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农事诗的社会蕴意与劳动教育启示

2022-05-30 19:17唐文吴新民
关键词:教育价值诗经

唐文 吴新民

摘  要:农事诗在《诗经》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受到历代思想家的关注、研究。它展现了周代农业社会的种植、养殖、狩猎等劳动类型,折射了周代籍田典礼的重农行为、劳作生产的艺术化表达以及祭祖祀神的精神叙事。蕴含在农事诗中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对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有着重要启示。劳动教育在价值取向方面强调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在劳动态度方面提倡崇尚劳动与批判懒惰,在教育表达形式方面主张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合,在教育实施路径方面主张劳动生产与文学艺术相结合。

关键词:《诗经》;农事诗;劳动类型;社会蕴意;教育价值

农事诗在《诗经》305首诗中占据独特而又重要的地位,是历代学者关注的重点内容。东汉儒者郑玄最早使用农事概念解释《诗经》的农事诗,宋代理学家朱熹开创性诠释《诗经》农事诗的内涵和外延,近代国学家郭沫若进一步明确农事诗研究范畴及社会价值。此后,众多学者遵循这条发展脉络及其思想要义对《诗经》农事诗开展研究。《诗经》农事诗不仅记载着周代的农业生产、生产技术及劳动状况,也折射出当时人们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及劳动品质等。本文农事诗研究是在尊重《诗经》主体内容的基础上,基于周代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及相关历史文献,从广视角、多维度、深层次方面,发掘其具有时代价值、劳动教育价值等元素。从《诗经》中提取农事诗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以便充实现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底蕴,赓续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的优秀传统血脉,为新时代高校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注入体现人文价值的历史元素和重视劳动传统的文化血脉。

一、《诗经》农事诗的三种劳动类型

基于具体诗篇及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诗经》以十一篇农事诗为主体,辅以其他相关诗篇,反映了周代的种植、养殖、狩猎等三项主要劳动类型以及生产发展水平,展现了一个由游牧生活成功转型为农业生活的社会生产风貌。

(一)种植劳动是劳动类型的主体部分

《豳风·七月》是《诗经》农事诗的经典代表作。它通过铺叙的手法,以季节先后为线索,逐月描述了农夫劳动和生活的真实状况。农夫们正月开始进行种植“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到收获果实稻谷“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再收藏各种农作物果实“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该诗将那个时代农业生产形象地描绘出来,表明种植劳动是当时农夫获取物质的主要途径,也是当时社会的基础性劳动类型。周朝的种植劳动已经表现出农业社会的主要特征,反映种植劳动类型的时代特点,其一是有组织的规模化种植生产已经形成。《周颂·载芟》的“千耦其耘,徂隰徂畛”描写的就是众多劳动力用耒耜翻地、耕種的壮观劳动场景。其二是劳动工具先进及种植技术达到新高度。《周领·噫嘻》中的“亦服尔耕,十千维耦”,表明周朝的劳动者熟练掌握了节省人力且效率高的“耦耕”技术,同时重视土地的开垦,“采用菑、新、畲三种垦耕方式来保证土壤的肥力,以休耕轮作的开垦技术逐歩将土地整治为熟田”[1]。其三是种植品种丰富。谷物类有稻、黍、稷、麦、豆等;蔬菜类有萝卜、地瓜、葫芦等;水果类有桃、李、梨、木瓜等。其四是依附种植业的手工劳动具备详尽的制作流程,工艺技术精湛。《周南·葛覃》所叙述的“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把原料种植、材料采收、加工制作、裁制布衣整个流程描写出来。

(二)养殖劳动是劳动类型的重要部分

养殖劳动是周朝劳动者获取食物最为稳定的劳动来源,在周朝经济生活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养殖劳动可以分为一般性养殖与特殊性养殖。一般性养殖是指在普通劳动者家庭中生活化的养殖劳动方式。如《王风·君子于役》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表明普通家庭能够养鸡、羊、牛等畜口;而贵族家庭则是实施规模化养殖。《小雅·无羊》的“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反映出贵族的牛羊成群,其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都显示富足的景象。特殊性养殖表现在饲养的牲畜在功能、价值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有组织地实施专业化养殖。如牧马是当时特殊性养殖的典型代表,从《秦风·小戎》的“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等内容来看,马的功能和价值有战争和游猎的特殊性。历史上各诸侯国也都重视牧马工作,专设养马的岗位,选用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该工作。《鲁颂·炯马》展现了鲁僖公牧马的壮美盛况,成群的壮马在遥远的原野上戏耍。“有驈有皇,有骊有黄;有骓有駓,有骍有骐;有驒有骆,有骝有雒;有骃有騢,有驔有鱼”,共十六种毛色各异、勇猛矫健、速疾如飞的良马。

