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022-05-30 10:48徐飞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2年11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徐飞

【摘   要】教师要重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具体而言,可有效倾听,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整合单元,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用学习单,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借助导图,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教师要潜心研究教学,构建指向思维发展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品质;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思维能力”列为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之一,要求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还要求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有效倾听,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学会倾听才能学会思考。倾听是学生最为重要的直接获得信息的学习实践活动之一。课堂中的有效倾听能触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一)教师在倾听中引导

教师要善于串联和反刍,多问问学生“你刚才的观点来自课文哪一部分的内容”“你的观点与哪位同学的观点有关联”,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与文本对话,探究同伴的发言,从同伴身上获得灵感。教师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给予有效的帮助、引导,使学生打开思维空间。

(二)学生在倾听中思考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从中汲取精华,善于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思想。学生可边听边思考:“他的发言正不正确?和我想的答案是否一样?有没有联系?我怎样在别人的回答上加以改进,可以使自己的回答更完美、更有深度?”在倾听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我觉得……”“我对某同学的回答有补充……”“我对某同学的回答有意见……”等方式参与交流讨论。这样,学生在相互倾听中启发思考,不断引发新的认识,形成新的观点,其思维抵达更高层次。

二、整合单元,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统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编排方式,有利于教师打破一课一课教学的传统模式,通过整合联系,建构单元整体教学模块,使学生构建知识与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一)用好比较策略

比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教师可让学生对同一单元中的不同课文展开多层次的比较,体会其内容与表达形式上的特点。

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舐犊之情”。阅读《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课文,可以发现它们表达父母之爱的方式各不相同,虽然都进行了丰富的人物描写,但有的侧重心理描写,有的侧重动作和语言描写,各有特色。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语句,在对比阅读中深入文本,展开探究分析,将视角从文本内容转向作者的创作思维,让学生既受到熏陶,又展开思维方面的训练,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用好联结策略

教师可以单元为抓手,让学生把阅读材料与阅读经验、生活经历联结在一起,发展思维能力。

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倡导“有目的地阅读”,编排了三篇课文,题材各不相同,要求学生能带着不同的阅读任务和目的,选择恰当的方法阅读,解决有关问题。教学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入手,设计以下两个问题:(1)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你分别用哪些阅读方法来阅读这三篇课文?解决了哪些问题?(2)拓展阅读了《世界未解之谜》后,你们了解了好多未解之谜。请挑两个未解之谜进行联读对比,并写下你的思考。

这样的课堂以课文为例子,运用联结策略,展开单元整组结构化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将课文中学到的阅读策略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视野更开阔了,思维也更加活跃了。

三、用学习单,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找准切入文本的关键点,设计学习单,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内涵,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比较、判断、鉴别,促进深度阅读。学习单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支架,能为学生提供阅读思考的路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

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可设计如下学习单。

画一画:自由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两小儿的观点,用波浪线画出两小儿的理由。

想一想:你认为两小儿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两小儿讨论的问题的真正答案是什么?孔子作为大圣人为什么会答不上来?

辩一辩:四人小组讨论,说说孔子是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这份学习单让学生沉下心来思考,对文本进行解讀时用上批判性的眼光。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领悟,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四、借助导图,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其发挥想象力,深化情感体验,进而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腊八粥》一课写出了腊八粥的特点及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为了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处,让学生对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积累、模仿与迁移运用,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完成图1,然后仿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规律,发挥想象力,让思维由一个点向四处发散开去,从而达到语言运用和情感体验的统一,使思考真正引向深处。

在语文教学中,课上有效倾听,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整合单元教学,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精心设计学习单,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用好思维导图,可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教师要潜心研究教学,构建指向思维发展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崔凤琦,晋彪.群文阅读:“阅读策略”教学新路径[J].语文建设,2020(14).

[2]莫国夫.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展开与迭代[J].基础教育研究,2020(1).

[3]刘荣华.小学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落点及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小学   316000)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