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产业蜂农技术需求偏好研究
——基于武汉市黄陂区的调查

2017-01-04 13:50李容容罗小锋刘睿
中国蜂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蜂农疾病防治养蜂

李容容罗小锋刘睿

(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0;2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武汉430070)

蜂产业蜂农技术需求偏好研究
——基于武汉市黄陂区的调查

李容容1罗小锋1刘睿2

(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0;2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武汉430070)

本文基于武汉市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蜂农技术需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蜂农对良种繁育技术、产品销售技术、饲养技术的需求最迫切,对蜂群管理技术、产品包装技术需求强度则较弱。蜂农对蜜蜂饲养技术需求偏好不仅受蜂农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非农就业经历等的影响,还受养殖规模、养殖年限以及是否加入养蜂合作社等经营特征和外部发展环境的影响。

养蜂业;武汉;蜂农;技术需求

1 引言

养蜂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等特点,该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减贫、农民增收,也有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武汉市养蜂历史悠久,蜜源丰富。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武汉蜂业发展迅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但是,我国蜂产业发展一直受蜂场规模小、良种化程度较低、疫病较突出等因素的制约,与国外相比,我国蜜蜂育种、机械化生产水平以及蜂群健康状况依然较低[1],武汉市蜂产业发展这些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为提高蜂农养殖水平,解决良种、疫病等方面的问题,促进蜂产业技术推广,需要厘清蜂农在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需求以及影响蜂农技术需求的主要因素。

现有研究针对蜂农技术需求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但是也有部分学者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部分学者集中探讨了蜂农技术需求现状,例如,陈玛琳等[2]分析了蜂农的技术需求优先次序,需求强度由高到低分别是病虫害防治技术、养蜂技术、蜂种信息、产品信息、养蜂用具和蜜蜂授粉技术。席桂萍等[5]在探究农户家庭养蜂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时发现,农户获取养蜂技术情况对蜂农从事养蜂生产的意愿有显著性影响。部分学者则围绕某一种蜜蜂的饲养技术进行了研究,如,黄康等[3]则集中探讨了中华蜜蜂饲养管理技术,针对具体的饲养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研究。刘俊峰等[4]则研究三种人工饲料在中华蜜蜂春繁中的应用。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主要围绕蜂农的技术需求现状以及单一蜂种饲养进行了探讨,但对影响蜂农技术需求的因素的探讨还比较缺乏,因此本文从蜂农技术需求强度出发,分析蜂农个体特征、养殖特征以及外部发展环境对蜂农技术需求偏好的影响,以期为蜂产业技术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2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为了充分了解蜂农的技术需求情况,课题组于2015年11月对武汉市黄陂区蜂农的技术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根据养蜂业技术需求的特点及专家的建议,本次调查共涉及8个技术类别,具体为蜂场建设管理、饲养技术、良种繁育技术、蜂群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蜂蜜的加工技术、产品包装技术、产品销售技术。在调查过程中,蜂农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对以上8项技术服务的需求程度进行排序,最后确定各选项排序,从而确定蜂农的技术需求偏好。此次调查按照随机抽样性原则,在武汉主要养蜂基地选取蜂农进行了问卷调研,采取一对一问答方式。由于存在蜂农养殖地点不固定的情况,调研难度较大,且部分问卷重要信息缺失,通过对样本进行筛选剔除,共获取适用样本36份。

表1显示了受访蜂农的基本特征。从事蜜蜂养殖的农户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悬殊。其中男性占91.67%,女性仅为8.33%。从年龄分布看,养蜂业的主力军以中青年农民为主。其中31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蜂农占比均为5.56%,31岁到60岁年龄段之间的蜂农占比为88.88%。从文化程度看,蜂农整体学历偏低,初中及其以下学历的农户占总样本的63.89%,高中及以上学历仅占36.12%。从蜂农家庭收入状况来看,蜂农收入比较理想,多集中在5万元到10万元之间,占比为33.33%。从养殖规模看,养殖规模在100箱以下的蜂农居多,占比达到61.11%,有16.67%的蜂农养殖规模在100箱到150箱之间,150箱以上的蜂农也占有一定比例,达到13.89%。此外,有94.44%的蜂农参加了养蜂合作社,享受养蜂合作社提供的各项技术服务。

