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周恩来的教育思想一直是我国理论界的热点研究话题,而青年教育思想作为周恩来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关注度也在逐渐升高。我国对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形成与发展过程、主要内容、时代特征以及意义价值等方面,但存在研究数量较少、教育类学科研究明显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有待拓展等问题。在新时代应不断加强对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充分发掘其科学性,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研究内容;问题
研究周恩来的青年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下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青年学生整体素养以及进一步完善周恩来教育思想体系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相关著作和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从研究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以及综合述评三大方面对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期能系统深入地研究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
一、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研究的基本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周恩来的教育思想一直是我国学术界的热门研究话题,学者们在周恩来的德育、体育、知识分子教育、干部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笔者通过知网、当当、亚马逊等搜索发现,国外有关直接研究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成果寥寥无几,仅有一些研究周恩来生平或政治思想的专著,因此本文不预对国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而我国有关直接研究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文章也为数不多,以“周恩来青年思想”为篇名进行检索,共34篇;以“周恩来青年教育”为篇名检索,共有23篇,其中2019年有6篇;以“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为篇名进行检索,共有10篇,其中优秀硕士论文仅有1篇。从研究的年度来看,从1989年到2020年均有分布,其中2019年居多(截至2020年11月4日),从下图1可以直观地看到国内关于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研究的大致情况;从研究学科领域来看,政党及群众组织类研究成果较多,有14篇,占35%;中国共产党类有4篇,占15%;教育类(含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等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在内)研究有6篇,占15%,具体如图2所示。
二、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
尽管目前国内理论界对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较少,但依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现本文将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综述,得出主要研究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的研究
与其他理论思想一样,周恩来的青年教育思想也有其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即使国内学界对此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与阐述,但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中仍能得出结论: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義,并受到了毛泽东思想和我国优秀文化的影响。如:
郭艳认为,周恩来是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同我国青年教育工作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之后,才得以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青年教育思想。[1]严正也赞同周总理是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的青年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思想。[2]刘光磊、张春丽也提到,周恩来在旅欧时期就决心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此信仰就为其后的青年教育思想提供了理论准备。[3]王莉萍指出周恩来在做青年工作时,一直致力于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传播中,唤醒青年思想,使其不断学习马列主义。[4]另也有黄丹丹在其学位论文中断定:“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以马列主义青年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深受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的影响和中华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5]秦莜萌也同样赞同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是根源于各著名马克思主义者的青年教育理念,并受到毛主席和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观点。[6]
(二)关于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研究
周恩来作为中国青年教育事业的奠基者和最高决策者之一,其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其生活与工作经历密不可分。
习晓敏就提到:“1913年,15岁的周恩来随伯父一起来到天津求学,闻名全国的南开学校对周恩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在南开学校学习一年后,周恩来就成立了一个名为“敬业乐群会”的组织,以此来服务和教育青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青少年时代在南开大学的教育经历成为了其青年教育思想的萌芽和开端时期。而刘光磊、张春丽则认为周恩来在五四运动创立觉悟社时期为他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打下了经验基础,而1920年11月至1924年7月这四年时间里,创建并领导中国共产党旅欧党团组织的实践经验则为其独具匠心的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奠定了实践基础。[8]王莉萍也分别从周恩来在旅欧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期、抗日战争领导红军时期以及全国解放后这几个重大阶段详细论述了周恩来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青年教育主张。[9]秦莜萌将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划分为了四个阶段:1910年沈阳读书至1917南开学校毕业这七年时间是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1917东渡日本到1924年这七年时间里是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阶段;1924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即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充分发展阶段;从1949年到1976年周总理逝世这期间就是其青年教育思想的丰富完善阶段。[10]左用章在其文章中也直言周恩来总是能站在历史高度、立足时代特点,不断对青少年提出新要求、新期望:新中国诞生以前,周恩来期望新少年能协助党和国家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国后,周恩来希望青少年能做一个有觉悟的劳动者,投身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去。[11]总而言之,周恩来总理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实践,不断创造性地展开青年教育工作,使中国青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三)关于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主体的研究
