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读后续写,作为在新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题型,综合性地考查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的读后续写为例,从文本解读、情节建构、语言优化、同伴互评四个方面展开读后续写教学实践,尝试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注重读写教学的过程性和综合性,处理好教、学、评的关系,以解决当前教学存在的“浅表化”、“碎片化”、评价方式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读后续写;英语学习活动观;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83-0044-03
【作者简介】赵梦佳,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江苏常熟,215500)教师,一级教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课标》)明确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1]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评价途径,读后续写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逐渐被纳入各省的高考中。该题型将语言模仿和内容创造有机结合,综合性地考查学生的文本解讀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背后正是学科核心素养。读后续写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但若要真正达成核心素养目标,读后续写教学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中学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浅表化”的阅读教学
“读”是“写”的基础,高质量的续写离不开对语篇的深度解读。“浅表化”的阅读教学往往聚焦于故事六要素表层信息的梳理,忽略人物情绪、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对情节的推动作用,缺乏对语言特点、语篇结构、作者意图的深入剖析,导致续写结构混乱、衔接生硬、偏离主题。
(二)“碎片化”的写作教学
“碎片化”的写作教学过度强调对写作技巧的指导,欠缺对语篇内涵意义的深入思考,忽略了语言知识在语境中的表意功能,造成续写作品与原文的情感态度、语言风格脱节,影响了内容的连贯和主题意义的表达。
(三)重结果轻过程的读写教学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更重视学生续写作品的得分,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与成长。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模式忽视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其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失去了体验学习成就、反思学习效果的机会,不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促学功能,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背道而驰。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一)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升学生学用能力
为提升读写教学的效果、变革学生学习方式,《高中课标》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教师应整合课堂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教师应将活动作为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水平,以主题意义为引领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不同层次的活动,通过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使其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二)深入探究主题意义,注重读写教学的过程性和综合性
语篇信息的梳理、写作手法的剖析、主题意义的挖掘与续写的情节建构、语言的选用、情感态度的表达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促进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协同发展,教师应在实际的续写教学中有机整合语篇、语境和语用,强化阅读教学的过程性、重视语言学习的综合性、训练阅读写作的微技能、关注备考思路的系统性。
(三)处理好教、学、评的关系,发挥评价的促学功能
教学评价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注重不同活动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鼓励学生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因此,读写教学应关注“读”和“写”的过程性,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合理性,提升读写教学的效果。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读后续写教学实践
下面以 202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卷(新高考全国Ⅰ卷)中的读后续写为例,探索如何在读写教学中有效落实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该文本的语篇类型为记叙文,主要涉及人与自我。故事从“我”的视角展开,讲述身残志坚的十岁男孩David在“我”的鼓励下克服心理障碍参加跑步比赛的故事。在此过程中David收获了自信和勇气,而“我”与观众也被其坚持和努力所感染,由此实现“我”与David的双向成长,体现了语言学习的“语用”和“育人”功能。
(一)强化语篇意识,深入解读文本
