学2021年度党建课题“高校网络党群关系生态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1037)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引导预警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