(三)狩猎活动是劳动类型的必要补充

狩猎活动分为“猎”和“田”。“猎”是指为了获取生活所需物资而进行的生活性打猎活动,是普通劳动者获取食物的重要劳动方式;“田”是天子及诸侯国国王在较大区域范围进行的大规模围猎活动,更侧重于大型娱乐活动,或者是军事、政治活动。无论是“猎”还是“田”,在《诗经》中都有描绘狩猎过程的经典作品。《郑风·大叔于田》讲述大叔常规打猎的全过程,从“叔于田,乘乘马”的出猎,到“袒裼暴虎,献于公所”的徒手搏虎,再到“叔马慢忌,叔发罕忌”的车上逐射,最后“抑释掤忌,抑鬯弓忌”地猎毕返归。而《小雅·车攻》描写的是诸侯国宣王田猎之诗歌,叙述了宣王田猎车马之盛况、诸侯会同、同心狩猎、猎毕回归的生动场景。但是二者从事狩猎活动往往有不同的社会价值。一般的打猎活动强调获取猎物,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例如,《豳风·七月》的“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豣,献豣于公”,讲述的是劳动者找“貉”、取“狐狸”、打“野猪”及分享劳动果实的场景,更多的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但是《小雅·车攻》强调周宣王这次大规模的田猎,“生产游戏方面的意义并不大,实际上主要目的是一次大会诸侯的政治举措”“是一次王家军队的大检阅,一次威震诸侯的大演习”[2]。同时田猎还可以加强君臣感情联系、增进友谊。《小雅·吉日》的“以御宾客,且以酌醴”就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狩猎者会受到当时社会中民众的追捧、爱戴,《郑风·叔于田》《齐风·还》等作品都反映出民众赞美猎人敏捷、强壮、勇武、善射的英姿。

二、《诗经》农事诗的三重社会蕴意

种植、养殖、狩猎构成了当时劳动者最为稳定的劳动类型,映射出周代是当时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事实上,夏商周能够轮流坐庄,先后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因为有先进的生产力撑腰。他们的优势,夏是水利技术,商是青铜技术,周是农业技术。”[3]周代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法规保护农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推动农业发展的举措,运用了各种方式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作为时代经典著作的《诗经》有着唱响农业生产这一主旋律的义务,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精神传承和价值传达的责任,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蕴意和时代价值。

(一)籍田典礼构成重农行为的可视化场景

作为周代最为隆重的重农场景,籍田典礼是由周天子率领文武百官及普通劳动者亲躬耕籍田的典礼,在周代典礼制度中占据重要位置。《周颂·载芟》重点讲述周天子带领公卿、大夫、士人及劳动者垦荒耕地的场景,“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强侯以。”周天子不仅举行籍田典礼,而且亲自巡视籍田、直接参与农事管理,谕告田官指导生产。《小雅·甫田》的“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就是反映了籍田典礼场景。此外,《小雅·甫田》也记录了周天子同甘共苦、亲尝劳动者饭菜的亲民情景,“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周代以“籍田典礼”为牵引构建了周天子及诸侯重视农业劳动的可视化场景,同时还设立专业管理官员“田畯”“甸师”来监督管理农业生产,让其为普通劳动者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并且“井田”管理水平和质量也是评价、晋升田官的重要依据。《周颂·噫嘻》的“噫嘻成王,即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尔服尔耕,十千维耦”,意为周公向田官传达成王告谕,率领农夫分发农具,播种百谷,进行大规模的集体生产。周代设立的官员专管制度是“以农为本”的关键一环,而重视普通劳动者及体恤、救济鳏寡孤独更是彰显“以农为本”的人性光芒。《小雅·大田》的“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记录着将公田未割的禾稻、散落的稻穗、遗留的禾把留给孤寡家庭,这给人牲、人祭盛行的社会带来最人性化的闪光点。