1. 快速阅读文本,梳理故事基本要素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记叙文语篇的六要素,即5W和1H(who,where,when,what,why,how)。快速通读全文后,学生找出故事的基本要素,厘清主次人物关系,获取该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David在全镇跑步比赛开始前因害怕被嘲笑决定放弃比赛,而“我”作为他的老师,决定想办法鼓励其完成比赛。
2. 把握语篇结构,探究主题意义
所给语篇遵循“问题—解决”的叙事结构。学生通过细读课文,先找出问题,即平时乐呵呵的David突然变得不开心,“His usual big toothy smile was absent today.”,再按时间顺序梳理出David的情感变化为“Determined→Sad→Hesitant”,行为变化为“had not missed a single practice→was standing by himself off to the side→decided not to run”。通过建构对人物的整体认知,可知其犹豫的原因是害怕被他人嘲笑而非跑步速度落后,由此锁定该语篇的主题为克服恐惧、自我成长。在撰写结局时可描述问题解决给人物情感或行为上带来的积极转变,如“The return of his usual big toothy smile filled me with enormous pride.”使首尾呼应,全文结构更加完整,同时进一步突出故事主题。
(二)逆推情节框架,挖掘隐藏线索
1. 关注首尾衔接,逆推情节框架
读后续写题型所给的两个段首句,为续写任务提供了显性的逻辑线索。一个段落的开头语往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解读字面意思的同时,考生要分析开头语与语篇上文的信息呼应,以及故事发展的线索。基于段首句蕴含的时间、空间或因果线索,学生可运用逆向思维推理出故事的基本框架。首先,根据第二个段首句“I watched as David moved up to the starting line with the other runners.”可知,David最终参加了比赛。结合第一个段首句“We sat down next to each other, but David wouldn't look at me.”可通过逆推法还原出完整的情节,是“我”打破僵局、主动安慰并鼓励他参赛。教师可要求学生基于段首句中的逻辑线索快速列出提纲,以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2. 搭建思维支架,挖掘隐藏线索
为进一步充实续写框架,确保句与句之间内容的连贯与逻辑的合理,教师可利用问题链搭建思维支架(见表1),引导学生挖掘隐藏线索,如地点、时间的转化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等,以细化故事情节,使故事更生动、更具感染力。教师也可在处理第二个续写段落时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设计问题链,丰富思考的维度和深度。
[续写段落1 Q1: Why wouldnt David look at me? Q2: What did I do and say to comfort and encourage David? Q3: What was Davids response to my comfort and encouragement? 续写段落2 Q4: How did David perform in the race? Q5: What was the audiences response on seeing Davids persistence? Q6: How did David and I feel after finishing the competition? ][表1 问题链]
(三)聚焦细节描写,丰富意义表达
1. 聚焦细节描写,提升语言魅力
考虑到续写题型的特殊性,学生需展开合理想象,创造性地描述场景、动作、语言、心理和情感态度,使之与前文构成一个语言生动、主题鲜明的故事。细节描写服务于故事主题,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升华主题意义,引发读者共鸣。对细节的刻画,最好是聚焦于一到两个具体的方面,以更好地实现特定语境下功能意义的表達。教师可借助上个步骤中的问题链来创设微场景,为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微技能搭建支架。例如,在描写Q2涉及的“安慰和鼓励David”场景时可选用适合人物身份特点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我”是老师,而David只有十岁,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很自然地想到“轻抚头、轻拍肩膀”等表示安慰的动作。
2. 巧用句式及词汇,丰富意义表达
《高中课标》指出,语法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语境中所表达的语用意义。学生需理解语境中的逻辑关系或情感态度,选择倒装、强调、虚拟等合适的句型来深化意义表达。例如,“David虽然跑得慢但他坚持跑完了比赛”,依据语境中体现的转折关系,学生不难想到利用“as(虽然,尽管)”引导的形式倒装句型来凸显人物的坚强意志。对于词汇的选择也是如此,所用词汇不必过于生僻和高级,关键是能巧妙贴合语境,起到丰富意义表达的效果,甚至可借鉴所给材料中的个别词汇,在模仿中生成内容的创造。在此环节,教师可组织学生赏析和评价所给材料的语言特色,精选人物动作、情绪方面的精彩表达,促进语言的积累和知识的迁移。
3. 开展互评反馈,培养读者意识
结合读后续写的评分要点,教师从以下五个维度设计评分量表:(1)与所给短文融洽度高,与所给段首句衔接合理;(2)续写内容丰富、合理;(2)语法结构与词汇丰富、准确;(4)有效使用衔接成分,结构紧凑;(5)单词拼写、标点符号、字数及书写符合规范。在互评过程中,学生从被评价者的身份一跃成为评价者,既要结合评分量表给续写作文的各维度按1~5分五个档次打分,还需找出亮点,针对文章中的不足给出客观、具体的评价意见,最后根据整体质量确定续写作文的所属档次。在互评前教师可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续写作品,给出评价示范。评价的过程既能检测学生的基础语言水平,也锻炼了学生赏析语篇和评价语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夏谷鸣.读后续写: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评价途径[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1-6.
[2]葛炳芳. 读写整合引领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统整语言学习[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