表1 蜂农基本情况

表2 蜂农技术需求情况

3 蜂农技术需求状况

3.1蜂农对不同技术需求强度分析

本课题主要考察了蜂农对蜂场建设管理、饲养技术、良种繁育技术、蜂群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蜂蜜的加工技术、产品包装技术、产品销售技术的需求情况。关于养蜂相关技术的需求程度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的划分标准,划分为“非常需要”、“比较需要”、“一般需要”、“不太需要”、“完全不需要”5个程度等级。蜂农对不同养蜂技术的需求状况,通过对非常需要赋值5,比较需要赋值4,一般需要赋值3,不太需要赋值2,完全不需要赋值1,进行需求强度排序,排序结果见表2。

通过调查发现,蜂农对良种繁育技术的需求最强烈,认为非常需要和比较需要的蜂农分别有47.22%、36.11%,有11.11%的蜂农认为对良种繁育技术的需求层次为一般需要,认为不太需要和完全不需要的蜂农仅仅有5.56%。产品销售技术需求强度排在第二位,蜂农需求强度排在第三位的是饲养技术。认为非常需要和比较需要饲养技术的蜂农也比较多,选择比例分别为41.67%、27.78%,仅仅只有11.12%的蜂农不太需要该技术或者完全不需要该技术。需求强度最弱的技术类型是蜂群管理技术、产品包装技术。对于产品包装技术而言,选择不太需要和完全不需要的人比较多,选择比例分别为33.33%、2.78%。对于蜂群管理技术而言,选择不太需要或者完全不需要的蜂农占比达到了19.44%。

3.2不同个体特征蜂户的技术需求分析

不同性别的蜂农对养蜂技术需求具有差异。与男性蜂农的需求相比,所有的女性蜂农都需要良种繁育技术、疾病防治技术、产品加工技术。但是在蜜蜂饲养技术和产品销售技术的需求方面,男性蜂农的需求则更高,其需求比例分别达到90.91%,93.94%。这可能是由于男性蜂农更容易掌握一些基础的操作技术,女性蜂农掌握难度较大,会更加需要这些技术。受教育水平不同的蜂农对于各种技术的需求偏好也具有差异。在蜜蜂饲养技术、产品加工技术以及产品销售技术方面,受教育水平越高的蜂农群体中,需要这些技术的人数越多。可能是由于受教育水平越高的蜂农,视野比较开阔,更加重视基本的饲养技术和加工等方面的技术。蜂农是否有非农就业经历也会影响其技术偏好。有非农经历的蜂农需要良种繁育技术的比例最高,没有非农就业经历的蜂农则更多的需要产品加工和产品销售技术。拥有非农就业经历的农户,可能人脉关系较好,可以多渠道解决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但是由于良种繁育技术难度大,因此需要外部技术支持。对于没有非农就业经历的蜂农,人脉关系网比较狭窄,产品销售渠道会相对单一,因此可能为了提高蜂产品价值和拓宽销售渠道,对于这两方面的技术需求更多。

