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袖
身为北京市唯一的“蜂博士”,罗其花深入密云山区11年,在养蜂的每个关键环节都陪伴在蜂农身边,帮他们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我沒疯,离基层越近,离真理就越近。基层才是最需要科技的地方!”
2011年8月,北京市密云区通过人才招聘引进一名养蜂女博士,名叫罗其花。来密云报到前,罗其花其实面临着艰难抉择。她博士毕业前,美国农业部蜜蜂研究所所长杰夫邀请她到美国读博士后。当时,罗其花研究的蜜蜂寄生虫方向是国际蜂业界正全力攻关的一个难题,而她的研究成果距离破解这一难题仅一步之遥。如果去美国攻读博士后完成该项研究,她很有可能成为国际上第一个攻克这个难题的人。除了去美国攻读博士后这一选择,她还收到了一些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就职邀请。
但罗其花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来密云,她要开启自己的“甜蜜事业”。
密云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2.5%,有194.3平方公里的水资源面积,没有工业污染,蜂产业在这里具有高附加值等诸多优势,是典型的生态富民产业。
罗其花出身贵州农村,对大山有着特殊情结。写博士论文时,她曾实地考察密云区的生态状况,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的青山绿水。
导师和朋友们都对罗其花的选择不理解,甚至说她简直疯了。她回应:“我没疯,离基层越近,离真理就越近。基层才是最需要科技的地方!”
到密云不久,罗其花便组织蜂农上了一次培训课。没想到,课刚讲到一半,就有蜂农退场了。等她讲完课,下面听讲的仅剩3个人。精心准备的讲座不被蜂农认可,罗其花心里很难受。她找到蜂农询问原因,一名蜂农说:“你讲的都是养蜂理论,不适合我们。”另一名蜂农更直接:“你讲的东西不实用,如果不是怕人走光了太尴尬,我也早走了。”
罗其花听了感到很羞愧,心想,自己来到密云,就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准备讲课内容,只有理论联系实际,为蜂农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才会受到欢迎。
她决定转变做事方法。接下来半年里,她走访了各个乡镇的蜂农,跟有经验的蜂农深入交流。渐渐地,她有了自己的思路:选择重点帮助对象,然后以点带面,以实打实的效益打动蜂农,争取得到更多蜂农的认可。
东邵渠镇农民吴小兵,看到罗其花发表的文章,觉得养蜂有利可图,开始养殖蜜蜂。可忙活了两年多,却没什么收益,他气呼呼地找罗其花“讨说法”。罗其花趁机把他当作帮扶对象,认真分析他在养蜂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为他制订了一个完善的养蜂计划,并全程指导他实施。仅一年后,吴小兵便见到了效益,对罗其花非常感激,亲切地称她为“博士妹妹”,把她当成了亲人。
推广多箱体养蜂技术增加蜂蜜产量,培育蜂王生产蜂王浆提升附加值,办理蜂业保险,罗其花打出的一套组合拳,让广大蜂农对她刮目相看
经过深入调研,罗其花发现一个困扰密云区蜂产业发展的大问题,那就是干旱。蜂产业遭受的干旱,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干旱不同。在密云,荆条花期在6月初到7月底,如果这段时间降雨不足,荆条花就不泌蜜,蜜蜂无蜜可采,就不能产蜜,直接影响蜂农的收入。罗其花决定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她想到的第一个办法,是推广多箱体养蜂技术。这项技术是她从欧洲蜂业发达国家学来的,很成熟。其原理是增加蜜蜂的活动空间,减少人工干预,从而提高蜂王产子量,进而增加蜂蜜产量。
刘金良父子是密云区最早的一批蜂农,以前一直靠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养蜂。罗其花和刘金良接触后,感觉他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决定把他家作为首批推广多箱体养蜂技术试点之一。
刘金良父子对罗其花推荐的技术很好奇,试养了8箱。没想到,这8箱蜂,每箱产蜜38~39公斤,最高的一箱产了63公斤,而且都是优质蜜。而按照传统方法养蜂,一箱蜂的产蜜量仅有15~20公斤。就是说,新技术养蜂的收益,超过传统技术养蜂收益1倍以上。
其他蜂农一看,都踊跃要求罗其花教他们新技术。罗其花趁机将该项技术在全区推广。蜂农们很快尝到了甜头,都对罗其花有了信任。
罗其花想到的第二个办法,是加快蜜蜂育种工作,提高当地的蜂群质量。