(二)劳动生产的艺术化表达构成劳动教育的特殊方式

《诗经》农事诗对劳动教育的特殊方式在于以诗歌为载体进行艺术化,将农作物生长过程、劳动过程、劳动情感等作为诗歌的重要内容,用情景交融、风格多样、语言生动、反复吟唱、韵律和谐等艺术化方式进行劳动教育。《大雅·生民》的“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将“黄茂”的发芽、生叶、成丛、长高、茎长、抽胎、茎坚、长好、穗生、颗圆整个生长过程用精准而恰当的方式描述出来,让每个劳动者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黄茂”生长周期及其特点。劳动者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应的劳动管理和生产。而《周南·芣苢》采用重叠吟唱、节奏明快的艺术方式把采摘芣苢的“采之”“有之”“掇之”“捋之”“袺之”“襭之”全过程表达出来,让没有学习过芣苢采摘技术的劳动者可以迅速学会,实现農业技术推广的效果。劳动感情的诗歌化表达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鲜明的特色,将劳动客观之情与自己主观感受融合在一起,展示劳动情感的多样性、复杂性。《魏风·十亩之间》简简单单的两段四句话,描绘出采桑女子悠闲、从容的劳动情景,勾勒出浓郁的田园景象。“寸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在表达劳动者的不满和愤怒时,《诗经》通过比与兴的方式进行强烈感情的输出。例如,《魏风·伐檀》就是三个“不稼不穑”和“不狩不猎”控诉所谓的“君子”不劳而获,表现出强烈的愤懑之情。

(三)祭祖祀神是劳动者精神叙事的两个维度

周代精神叙事的两个主要维度是“祭祖感恩”“祀神祈福”。就二者而言,周代统治者却更加相信“祭祖感恩”,即“周人不再像夏殷时代那样,采取一种认定自己过分渺小,将自己的一切归根结底交由神来主宰的存在形态,而是把传统的‘祈天永命的外向行为内敛而指向自身,从而突出了人的自觉行为对自身的定性作用。”[4]这表现为周人精神追求所表现出的向人内部探索的思考维度,注重对人的价值和德性的认可和肯定、对有巨大奉献的祖先崇拜,正如《周颂·载芟》的“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不洽百礼。有飶其香,邦家之光。”周人对祖先后稷的崇拜表现得更为突出、明显,在《周颂·思文》中称后稷得上帝之令,推广农耕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养育百姓,德可配天,应是“莫匪尔极”,全民楷模和崇拜对象;在《大雅·生民》中,更是将周始祖后稷“神仙化”,首先是诞生前后的神异表现,其次是“弃而不死”的神奇,再到幼儿的先知先觉、不学就会的“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最后是后稷成人后,懂得了“有相之道”,掌握了种植庄稼的基本规律,受到上帝恩赐。当然,周人仍然没有摆脱“天命”的束缚和约束,对神灵进行祭祀以求农耕丰收、国泰民安、家业永继,常常将祀神与祭祖放在一起进行,如“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周颂·丰年》)。这就将祀神与祭祖联系在一起,感恩祖宗和百神,赞颂神灵恩泽,祈求神灵保佑来年赐福丰收。

三、《诗经》农事诗的劳动教育启示

正是《诗经》蕴含着重大而又有普适性的社会价值,孔子劝导自己儿子学习《诗经》时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5]。学习《诗经》可以领悟语言的表达方式,掌握处理社会关系的关键诀窍,提高自身修养。因此,农事诗同样蕴含着符合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人文精神、劳动观念、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内容。

(一)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

家国情怀的源头来自周代统治者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治理思想及模式。西周政治上的分封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和社会上的礼乐制等制度推动和保证这一情怀的孕育和发展,使之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延续的深厚情感和价值底蕴。家国情怀是劳动教育倡导和宣扬最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诗经》作为周代官方主流意识形态记录的重要载体,从各方面都显现出家国一体,体现出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的家国情怀。《大雅·思齐》堪称家国情怀的经典之作,被历代儒者所称颂。明代薛瑄在《传说汇纂》中称之为,《思齐》一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备焉。该诗歌颂周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让美德感化人,以身作则,强化自身修养,“示范于正妻,示范于宗族兄弟,示范进及于国家”,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个人理想和社会希冀。因此,现代劳动教育可从《诗经》中汲取符合时代所需的民族发展之传统精华,丰富、完善自身的精神内涵和历史底蕴,使之成为每位受教育者的共同情怀和人生理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6]新时代大学生应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劳动教育的鲜明态度是崇尚劳动与批判懒惰

