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2022-05-30 19:21丁蕾
江西教育C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模式道德素养劳动教育

丁蕾

摘   要: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学校应实施“劳动+”课程模式,将小学劳动课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展劳动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新型人才。

关键词:劳动教育   道德素养   课程模式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学校应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小学教育是人生的起点,小学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劳动+”课程新模式,引领小学生在“人生白纸”上起好笔,为构建良好的人生蓝图奠定扎实的基础。近年来,通过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劳动”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路径的“劳动+”教学模式逐渐成形,成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新路径。

一、独立设课与学科渗透有机结合

(一)因地制宜,巧设劳动课程

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标是打实、打牢劳动基础,内容以简单的劳动实践为主。《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各学校结合当地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充分挖掘自身可利用的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多元化的劳动实践项目。各小学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打造基础劳动课程,分阶段、分类别丰富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切实提高劳动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农村小学可以充分利用广阔的田野,把孩子带到自然中去,让他们认识生活、学会劳动、扩充知识储备。城区小学可以通过设置学校劳动角、开辟劳动实践基地等,有序开设劳动课程。

(二)做好“劳动+”,实现“双赢”

实施“劳动+”课程模式,把劳动教育自然地融入学科课程中,能够让两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进而更好地实现劳动教育和学科学习的双重教学目标。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带进劳动基地,观察作物生长的过程,品味劳动的趣味,体会收获的快乐,增加学生对劳动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增加学习的情趣;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可以利用劳动量、收获量等数据,让学生掌握劳动中的测量、数据收集、计算比较等方式,将抽象的公式具体化、形象化;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可以以劳动场景为情境,在劳动中练习口语,巩固语法,将语言学习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劳动中悟透学习原理,在学习中增强劳动能力。

(三)灵活变通,切忌生搬硬套

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不是劳动知识的认知性学习,也不是学科课程要素与劳动教育要素的简单线性叠加。教师应根据学科特征,找出学科课程与劳动教育合理的、内在的、实质性的关联,在学科课程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融入劳动教育要素,从而让学科课程教学和劳动教育相辅相成,真正做到“1+1>2”。

二、学校劳动与家庭劳动同步推进

(一)家校联动,将学校劳动延至家庭

我们应充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以家庭作业的形式,把劳动带进家庭。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我为父母做点事”等劳动主题班会活动,分年级、分年龄段给孩子布置劳动任务,帮助孩子掌握日常生活中必要的家务劳动和生活技能,引导孩子回家后主动帮助父母,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增强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树立崇尚劳动的优良家风。

(二)以大带小,将家庭劳动带进校园

在对家长进行充分调查摸底的情况下,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家长活动日”,充分利用家长的劳动特长,请家长做示范,带动孩子参与劳动;在各年级寻找拥有一技之长的家长,聘为学校的“劳动顾问”;组织特色劳动教学,开展系列劳动竞赛,弥补学校劳动师资力量的不足之处。同时,让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工作,形成良性的家校互动。

(三)拓宽边缘,将学校劳动推向社会

我们应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链条,充分利用社会大舞台,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拓宽劳动教育渠道。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建立校外劳动学习基地,通过开放实践场所、增加劳动体验等方式,不断延伸学校劳动的边界,丰富学校劳动课的内涵,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形成齐抓共管、多方协同的劳动教育合力,为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提供保障。

三、培育学生的劳动习惯与道德素养

(一)强化锻炼,以劳动增强学生体魄

自古以来,劳动就是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学校应该加强劳动课的设置,要求低年级学生每周参与劳动课不少于1次,高年级学生不少于3次,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强身健体、增强体魄。

(二)奋进成才,以劳动增强吃苦意识

《意见》规定,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劳动意识的启蒙;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劳动习惯的养成。学校要通过“劳动+”课程,将劳动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增强学生劳动的技能。特别是在劳动课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适度增加劳动强度和难度,定时间、定任务,磨砺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在劳动中开发脑力、激发潜力,体味劳动的快乐。

(三)俭以养德,以劳动培育节俭意识

学校要把劳动教育与节俭的传统美德相结合,充分注重劳动课后的总结工作,让学生在劳动中体味生活的艰辛,从而培育学生的节俭意识。例如,在《悯农(其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在品味诗句的同时,深刻体会“盘中餐”的来之不易。

(四)三人为众,以劳动培育团结意识

在“劳动+”课程模式的探索中,学校可以设置一些固定的劳动小组,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些勞动任务。同时,定期开展团队劳动竞赛活动,并给予优胜者一些奖励。在比赛中,教师能够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能力,让孩子明白个体与集体的联系,从而形成牢固的团队意识。

四、劳动成果与社会效益同存共赢

(一)可见可品,推动劳动成果化

付出才有回报。在劳动课程的设置中,学校要充分注重劳动成果的转化,让学生在劳动中有所收获,从小树立劳动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基地种植蔬菜,由学生亲手采摘、亲手烹饪蔬菜,最后将成果按劳动量分发给参与劳动的学生,让学生对创业和生活有更多的理解。

(二)强化考核,推动劳动常态化

劳动课程的考核化、制度化是推行“劳动+”课程的有力保障。为此,学校在劳动课程中必须制定专门的劳动考核方案,通过劳动量、劳动纪律、劳动成果评定各年级的劳动成绩;将劳动课成绩与教师评优评先、文明班级、三好学生等评比相结合,通过考核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促进劳动行为的常态化。

(三)做优品牌,推动效益社会化

学校要充分利用中小学“一校一品”、特色办学等契机,将“劳动+”课程作为自身特色品牌做强做优,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优化教学设计,实化教学成果,从劳动实践到成品制作,从课程融入到专用读本,充分展示“劳动+”课程在校园建设中的独特魅力,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朱杰.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实落地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8):58-60.

[2]王昊,宋维维.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8):9-12.

[3]卓晴君.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变迁与展望[J].基础教育课程,2019(5):34-45.

猜你喜欢
课程模式道德素养劳动教育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大学生“媒体素养”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调查研究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思考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职业院校《税法》课程更新机制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思想品德教学研究