密云当地的蜂种比较杂,种性不好。而一群蜜蜂好不好,是否抗病,能不能生产蜂王浆、多产蜜,与蜂王息息相关。罗其花决定,培育新品种蜂王。
北京市与河北省交界处有个锥峰山林场,植被覆盖率高,人迹罕至。经罗其花多方奔走,密云区耗资500多万元,在这里建起了华北地区第一个蜜蜂育种中心。在这个育种中心,罗其花经过6年努力,培育出蜂王“密云一号”和“密云二号”,免费分发给蜂农。
这种新蜂王,不仅产子量高,而且产出的工蜂具有高效采集能力。更让蜂农高兴的是,“密云二号”生产蜂王浆的能力很强。而蜂王浆的售价是蜂蜜的10倍。很多蜂农自从引进“密云二号”蜂王以后,因蜂王浆产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蜂蜜产量下降带来的损失。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干旱对蜂农造成的养殖压力,罗其花采取了第三个办法:给全区蜂农上蜂业保险。她向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和市农业局提出建议后,很快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蜂业保险在全区推开后,经过几年尝试,便作为创新险种被写入了保险条例:如果受灾,蜂农可获得相应补偿。蜂农只需承担20%的保险费,另外80%由北京市政府和密云区政府各承担一半。
罗其花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从根本上解除了密云区蜂农的后顾之忧。
为了密云的蜂产业发展,已怀孕8个月的罗其花坐了19个小时的火车赴吉林洽谈合作事宜,深深感动了对方
一天,蜂农曹梦军向罗其花求助,说他家的蜜蜂大量死亡。罗其花立即过去查看,将死亡的蜜蜂样本送到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蜜蜂是因误采有农药残留的花蜜中毒而亡。
作为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密云区对农药的使用种类和使用量都有极为严苛的控制。2018年,在密云区委组织部的资助下,罗其花完成了对密云全域的农药调查。她发现,密云区农药用量甚至低于国家用药标准,但对于蜜蜂这种完全没有抗药性的昆虫来说,哪怕是一点点农药残留,都是巨大的危险。但如果完全不使用农药,不但影响粮食产量,还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罗其花通过政府协调,要求施药者必须提前3天通知蜂农,以便蜂农转移蜂群,将损失降至最低。
而蜂箱的转运既耗费人力又耗费时间,一旦确定采蜜地点,再次转运成本极高。罗其花又为密云蜂农设计了一个解决方案:为养蜂大户提供专业运蜂车,一台车售价30万元,蜂农只需承担一半,另一半由当地政府补贴。有了专业运蜂车,蜂农转场变得容易很多,而且还能避免因天气不好等因素对蜜蜂造成不良影响。
2019年,为了提升全区养蜂产业发展水平,密云区园林绿化局蜂业管理站要与吉林一家养蜂场进行合作。作为站长,已经怀孕8个月的罗其花,决定亲自到吉林与对方洽谈合作事宜。家人和同事都很担心,劝她不要去,因为途中要坐19个小时的火车,怕她身体吃不消。罗其花却笑道:“正因为我大着肚子,才显示出我们的诚意啊!”她执意一个人登上了火车。结果正如罗其花所说,她忘我的工作态度深深感动了对方,双方的合作洽谈十分顺利。
为了发展更多新的养蜂户,并让他们尽快掌握养蜂技术,休产假期间罗其花也没闲着,编写了《北京地区中华蜜蜂饲养管理实用技术》一书。这本书从编写到出版,仅用了3个月时间。同事问她是如何做到的,罗其花说:“女儿很乖,平时很少哭闹。我把她一哄睡着,就开始工作。每天我都有写作计划,如果完不成,第二天一定补回来。”书出版后,受到广大养蜂户热烈欢迎。
转眼,罗其花在密云区已经工作了11年。在她的带动下,当地养蜂户从当年的600余户增加到2000多户,拥有蜜蜂12.6万群,年均生产普通蜂蜜320万公斤,蜂产品产值达1.2亿多元。此外,通过发展蜜蜂文化、蜂业旅游观光等,全区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带动362户低收入家庭实现脱贫致富。
由于爱岗敬业,对密云区蜂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罗其花入选“中国好人榜”,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如今,罗其花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早把密云当成了自己的家乡。她说,下一步,她要为打造密云蜂业品牌,生产中国最好的蜂蜜而努力。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