《诗经》在劳动教育上有两种态度鲜明又截然相反的理论品质,即正向的理论品质与反向的理论品质。正向的理论品质体现在讴歌和赞美神圣化先祖的开创性劳动、崇拜英雄的创造性、赞美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大雅·生民》《周颂·臣工》《周颂·噫嘻》等诗篇表达的是周代先祖以农为本、以农立国、以农兴国的思想,强调的是对农业生产、农业劳动的推崇、推广。《召南·驺虞》《郑风·叔于田》等诗篇重在对狩猎劳动及猎人的称颂、赞誉。反向的理论品质表现在揭露贪婪残酷,如《魏风·硕鼠》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表现在控诉不劳而获,如《魏风·伐檀》的“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表现在讽刺好逸恶劳,如《召南·羔羊》的“退食自公,委蛇委蛇”。《诗经》里蕴含的两种劳动教育理论品质为中华民族对待劳动评判方面提供了具有现代价值的准则,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指向。新时代劳动教育既需要使受教育者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培育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又要促使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杜绝铺张浪费的劳动品质,将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与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成为劳动教育的主旋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上的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7]

(三)劳动教育的表达形式是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合

《诗经》农事诗的显著特点在于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融合。劳动教育主要依赖具体的劳动生产展开,或者说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感情、劳动精神一系列显性要素、隐性要素都蕴含在各种生产劳动活动之中。《大雅·生民》的作物生产及田间管理、《郑风·大叔于田》的狩猎技术、《七月》的手工纺织、《周南·芣苢》的采摘工艺等传递着不同类型劳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表达着劳动者在不同劳动场景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教育与劳动融为一体的劳动形式,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教育思路。新时代劳动教育所提倡的是要将“现代教育和现代生产劳动这两个独立过程以现代科学为结合点的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状态”[8],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与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结合起来,实现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有机融合。基于教育与生产分离的基本现实,现代劳动教育需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以知识、技能和思维培养为基础,引导受教育者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及习惯,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毕竟,“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和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培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能适应现代生产的生产工作者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从而推动生产和社会的高速发展”[9]。

(四)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是劳动生产与文学艺术相结合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有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之说。“风、雅、颂是音乐上的分类”[10],是《诗经》的体制;“赋、比、兴”是诗歌创作的方法,是《诗经》的表现手法。从体制和手法上看,《诗经》的文学艺术特性鲜明,是集文学、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周代经典文艺作品集。“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11]究其实质,作为观念形态的《诗经》真实反映出周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内在要素,是当时社会的思想、道德、意识、宗教等观念的载体。同时,它是当时劳动生产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劳动生产是文学艺术的内容,文学艺术是劳动生产的表现形式。它实现了劳动生产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开创性结合,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开展提供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光明大道。一是高校劳动教育不能仅限于教育领域教学,而且要与文学、音乐、舞蹈、话剧等结合开展教育,拓展劳动教育的空间和范围,实现劳动与文学艺术的完美结合。二是二者结合的内容是对劳动生产及劳动者状况的表达,是对现代先进产业发展态势及优秀人物的宣扬,要准确地反映出新时代新产业的技术水平及劳动者的精神面貌。三是二者结合可以通过传统意义的报纸、期刊、书籍、广播等媒介,也可以通过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新媒体,甚至微博、朋友圈等新型自媒体,做到劳动教育工具多元化并且采取符合现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耿静静.《诗经》农事诗与西周农业社会[D].郑州:郑州大学,2012:18.

[2]朱崇才.辉映千古的诗经[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2:42.

[3]易中天.奠基者[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7.

[4]《中国哲学史》编写组.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2.

[5]杨柏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85.

[6]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2-18(01).

[7]共产党员网.习近平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EB/OL].(2013-01-29)[2022-03-17].https://news.12371.cn/2013/01/29/ARTI1359403927716112.shtml

[8][9]成有信.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J].中国社会,1982(01):166,167.

[10]杨合鸣.诗经译注[M].武汉:崇文书局,2016:1.

[1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817.

责任编辑  宋  猛

作者简介:唐文,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助理研究员;吴新民,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阐释与展演:《诗经》‘家国情怀现代传承路径的研究”(课题编号:szjk21007);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诗经文化研究项目“《诗经》中的‘家国情怀现代诠释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SZIIT2022SK003);2022年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诗经文化研究项目)“识情境·破困境·入佳境:诗经文化融入大学校园研究”(项目编号:SZIIT2022SK01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华南师范大学)2021年度开放课题“知情意行:高职扩招生政治素养提升路径”(课题编号:SCNUKYB09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教育价值诗经
El oficio del lector
品读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小学数学概率统计的教育价值与教学例析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