表3 农户个体特征对农户技术需求影响分析单位:%

表4 经营特征下的蜂农技术需求分析单位:%

表5 养蜂技术培训情况对蜂农技术需求影响分析单位:%

3.3不同经营特征下的蜂农技术需求分析

蜂农养殖年限对蜂农的技术需求偏好具有影响。养殖年限小于5年的蜂农都需要疾病防治技术、良种繁育技术、产品加工技术以及产品销售技术,其需求比例都达到100%,说明这部分蜂农对于养蜂技术的掌握还比较缺乏。养殖年限在5年以上的蜂农对于良种繁育的技术需求最高。其可能的原因是,蜜蜂养殖技术掌握难度较大,需要长期经验积累,养殖年限较短的蜂农,对于技术掌握还比较欠缺。养殖年限较长的蜂农,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些技术。加入养蜂合作组织的情况也影响蜂农的技术需求。没有加入合作社蜂农都需要蜜蜂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技术。加入合作社的蜂农则对良种繁育和产品销售技术需求更高一些,其需求比例分别达到96%、92%。这可能是由于加入合作社蜂农可以在合作社寻求基本的蜜蜂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技术,没有加入合作社的蜂农,基本靠自己和请教师父解决养殖过程中的问题,更多关注一些基本的养殖技术,因此对于基本的蜜蜂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技术需求更多。此外,蜂农的养殖规模也影响蜂农技术需求偏好。养殖规模在100箱以上的蜂农对于良种繁育技术、疾病防治技术以及产品加工技术的需求更多,需求比例分别比养殖规模小于100箱的蜂农需求比例高11.04%、11.04%、27.27%。这说明经营规模越大的蜂农更加重视良种繁育、疾病防治以及产品加工技术。

3.4外部发展环境影响下的蜂农技术需求分析

对于影响蜂农技术需求的外部发展环境,本文暂时只考虑了农业技术培训因素。在参加过养蜂培训的蜂农群体中,需要疾病防治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的人数最少,人数占比分别为83.33%、77.78%。没有参加养蜂培训的蜂农需要良种繁育技术的人数最多,占比达到94.44%。其可能的原因是参加过养蜂技术培训的蜂农,更加认识到了养殖技术的重要性,更加需要养殖技术,但是当地进行养殖技术培训的次数较少,使得这部分蜂农技术需求比较迫切。对于没有参加培训的蜂农,可能由于长期养殖经验的积累,自己所掌握的养殖技术比较过硬,使得其迫切需要的技术相对较少。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到以下两点结论:(1)蜂农对良种繁育技术、产品销售技术以及饲养技术的需求最强烈,对蜂群管理技术、产品包装技术需求强度最弱,由此可知,目前蜂农发展过程中对于良种繁育、产品销售技术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是未来蜂农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基本的蜂群管理和产品包装技术的发展较为成熟或者实用性较小。(2)蜂农对蜜蜂饲养技术需求不仅受蜂农个体特征的影响,还受生产经营特征和外部发展环境的影响。

主要启示如下:首先,在进行某一项技术推广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推广。对于蜂农需求比较迫切的良种繁育、产品销售以及饲养技术,应该有针对性的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其次,应适当考虑蜂农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从影响因素层面,解决蜂农的困难,例如,鼓励蜂农成立合作组织,发挥养蜂服务组织的功能,加强蜂农对先进技术的利用力度,提高养殖规模和蜂产品质量。

[1]陈玛琳,赵芝俊,席桂萍.中国蜂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4(3)∶825-829.

[2]陈玛琳,赵芝俊.蜂农技术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国蜂业,2012(6)∶41-43.

[3]黄康,丁向英.中华蜜蜂饲养管理技术研究[J].当代畜牧,2015,29∶42-43.

[4]刘俊峰,刘光楠,颜伟玉,等.三种人工饲料对中华蜜蜂春繁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1)∶137-140.

[5]席桂萍,赵芝俊,刘剑,等.农户家庭养蜂生产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563户固定观察点蜂农的调研[J].江苏农业科学,2014(3)∶371-375.

武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武汉现代农业产业重点技术需求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5040606010256)

李容容(1989-),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罗小锋(1976-),男,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资源环境经济,E-mail:luoxiaofeng@mail.hzau.edu.cn。

猜你喜欢
蜂农疾病防治养蜂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新冠肺炎对湖北省养蜂业影响的调查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养蜂女状元
追花寻“蜜”
卫生服务模式在二甲医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晋城市蜂协为蜂农赠送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