周恩来深受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影响,因此他曾提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12]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首要任务,历届中国共产党的领袖都十分重视引导和培养青少年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和品德。郭艳在其文中谈到周恩来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包括:首先他认为青年应该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相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其次他鼓励学生要重视劳动、积极参加劳动;最后他认为青年应该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13]严正则认为周恩来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含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素养教育两大方面,号召学生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并用其“立党为公”的理念引导广大青年务实求真。[14]刘光磊、张春丽针对周恩来在旅欧时期所提出的、适应当时形势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主张作出了如下总结:第一个方面要搭建理论学习的平台,让青年党团员加强共产主义的理论学习;第二个方面就是要为他们的理论学习“建规立制”,如要定期举行学习交流会以及进行学习考核等等。[15]王莉萍详细阐述了周恩来在战争、革命年代对中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第一点是要学习毛泽东的思想;第二点是要进行理想的教育;第三点是要勇于参加到实践中去;第四点是要进行有关革命传统以及历史方面的教育;最后还特别强调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各教育部门和教师都应承担起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6]黄丹丹则是将周恩来的德育思想概括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革命人生观教育、劳动观念教育、艰苦奋斗人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六大方面,并对每一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7]黄伟认为周恩来是将青年的政治理想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了起来,提出了一系列的培养途径,即:艰苦奋斗、培养劳动观念、继承中华美德,摒弃封建道德和美育陶冶等。[18]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博士生李锐除了提到周恩来重视劳动教育、艰苦奋斗、集体主义教育之外,还提到了要对青年进行人文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的培养。[19]李强在其文中强调了周恩来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因此也十分关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其他學者所提及的马列主义、劳动、艰苦奋斗教育外,他还补充到周恩来认为纪律、文明礼貌以及正确就业观教育都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20]双传学的《周恩来论青年教育》是较早地详细论述了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文章,其后学者的文章或多或少都有借鉴过此文,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中运用了一个醒目的词语,即共产主义人生观,包含了集体主义和批评教育以及谦虚与克服困难毅力的培养。[21]赵国付总结了周恩来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其中包括:说服教育、耐心等待、民主讨论、教育与自我教育或与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等方法。[22]黄昭华也曾指出周恩来要求青年一代在德育方面要有阶级、劳动、革命和集体的观点。[23]
综上所述,我国理论界对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中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内容的探究十分丰富,从他们的研究中我们大致可以得出结论,周恩来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一是加强青年对共产主义理论的学习,坚定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信念;二是重视劳动教育,号召青年学生多进行劳动;三是要有集体主义的思想,贡献社会,服务中国;四是艰苦奋斗,不畏困难;五是持续加深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2.强调智育,夯实知识基础
周恩来曾说过:“青年是黄金时代;是学习的时代。”[24]由此可知,周恩来十分重视青年的学习,期望青年能够趁年轻时完成他们的主要任务:多学习,多掌握一些知识与技能,提高自己的智力。严正直接指出周恩来提出了加强青年专业技能培训的建议,即教育者要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尽其所能地为青年学生提供帮助,但在帮助之前要做好调查工作,不要浪费教育资源。[25]黄丹丹则认为周恩来强调广大青年应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技能两个方面:前者须虚心学习、大胆创新,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后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6]习晓敏从周恩来青年时期创立的“敬业乐群会”入手,肯定了周恩来对青年智育的重视,他看到了青年是救国的希望,因此将有志青年聚在一起学习,增长他们的智慧,达到救国之目的。[27]左用章从青年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怎样搞好学习两个方面列举了周恩来的智育要求,补充了周恩来希望青年在学习任何知识、技能时都应苦练基本功的观点。[28]李锐认为周恩来要求我国青年学生努力学习,要做到又红又专,并对红与专的关系作了详细的阐释,力求青年不被政治所影响能够心无旁骛地学习,改善学习风气。[29]双传学则指出,周恩来要求青年要养成优良的学习作风,要在实际斗争中学习、向群众和书本学习;还要学习刻苦,掌握多种多样的科学文化知识。[30]
总之,从研究结果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周恩来眼中,若要将青年们培养成为优秀的“四有”青年,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要的就是要让他们学习各种各样的科学文化、掌握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其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帮助青年学生学习,使他们养成认真钻研的良好习惯。
3.重视体育,提高身体素质
