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璐静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主要是由于骨量丢失与降低、骨脆性增加、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质疏松的重点在于积极预防,但是很多人都对此存在误区——认为防治骨质疏松就是补钙。补钙没错,但不能单纯补钙。
下面,我们就从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来看,预防骨质疏松究竟应该怎么做。
研究发现,35岁之后人体的骨量会开始逐渐丢失,同时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钙流失的速度会随之提升,钙的吸收率会随之下降。婴儿的钙吸收率一般在50%左右,儿童的吸收率一般在40%左右,但是在成年时该指标会下降到20%,老年人会下降到15%,所以老年人易罹患骨质疏松。在40岁之后,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疾病的发生率会显著提升。因此40岁以上人群应重视骨密度测试,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在绝经之后应当定时做好骨密度的检测,如果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状,应当及时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进行症状控制与治疗。
針对不同年龄段,每日所需要的钙含量并不相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钙质流失加快,钙吸收能力下降,导致钙的需要量相对增加而钙实际摄入不足。一般成人钙的推荐摄入量是800毫克/天,而老年人的钙需要量要高于此标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建议,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毫克,但不宜超过2000毫克。
大量饮用咖啡、浓茶、碳酸饮料与钙流失、骨密度降低有一定关系,烟酒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应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规避。
我们知道,钙的吸收过程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如果维生素D不足,无论补充多少钙都无法被人体所吸收。食物方面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产品及动物内脏当中,例如沙丁鱼、猪肝、蛋黄等。但是,哪怕是经常吃这类食物也并不代表可以满足机体对于维生素D的需求。因为维生素D的另一重要来源便是基于阳光照射。人类的皮肤当中带有7-脱氢胆固醇,其能够借助紫外线照射之后转化成为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D3,故晒太阳是快且有效的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但阳光当中的紫外线很容易被纸张、玻璃、衣物以及灰尘等阻挡,所以想要补充维生素D需要让皮肤和阳光直接接触,每天晒15~20分钟。
其次,适当的运动能够促使骨骼当中的钙质得到“保存”,可以促进骨头中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并促进代谢,预防骨量的流失问题,并且还能够刺激骨细胞的形成。运动还能够促使钙的吸收。运动量应当与自身的体质相对应,避免运动量过大而导致身体无法耐受的情况。因为过度的运动不仅无法保留钙质,还可能导致身体遭受伤害,被迫卧床休息从而衍生其他问题。
当然,规律的作息也很重要。重点在于预防长期熬夜、失眠,因为熬夜与失眠会导致骨密度的下降,所以应当在平常生活中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
饮食要均衡,除了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还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以优质蛋白为主,例如鸡蛋、鱼虾、瘦肉等。但是过量的蛋白质可能会导致体内过度堆积形成酸中毒,和钙结合提升可以促使尿钙排泄量增加,所以进食蛋白质应当适量。
虽然骨质疏松的发生一般是在中老年阶段,但是预防骨质疏松必须从更年轻的阶段开始,在平常生活中正确理解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各种因素与行为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身体健康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