不久前,国家教育部出台了新政策,要求将体育纳入中高考计分科目中甚至逐渐达到与语数外同分值水平,随着该政策的不断推进,体育科目在中学中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周恩来也高度重视青年的体育锻炼,注重提升青年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新形势下对周恩来的青年体育思想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郭艳在其文中以问句的形式引出了周恩来对青年如何养成一个健康身体的几条建议:首先,青年自身要注重身体锻炼,能吃苦耐劳;其次,要将革命意志锻炼融入身体锻炼之中;最后,青年要晚婚和节育,趁年轻多劳动。[31]严正就将周恩来的青年体育思想凝练为了艰苦奋斗教育,他认为周恩来的体育思想是为了鼓舞青年坚持锻炼身体,从而为艰苦奋斗的实现提供健康的身体条件。[32]李锐在其文中提及了周恩来对青年体育的重视程度,称其甚至将青年的身体健康提到了国家建设的高度来进行统筹规划,还曾提出要公开对青年进行生理卫生教育,比如细嚼慢咽以及当前社会最为关注的心理健康教育等等。[33]黄昭华就浅谈了周恩来对体育方面的担忧:青年如果身体不健康,对我国的经济、国防,甚至其他任何建设都是十分有害的。[34]西安财经学院体育部的邓宏涛结合周恩来的生平对周恩来的学校体育思想展开了详尽的论述:周恩来自幼体弱,因此在南开中学的体育锻炼经历便成为了其体育思想的萌芽;而后周恩来夫妇俩也一直在捐助学校体育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更是多次在政务报告中谈及青年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不仅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进行了讨论,还从未来生产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的角度进行了探讨。[35]宋晔探析了周恩来的青年体育思想,总结了周恩来关于提高青年体质的一系列措施,如:体育运动方针的普及化、经常化;将体育锻炼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另外就是使青年学生的体育锻炼与革命意志锻炼或卫生教育相结合。[36]
通过以上研究者们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很直观明确地知悉周恩来总理对青年体育锻炼的深切厚望,总之其青年体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五要”:要锻炼,要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要把革命意志锻炼融于其中,要与生理卫生教育结合,要晚婚和节育。
4.发展美育,培养审美趣味
众所周知,周恩来是民国美男子之一,他从小就十分注重仪容仪表,即使家境贫困依然穿戴整洁,可以想象出他是十分在意美育的。我国学界对周恩来的青年美育思想研究成果较少,笔者仅和查阅到黄丹丹在其文中指出周恩来的美育思想是以“鉴别美丑,广交良友”为本的,他在许多场合都提到了美育的重要性,认为其能辅助德育,因此理应培养青年的审美情趣,开展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达到娱乐和教育的双重效果。[37]
5.深化劳动教育,砥砺奋斗品格
青少年劳动教育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德智体美相融合,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研究周恩来有关青年劳动教育的观点,有助于深化劳动教育,砥砺青年的奋斗品格。学界大多学者将周恩来的青年劳动教育相关内容纳入了其德育思想中进行论述,考虑到劳动教育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将把周恩来劳动教育相关内容单独进行整理归纳,以便读者加深印象。郭艳指出周恩来认为家长和社会都应鼓励青年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特别是农业劳动。[38]秦莜萌还补充到周恩来认为对高小、初中和高中这三级毕业生都应增加生产学科,争取在进入社会以前都掌握不同的生产知识。[39]黄伟则提及周恩来认为要摆脱那种较低层次的教劳结合就必须要引进科学科技。[40]王军福在探究周恩来的德育思想时就提及了周恩来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强调要加强青少年的劳动观念和劳动实践教育,另国家也应出台相关政策,提升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41]蒋晓明、张健认为周恩来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主要包括三点:第一,将脑力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不轻视体力劳动;第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第三,文化知识与劳动锻炼相统一;第四,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42]
总之,德智体美劳是相互贯通、相互融合的,不应割裂开来,必须要协同推进,如中南大学的熊吕茂、肖添就曾指出应正确处理好德、智、体、美、劳这几者的关系,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要努力使青年学生做到均衡发展。[43]
(四)关于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特征的研究
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因此部分学者对其青年教育思想的特征进行了探究并得出了结论。郭艳就从方向性、实践性、连续性三个方面列举了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特点。[44]而黄丹丹总结了青年教育思想的根本立场、实践原则、教育理念、“德智体美”均衡发展这四大特点。[45]秦莜萌则认为其特点包括科学性、实践性、民族性、传承性四个方面。[46]她们的研究成果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均认为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是在实践中形成、发展与完善的,并要坚定服务对象,即服务社会主义、服务人民。
(五)关于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意义和价值的研究
任何思想与理论都有其意义与价值,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对当代的青年教育依然有着非常深刻的启示。郭艳认为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包括四个紧密结合:一是让青年的理想和奋斗紧密结合;二是知识和修养紧密结合;三是书本和实践紧密结合;四是个人价值和为人民服务紧密结合;五是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47]严正则认为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主要分为理论推动和实践运用两大方面。[48]刘光磊、张春丽则是针对周恩来旅欧时期的青年教育思想谈论了其当代价值,他认为青年教育事业的重要保证是思想建党;关键是紧扣时代使命;内在要求是群众路线。[49]黄丹丹指出周恩来的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既继承了前人的思想又发展了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青年思想;实践意义在于不仅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还对新时代青年工作带来了启示。[50]秦莜萌则由小见大地指出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除能引导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提高身心健康、促進全面发展外,还能提高我国教育质量。[51]
三、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研究综合述评
国内理论界对于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后继广大学者更加深入地探究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准备。
(一)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1.研究的内容较为全面
根据上文所综述的成果可知,国内学者分别从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形成与发展过程”“主体”“特征”以及“价值和意义”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探究与阐述,大体将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归纳,十分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大致内容,也便于后继学者继续探究。
2.研究方式体现了时代性和实践性
笔者在总结整理各学者关于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研究文献时观察到,学者们十分注重周恩来总理的生平研究,即根据其每个年龄段所历经的典型事件,从而对应出相应阶段的青年教育思想,显著体现出了时代性。尤其如前文所提到的有关“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研究中,便是印证了这一点。启示我们今后在研究人物思想时,切记依据人物经历与实践得出结论,实践出真知。
3.研究成果十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青年兴则国兴,学习有关历史伟人对青年教育所总结出的经验和思想,对于新时代不断赢得青年学生思想阵地、继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尤为重视的劳动教育,在通过查阅总结学者们对周恩来青年劳动教育所进行的总结论述中,对当代青年劳动教育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能提供丰富的价值引领和实践导向。
但由于周恩来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研究角度不拘一格,因此对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研究仍存在的不足
1.研究数量还有待增加
如前所述,通过文献检索发现,有关直接研究“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文章篇数不足20篇,且时间跨度较大,近几年来的文章也仅仅只有几篇,可供新时代参考的内容十分狭窄。笔者通过广泛查找文献和资料,从周恩来的道德教育、体育、干部教育等等教育思想研究中虽能找到蕴含其中的青年教育思想,但大都比较零散,不够全面和系统。而青年作为我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直接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对我国青年教育思想的奠基者之一周恩来的青年教育思想进行大量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2.教育类学科研究明显不足
周恩来的青年教育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了帮助青年学生们更好更快地发展,促使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和文明建设。但从目前的研究层次来看,学者们大多以政党及群众组织、中国共产党等政治类研究为主,对教育类的研究明显不足。总之,笔者建议今后的研究应多从教育的角度深入挖掘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中所蕴含的青年一代成长、学习与生活的规律,这样才能使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对青年的教育做到由浅入深、有的放矢。
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有待拓展
由上文可知,虽然以“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为关键词检索到的文献数量开始呈上升趋势,但从研究思路上来看,学者们的研究无论是对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还是对其主要内容和时代价值都呈现出了比较相似的特点。首先,均指出周恩来的青年教育思想理念是深受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影响而形成的,接着就从周恩来的生平和革命经历探讨其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其次,大部分学者都从德、智、体等几个方面来阐明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且内容具有高度一致性。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的研究成果基本都为理论研究,而结合实践进行的研究较少,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不断发掘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多维价值,加强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与新时代青年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不断推动周恩来的青年教育思想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创造性发展。
四、总结展望
青年,作为国家最受重视的一个社会群体,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周恩来青年时期他就尤其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故今天我们研究周恩来的青年教育思想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目前,我国学界对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但还尚未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在新形势下,要求我们更加全方位、深层次地展开深入研究。如:增加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与各学科之间联系的研究、尝试从实践与其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探析并从多维角度创新性探究等等。
参考文献:
[1][13][31][38][44][47]郭艳.浅谈周恩来的青年教育思想[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9(02):141-144.
[2][14][25][32][48]严正.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内容与时代价值[J].觉悟,2020(02):33-35.
[3][8][15][49]刘光磊,张春丽.周恩来旅欧时期青年教育理念探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38(04):39-44.
[4][9][16]王莉萍.周恩来的青年工作理论与实践[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2):19-25.
[5][17][26][37][45][50]黄丹丹.周恩来青年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9.
[6][10][39][46][51]秦筱萌.周恩来青年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7][27]习晓敏.“智育、体育、群育”——早期周恩来的青年教育理论[J].才智,2017(35):3.
[11][28]左用章.周恩来是青少年心中的一座丰碑──周恩来关怀青少年的生平与思想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1998(02):9-15.
[12][24]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编.周恩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51-152.
[18][40]黄伟.论周恩来关于青年道德教育的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04):20-23.
[19][29][33]李锐.论周恩来的青年教育思想[J].孝感师专学报,1999(02):63-68.
[20]李强.论周恩来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贡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14-17.
[21][30]双传学.周恩来论青年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1998(02):46-48.
[22]赵国付.周恩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方法解析[J].世纪桥,2013(10):37-39.
[23][34]黄昭华.周恩来教育思想总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02):1-6.
[35]邓宏涛.周恩来体育思想与实践简考[J].兰台世界,2013(13):11-12.
[36]宋晔.周恩来重视青少年体质的思想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1):98-100.
[41]王军福.周恩来德育思想探析[J].兰台世界,2013(13):109-110.
[42]蒋晓明,张健.周恩来教育思想新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04):3-5.
[43]熊吕茂,肖添.近十年周恩来思想研究综述[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05):12-16.
[52](英)迪克·威尔逊.周恩来传[M].封长虹,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3:9-57.
责任编辑 姜淑娟
作者简介:肖婷,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